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0、。。。。。。、8、9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0、1、。。。。。。、10、11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4)÷10≡8,所以天干是“壬”;
  (1972-4)÷12≡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杨霖坤编程)。
  X=天干Y=地支
  ifx-y>;=0then
  z=6x-5y;
  else
  z=6x-5y+60;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闰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认定为闰年(这是因为按照现在立法计算,四年一闰的规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经过400年大约会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个百年不算闰年,则正好平衡),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天干地支纪时】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北京时间(UTC+8)甲或己日乙或庚日丙或辛日丁或壬日戊或癸日
  子时23时—1时甲子时丙子时戊子时庚子时壬子时
  丑时1时—3时乙丑时丁丑时己丑时辛丑时癸丑时
  寅时3时—5时丙寅时戊寅时庚寅时壬寅时甲寅时
  卯时5时—7时丁卯时己卯时辛卯时癸卯时乙卯时
  辰时7时—9时戊辰时庚辰时壬辰时甲辰时丙辰时
  巳时9时—11时己巳时辛巳时癸巳时乙巳时丁巳时
  午时11时—13时庚午时壬午时甲午时丙午时戊午时
  未时13时—15时辛未时癸未时乙未时丁未时己未时
  申时15时—17时壬申时甲申时丙申时戊申时庚申时
  酉时17时—19时癸酉时乙酉时丁酉时己酉时辛酉时
  戌时19时—21时甲戌时丙戌时戊戌时庚戌时壬戌时
  亥时21时—23时乙亥时丁亥时己亥时辛亥时癸亥时
  【天干地支次序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年份-3)/10余数对天干如1894-3=1891,1891除以10余数是1即为甲
  (年份-3)/12余数对地支如1894-3=1891,1891除以12余数是7即为午即1894年是甲午年
  由已知干支求对应的次序
  前提:甲到癸对应阿拉伯数字1到10,子到亥对应阿拉伯数字1到12,
  一、确定个位数:天干对应阿拉伯数字作个位数。
  二、确定十位数:
  i。当天干>=地支时,n=&;frac12;|地支-天干|;
  ii。当天干<地支时,n=6-&;frac12;(地支-天干)。
  得干支顺序:次序=10×十位数+个位数。
  由已知阿拉伯数字求对应干支组合
  由已知阿拉伯数字求对应干支组合就是由已知干支求对应的次序的逆运算,如:25,个位数为5对戊,天干为戊,由上述公式得地支对应阿拉伯数字为1或13(13>;12,舍去),1对子,合戊子。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八字(八字也称四柱)命学】【命理学】
更新时间2010…5…16 13:27:47  字数:17024

 【八字】
  八字,也叫四柱,是从历法查出的天干地支八个字,用天地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八字(八字命理,八字命理学)是一种根据八字推命的方法。
  【八字解释】
  八字命学始于唐朝时期,初以年柱为主体,以生年干为本命,辅以纳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虚中改以年为主,取年、月、日、时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为我(日主),查四柱间之五行生克制化、刑冲会合为推命重点,并发扬光大。当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为正宗,故八字命学又称为“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学”。
  “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上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地支(子、丑、寅、卯、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