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日出发的还有另一支舰队,那是希腊的大西洋舰队。它的二十多艘各型舰艇(战列舰、护卫舰、驱逐舰等,但是没有航母)在当天晚上离开设在克诺索斯的海军基地,他们在海上绕了个大圈子,避开我们陆基飞机的侦察圈,从南方迂回萨马拉,进行一项被列入绝密的“巴比伦支援作战任务”。
5月4日,在萨马拉外海,与大西洋舰队不期而遇的,就是这支希腊舰队。
第三卷 第二次东大陆战争 第三十八章
大西洋舰队和希腊舰队遭遇的消息,我是到了5月6日才知道的。当时得到的消息并不完整,只知道大西洋舰队在行进途中发现了希腊舰队,希腊舰队也发现了他们。希腊人随即摆开阵形试图与大西洋舰队交战,但是大西洋舰队用飞机和导弹就解决了问题。这个是海军陆战队的联络官来跟我说的情况,当时说是毫无损伤,大西洋舰队取得完胜,只是由于战斗耽误了时间,可能要比预定稍晚一点到达指定地点。
现在披露的事实并非如此,当时希腊舰队在海上遇见了大西洋舰队的一艘潜艇“巨龙虾号”,并展开了反潜搜索,就在这时被大西洋舰队的侦察机发现。希腊舰队没有航母,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空网,在随后大西洋舰队发起的空袭和导弹袭击中损失惨重。入夜以后,大西洋舰队乘夜幕迫近希腊舰队,希腊舰队残余的舰船孤注一掷向大西洋舰队发起自杀性的疯狂攻击,倒打得大西洋舰队手忙脚乱。战斗一直持续到5月5日中午,最后中国方面有三艘船被击伤,希腊舰队则全军覆没。
(这场战斗看起来是中国赢了,但是也暴露了大西洋舰队的行踪,希腊人向巴比伦和美国人通报了中国方面的兵力规模和行进方向,后两者立刻警觉起来。因此对于我们要执行预先的作战计划来说,得不偿失。)
大西洋海战之后,中部集群开始布置攻占萨马拉的攻击计划,部队开始进入阵地,空军则对巴比伦人的防御要点进行空袭,试图摧毁其中的绝大部分。(不能不说“乌龟”的防御的确完美到无懈可击,连隐蔽工事都做得非常好。我们进行了四天的轰炸,到最后发起总攻时才发现,有许多阵地是被布置出来迷惑我们的,而真的防御工事则被小心的隐蔽起来了。)
5月11日凌晨3点24分,对萨马拉的总攻开始了。在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之后,由第55主战坦克师当先,攻击萨马拉北方由巴比伦第249国民师担任防御的地段。巴比伦的这些国民师在之前的战事中表现的战斗力乏善可陈,被称为“豆腐兵”,但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的士气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拉托德•;米力克亚德将军的指挥下,第249国民师进行了有组织的节节抵抗,并没有如我们所预料的出现溃散和混乱的状况。这个师全部共八千人(当时巴比伦各部队几乎都不满员,国民师尤甚,常常只有满装师2/3的兵力),在他们的阵地上足足抵抗了32个小时才被彻底击溃,比之前我们历次战斗中遇见的国民师坚持的时间都要长很多,而且该师死伤人数达六千多,而之前的国民师基本都在交火后不久就溃散,所以鲜见如此高的伤亡比例。
“乌龟”巴比伦第9机械化步兵师本身担任正面防御,经历过巴比伦城攻防战的部队都知道“乌龟”不好惹,推进更是格外的慢。倒是南线的第68主战坦克师推进顺利,但是到5月14日,“妖狐”巴比伦第65坦克师出来露了一小脸,打了一个埋伏,68师损失了两个先头营,进攻势头受挫。等68师集结主力再行推进,正面的敌人已经换成了巴比伦第257国民师。
68师和巴比伦257国民师的战斗其实并不出奇,不过是无数次攻防中经常出现的情景再次重现而已。68师用主战坦克在阵地上发起猛攻,配合炮火掩护。28小时后,巴比伦的这个师损失惨重,遂从战线上后退,我军占领阵地。不过由于前年出版的一本叫《硝烟里》的小说,把这次不出奇的战斗渲染成一场浩大的战役,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巴比伦第257国民师是在萨马拉编成的新部队,士兵来源主要是逃难至萨马拉的巴比伦难民,因此也被称为“难民师”。他们战斗力不强,但是士气不错,战术方面不值一提,被68师讥笑为“群架战术”。士兵之间几乎完全没有战术配合,就是一拥而上,吃了亏也不后退,死战到底,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对战斗的胜利毫无好处,白白消耗兵力而已。
