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煮,可充数十人之腹,故称鬼芋焉。芋有四异,初生不借根苗,叶上朝露着地,即成种子,
一异也;采制不令妇人鸡狗见之,见即化水,二异也;磨时煮时匕须顺旋,逆之即化水,三
异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数,四异也。闻庐山衡
岳各有鬼芋,采制又不同。
卷八诸蔬部
野毛豆
内容:野毛豆生园隰中,蔓生,枝细弱,叶细尖,两两排枝对生,清明后开淡紫细花,结实如
毛豆
,立夏后可采,初生苗绝似金凤花苗叶,其荚俨似角蒿,中有子二,圆如小绿豆,小满前后
皆黑,老便枯落矣。 生田塍间,茎叶及荚较家者细小,一名劳豆。
沈氏效方∶性微寒,平肝火,治疳疾目疾。 百草镜∶治黄白疸,性能发汗,救生苦海;
治
痘毒。八九月时,田塍边采,连茎根用, 存性研,单用其豆更妙,麻油和敷,不问初起日
久、未溃已溃,俱效。
按∶通雅引焦弱侯曰,野田小豆曰 (音劳)。陈留耆旧传云∶赤眉以 豆与桓牧,隋
末子通
攻江都,夏侯端采 豆食之。身之曰,野豆也。鲁刀切,劳豆,或 、 二字之讹也。然考
古今注∶ 豆,一名治豆,叶似葛,而实长尺余,可蒸食;一名 菽,纲目鹿藿一名 豆,
又名鹿豆,即今野绿豆。尔雅释草∶ 鹿藿,注,今鹿豆也。唐书夏侯端传撷 豆以食,则
似又非野毛豆之属。今野毛豆亦名 豆,岂名同而物异欤,并与之以俟考。
肝疳初起 百草镜∶野毛豆鲜者七钱、干者五钱,鸡肝一具,同煮食,煎服亦可。
卷八诸蔬部
野萝卜
内容:x地骷髅 三生萝卜x
一名紫金皮,又名巴壁虎。 百草镜云∶野莱菔苗、叶、根形与家种者无二,肉虽白,
而皮
色带黄为异。 王氏博济方以干莱菔为仙人骨,俗又呼地骷髅。
雁山志∶山萝卜性寒,状如圃种者,土人用治痈疽,捣汁服之,渣涂亦可。(庚戎,予
来临
安,署内有废圃,多商陆,土人呼为山萝卜,与此名同物异。)
治肺痈 百草镜∶以七枚捣汁服。
卷八诸蔬部
地骷髅
内容:按∶地骷髅,乃刈莱菔时偶遗未尽者,根入地,瘦而无肉,老而多筋;如骷髅然,故名。
能
大通肺气,解煤炭熏人毒,非干莱菔也。王禺中所言,尚未明晰。
痞块 医宗汇编∶陈年木瓜一个,地骷髅即萝卜种枯根四两,煎汁,时常服一小盏,数
日除
万应丹 海昌方∶治黄胆变为臌胀,气喘翻胃,胸膈饱闷,中脘疼痛,并小儿疳疾结热,
噤
口痢疾,结胸伤寒,伤力黄肿,并脱力黄各症。用人中白(以露天不见粪者方佳,火 醋淬
七次)一两,神曲、白卜子、地骷髅(即土中萝卜)各五钱,砂仁二钱,以上俱炒,陈香橼
一
个,共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七丸,或灯草汤下,或酒下。
卷八诸蔬部
三生萝卜
内容:此乃人工制造者。唐正声传此法,云得自秘授∶取水萝卜一枚,周遭钻七孔,入巴豆七
粒,
入土种之,待其结子,取子又种,待萝卜成,仍钻七孔,入巴豆七粒再种,如此三次,至第
四次,将开花时,连根拔起,阴干,收贮罐内。遇臌胀者,取一枚捶碎煎汤服之,极重者二
枚立愈。
卷八诸蔬部
南瓜蒂
内容:x瓤附x
纲目南瓜主治,只言补中益气而已,至其子食之脱发,今人以为蔬,多食反壅气滞膈,
昔人
皆未知也。吴秀峰言∶凡瓜熟皆蒂落,惟南瓜其蒂坚牢不可脱;昔人曾用以入保胎药中,大
妙。盖东方甲乙木属肝,生气也,其味酸,胎必借肝血滋养,胎欲堕则腹酸,干气离也。南
瓜色黄味甘,中央脾土之精,能生肝气,益肝血,故保胎有效。
神妙汤∶保胎,用黄牛鼻一条 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永不堕。
疔疮 行箧检秘∶用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涂,立效。
卷八诸蔬部
南瓜瓤
内容:治汤火伤。慈航活人书∶伏月收老南瓜,瓤连子装入瓶内,愈久愈佳,凡遇汤火伤者,
以此
敷之,即定疼如神。
卷八诸蔬部
辣茄
内容:人家园圃多种之,深秋山人挑入市货卖,取以熬辣酱及洗冻疮用之,所用甚广,而纲目
不载
其功用。陈灵尧食物宜忌云∶食茱萸即辣茄,陈者良。其种类大小方圆黄红不一,唯一种尖
长名象牙辣茄,入药用; 又一种木本者,名番姜。范咸台湾府志∶番姜木本,种自荷兰,
开花白瓣,绿实尖长,熟时朱红夺目,中有子辛辣,番人带壳啖之,内地名番椒;更有一种
结实圆而微尖,似柰种,出咬 吧,内地所无也。 药检云∶辣茄,一名腊茄,腊月熟,故
名,亦入食料。苗叶似茄叶而小,茎高尺许,至夏乃花,白色五出,倒垂如茄花,结实青色
,其实有如柿形,如秤锤形,有小如豆者,有大如橘者,有仰生如顶者,有倒垂叶下者,种
种不一。入药惟取细长如象牙,又如人指者,作食料皆可用。
食物宜忌云∶性辛苦大热,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
疗噎
