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在动用权力的同时,是否严肃认真地承担了相应的义务,做到了公正对待任何一个弱势的个体。做到了权力和义务高度统一的,改革实践就会成功,否则,必将以失败告终。
教育指南
你动用一份权力,就必须同时承担一份义务。这是一种常识。这种常识无论是对政府而言,还是对公民来说,都是如此。当然,作为家长、老师,你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否则,权力与义务之间的不平衡,将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
就像文章中说的,郑州市金水区政府动用了权力,强行解散未经审批的民工子弟学校,那么,与此同时,它就必须妥善安置好这样学校的师生。那么,如果你是一位家长、老师,使用了管教孩子、学生的权力,可是,与此同时,你是否也尽了自己作为一个家长、老师的义务?
比如,你可能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允许孩子做这样那样的事情,那么,你接下来是否这样做了:第一,在充分尊重孩子意见的基础上,平等与孩子交流自己之所以这样的理由;第二,你不允许孩子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此后,你是否允许孩子自由地做另外一些他自己比较喜欢,又对身心健康成长有利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堵住了孩子“这样做”的出口,你是否给了孩子“那样做”的路?
比如,在紧张的考试前夕,作为老师,你可能会缩减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让他们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是你在行使自己的权力。那么,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否像前面说的那样,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了意见,听取了他们的想法?你是否在此之前或之后,把缩减了的课外活动时间补回来,或者安排一些更能够让学生喜爱的活动?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你所使用的权力,就不会被学生很好地承认,而如此一来,权力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然而,遗憾的是,不管是政府行使自己的权力,还是家长、老师行使自己的权力,都很少或者从来不去想与权力并行的义务。这样,从社会上说,权力的行使,就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效果,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民众与政府的对抗;从家庭和学校上说,就使孩子反感家长、老师。这样的结果,显然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既然如此,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保持权力与义务的平衡吧。
第二辑 倡导法制精神课本要设“防火墙”
如今,校园暴力的日趋严重,已经引起社会的严重关注。假如再放任此等鼓吹血腥暴力的内容进入课本,后果可想而知。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便阎婆惜真的“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宜不加批判地直接拿来教育学生。
也许,这是一则“小新闻”。在扬州部分中学初中语文自读课本《亲近母语》第3册《宋江怒杀阎婆惜》中,出现了如下评述:“阎婆惜真是该杀!明明穿的、吃的、用的都由宋江供给,却偏偏在外偷情养汉;明明是自己的不是,却偏偏拿招文袋来要挟宋江。阎婆惜真是刁钻之至,泼辣之至,狠毒之至,真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为此,有家长提出质疑,“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出现在初二学生的课本中,简直是“教唆犯罪”。(2005年9月22日《今日安报》)
阎婆惜是不是该杀,但凡看过《水浒传》的人,自然各有想法。依小说中宋江的思考逻辑,这个小女子是确实该杀的。否则,一旦被她告到官府,人头落地的就是宋江自己了。但阎婆惜此人,是否真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其实,即便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民愤”在,所“愤”的只是彼时惶惶然自保的宋江而已———“民”并不知阎婆惜对宋江而言的诸般罪过,又何来“愤”呢?
