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员来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科学的太极
作为科学的太极,深刻揭示了物质的构成和运动模式,具有极其深广的科学内含和极其巨大的应用价值,现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一二,请老师和同道批评指正。
① 太极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数字模型(附图一): 
按照古代天文学说之浑天说,地球居中,日月星辰环绕其外,即是河图洛书揭示的模式:5居中央为地球,为旋转连接之枢机,其余数字组成四条旋臂,围绕中央进行旋转,如日月星辰环绕其外,共同构成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大太极系统。
以5为代表的地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太极系统。太极分阴阳,故地球有昼夜之分,我们以“3”代表阳昼,以“2”代表阴夜(1为太极,5与1具有相同的性质,2为阴数之起始,3为阳数之恒定状态,以上周易数理将另文阐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奥秘就蕴涵在太极阴阳眼中:
阳眼为阳中之阴,其数学表述为:3÷2=1。5,以10为运算系数,1。5×10=15。我们知道,太阳在黄道上每天转动1度(实际为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每一节气转动15度,24个节气共转动360度,为一年;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24小时转动360度周天,为一天。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时间的概念。阳为体,阴为用,则时间为阳的外在表现形式,无古无今,刚健运行,流动变迁。
阴眼为阴中之阳,其数学表述为:2÷3=0。667,以100为运算系数0。667×100=66。7。我们知道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66。5度,因而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时产生姿态变化,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和空间方位的确立。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产生了四季与地理空间方位的概念。阴为体阳为用,则地理空间方位为阴的外在表现形式,厚德承载,生杀万物。
如果我们从任意经度(假设为180度经线)将地球平分为两个相连的半球,就会发现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轨迹,恰似太极图阴阳分界的S形曲线,并且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看到了包含阴阳,一中含三的太极图(附图二)。
通过研究,我将阴阳重新进行了定义:阴是事物构成及发生发展变化的模式;阳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数学模型也揭示了相同的原理。黄老师将时间和空间分为阳仪和阴仪,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太极阴阳原理,但正如上述,学生在时空阴阳属性的区分上有不同的见解,请老师批评辩正。
②即使是古代的典籍和公认的结论,也需要我们去详加探究,辩正谬误。例如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大衍之数五十:天地之数为1、2、3、4、5、6、7、8、9、10之和,古今都没有争议,而大衍之数则争议颇多。通过研究,我认为大衍之数实际就是河图、洛书之数:河图的南北旋臂数目之合为1+6+2+7=16、东西旋臂数目之合为3+8+4+9=24。而5居中央,为两条旋臂连接旋转之枢机,则南北旋臂数目之合为1+6+5+2+7=21,东西旋臂数目之合为3+8+5+4+9=29,5居中央,重复计算一次,则全部河图数目之合为五十(附图三);洛书的两条万字旋臂:南北旋臂数目之合为1+6+4+9=20、东西旋臂数目之合为3+8+2+7=20,而5居中央,为两条旋臂旋转连接之枢机,则南北旋臂数目之合为1+6+5+4+9=25,东西旋臂数目之合为3+8+5+2+7=25,5居中央,重复计算一次,则全部洛书数目之合应为五十(附图四);由此可知大衍之数来源于河图洛书,并非所谓七政四余二十四气等数目的勉强凑合。
2、哲学的太极
“易理之学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属于科学性的,较全面的易学必须由象数的科学基础而至哲学的最高境界”。作为哲学的太极,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体现。
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观察:数量不一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进行旋转,构成原子系统的太极,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各种物质和生命体,各种物质和生命体构成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所有的物质和生命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由原子的运动方式演化为错综复杂的运动方式;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卫星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构成地月系统的太极,类似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系统构成了太阳系,无数的太阳系共同构成了银河系,无数的银河系构成了宇宙,而所有的月球、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相互围绕旋转。从微观的原子结构到宏观的宇宙,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是何其相似。从这一角度来讲,太极的实质:就是宇宙间一切大小事物最原始最基质最初态的变化规律、必然性协调性与规律性系统性的模型。对于如此理念,中国古老的易学研究总结为“天人合一”、道家总结为“道通为一”,佛家总结为“光明寂照遍河沙,蠢动含灵共一家”。