膈,止泻痢,祛香港脚,食之走风动火,病目发疮痔,凡血虚有火者忌服。 药检云∶味辛,
性大热,入口即辣舌,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 泻,擦癣。
百草镜∶熏壁虱,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 。
外痔 百草镜∶以象牙辣茄红熟者,挫细,甜酱拌食。
毒蛇伤 百草镜∶用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肿定痛,伤处起小泡出黄水而愈,食此味
反甘
而不辣。或嚼烂敷伤口,亦消肿定痛。
祛臭虫方 经验广集∶用羊骨头一个,秦椒半斤,共入火盆内,同锯木屑烧之,门窗闭
紧,
勿令出烟,其虫自死。敏按∶木屑用樟木者佳。
冻瘃 蔡云白方∶剥辣茄皮粘贴,即愈。
痢积水泻 医宗汇编∶辣茄一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即愈。
敏按∶花镜,番椒一名海疯藤,俗呼辣茄,本高一、二尺,丛生白花,秋来结子,俨如
秃笔
头倒垂,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极细,冬月以代胡椒。盖其性热
而散,能入心脾二经,亦能祛水湿;癸亥,予在临安,有小仆于暑月食冷水卧阴地,至秋疟
发,百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酱,颇适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几,疟自愈。
良由胸膈积水变为冷痰,得辛以散之,故如汤沃雪耳。又名秦椒。李成裕辽载∶秦椒,一名
番椒,形如马乳,色似珊瑚,非本草秦地之花椒,即中土辣茄也。
龙柏药性考∶秦地乃草本辣椒,纲目诸注,误为秦地花椒,不知即今之辣茄,又名辣虎。
性
热味辣,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多食眩旋,动火故也。久食发痔,令人
齿痛咽肿。
卷八诸蔬部
刀豆根
内容:x壳附x
纲目壳部刀豆条发明下注∶刀豆本草失载,惟近时小书载其暖而补元阳。近有人烧其子
存性
,白汤调服,止呃逆有效,故濒湖特为增入,而不知其用甚广,今悉补之。
治头风集听云∶刀豆根乃治头风之神药,每用须五钱,酒煎服。
治鼻渊 年希尧集验方∶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酒服三钱,重不过三服即愈。
壳 治腰痛。万氏家抄∶用刀豆壳化灰,好酒调服,外以皂角烧烟熏之。
牙根臭烂 洪氏一盘珠∶刀豆壳烧灰,加冰片,擦涎出,即安。
治久痢 种福堂方∶用刀豆荚饭上蒸熟,洋糖蘸食,一二日即愈。
治妇女经闭,腹胁胀痛欲死,并消血痞经验广集∶陈年刀豆壳,焙燥为末,好酒服一钱,
加
喉癣 张氏必效方∶刀豆壳烧灰,以二、三厘吹之,立效。
杨梅疮 万氏济世方∶当归、川芎、苡仁、木通、木瓜、生地、熟地、金银花、防己、
防风
、荆芥、黄柏、白芷、知母、甘草、皂荚、猪苓去皮各二两,人参二钱,山红花、刀豆壳各
五钱,硬饭团二两,水煎一锅浓汁,不拘时当茶服,忌鱼腥生冷,四剂全愈。
卷八诸蔬部
地肾
内容:粤志∶罗浮多地肾,一名松黄。但松黄未落为松实,已落而英华未散为地肾。其状若弹
丸,
大者如鸡卵,红黄相错,一一晶莹,熟之可入馔。其生无根蒂,散布松下,土松石润处有之
,或亦松蕈之类也。乍浦九山补志∶松花蕈,山之有松者皆产,惟陈山东麓为多。三月间松
花入土,至四、五月经雨后即生,至八、九月又生,鲜肥滑嫩,素品之上味也。
味甘性平,生津消痰,治溲浊不禁。
卷八诸蔬部
葛乳
内容:一名葛花菜,名山皆有,亦产高州。粤志∶高州多种葛,雷州人市之为 。秋霜时,
有葛
乳涌生地上,如芝如菌,赤色,味甘脆、微苦,乃葛之精华也,亦曰葛蕈。濒湖仅据太和山
志载其醒酒、与酒积成疾,他皆未及,故特补之。
性凉,解肌热,散风火及阳明风热 疹。
卷八诸蔬部
鲜草果
内容:粤志∶人多种之为香料,即杜若,非药中草果也。其苗似缩砂,三月开花作穗,色白微
红,
五六月结子,其根胜于叶。
味辛温,能除瘴气,久服益精明目,令人不忘。
卷八诸蔬部
真珠菜
内容:六安有真珠菜,如真珠; 益部方物略记∶真珠菜,戎泸等州有之,生水中石上,翠缕
纤蔓
首贯珠,蜀人以蜜熬食之,或以醯煮,可致千里不坏。 黄山志∶真珠菜藤本蔓生,暮春发
芽,每芽端缀一二蕊,圆白如珠,叶翠绿如茶,连蕊叶腊之,香甘鲜滑,他蔬让美。
利水,通淋结,消腹胀,下气癃闭。
卷八诸蔬部
鹧鸪菜
内容:连江志∶生海石上,色微黑。 漳州府志∶鹧鸪菜散碎花,微黑,出漳浦。
疗小儿腹中虫积,食之即下如神。
卷八诸蔬部
葛仙米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