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认定坏处大大,其最终的出发点及目的地都无外乎:好当官、当官好、当好官三种。这样,思路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中异曲同工,即完全醉倒在了“官”上,在实质上遂表现为大家的官性奇强,而民性甚弱。
在官为主子、为父母、为天地,而民为奴仆、为孙子、为草芥的专制社会中,人人因当官好而好当官,自在情与理之中。然而,时至民众心智已开,兼人性独立的新时代,在官为公仆、为儿女、为马牛,而民为主人、为父母、为天地的社会背景下,人人依然循惯性运动,热情不减地好当官,就显得可悲可哀可怕了。
因为它一则说明现在的某些官清白有问题,多少有“吃夜草”的嫌疑;二则说明现在的某些民思想有问题,朦朦胧胧有想“吃夜草”的心理;三则说明我们整个的社会文化有缺陷,给“吃夜草”和想“吃夜草”者提供了机会。如此一来,从社会波及到校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千方百计追官、求官、羡慕官,所谓的“讨论”,实际上早已变成表面热火朝天,内里死水一潭的黑色幽默。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一群绵羊以一头老虎为首领,而另一群老虎则以一头绵羊为首领,当两军对垒时,以老虎为首领的绵羊群奋勇冲锋,竟吓得以绵羊为首领的老虎群四散而逃。
在漫画家以为,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群众,所以老虎式的领导即便率领的是一群绵羊,也可以击败绵羊式的领导率领的一群老虎。在这里,漫画家的思想,依然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他并不知道假如真有这样的对垒,失败的绝不是老虎群而恰恰是绵羊群。要知道,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构成什么样的社会基础,什么样的群众组织成什么样的政府,而绝非与此相反。
这样,当某些文化背景依然在专制思想的阴影控制之下时,社会基础无疑就会成为病菌的温床;当群众素质停留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层面上时,某些政府官员自然就津津于“治人”,而处在“治于人”地位上的群众也就以官为宗了。而以官为宗,却正是民主思想严重缺失的重要表现形式。
由此说来,在当今时代,我们缺少的不是领袖群伦的个别之官,无论他昏庸或清廉、英雄或混蛋,而是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既乐于服从,又敢于斗争,既能与众同醉,又绝不盲从的群众。有了这样高素质的群众基础,官们就会“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会“涅在白沙,与之俱洁”,甚至昏庸变高明,混蛋成英雄。
具体到“学生官”,自然就是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当好学生的问题,而不是醉倒官声一片了。可以想像,一旦所有的孩子都为了当官而痴迷,而且这种官并非是出于为民众服务的目的,那么,我们今天的校园、我们明天的社会,又将会出现一幅怎样的景象?而我们的孩子,将来长大之后,又将会面临怎样一个庸俗不堪,甚至于危险四伏的人生前景?毕竟,我们已经在逐步进入一个法治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是不允许官们为所欲为的。
教育指南
让孩子在学校里当“官”好不好?好。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为什么呢?一个最简单的原因是,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比如,因为“学生官”要配合老师做一些工作,所以,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协调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同时,因为当“学生官”有一种荣誉感,所以,也会从另一个侧面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对学习的热情。
因此,如果孩子有当“学生官”的愿望,就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作为家长,要积极鼓励。但是,也要记住一点,家长不要试图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帮助孩子当“学生官”。一来,这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暗示,让他从小埋下靠不正当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危险思想;二来,即便孩子通过这样的手段当成了“学生官”,也很难服众,结果反而会害了孩子,使他在同伴面前难堪。
实际上,孩子之所以想当“官”,他们的目的与成年人所想的完全不同,他们并不在意是否会有“工资”,是否会得到多少额外的好处,而主要是可以通过当“官”,显示自己的才干。然而,当成年人的世界被严重污染以后,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观念,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河南先锋学校的做法之所以会受到争议,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在客观上使当“官”与“金钱”划上了等号。这等于是把成年人世界的污水,导向了孩子的纯洁世界。
而要想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当“官”价值观,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必须首先认清“官”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正确含义: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官”的准确定位,其实应该是“服务”。而这服务,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为民众谋利益;体现在校园里,就是为同伴做好事。假如不是这样,而只是像过去的专制时代那样,一心一意为自己谋私利,那么,终有一天,会身入牢狱。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不主张校园里“官声一片”。这样只会害了孩子。所以,如果是反思,那么,真正该反思的,并不是争着当“官”的孩子,而是我们这些把当“官”与谋取个人私利划上等号的家长和老师。
第三辑 提升品质高度学会感恩
国人一向主张施恩不图报。国人以为,一旦图报,就有了图谋私利的因素在内,至少不那么光明磊落。这种文化心理固然弥足珍贵,但它只是对施恩者言,而绝非对受恩者语。
最近,全国不少地方的新闻媒体,又在大造帮助贫寒学子圆大学梦的声势,有的在报纸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有的在黄金时段发布公益广告,还有的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活动,旨在通过这些形式,激发人们恤贫济弱的感情,使人们尽可能多地献爱心。
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尚,既反映了新闻媒体高尚的操守与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与此相应,“受人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这句有着誓言风格的民谚,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知恩必报的传统美德。两相对照,所有受到了帮助的贫寒学子都应该扪心自问:今后,我拿什么做回报?