68师继续前进,与北边的55师遥相呼应,正要一举把“乌龟”围在萨马拉城外,这时巴比伦第92坦克师杀了出来,与55师展开一场对攻战。55师遇到“霸王枪”,知道对手很强,不敢冒险,联络空军想予以空中打击,但是巴比伦第92坦克师只是扼住了第55师的攻势就算完了,就奥拉达•;克•;索布尔这么虚晃一枪的工夫,“乌龟”留下第257国民师的余部殿后,自己一个整师全部退到第二线布防。“霸王枪”跟着一起缩了回去,真的学乌龟不出头了。只留下第257国民师在城外。
然后的内容《硝烟里》这部小说也有涉及:第68师前去执行攻击任务,第257国民师则拼命反抗,但是由于战力相差悬殊,10小时以后,257师全军覆灭。《硝烟里》这部小说我看过,对战场上情况的描写还是比较真实的,但有几个地方不合历史,可能是为了煽情,做了一些修改。比如书的最后写到我军猛烈的炮火覆盖把巴比伦最后几个士兵炸死在他们的掩体里,第257师就此覆灭。事实上第257师在师长阵亡以后就已陷入混乱状态,许多士兵开始动摇,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最后这个师剩下不到200人,于5月14日的晚上全部向我军缴械投降。
这时候的我们还不知道巴比伦人的最后打算,都以为这一场消耗战是打定了。而这时的大西洋舰队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使所有的人都急得团团转。那几天天气转坏,13日开始下起的瓢泼大雨持续了三天,前线的士兵泡在泥浆和雨水中坚持作战,连顿热饭也吃不上,只能啃啃干粮而已。大西洋上的天气更糟,连续几天都是大风大浪,大西洋舰队和我们联系,表示由于海况恶劣,船只行进困难,但是他们还在争取尽快赶到。但是参谋部的人明显对海军失去了信心:迟到了八天,打仗有这样打的吗?海军陆战队更是心急如焚,几次打电报,但是大西洋舰队表示巴比伦的潜艇连日多次骚扰,使他们的速度大受影响,为了安全实在是没有办法。
不过巴比伦已经和美国商量好了对策,他们并不想在这里把巴比伦最后一点力量消耗在我军的强大武力下,于是美国人搞出了一个“鼹鼠计划”,来帮穷途末路的巴比伦人脱身。这个计划非常之有创意,同时疯狂的程度也很不一般,虽然很卑鄙,但是也十分有效,显示出美军的总参谋部并不是一帮吃白饭的混混。
第三卷 第二次东大陆战争 第三十九章
第一个攻入萨马拉市区的还是第55主战坦克师,他们在付出了三千多人伤亡的代价以后,击溃了最后一个担任“乌龟”侧翼防御的巴比伦国民师,进入了萨马拉市区,但随即就遭到了“乌龟”的反击,双方在萨马拉外围市区僵持,其间55师发起了多次攻击,但是无功而返。另一面第67、68两个主战坦克师都对“乌龟”的正面防线进行了攻击,再配合空军的轰炸和炮兵的炮击,萨马拉外围一片硝烟滚滚。我在司令部外面向东望去,白天可以清楚看到许多直上云霄的烟柱,晚上东边的夜空也是红通通的,那是炸弹爆炸后燃起的大火。
不过萨马拉的制空权始终也不完全是我们的,由于希腊在西边向阿卡德发起了一次攻势,朱梁国调去了不少空军支援当地的防御。我手里只有二个战斗机大队,连日来与巴比伦和美国的空军激战,损失相当大,巴比伦的空军也是孤注一掷了,完全不顾伤亡的拼命抵挡,配合地面上“乌龟”的防空高炮网,我们的轰炸机根本无法进入市区。
5月16日下午,侦察机发现萨马拉港口上有大量船只在进行装卸作业,港口上挤满了人。这架侦察机随即遭到美国战斗机的攻击,只得慌忙逃回我方占领区域,没有确认港口部队的人数和番号。消息传到指挥部,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看样子巴比伦人是要跑啊!”成逊看着报告跟我说,“最近除了‘乌龟’在担任正面防御以外,巴比伦其他几个王牌都没有露面,配合战场上其他情况来看,除了他们想要撤退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了。”
“撤退去美国吗?美国肯接收巴比伦流亡政府和军队?”我看着地图,挥动着手里的一本文件。萨马拉地处亚热带,5月的气温已经高达35度了,而指挥部里通风又不太好,我一身身不停地出汗,参谋们的衬衫背后也都是大块黑色的汗迹。
“难说啊,虽然历史上没有先例,不过美国可能愿意接受这样一个部队协助它自己的本土防御。”当时西大陆国防部已经在研究美国攻击计划,毕竟无论巴比伦再怎么闹,它的路已经到了尽头,来日无多。攻下了巴比伦,在东大陆的四个集群里就腾出了两个集群的兵力,在追加一个集群到希腊战场以外,还有一个集群可以投入对美国方面的攻击。而美国也应该知道这一点。看来美国人是力图在这巴比伦即将咽气的时候,能多得一点遗产就多得一点了。而巴比伦人只要能维持一个政府,即使流亡国外也比就此彻底灭亡要好。而且只要有这个政府在,就还能对失陷的城市中的巴比伦族人起到一个号召作用。
“全部撤退在萨马拉的巴比伦政府人员和军队?这要多少船只?又要多少军舰来担任护航任务?”我手里拿着一份刚发来的电报,大西洋舰队已经到了离此不到100海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