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 咀。先以水一升。煮千里鞋底。取半升。澄清。下药再煮。取二三合。随意服。量大小加减。 
x小半夏汤x 
治伤寒干 欲死。半夏生姜各一两。 咀。以水一大盏。入药煎。留半盏。去滓。分数服。 
x三黄散x 
治伤寒发黄。 
川大黄(半两,锉微炒) 黄芩(一分) 黄连(去须,一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六分。煎半。去滓温服无时。 
x大麦苗汁x 
治如前。取大麦苗捣烂绞汁与服。小麦苗亦得。 
x人参柴胡饮子x 
治体虚伤于寒邪。浑身壮热。头目昏重。项背拘急。肢体疼痛。干哕呕逆。或作寒热。发歇无时。烦渴不 
食。 
人参(去芦) 柴胡(去苗) 白术 白茯苓 青皮(去穣) 桔梗(去芦) 麦门冬(去心) 川芎 
白芍药 甘草(炙) 桑白皮 升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或二钱。水一盏。乌梅一个。煎至六分。量大小分服。无时。 
治伤寒时气。头痛不可忍。 以朴硝研细末。生油调涂顶上。 
治伤寒毒攻手足痛者。 以羊桃汁。杂盐豉汁渍之。 
x黑龙散x 
治小儿伤寒在表。服冷药。寒伏于中。危困不得汗。 
麻黄(去根节,三分) 竹茹(一分) 苏木(一分) 蝎梢(二十一个) 乌龙土(一分,乃火团也)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五分。煎至三分。温服无时。 
x鸡白调散x 
治伤寒伤风。发寒热似疟。久不瘥。渐变骨间蒸热。 
朱砂(水飞) 白矾(枯) 铁华粉 粉霜 铅白霜(各一钱) 轻粉 白附子(各二钱) 蝎梢(六个) 
龙脑 麝香(各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入鸡子白井花水共约一茶脚。调匀服。无时。 
x茵陈散x 
治伤寒发黄不可下。 
茵陈(一两) 白术(半两) 甘草(半两) 
上为散。每服半钱。沸汤调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 
x绛雪丹x 
治伤寒五六日。发黄。小便不利。烦躁热闷。饮水烦躁不解。 
朱砂(半两,水飞) 硝石(二两,研) 龙脑(少许) 
上同研匀细。白米饭和丸鸡头子大。沙糖水化下。量大小服。 
x商陆散x 
治伤寒咽喉肿痛。以商陆根切碎。杵烂炒熟。用手帕子裹之。熨肿处。冷即易之。 
x甘桔汤x 
治伤寒咽喉妨肿。 
桔梗(去芦,一两,米泔浸一宿焙干用) 甘草(二两炒) 
上为末。每二钱。水一盏。煎六分。放温冷。细细呷服。 
x黄柏蜜x 
治伤寒热毒。口舌生疮赤烂。以黄柏去粗皮。用蜜渍一宿。微煎过。含 
之。咽汁勿绝。或以黄柏为末。同煎膏含之。量多少。 
x黄芩汤x 
治伤寒口舌诸病。舌黄舌黑。舌肿舌裂。舌上生芒刺。舌上出血皆治。 
黄芩(三钱) 赤芍药(二钱) 甘草(二钱,炙) 
上 咀。每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亦主鼻衄。 
x胜金饼子x 
治伤寒结胸气痞。并主之。 
大黄(半两) 枳壳(去穣麸炒黄净,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剂。捏作饼子。如小钱大。结胸者用芒硝半钱,同生姜水化半饼或一饼服之。痞气者 