依此而来,“民”既无“愤”可据,阎婆惜是否“该杀”,就很成问题了。在我看来,假如真的由“民”来做判断,就其所掌握的有限信息来说,阎婆惜最多错至被“休”,决不会被判死刑。要知道,除了阎婆惜的“偷情养汉”,宋江断不敢自曝“招文袋”之事。所以,所谓“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完全是评述者头脑发热写下的“昏文”,用它“让学生加深对名著的理解”(《亲近母语》主编语),无疑于缘木求鱼。
不过,在这里,对阎婆惜是不是“该杀”等具体问题,我并不想做过多评析,而只想指出这则“小新闻”背后的一些“大问题”:此等明显鼓吹血腥暴力、有悖现代法治与人文精神的内容,为什么竟能堂而皇之、一路绿灯进入课本?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怎样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现?须知,课本决不同于普通印刷品,它对青少年的综合影响力之大,甚至远超我们的想像,因为它常常对人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课本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等,正逐渐向公开竞争的社会化过渡;学校对课本的选用,也有了很大自主性。这本是社会多元化演进的必然结果,它对教育多元化的逐步形成、对青少年思想健康的操练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开放决不等同于放任,自主也决不等于同自流。鉴于课本的特殊性,不管是政府主管部门、出版单位,还是学校自身,都应对课本承担把关责任。也就是说,必须为课本设立“防火墙”,杜绝不良信息侵入其中。
从这则“小新闻”反映出的问题看,这堵“防火墙”是缺失的,或者很可能是“虚设”的。否则,涉嫌“教唆犯罪”的不良信息,就不可能进入课本;即便进入了课本,也到不了学生手上。如今,校园暴力的日趋严重,已经引起社会的严重关注。假如再放任此等鼓吹血腥暴力的内容进入课本,后果可想而知。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便阎婆惜真的“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宜不加批判地直接拿来教育学生。
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者葛剑雄曾指出,道义不能超越应有的尺度。他举例说,旧时代对“大逆不道”者可以处凌迟的刑罚,家长打死不孝的子孙不受法律追究,犯人理应下跪,小偷挨揍活该。今天就是有天大的义愤,要这样做也是违法的。然而,诸如葛先生所说的这类现象,今天依然并不少见。由此来看,要使课本的“防火墙”真正起到“防火”作用,需要深刻反省的,除了课本的编写者、把关者、选用者,还要包括整个社会。
教育指南
目前,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无论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此,家长、学校、社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对之保持高度警惕。否则,校园暴力一旦蔓延起来,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就是孩子。
那么,该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出现呢?
作为家长来说,就是首先要教育孩子向善。不管和同龄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最好不要采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暴易暴的结果,只能会激起更强烈的暴力。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来自外界的暴力伤害,敢于和善于与暴力行为实施者斗智斗勇。
再一个,就是要给孩子营造出一个没有暴力的环境。比如,家长之间发生矛盾时,不论孩子是否在自己面前,都不要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否则,就会给孩子形成误导,以为暴力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好办法;再比如,对于宣扬暴力的影视作品和图书,要引导孩子正确欣赏,或者干脆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进行作品分级,适合孩子看的,就不妨鼓励;不适合的,则必须制止。
作为学校来说,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与家庭相比,学校发生暴力冲突的事情更多,而且这种暴力并不只是发生在学生之间,有时,在师生之间也会发生。这样,在对待校园暴力的问题上,学校就必须格外慎重,既不能草率处理,如简单地进行处罚,也不能上纲上线,甚至干脆就将学生开除了之。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对学生形成误导,甚至将学生推向更深的深渊。
同时,对于引进的一些教材和课外读物,也必须慎重。诸如在校园里出现《宋江怒杀阎婆惜》这样的语文自读课本,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对于这类自读课本,学校必须付起责任来,而决不能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任由这些东西流进校园。即便是对国家统一教材的讲授,老师也必须有意识地对涉及暴力的内容,进行理性和有建设性的批判,切忌盲目颂扬暴力。否则,就会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地埋下暴力的种子。
第二辑 倡导法制精神商业广告误导教育
对于教育,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哪怕有些环节具体而微到一句口头禅、一件生活中的琐事、一个不经意的故事。对儿童来说,为他们设计好科学的宏观教育方向固然重要,但微观的教育实践却更为关键。
新华社2005年3月17日报道,为规范中小学作业本的使用,南昌市中小学校在新学年里统一发放了作业本。可其中英语作业本的封二、封三竟出现了整版彩色的“e百分”学生英语掌上电脑的商业广告。在封二广告中除了“英语要学好,快用e百分”的字样,还在页面下栏标有经销地址及联系电话。一位姓周的家长说,为了与同学攀比,孩子哭着闹着向家长索买“e百分”。无形之中,这些还没走向社会的孩子滋长了一种畸形的消费观念。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商业广告的理解和认识,还停留在极其感性的水平上。一句动听的话,或者一幅好看的画,都会对他们产生难以抵御的诱惑。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商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