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牡茫⒉换恪!�
另一位叫丰臣秀吉。当年秀吉在织田信长手下任事。驻扎的青州城有一段城墙倒塌了一大段,20余天都未能修复。信长对此很是不满,担心敌人乘机进袭。这样,秀吉去帮工程官的忙。他首先把杂乱无章的工程步骤重新规划,然后把600英尺的塌墙分成十段,每段60英尺,又将全部工人也分成10组,每组派遣一人带领,采用竞赛的方式,分别做自己的工程,结果不到三天,城墙就修复竣工了。
丰臣秀吉用的是分层负责的办法,这种办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松下认为,“企业的经营,在划分各部门的工作时,也应该采取和秀吉同样的办法。如果把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做事,感觉上似乎人手很足,而结果却是人力和时间的浪费,责任也无法追究。应该把一项大工程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指派专门的负责人督导,并利用人类争强好胜的天性,就容易激起斗志,以便能在短期内完成工作。
“一个领导人应该承认,个人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一个人若去做能力以上或以下的工作,都容易遭到失败。为了避免能力发挥上的缺点,更应该分层负责,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科学的方法。
“在这个工商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中,公司合并经营的情形很多,有的顺利进展,有的甚至因而导致破产。相反的,把一个大型企业分成几家子公司来个别经营、成功的例子却不少。在这个事实中,应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所以领导者理应把自己的权力和责任适度交给部属分担,让部属尽最大能力来取得好成绩。”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三 应万变的高明手腕
三 应万变的高明手腕
公司不是军队,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是不行的。因此下命令前,要先倾听员工意见。
经营者按照自己的意思,命令别人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别人也能顺从命令,确实能做好每一件事,这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如果员工只知道服从命令,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话,将会得不偿失,因为在这种僵硬的情况之下,进步与发展都无从产生。
如果员工在没有接到命令时,也能够将心比心地洞察上级的意思,准确地处理自己所应做的工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会有无限的发展。
而经营者想让员工依据指示,并自动自发地做好一件事,必须在下这命令之前,先倾听员工的意见。不仅要听,并且要问。如果发现还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意思,便要加以说明,阐明问题证结所在。等待对方领会之后,才毅然下令执行。接受命令的人,如果在事先能对命令的内容有所了解,就等于是心理上已有准备。这与被迫服从命令的情况,完全不同。
认清自己的指导立场及重大责任,属下才不会马虎松散。站在领导地位的领导者,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应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实际上能够完全做到的并不多。
例如最近日本非常重视,父母及学校教师是否能对青少年说该说的话,教该教的事。对于青少年而言,如果没有人给予指导,总会觉得好象缺少什么东西似的。但如果一天到晚罗嗦不停,他们也会受不了。
青少年很讨厌当众被骂,如果被骂是有理由,他们还是不希望好好地骂他们。
为什么大人不应骂青少年呢?一方面就由于大人本身由于对事物的了解,不够透沏,因此对青少年无法做适当的指导。
但是最重要的,领导者对于本身指导青少年的立场,应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觉得责任重大;如果缺乏这些因素,领导者就只是旁观者而已。
如果身为公司社长,而不自觉领导的责任,那么管理上,就不会顺利。一个公司的主管,应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向大家说明:“虽然大家这样做或那样做都可以,但我认为这样做最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大家也就会了解社长的想法以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那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也才能发挥出来,同时,全体员工也有蓬勃的朝气,而圆满完成工作目标。这种说明,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样的第一步,什么事都无法进行,大家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个经营者,或是领导者,都应该好好地检讨。