煎陈皮汤化下。无时。 
x生熟散x 
治伤寒结胸硬痛。以草乌头二个。一生一炮。同为末。生姜自然汁和匀为丸。如鸡头子大。每一丸用蜜汤化 
下。 
芫花熨法 治伤寒因饮水。心下结痞硬痛。名水结。以芫花醋拌匀。慢火炒熟。用绵裹熨之。冷即易。再炒 
用。以效为度。 
蓝靛 治伤寒热毒乘心。神志冒闷。烦躁昏乱。以蓝靛一字或半钱。新水调下。 
苦参酒 治伤寒热毒结在胸膈。六七日望死。以苦参半两锉碎。用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放温。分三四 
服。连并服之。须臾吐出苦胆汁。立愈。 
x黄连汤x 
治伤寒热入肠胃。下痢脓血。 
黄连(去须微炒,二两) 黄柏(一两,锉微炒) 阿胶(一两,蛤粉炒) 栀子仁(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六分。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无时。 
x栀子仁汤x 
治伤寒热毒攻于肠胃。下赤汁或如烂肉鸭肝。壮热腹痛。 
栀子仁(二十一个) 豉(二合) 薤白(一握切) 
上以水二大盏。同煎至一盏。去滓。量大小分作数服。无时。 
x乌仙散x 
治阴证伤寒。四肢厥逆。以川乌不拘多少。童子小便浸。不计日数。直至浸脱皮 
时。用水净洗切碎。晒至八分干。便以纸袋盛吊于当风处。用时旋取为末。腊茶调下半钱。量大小及病势与之。 
x烧附散x 
治伤寒阴盛隔阳。身冷厥逆。脉沉细。而烦躁体冷。以大附子一枚半两者。入急火烧。微存中心二三分。取 
出。用瓷器合盖放冷为末。更入腊茶末一大钱。同研匀细。每服半钱。水一小盏。蜜少许。同煎半盏。去滓温 
服。服讫须臾。躁止得睡。汗出而解。又一方。烧附末每一字或半钱。酒调下。频服取汗出。瘥。小儿本怯者。 
最宜服。 
x茱萸熨法x 
治伤寒阴证厥逆。以茱萸半升。酒和匀湿。用绢袋二枚 
盛。蒸令热甚。以熨脚心。冷即易之。候气通畅匀暖。即止。 
x牛蒡根汁x 
治伤寒汗后。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食。以牛蒡根杵烂。绞取汁服。看大小多少 
与之。 
x玉女散x 
治伤寒汗后。潮热日发。诸药不效。以川乌一两。火炮去皮脐。为细末。每服一钱或半钱。水一盏半。入生 
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四分。温服无时。 
伤寒之病。传变证候甚多。予尝编伤寒类证论方。亦颇详备。今集小儿伤寒截方。如或有证候未尽者。请照 
类证。根据法为治耳。 

卷八
疮疹论
属性:疮疹之候。古今皆云大率与伤寒相似。然亦有小异也。其初觉之时。头痛体重。面赤气粗。壮热多睡。惊悸 
呵欠。顿闷咳嗽。呕逆嚏喷。此皆同也。其疮疹者。不恶寒而恶热。面色与四肢俱赤。眼睛黄。手足厥。唇红。 
耳尖冷。KT 骨冷。小便赤。大便秘。其脉三部皆洪数绝大不定。是其候也。此小异耳。伤寒者宜发散解之。疮疹 
者宜温平处方,惟不可妄发妄下。又不可令受风冷。其疮疹乃儿在母胎中之时。食母血秽。滋养儿五脏之气。至 
生下以后。其毒不拘何时。须当出矣。惟年小者。皮肤嫩软。疮出快易。(谓数岁以下者)若长大者。皮肤浓 
硬。疮出艰难。(谓数岁以上者)然小儿所蓄胎中秽毒。因中寒温,蕴发生热。三日以上。热运入皮肤。始如蚊 