3、太极的性质
①在我们生活的时空中太极无处不在,太极之理亦无处不在,无数小的太极组成一个大的太极系统,无数大的太极系统组成更大的太极系统,并按此规律不停的进行演化。事物从小到大的多层次状态中,归结为统一模式,就是太极。这是太极结构的层次性。
②太极结构的每一层次都包含无数的太极。我们从时空的层次上,将人类生存方式和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太极之轮:时空的太极之轮,人物的太极之轮,物品的太极之轮,事件的太极之轮,声色的太极之轮等。这是太极结构的多元性。
③在太极系统的多元多层次结构中,所包含的太极之轮依据相关性的原则共同构成一个太极系统,而不相关的事物各自独立,构成另外的太极系统,这是太极结构的相关性。产生相关性的内在原因,即是“因缘”与“业力”。
④在太极系统的多元多层次结构中,所包含的太极之轮由于相关性的原因,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复杂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具有方向性和强弱性。其强者为生为克,弱者为泄气比合,正者为生为吉,反者为克为凶,这是太极结构的相互作用性。
⑤各人不同的业力驱动命运的太极之轮不停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无数相关的太极之轮相互作用,产生无数的交叉点。这些交叉点沿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立体分布,组成人生的信息网络和人生命运的轨迹。这是太极结构的立体性。
在命运的驱动下,所有的太极之轮如钟表般精确走合,其相关性、相互作用力的方向和强弱在每一个交叉点上定时定量地显现出来,其大者为人生遭逢际遇,生老病死,小者为房屋衣履,一饮一啄。而举手投足,顾盼言笑,皆是自身太极之轮运动的体现,是信息网络中生命信息的自然流露。
⑥如果我们以其中一个交叉点为样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运动速度、作用力方向、阴阳性质的不同,相互交叉作用的两个太极一个转动相对较快,一个转动相对较慢,可以区分为动与静、体与用的不同,我们以动者作为天盘,静者作为地盘。由于人类习惯以时空体系为坐标,去感知事物的存在与变化,在时空坐标体系中,地理方位固定不变为地盘,时间流动变迁为天盘,这就是六壬式盘、奇门式盘、风水罗盘的初步原理。依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推知:四柱卦象为地盘,大运流年为天盘;地理方位为地盘,建筑坟茔为天盘;房间方位为地盘,人物摆设为天盘;体卦主卦为地盘,互卦变卦为天盘等,用以指导具体的实践与应用。这是太极结构阴阳性质的体现。
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太极变易的原始动力,在不断的变易之中,阴阳二气成为信息流动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极点。由于阴阳二气性质和强弱变化,使信息的流动和命运的发展呈现出偏阴偏阳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两个相同事物,即使卦象相同,而判断结论却完全不同的原因。这就是太极结构阴阳极性的体现。
黄老师反复强调“德”与“悟”的重要意义,实际也是阴阳关系的体现。黄老师金老师同时开展《八卦象数预测法》和《易医疾病诊疗法》教学,是八卦阴阳相济,不可偏废的体现。八卦象数预测法为至阴之术,易医疾病诊疗法为至阳之德;八卦象数预测法为体,开发智慧,明兴废之理悟天地之道,易医疾病诊疗法为用,以慈悲为怀,济世渡人,积功累德。“有德乃有缘,有德乃有道”,此中大有深意,望广大学员悉心体会。
⑦道家说“一粒米中藏世界”;佛说“住微尘刹转法轮”。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我们可以把整体的结构体系和变化规律视为最原始、最基质、最初态的结构体系和运动方式的放大。太极结构体系虽然形态不同,功能各异,但是由于他们在最原始,最基质、最初态的层面具有相同的结构体系和运动方式,因此,太极结构体系在整体上表现出必然性协调性与规律性系统性的变化规律:成住坏灭,或者说是长生十二运。
在人生信息网络中,八卦的演化是太极结构与运动方式的模拟,是不同的太极之轮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结果的模拟,是无数交叉点的运动和分布模式。作为信息的载体,如生命基因一样,六十四卦的每一个交叉点上都承载了信息网络的全部信息,并根据相关性大小、相互作用力的强弱性质显示其中特定的信息。
八卦的时空坐标:后天八卦图所揭示的空间方位和时间顺序,是人类感知事物存在与变化的坐标体系。
八卦的演化方式:由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由主卦变易为变卦,由阴阳旋转为错卦、综卦,由主卦全息而为互卦和连互卦。
八卦的全息方式:分别对应时空、物品、事件、声色等不同的太极之轮,类化万物之情。
八卦的相关性质:先天八卦图所揭示的八卦相互对待:“天地定位,雷风相薄,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这四组卦的阴阳相反,性质相反,位置相对,分别处于两个极点,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