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3-本草纲目拾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敏∶前在东瓯玉环,见其岛民少谷食,多以茹为粮。彼土有地,率多种茹,土人云,其利十 
倍于谷,以茹粮多者为富。其收茹之法,多曝干切条,以竹席围如囤储之,久亦不蛀,用则 
以水煮代饭。云食之多力鲜病,盖其味甘,能补脾土故也。金氏曰∶薯初结即可食,味淡多 
汁,及时则甜,煨食、煮食、爆食、蒸食、亦可生食,切片晒干,碾作 粥,磨作粉饵 
,滚 
水灼,可作丸;拌面,可作酒。舂细,水滤去渣,澄晒成粉,其叶可作蔬。范咸台湾府志∶ 
长而色白者是旧种,圆而黄赤者出自文来国,金姓者携回,故名金薯。 诸罗县志∶他物不 
种,必用子、用仁,或原物根芽,独薯不然,取一条片片切之,只留皮一面,种之发根生苗 
,亦一异也。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补中活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中满者不宜多 
食, 
能壅气。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敏按∶ 
甘储俗传能发诸病,患痔漏者,愈后食之复发,亦以性能下行而滞气故也。) 
痢疾下血 传习录云∶痢疾之起,多因脾胃先虚,而后积滞成痢。其有脾气虚甚,欲健 
中焦 
者,必宜甘温之药;其有命门不暖,欲实下焦者,必宜纯热之药;至若湿热所致,烦热口燥 
,腹痛纯红、小水黄赤以及下血者,用此薯蒸熟,以芍药汤频频嚼服,或薯粉调冬蜜服,亦 
愈。 
酒积热泻 传习录云∶泄泻之症不一,或水土相乱,并归大肠而泻;或土不制水,清浊 
不分 
而泻;或小肠受伤,气化无权而泻;或真阴亏损,元阳枯涸而泻者,此皆各从其类治之。若 
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用此薯煨热食。 
湿热黄胆 黄胆之症有四∶一曰阴黄,由气血败也;一曰表邪发黄,即伤寒症也;一曰 
胆黄 
,惊恐所致也;更有阳黄一症,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内伤,因湿成热,因热成黄者,用此薯 
煮食,其黄自退。 
遗精淋浊 遗精之与淋浊,症有不同,故治亦不同。然大要责在心、脾、肾,故凡遇此 
症, 
无论有梦无梦,有火无火,或气淋、血淋、膏淋、劳淋,总宜调养心脾,每早晚用此粉调服 
,大有奇功。 
血虚经乱 妇人血虚,或迟或早,经多不定,故阳虚补其阳,阴虚补其阴,气滞顺其气。 
其 
有不宜辛燥寒凉而宜于清和者,用此薯饔飧频服,调养其脾,使脾健生化,经期自定。 
小儿疳积 疳者,干也。在小儿为五疳,在大人为五劳。其病由于哺食干燥之品,嗜啖 
肥浓之物,妄服峻利之药以致津液干涸,延而成疳。此薯最能润燥生津,安神养胃,使常服 
之, 
甘薯粳 群芳谱云∶造粳,将糯米水浸五七日,以米酸为度,淘净晒干,捣成细粉;看 
晴天 
,将糯米粉入生水,和作团子如杯口大;即将薯根拭去皮,洗净沙石土,徐徐磨作浆,要极 
细,勿搀水;将糯团煮熟,捞入瓶中,用木杖尽力搅作糜,候热得所,大约以可入手为度, 
将薯浆倾入,每糯粉三斗,入薯浆一斤,搅极匀;先将干小粉筛平板上,次将糜置粉上,又 
着干粉捍薄,晒半干,切如骰子样,晒极干,收藏。用时慢火烧锅令热,下二合许,慢火炒 
,少刻渐软,渐发成圆球子,次下白糖、芝麻,或更加香料炒匀,候冷极浮脆。每粳二升, 
可炒一斗,芋浆、山药浆俱可作。按此物食之,浓肠胃,健脚力,缩痰涎,解毒活血,甚妙 
。 
甘薯粉 功同甘薯。造法∶用薯根,粗布拭去皮,水洗净,和水磨细,入水中,淘去浮 
渣, 
取澄下细粉晒干,同豆粉用。此粉水作丸,与珍珠沙谷米无异。按∶此粉余前在闽中及玉环 
俱有,土人造以售客,贩行远方。近日宁波及乍浦多有贩客市粉,价贱于面粉。近日饼饵铺 
中,率多买此搀和麦面中,作果饵以售。其粉亦高低不同,有曰净粉,则依前法所造者,滚 
水冲之,俨如藕粉,故藕粉店中亦多买此搀和,非有识者莫辨;有曰行粉,则连浮渣一切皆 
磨 
细和入,只可作饼饵用,其色亦黄而不白。然其又有甜苦二种,沙土细洁者,则其茹作粉甜 
;倘先一年种烟,其地次年种茹,则苦涩,人不售之,惟堪作粉,味亦苦矣。但以味甘有清 
香,化开色如玉者佳。 
甘薯酒 和脾暖胃,止泻益精。造法∶用薯根不拘多少,寸截断,晒干,甑炊熟,取出 
揉烂 
,入瓶中,用酒药研细搜和按实,中作小坎,候浆到看老,如法下水,用绢袋滤过,或生或 
煮熟任用。其入甑寒暖,酒药分两,下水升斗,或用曲 ,或加药物,悉与米酒同法。若造 
烧酒,即用薯酒入锅如法滴糟成;头子烧酒即用薯糟造,当用烧酒,亦与酒糟造烧酒同。此 
酒福建最多,土人名土瓜酒,烧酒曰土瓜烧,其酒味微带苦,峻烈不醇,不善饮者,食之头 
目微有昏眩,亦无大害,闽中绍酒价贵,此酒值廉,土人相率饮此,亦以饷客。 