蚤咬成赤点。或如沙粟瘾疹风HT 之类。渐渐出而作疮也。前人言疮疹有表里证。其疮皮浓。如赤根白头。渐加赤 
肿有脓。瘥迟者谓之大痘。此谓里证。发于脏也。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者。谓之水痘。此为表证。发于 
府也。此言虽简。然未尽善。此但言脓 水泡二种。外斑疹又不知属何所主也。不若钱之所论。其疮出有五名。 
以属五脏之液。其状有五象。以属五脏之色。肝为水泡主泪。以泪出清如水。其色青而大。肺为脓 主涕。以涕 
出浊如脓。其色白而大,心为斑主血。其色赤而稍 
大。脾为疹主裹血。其色黄赤而小。肾为倒 。其色黑。(细说在后)诸脏内惟涕泪出多。故水泡脓 皆大。血 
营于内。所出不多。故斑子疹子皆小也。又病水泡脓 者。涕泪俱少。以液从疮出故也。譬如泡中容水。水去则 
泡瘦矣。凡疮疹初欲出之时。则五脏证皆见。以热并动于五脏也。及至已出时。乃得归一脏者。以一脏受秽多而 
毒瓦斯盛也。亦有两证三证同出者。所受同而并发也。(细说在后)昔钱乙治睦亲宅十太尉疹子。与众医坐上问 
曰。疹未出何属。一曰胃热。一曰伤寒不退。一曰在母腹中时有毒。乙曰。若言胃热。何乍凉乍热。若言伤寒不 
退。七日之外。则为再经。何证不相应。若言母腹中之毒。今发属何脏。皆无以对。乙复曰。儿在母胎中。至六 
七月已成形。食母腹中秽液。入儿五脏。至十月即秽液满胃。至生时。儿口中犹有不洁。产母以物拭清。又以黄 
连汞粉下其脐粪之秽。此母秽液不洁。余气在儿脏中。因遇寒温邪气相搏。而发热出成 
疮疹也。未出欲作之时。热动五脏。则五脏之证皆见。呵欠顿闷者肝也。时发惊悸者心也。乍凉乍热。手足冷 
者脾也。面颊赤。咳嗽嚏喷者肺也。惟肾无证。以其肾在腑下。不能食其胃液。其候平者。但KT 冷耳冷者是也。 
KT耳俱属于肾。居北方。主冷故也。疮既出则归一脏。肝为水泡。肺为脓 。心为斑。脾为疹。肾虽无证。其候 
恶者。疮变倒 而黑陷。则归肾也。此由不慎风冷内虚所致。疮黑陷KT 耳反热者逆也。今十太尉疹子无他证。当 
用平和药为治。用抱龙丸数服而愈。其方在本集载之。 
凡疮疹欲出者。身必发热。其发亦自有时。随脏所主。如早晨发热不已为水泡。日午发热不已为斑。晡时发 
热不已为疹。日晚发热不已为脓 。发热三日以上。热运入皮肤即出也。其热重者疮亦重。其热轻者疮亦轻。方 
其身热疮未出之时。须审认证候子细。不可有误。误则为害大矣。且疮疹欲作之时皆身热。热则疮亦未出。热至三 
四日乃歇。疮方出也。若腹痛者。是腹中先出。眼涩者。是眼中先出。咽喉口舌痛者。嘴 
先出也。若三日以后不出。或出不快。热留肤腠之间故也。当以药微发之。止可服升麻葛根汤抱龙丸之类。 
药平平者。或儿身不甚热者。与少胡荽酒饮之。此微发不出。即加药发之。既发之后。出不多。脉平无他证者。 
即是疮本稀 
也。不可更发。若不能审察病势轻重。但务多以热药发之。则热药熏蒸。疮出转难。别生热证。大小便不通。更 
以药下之。便致危殆。此误之甚矣。若疮欲发之时。有大热甚者。只可与利小便。如觉热极毒盛。服常药不可 
及者。宜微与利之。以减其毒。不可大利。须是子细。常与看觑。虽夜间亦不住用灯观照。若未有赤红点子出 
时。乃可与微利。若已有出者。则不可利也。钱乙有曰。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秘涩。面赤闷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