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通过改革时期和 1848—1849年革命时期的追忆,才能够保护民族精
神,维护民族的进步历史,以便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
不是简单的复古或有意地回避现实,而是有着十分鲜明的政治思想内容。它
的主要倾向是爱国的积极浪漫主义,中心思想是团结在裴多菲的旗帜下,维
护 1848—1849年的革命与自由斗争的光荣传统。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有诗人阿兰尼、托姆帕、小说家约卡伊、剧作家马达奇等。他们在极端困难
的环境下继续坚持创作活动,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
五十年代初,又出出了一些的新杂志,如西拉吉·山多尔主编的《匈牙
利纪念报》、纳吉·伊格纳茨主编的《女士信使》等。这些报刊上先后登载
了一些被迫隐藏的流亡的作家的作品;此外还有《星期日新闻报》和托尔第·费
伦茨主编的 《匈牙利博物馆》等。这时期的文学生活中还有一件值得注意的
事是民族文学史著作的出现。托尔第·费伦茨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史作家,是
匈牙利的第一个文学史教授和第一个编写匈牙利文学史的学者,有“匈牙利
文学史之父”之称。他的主要著有:《匈牙利民族文学史》(1853)、《新
时期的匈牙利民族文学史》(1853年)。他强调编写文学史的系统性和民族
性,强调民族文学史的教育力量和影响。认为这种教育应当从中学时期便开
始,并且亲自编写了这种教科书。同考岑奇在十九世纪初通过各种方式普及
民族语言一样,托尔第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撰写系统的民族文学史是具有很大
意义的。
在文学组织方面,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一些文学机构如科学院、基什法
鲁迪研究会等,在1849年秋天就被禁止活动。直到1859年,在纪念考岑奇
诞生一百周年时才第一次公开举行科学院召开的庆祝会。这些重要机构才恢
复活动。与此同时,那些反对1848年革命传统的作家在这些机构中也窃取了
职位,成为官方的代表。从此,一贯具有光荣民族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文学阵
营开始分裂了。从五十年代开始,逐步形成了一个反对革命的作家集团。小
说家兼评论家凯梅尼·日格蒙德 (1814—1875)成了这个集团的指挥者。凯
梅尼宣称人民不需要革命,攻击进步运动多余。他写过一些历史小说如《寡
妇和姑娘》 (1855后)、 《狂热者》(1858年)、《阴沉的天》(1862年)
等,这些作品对于历史时代只作了一些表面的描绘,而对于过去历史上发生
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完全回避不谈,因此这些作品的社会意义不大。这些
作品在艺术上的可取之处在于,对人物有比较细腻的心理描写,有较典型的
题材,也注意到故事情节的安排和发展的合理性。这些具有现实主义描写方
法的艺术特点对后来匈牙利小说创作的发展起过一些作用。在凯梅尼周围聚
集的一批作家,六十年代以后成为所谓的学院派作家。他们中间没有杰出的
人材,作品内容贫乏,缺少积极的社会意义,形式上一味模仿古典主义,实
际上并未产生多大影响。
… Page 38…
六十年代以后,基什法鲁迪文学研究会又恢复了收集、整理和研究、出
版匈牙利民间文学的工作。在六十年代初,这个研究会出版了一部名为《克
里约野玫瑰》的民歌集,里面收集了许多民间久已流传的叙事诗如《桶匠柯
达》、《石匠凯莱门》、《美丽的优丽亚姑娘》等,对推动民间诗歌的研究
和创作都起过很好的作用。
1867年匈牙利上层阶级同奥地利宫延达成妥协,是匈牙利历史上的一个
重大转折,此后匈牙利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运动也有进展。在文学生
活方面,官方阵营同非官方阵营的区分和对立更加明显。随着凯梅尼·日格
蒙德的退出,久劳依·巴尔(1826—1909)成了官方文学的实际领导人。这
一派作家打着所谓维护民族进步、革命和自由斗争的传统的旗帜,实际上代
表贵族阶级的利益,成为时代发展的绊脚石。久劳依在1867年以后的现实主
义艺术原则虽然也意味着反映现实,但更主要的是对现存制度的顺从。在此
期间,出现了同官方的保守的民族派相对立的城市资产阶级文学流派,代表
作家是瓦依达·亚诺什和托尔纳依·拉约什。随着八十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
的发展,城市生活问题日益成为文学的主题,于是他们扩大了创作的阵地。
1876年,一批没有参加基什法鲁迪文学研究会活动的诗人、作家组成了
裴多菲文学协会,其成员几乎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作家。他们不满现状,
宣扬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但却没有特别的纲领。这些新诗人(如莱维茨基、
科姆亚蒂、基什等)和散文作家 (如布洛迪·山多尔、屠里·佐尔坦、图莫
尔克尼·伊斯特万等)都是各走各的路,无论是在世界观上还是在艺术风格
上,彼此间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大多数作
家和诗人都坚定地宣扬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在艺术创作方面坚持以现代西
欧资产阶级文学为榜样,在散文文学方面,则走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十九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布达佩斯也日益都市化,进一步成
