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相三进一车7进318、仕四进五炮8进2
  19、相一进三炮2进420、兵一进一车7平4
  21、马六退七炮2退522、炮八平七炮8平9
  23、车九平八炮2平824、炮四平二炮8进6
  25、兵七进一卒3进126、马七进八卒3进1
  27、相五进三炮8平728、炮二平三车4平8
  29、车八进二车8进530、仕五退四马3进4
  31、炮七进八士4进532、马八进九车8平7
  33、炮三平八士5进434、炮七平九马4进5
  35、车八进七将5进136、马九进八车7平6
  37、帅五进一马5进338、帅五进一马3进4
  39、炮八平六炮9平840、炮九退一将5进1
  41、马八退七将5退142、马七进六将5进1
  43、马六进四将5退144、马四退六将5进1
  45、车八平五。。。。。。
  至此,黑只有士4退5,然后红炮九退一,黑只能将5平6,红车五平四抽车胜定。陈抟一算,不好!华山美梦岂不要落空?急中生智,想出一计,他故意说了几句讽刺赵匡胤的话,想激怒赵,使其上当。果然,赵怒不可遏,出现失误,功亏一篑。
  45、。。。。。。士4退546、车五退一!。。。。。。
  赵吃士失误,应该炮九退一。
  46、。。。。。。将5平447、马六退八车6退2
  48、帅五退一车6进149、炮六平四马4退3
  (黑胜)
  从此,陈抟便开始呼呼大睡,每当醒来便问:“现在谁是皇帝啊?”当回答不是赵匡胤时,便又倒下大睡。一等就是五十年,当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便把华山赐给了陈抟。而赵本人在下了这局棋后则吸取教训,很少动怒。大概这也是下棋能修身养性之所在吧。
  喜睡歌
  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
  宇宙茫茫总是空,人生大抵皆如醉,
  劳劳碌碌为谁忙,不若高堂一夕寐。
  争名争利满长安,到头劳攘有何味?
  世人不识梦醒关,黄粱觉时真是愧。
  君不见,陈抟探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
  又不见,痴人说梦更认真,所以一生长愦愦。
  睡中真乐我独领,日上三竿犹未醒。
  睡歌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恁时正酣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蠡,说甚曹操,休言刘备。两三个君子,只争些小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打一觉睡!
  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糊涂歌
  糊里糊涂度年岁,糊涂醒来糊涂睡。
  糊涂不觉又天明,复向糊涂埋心肺。
  明明白白又糊涂,糊涂饮酒糊涂醉。
  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
  华山游
  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归隐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授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辞歌女
  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
  七绝
  昏昏黑黑睡中天,无寒无暑也无年。
  彭祖寿经八百岁,不比陈抟一觉眠。
  【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
  【骊山老母殿】
  骊山老母,《路史》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长安志》亦有“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的记载。《汉书·律历志》将骊山老母称为“骊山女”,也是因其生活在骊山一带之故,“骊山女亦为天子,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骊山乃老母炼石补天之座骑奉命而化之,腹有泉,出温汤,供人民沐浴,能医治多种皮肤顽症,故曰神汤,亦是老母之圣德也。骊山老母不仅是我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民间祭祀老母的活动也由来已久。农历正月二十日民间制作面饼是为纪念老母炼石补天之大功,六月十三日是骊山老母庙会,历时五天,届时,各地香客、民众数万人上山朝拜、祭祀这位功德无量的远古尊神,是正其源而志其德也。
  老母殿,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骊山西绣岭第三峰之巅,据殿内现存之《创修山路碑》记载,始建于秦。唐初重建,时称老母祠。老母殿整体建筑包括山门五间、三仙殿三间、祭殿五间、主殿五间、厢房六间、配殿四间。三仙殿内供奉被尊为“福寿、治眼、授子”三位女仙云宵、琼宵、碧宵之神像。主殿内供奉骊山老母(女娲)金身神像。明崇祯八年在主殿后增建藏经楼一座五间两层(民国年间已毁,遗址尚在)。明万历四十七年曾对总体建筑进行过较大修缮,故现有建筑基本属于明清格局,占地面积八千余平立米。建国后虽进行过两次维修,但原貌未变。近几年,道观对殿前平台、道路进行了彻底整修,新修了进殿石台阶路。老母殿内现尚保存有明万历十六年铸之铁锅、铁缸各一口,老母像前有明代铸之铁磬一个。主殿内存有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立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通,记述了唐代著名道士李筌在骊山脚下遇老母为其传授《阴符经》的经过。老母殿自古以来就是骊山上一座著名的道教宫观,骊山老母是我道教供奉的一位远古尊神。
  骊山老母殿,道教宫观。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的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相传骊山老母曾在此山炼石补天,并于唐玄宗时在此山之下向李筌传授《阴符经》秘义,老母仙逝之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陕西蓝田县境内),又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女娲祠,以为纪念,后人逐渐改称曰老母殿。此殿坐北面南,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前殿及配房,后院主要有大殿及左右道舍等。主殿老母殿内供奉骊山老母塑像,并藏有唐代所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通,碑文记载了唐代学者李筌在骊山脚下逢老母传授《阴符经》秘义的经过。山门内两侧置有铁锅、铁缸各一口,均为明代所铸造。殿外山峰秀丽,风景优美,是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古迹之一,为陕西省道教重点宫观。
  【由来】
  据《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号曰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集仙录》所载: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尝作阁道於骊山。秦时始皇帝游此遇之,惊其艳,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惩,乃罢。自此之后化为老妪,人遂以老母称之。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八引《集仙录》略谓:
  唐代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得黄帝《阴符经》,抄读数千遍,但不晓其义。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李筌说《阴符经》玄义。讲毕,为时已久,母曰:“观子若有饥色,吾有麦饭,相与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水既满,瓢忽沉泉中。筌回原处,老母已不见,只见麦饭数升,筌食麦饭后,绝粒。后入山访道,不知所终。
  另一说,殷周之间有骊山女,为戎胥轩妻,亲附于周,为诸侯所推服,唐宋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小说或戏曲中多作“黎山老母”。如传说中的女将樊犁花,即为黎山老母的弟子。
  【相关记载】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骊山老母,亦有其人,非乌有也。”
  《太平广记》卷六十三引《集仙传》记其事。略云:
  “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神壮甚异。路旁见遗火烧树,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尅。’筌闻之惊,前问曰:‘此《黄帝阴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三元一周,计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计一千八十年矣。’”
  ①于是命李筌坐树下,为其说《阴符》之义。谓“《阴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乃至道之要枢,岂人间之常典耶!”
  ②遂对《阴符经》之出世和内容,进行长篇解说。言讫,谓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麦饭,相与为食。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飘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却至树下,失姥所在,唯于石上留麦饭数升。”
  ③筌乃食麦饭而归。此从绝粒求道,注《阴符经》,著《太白阴经》行于世。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
  《史记·秦本纪》:“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
  《神仙感遇传》载唐少室书生李筌常游嵩山,得《黄帝阴符经》,遇骊山老母,指授秘要。
  宋郑所南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小说所称,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