卷八诸蔬部
山百合
内容:此百合之野生者,瓣狭长而味甘,山人采货之。 藻异云∶百合有三种∶一名山百合, 
花迟 
不香;二名檀香百合,可食;三名虎皮百合,食之杀人。 百草镜∶百合白花者入药;红花 
者名山丹,黄花者名夜合,今惟作盆玩,不入药。百合以野生者良,有甜、苦二种,甜者可 
用,取如荷花瓣无蒂无根者佳。能利二便,气虚下陷者忌之。 
逢原云∶余亲见包山土罅中,蚓化百合,有变化未全者,大略野生百合,蚓化有之,其 
清热 
解毒、散积消瘀,乃蚓之本性耳; 应验方∶痈疽无头,野百协议盐捣烂敷。 
甘入肺,清痰火,补虚损,治肺痈。救生苦海∶取白花者三两捣烂,白酒和绞,取汁一 
碗, 

卷八诸蔬部
石衣
内容:x石耳x 
台州仙居有之,生峻岭绝壁海崖高处,乃受阴阳雨露之气,渐渍石上,年久则生衣,鲜 
者翠 
碧可爱,干者面黝黑,背白如雪,土人以作羹饷客,最为珍品。煮法∶用滚水一碗,投盐少 
许,泡石衣于中,用手细细摆揉,去其细砂,待软如绵,其细砂去净,色即变紫如玫瑰,必 
得盐水,则所衔细砂,始能吐尽,再过清水二、三次,以鸡汤下食,滑脆鲜美,味最香甘, 
为山蔬第一。台州六属,惟仙居有之。或云,各处深山皆有,非仙居人不能取,故仙居人有 
专业此为生者。近则一二百里,远则数百里外,向深岩危壑人迹莫能跻攀者,壁上始有此物 
。其取之法∶人则藤兜飞架,衣鸡毳,蹑鞋 ,捷如猿猱,取之则 钩锋铲轮 ,入山有祭 
,买路有楮,非仙土人莫能尽其术也。然结侣虽多,其采取只许一人往,不得两人并采,亦 
奇也。每年必损人,故其值昂,而贪利者且竞趋之。 
味甘气清,性寒无毒,清膈热,利小水,化痰,消瘿结滞气,有补血明目之功。妇人食 
之,能洁子宫,易于受胎;男子食,益精增髓。 