对这个问题,可能所有人都会立即毫不犹豫地作出回答,有的甚至还会说些豪言壮语。假如把这个问题设计成高考作文题,我相信所有的作文者都不会无话可说,更不用说交“白卷”了,至于能写满分者,恐怕也决不会少。然而,书面的考试并不是生活的现实,也许你能在书面考试中得满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可能会交“白卷”。
在我的剪贴本中,就有多份这样的“白卷”。其中的一份来自《中国青年报》:哈尔滨市有一位靠拉板车为生的七旬老人,老人家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十几年来,先后用挣来的钱资助了二十多名大学生。然而,让老人寒心的是,不但这些大学生从未看望过他,甚至在他们毕业后,也没人再与老人有任何联系,更不用说寄片言只语的问候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悲愤地说,虽然他并不要求这些大学生知恩图报,但至少总该礼节性地表示感谢吧?可是,连这点最起码的礼节都没人向他表示。
记得我在刚读到这份“白卷”时,也曾像老人一样悲愤,大有抓住这二十多名大学生一一狠揍其耳光的气慨,但冷静下来后,却又大泄气了:一则根本不可能抓住他们;二则即使真的抓住了,又有何资格揍人家;三则这般忘恩负义之人揍了也白揍,干脆不揍;四则凡事并非一顿拳脚所能解决的,要促其猛醒,还需从心入手。
然而,每读到社会组织和民众向考上却上不起大学的贫寒学子献爱心的新闻时,我又总会在脑子里转这么一个圈:怎样让这些接受爱心帮助的贫寒学子更好地利用那一笔笔来之不易的财富,并将其化作培养他们高尚操守与文明素养的精神之源,使他们更加健康、文明地成长?
我认为,要使接受帮助的贫寒学子们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知恩必报的思想。我这么说,也许不太符合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因为对这类事情,善良的国人一向主张施恩不图报。国人以为,一旦图报,就有了图谋私利的因素在内,至少不那么光明磊落。这种文化心理固然弥足珍贵,但它只是对施恩者言,而绝非对受恩者语。施恩不图报,是施恩者的良善,而受恩不回报,却是受恩者的耻辱与不道义。
故此,即便在今天,知恩图报的思想和行为,依然代表了人的基本道德操守与文明素养,而绝非某些人认为的,它是落后的封建思想的一种。
当然,在接受帮助的众多贫寒学子中,愿意以涌泉之水,回报滴水之恩的毕竟是绝大多数,那种忘恩负义者毕竟很少,而且他们也必定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越来越重地受到逐渐觉悟的良知的谴责。
与忘恩负义者背负的沉重的心灵之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知恩图报者却将会因自己如涌泉之水的高回报率,使心灵的负荷越来越轻,并且由于逐渐完成了从人人助我到我助人人的角色转变,从而能越来越快地拥有高尚的道德操守与良好的文明素养。如此,恤贫济弱的爱心之花常开,助人助己的文明之果常在。
教育指南
知恩图报,应该说这是一种生活的常识,也是一种道德的常识,更是一种最起码的文明素养。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教育孩子,哪怕是接受了别人滴水之恩,也要以涌泉之水的姿态,去回报别人。哈尔滨市这位老人的遭遇,也许只是特例,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要避免让类似现象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