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各种报刊日益增多。《星期》、《二十
世纪》杂志等宣扬激进的资产阶级观点的报刊团结了反官方文学民族派的作
家。与此同时,官方文学民族派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组,团结在科学院、
基什法鲁迪文学研究会周围的作家中,派生出一个新的、随着现代生活的发
展而趋于现代化的派别,他们团结在《新时代》杂志(1895年创刊)周围,
同大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大地主、贵族阶级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成了他
们的代言人,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新时代》的主编海尔采格·费伦茨。
十九世纪下半叶值得注意的匈牙利作家有下面一些:
约卡伊·莫尔(1825—1904)是匈牙利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是继裴
多菲之后在散文领域里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1845
年来到布达佩斯,同裴多菲等一批青年作家发起组织进步的文学团体“青年
匈牙利”,积极从事创作活动和传播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他1847年主
编的《生活景象》报成了反对封建落后思想的阵地。“青年匈牙利”小组的
成员积极参与和领导了1848年3月l5日在布达佩斯爆发的、震撼整个欧洲
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约卡伊亲自参加了著名的“十二点要求”革命纲
领的起草工作。革命失败后,他曾受到反动当局的追捕。约卡伊在世就已在
国内外的文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匈牙利文学史上,约卡伊是一位极其多
产的作家,仅小说就有一百多卷,此外还有大量的时事论文、文艺批评、随
笔等。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匈牙利文学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主
义思想的积极浪漫主义流派。约卡伊是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写过以
… Page 39…
隐喻方式描述的冒险故事,曾以《战斗情景》的书名出版。他写过几部以十
六世纪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著名长篇小说如《埃尔德伊的黄金时代》(1852)、
《匈牙利境内的土尔耳世界》(1853)、《傀儡兵的末日》(1854)等。这
些作品借古讽今、流露出对现制度的不满。约卡伊创作的另一批小说是以十
九世纪初民族复兴时期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一个匈牙利
富豪》(1853)和《卡尔帕蒂·佐尔坦》(1854)。这两个姊妹篇通过中小
贵族的觉醒和再现广阔的社会画面来赞扬民族的高贵品德,在当时具有极大
的鼓舞作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始终是约长伊的主题,是他的创作取得
成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生活不断进展,他的创作题材不断地扩大和深化,
写了《铁石心肠人的儿子们》(1869)、《黑钻石》(1870)、《毕竟是大
地在转动》 (1871)和《金人》(1872)等长篇巨著,描绘了十九世纪匈牙
利人民经历过的几个最重要的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都超过了他以前的作品。《铁石心肠人的儿子们》以1848年的革命斗争为轴
线,交织着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揭示了父与子两代人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和斗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物。《黑钻石》
以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背景,揭露反动阶级上层与国外敌人相勾结压榨人民
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寄望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金人》描写了一个暴发
商人的发迹史,比起《黑钻石》来,《金人》中已抛弃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
幻想,指出资本主义破坏了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和幸福,但由于作者的世界观
的局限性,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小说里的人物命运并不完全真
实。约卡伊在八十年代以后对统治阶级采取了妥协立场,因而他的晚期作品
的思想性大为减弱,例如《拉科齐之子》、《三尊大理石头像》等小说中过
分追求情节的惊险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作者仍然写出一些讽刺贵
族、地主阶级的历史小说如 《囚徒拉比》、《小国王们》,还写了揭露资本
主义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