卷八诸蔬部
石耳
内容:群芳谱∶石耳,一名灵芝,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黄山巴西边徼诸山石岩上,远望如烟, 
庐山 
亦有之。状如地耳,山僧采暴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 粤志∶韶阳诸洞多石耳 
,其生必于青石。当大雪后,石滋润,微见日色,则石生耳。大者成片如苔藓碧色,望之如 
烟,亦微有蒂,大小朵朵如花,烹之面青紫如芙蓉,每当昧爽采集则肥浓,见日渐薄,亦微 
化为水。凡香蕈感阴湿之气而成,善发冷气,多和生姜食乃良;惟石耳味甘腴,性平无毒, 
多食饫人,能润肌童颜,在木耳、地耳之上。 南粤琐记;凡青石以烈日辄出汗,汗凝结则 
成石耳。青为木气故生耳,若白石则否。或曰,此亦蕈之类,浓者蕈,薄者耳。或曰,凡乳 
床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其在阴洞者为乳床,在阳岩者为石耳。石耳之美,见称于伊芳 
尹,其言曰∶汉上石耳,盖上古已珍之矣。 
性寒,或曰平,味甘腴,无毒。 药性考石耳寒平,石崖悬珥,气并灵芝。久食色美, 
益 
精悦神,至老不毁。泻血脱肛,灰服愈矣。 名胜志安吉州梅溪石门中产石耳,食之止热。 

卷八诸蔬部
野芋艿
内容:x青芋 土芋藤 野芋头 鬼芋x 
汜胜之农书∶芋有六种,五野芋、六青芋,野芋有大毒,杀人。凡芋三年不收,即成野 
芋 
性滑,下石毒,服食皆忌之。青芋亦有毒,必须灰汁易水煮之,堪食,只宜蒸啖之。中野芋 
毒者,令人戟喉音哑、烦闷垂死,以大豆浆或粪汁解之,姜汁亦可。 
葛祖遗方∶合麻药,治跌打损伤,痔漏麻风,敷肿毒,止痛,治疮癣,捣敷肿伤。 
乳痈野芋头和香糟捣敷。 

卷八诸蔬部
青芋
内容:疗冷热,止渴。 

卷八诸蔬部
土芋藤
内容:土芋即黄独,俗名香芋,肉白皮黄,形如小芋,一名土卵,与野芋不同。纲目野芋附家 
芋内 
,土芋另立一条,可知。然所引仅据陈藏器一说,不知其功能稀痘,小儿熟食,大解痘毒; 
其藤烧灰敷痘烂成疮,可无瘢痕。 群芳谱∶土芋,其根唯一颗而色黄,故名黄独。 

卷八诸蔬部
野芋头
内容:文堂集验∶一名仙人掌,同野芋一种。但此种叶较小,略似慈菇,叶有尖,此又与草本 
形如 
鞋底者不同。(仙人掌形如鞋底。) 
治诸物食积,已成痞块者,用野芋头磨烂,和糯米粉淡煮粥,每早食一茶钟,不用油盐。 
十 
无害(集验)。 

卷八诸蔬部
鬼芋
内容:罗浮志∶深谷中产,物如薯芋状,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胶浆,锅煮成膏, 
待冷 
则凝结如饼块,一复剖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饱,一芋所 
煮,可充数十人之腹,故称鬼芋焉。芋有四异,初生不借根苗,叶上朝露着地,即成种子, 
一异也;采制不令妇人鸡狗见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