经营者必须对任何事的成败负责。所以,他既要充分授权,又要随时听取报告,给予适当指导。
俗语说:“有兴趣后才能做得精巧。”松下先生认为在原则上,应该把工作交给有兴趣的人去办。事实上,这样做,效果往往会比较好。
当然,如果这个人企图利用职权谋利,那么,即使他再三表示愿意承办,也不能答应他。而一旦委任后,若发现他的缺点,经营者应该立即矫正;在矫正不过来时,则应该及时更换承办人。
换句话来说,虽然可以委托,却不能放任。
松下先生认为,经营者应该对任何事的最后责任,应该由自己来负的自觉性。一旦有了这种观念,就会随时关心交代的事情,做得怎样了。虽然委任了,却不断地挂念,因此,会要求对方不断地提出报告;若发现问题,则给予适当的意见或指示,这是经营者应有的态度。
当然,一旦委任了,就不应该过分干涉,要宽容到某种程度,这样才能培养人才。不过,如果发现与要求不符时,则应该确实地提醒。否则,等于遗弃了自己所慎重选择的人才。就经营者来说,这是极为不负责的作风。
另一方面,如果被委任的,是观念正确的人,他对于该报告的事,一定会详细报告。不过,也有人会以为“既然交给我办,那就得一切由我作主”,而不提出报告,一意孤行,以致误了大事。发生这种情形时,就表示根本找错了人,必须由适当的人接替。
人才动用的妥与否,足以决定经营的成败,绝不可马虎。不论用人者或被用者,都应该随时提高这方面的警觉。松下先生认为,经营者尤其应该随时认真他检讨,有没有切实做到适才适用。
下情上达
正确的经营态度,除需要独立自主外,更需要审慎的反省与下情上达。
松下公司,一向都是采用分层负责的管理方式,以养成员工独立自主的能力,并奖励某种程度的独断专行。这种制度的精神,也就是分公司在经营方针上,不必事事请示总公司,而是由每位员工,各依良知作判断,以进行工作。当然,这种制度,有好的也有坏的,松下先生认为基本是可行的。因此,本年度,也将继续依这个方式来处理业务。
对于这种经营方式,同行中也许有两种想法。其一,既然委任自己办理,当然在自己权限范围内,能完全处理。不过,如果事关公司政策上的问题,则应该向总公司或社长请示栽夺,较为妥当。另外一种就是:既然委任给我,由我自行处理就好了,何必多事去请示报告?
看起来这么平凡的小事,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员工立场来说,既然被委任,当然可以随意处理。但在总公司方面,却十分关心处理的经过情形。有了这种慎重的行事和经营态度,不管对内或对外,都自然流露,才能使属下认真地工作,处理业务。这种处事的态度,由同事间互相提醒,当然最好,可是一般人很难做到。所以还是在遇事处理时,应反省自己所为,是否正确无误。尤其对于旁人的意见,亦须妥善考虑,三思而行。只有从这儿提高处事的能力,才能算是真正的负责尽职。
让部门主管有充分自由的经营权力,他们才会感觉自身存在的意义。
当松下先生任职于电力公司时,一到上班时间,就分秒不差地开始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就被升为检查员。他不是工厂里面的检查员,而是外出到街上的检查员。在此后工作的时间中,不再被人监督,反而监督他人;而且又在工厂外面工作,行动又自由,坐车往东或往西,都不需别人约束了。松下先生就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只需妥为安排,把工作做完就可以交差。当时,他心中有自由开放的感觉,心中充满感激。所以,松下先生这样说:“可是当时高兴的程度,比起最近我被选为全国富豪,排名第一位时的感受,犹有过之。”
毕竟,自由自在地自行安排工作,是多么快乐,又多么值得感激,当时内心的喜悦,是无可言喻的。
后来,松下在公司设立事业部,采取独立的经营制度,让各单位主管,可以自由其经营能力,这个观念,即是由此而来。松下认为,无论企业大小,只要能够以自己的创意,自由决定方针,达成绩效,这样,经营决策者才有存在意义。这也是让部门负责人,自由发挥其经营能力的着眼点。
严厉的批评,是因为求好心切,这应该解释为真挚情感的表现。
很多人都知道,松下是喜欢做生意的,纵使全部身心投入其中,也乐此不疲。松下说过,他偶尔也会对部属的工作态度或方法,有些严厉的批评,这是基于他的使命,也是求好心切所致。实际上如果没有这样的气魄,是不能经营企业的。“好好先生”的作风,只能对近似神仙能力的人有用,对平凡人是没有影响的。所以一旦热情激发时,说话就会加重语气,成为激烈的批评。
经营者必须随时向员工强调公司的实际情况。只要诚恳、忠实,虽然说了和以前矛盾的话,也会接受。
不论经营者是否关于说话,必须随时向员工强调实际情况。即使被责难“这与你三个月前说的不同。怎么突然改变?”只要说的是实话,就不必在意了。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说,则自己既不好意思,也不会动人;但如果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