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作者:何木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真金已是储君,儒治的时代就要到来,汉人在元王朝中的地位会提高。但是,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虽然忽必烈在策封诏书中以成吉思汗的遗训作为册封太子的根据,但这种确立储君的方式并不符合蒙古习俗。那么,我们不妨来看蒙古人确立新大汗的习俗是怎样的吧。 
  13世纪初,蒙古人成吉思汗凭着出众的才智、敏捷的思想指挥千军万马〃征服和削平了从东到西的海内雄长〃,征服世界的道路在他面前铺开。他准备西征前,他的爱妃也遂跟他唱道:〃越高山,渡大河,长途远征……你像高山似的金身,如果倒塌了,你的蒙古国家,由谁来统治?你像柱梁似的金身,如果倾倒了,你的神威大旗,由谁来高举?你的四个儿子之中,由谁来执政?……请可汗给我们留下圣旨!〃 
  成吉思汗认为爱妃的话太有道理了,就与诸宗王、皇子、勋臣面议,经过如此民主推举的结果,窝阔台被定为蒙古大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时也唱道:〃高山啊流水,如果我的子孙不成器,汗位就与他无缘,就让他去射罕答孩(俗称四不像的野兽),去打田鼠。〃 
  成吉思汗认为他的话更有道理,从这以后,蒙古帝国选大汗必须要经过宗亲聚议,此人才能成为合法大汗。而真金的太子之位只是忽必烈一人所为,这就决定了此位并不是未来的大汗,即使是,在蒙古贵族中间有争议也是必然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汉人郑思肖的话作为佐证:〃忽必烈老而病废已久,屡欲传国与真金,族人俱不从,谓我家无此法。〃由此可以看出,真金虽然以太子之身份参决政事,但大汗这个位置,还是遥不可及的。蒙古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幼子守业,幼子在继承父亲财产、地位方面居于优越地位。忽必烈嫡子有四个,真金排第二,北平王那木罕为幼,1271年,忽必烈派他进攻海都,结果兵败被俘。十年以后,当他回到大都发现父亲居然封了一个太子,十分恼火。他忘记了自己已经被俘十年,元朝的事情似乎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他问忽必烈:〃彼若为合罕(合罕是蒙古大汗的另一种称呼,元代的皇帝有着中原皇帝与蒙古大汗的双重身份),不知彼等将称陛下云何?〃忽必烈听后大怒,斥而逐之。这个被俘虏十年的小子没有被杀掉已经是幸运了,回来后还耍赖皮。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人都有资格质疑真金,那么其他没有被俘十年的蒙古贵族对真金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真金的一生是不幸的,而这种不幸从他小时受儒家教育开始,从他父亲把他吓死为终。在元朝,这个以征战杀伐为目的的帝国,真金的以〃仁义〃治国的理论根本就行不通。首先在忽必烈那里就行不通。事实上,纵观历史,儒家的〃仁义〃思想几乎在任何朝代都行不通。 
  我们已无法假设,真金成为蒙古帝国后的元朝将会是什么样。因为他死了,蒙古帝国从这以后,在中原文化与野蛮文化之间徘徊着,一直到它灭亡。   
  真金的死对整个蒙古帝国是一件大坏事,但对他自己,很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他父亲忽必烈还在的情况下,他的登基俨然还是泡影。他活着,其实就等于在受罪。他险些就给蒙古帝国带来不必要短暂灭亡的福音,却只如一声惊雷,转瞬而过,再不复来。 
  太子朱标:明太祖永远的痛   
  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心情可想而知。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是惨不忍睹了,更何况他缺少了一个接班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他没有精力再培养另一个接班人了。皇位到底该传给谁,他真的不知道。 
  他被南京百姓亲切地称为大头太子,他脑袋虽然很大,但寿命却不长。他的死摧毁了朱元璋苦心布置的朱明王朝未来格局,对于朱元璋而言,太多心血付出没有一丝回报,对于整个大明朝,以后的历史因为他的死而改写了。如果将〃好人不长命〃这句话放在朱标身上,的确也说得过去。因为他的确是个好人,是个异于有滥杀恶名的父亲朱元璋的好的准君主。不过,让朱元璋和整个明朝百姓与历史可惜的是,他早早地死了,为此而带来的一切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 》 》 太子之死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病逝,年仅三十八岁。早在八个月前,他奉命巡视陕西视察建都之事时就已经身体不适。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病当回事,他一从陕西回来,就献给朱元璋《 
陕西地图 
》,并提出自己迁都关中的见解。朱标病重,朱元璋让吏部尚书詹徽协助太子审讯罪囚,朱标像往常一样为罪犯减刑。詹徽这个瘪三却给予重判,并先奏报朱元璋。朱标本不知此事,去上报时,朱元璋将詹徽的判罚给他看,并告诉他,以后就要如此判,方能惩戒不法之徒。 
  朱标却道:〃儿臣觉得立国之道,仁厚为本,法不过是辅助,不是任何事情都必须要用重刑的。〃   
  朱元璋大怒,〃小子反来教我如何治国吗?给我滚下去!〃   
  朱标见父亲发火,惊恐万分,回到东宫,病情越加严重。此是洪武二十五年初的事,四个月后,太子病逝。临终前,他把自己的儿子叫到床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是詹徽害了我。〃 
  这句话与其说是埋怨詹徽,倒不如说是在埋怨父亲屡用重典。   
  朱标死后,朱元璋悲痛万分。原因很简单,他多年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落空了。朱元璋跟臣子们说,我老了,太子又先我而去,这真是命啊!说完后,大哭不止。朱元璋或许永远也不会明白,太子之死,他自己要负主要责任。     
  詹徽事件不过是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政见分歧的冰山一角,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太子就对父亲朱元璋的一些为政举措深感不满。当时很负盛名的诗人袁凯为此而惨遭横祸。 
  事情也是因重审罪犯而起,有一次,朱元璋审阅囚犯名单后,命御史袁凯将名单送太子朱标处复查,朱标认真讯问后,发现许多囚犯的罪判得太重了,就重新处理了一番。当袁凯将太子朱标的判决书送至朱元璋处的时候,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朱元璋:朕与太子谁对谁错?   
  袁凯: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   
  不愧是知识分子,回答得滴水不漏。可朱元璋恼了,大骂袁凯老奸巨滑,让他马上在自己眼前消失。袁凯对朱元璋喜欢杀人的性格了如指掌,跑出宫后,就开始装疯卖傻。忍受了朱元璋无数次凌辱的测试真假,才被允许滚回老家去。袁凯可能到死都不会明白,实际上,朱元璋是把他当成了对太子不满的发泄桶。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生了。朱标的老师宋濂因孙子是胡党而被牵连逮捕,结果可想而知,朱元璋对胡党的处置只有一个字:杀。   
  太子知道后,跪在朱元璋面前,请求父亲放过自己的老师。朱元璋大怒,道:〃你想救他,那么,等你做了皇帝再说!〃   
  朱标被吓得魂不附体,跑出皇宫,想要找条河自杀,幸好被追出来的太监救起。朱元璋真是又气又恼,但苦心培养出来的接班人万一有个意外……   
  两者权衡,取其重,他最终赦免了宋濂。并到朱标的床前跟儿子说,〃痴儿,我杀人与你有什么关系?!〃   
  这件事过去不久,开国功臣李善长因与胡党有牵连,朱元璋开始把大刀向他的脖子上架。朱标得知此消息后,又跑到朱元璋面前,行礼后,问道:〃听说陛下要处置李善长?〃  
  朱元璋点头。   
  〃父亲这样滥杀功臣,有伤国家和气,也不利于民心啊。〃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他真想给这个儿子一巴掌。他似乎也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对他进行那一套儒家的仁义道德教育。   
  朱标见父亲没有说话,以为父亲明白了,就继续说道:〃依儿臣之见,倒不如……〃   
  〃滚出去!〃朱元璋跳了起来,要找个东西揍朱标一顿。朱标见不对头,爬起来就跑了。   
  第二天,朱元璋派人将太子叫来,指着地上一根长条荆棘,命令道:〃给我拾起来。〃   
  朱标弯腰去拾,手刚碰到荆棘,就〃哎呀〃一声,急忙缩回手来。   
  朱元璋冷冷一笑,抽出一把刀,去上面挥舞了一番,荆棘上面的尖刺顿时消失了。他把荆棘拾起来,交到朱标手上,〃我现在是替你除刺,刺没有了,你才能拿到它,并且很舒服。〃 
  朱标立在那里,手上托着削去尖刺的荆棘,却道:〃我听说做皇帝的如果是尧舜那样的君主,下就有尧舜那样的臣民,如果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光明正大,不滥杀无辜,那么,臣民们也就会温柔善良,规规矩矩,而用不着担心他们会长出什么刺来。〃 
  朱元璋冷笑两声,忽然就抓起身边的一把椅子,冲朱标砸去。朱标急忙躲开,扭头就跑。从这以后,朱标就总是闷闷不乐,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他都与父亲是南辕北辙。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那样治理国家,而朱元璋也不明白,太子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 
  朱标之死,实在要归功于朱元璋的刚猛治国手段。因为两种政见的不同而导致了本就柔弱的太子患上了心理疾病。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 》 》 父亲的苦心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朱标被立为太子。从这以后,朱元璋开始了对未来皇帝朱标的教育。我们现在来看朱元璋,总觉得他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对儒家知识分子没有好感,另一方面,他却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儒家那一套思想。 
  他在宫中特意建造了一座图书馆,取名为〃大本堂〃,那里放置各类古今图书,并请学者名儒为太子轮流授课,其中,大儒宋濂对朱标的影响可谓深远,这位宋老夫子对朱标的行为举止,都以封建礼法相劝谕。在讲授课程时,宋老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