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肯再做地方官。更始帝刘玄即位,卓茂被任命为侍中祭酒,后来又跟着刘玄到了长安。卓茂看到更始朝廷腐败无能、混乱不堪,知道其必将覆灭,于是上书以年老为由,请乞骸骨归家。一直到被刘秀征召,卓茂才以七十高龄重新出仕。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卓茂被破格拔擢之后,伏湛、宋弘、杜诗、鲍永等一批闻名天下的高节名士先后来到了刘秀的身边,成为他身边的股肱重臣,为刘秀统一天下出谋划策、协助他处理民政事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提拔重用卓茂,是刘秀做出的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深沉而公正地赞叹道:“建武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余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于是蕴愤归道之宾,越关阻,捐宗族,以排金门者众矣。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的这段评论,道出了选拔人才问题的实质,可谓是金声玉振,振聋发聩。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最高统治者不能感召德行高洁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这说明统治者的已经不再受天下人的信任。同时也说明,这个政权的道德教育肯定出了问题。另外,让这些让人才寒心失望、隐遁山林倒是小事,如果这些人才与自己的对手同心协力,自己的统治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刘秀重用卓茂,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缜密分析、深思熟虑的结果。
实际上,刘秀从河北时期开始,就特别注重对治国人才的挖掘培养。登基之后,更是异常重视文治人才的选拔工作。他在兵荒马乱之时,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收取民心。要想取得民心,就必须任用贤才。只有有了贤才的辅佐,才能够使得自己统治区域的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生活得到安定。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本地区的安定,可以影响全国其他各地区,使得自己的政治声望得到有力的提高,从而增加感召力,促使更多的人前来归附。可以说,刘秀拔擢卓茂、伏湛这样的德高望重的能员干吏到自己的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是他超然于群雄的高明之处。在创业之初就能够未雨绸缪,特别注重对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选拔,以作为治理其统治区域的骨干官吏,而不是仅仅选拔能征善战的将军、参赞军务的谋士。实际上,这是他全局性人才战略的一部分。很显然,在创业之初,大搞裙带关系只能是自取灭亡。同样地,只靠军事人才、权谋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王莽、刘玄、樊崇等人在用人上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所在政权的命运。
具体地说,从河北时期开始,刘秀除了召集四方能政善战的武将猛士以外,他特别注意对能臣干吏的征召、拔擢。一句话,无论是文的、武的,只要是人才,刘秀都要。从建武元年六月登基开始,他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人才收揽工作,努力把散落在四方各处的名士们召集到自己的阵营之中。一方面,是为自己出谋划策,成为平定天下的决策智囊。另一方面,他需要为将来全国统一之后,培养一批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在乱世之中,刘秀对于人才工作,能够有如此长远完备的考虑、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身上,的确有着某种过人之处。甚至可以这样说,刘秀的成功,是他善于发现、爱护人才、善于因才施任的最好回报。
另外,自从大哥刘縯被杀之后,刘秀心中一直被强烈的“忧患意识”所笼罩。即便在扫平河北、登基称帝之后,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不仅没有随着自己的实力不断增强而减弱,相反还越来越浓重。不仅如此,他还强烈地意识到,仅仅靠武力与对手展开竞争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自己的武力在天下群雄之中根本算不得最强,即便武力强大如王莽,最终又能如何?失去了民心,被天下的英俊贤才所唾弃的王朝,任凭他的武力再强大,如何能够持久?
正是基于对新莽王朝覆灭教训的反思,刘秀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完成任何一项事业,缺少了人才是不可想象的。要完成 “统一天下、混一区宇”的宏伟事业,当然离不开各种人才的辅佐。很显然,要完成统一天下、再造河山的大业,单纯依靠军事将领是远远不够的。在刘秀看来,强大的武力如同暴风骤雨,只能称雄于一时。而深厚的恩德,却如同春风化雨,可以恩泽万代。
要夺取天下,必须要得到稳固的根据地―――安定的大后方。如何才能得到牢固的根据地呢?就必须要靠能员干吏的治理。要得到这些人才,就必须以立德为本,礼贤下士,取信于天下。只有得到了充足的人才资源支撑,才能够以德怀民,稳固根基。只有自己的根基得到了稳固,才能够保证粮食、军事物资等后勤给养的供给,才有本钱与天下群雄逐鹿中原。
当然,刘秀的对手们也懂得人才的重要性,比如刘玄、樊崇、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卢芳等人,他们也在拼命地网罗人才,作为与对手竞争的资本。然而,刘秀的对手们对于军事人才、权谋人才的过分看重,对于裙带关系过分依赖,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策。比如:王莽之于王寻、王邑、巨无霸;刘玄之于王匡、王凤、张卬;樊崇之于谢禄、杨音、逄安;公孙述之于延岑、田戎;隗嚣之于王遵、王元、杨广等等。他们之中,很少有人能够懂得“以德行服人,以仁义感召人”的道理,只是以暴力称雄一时,不能使天下人怀其恩德。刘秀之所以能够击败群雄统一天下,注重选拔贤才,为自己的事业服务,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全面地看,刘秀之所以能够扫平群雄、统一天下,“皇族血统+‘复兴汉室’旗帜”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然而,刘秀的成功,绝不单纯是靠他和西汉皇室血统的关系。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没落皇室远亲。在起义初期,他的地位,卑微的几乎不值一提。他的血统根本无法和自称是汉成帝庶子的王郎相提并论,也无法和梁王刘永相比。即便是在舂陵刘氏宗族中,也不算很突出,甚至连刘玄都不如。刘秀与其说是靠血统成功,倒不如说是在沾了一点皇室子弟的基础上,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打下了这锦绣江山。不错,刘秀确实是利用血统优势,适时地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帜,使很多人才汇集在自己的阵营之中,最终取得了成功。“皇族血统+‘复兴汉室’的旗帜”,这是刘秀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的立足点,更是他开展政治攻势,增强感召力的有力宣传武器。但是,仅仅靠血统是远远不够的。在刘秀之前,有很多人也打着西汉宗室的旗号出现,却没有一个能够取得成功。比如刘玄、刘永、王郎、卢芳,都是典型的失败例子。刘秀深知,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单枪匹马是绝对不行的。仅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统一天下、复兴汉室的伟大事业的。刘秀之所以能够成功,善于吸引和发现人才,善于任用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锻炼,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他的成功,是他礼贤下士、广招贤才的结果。也是他在此基础之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君臣携手,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以及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刘秀在提拔重用卓茂之后,又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不断将各个阶层的社会精英逐渐汇集到自己身边,成为以自己为首的政治集团的骨干和中坚。
既然是要高举“复兴汉室”的大旗,就必须力求招徕各个阶层的社会精英,加入自己的麾下。总体上说,刘秀手下的文治人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一是南阳、颖川故旧。南阳、颖川,自汉朝建立以来就是英才辈出之地。再加上刘秀本人是南阳籍,起义军是从南阳起义的,这一类人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是老资格。如:樊晔、张堪、茨充等人。
二是从各个敌对势力那里挖过来的人才。主要是在与王莽、隗嚣、公孙述等对手的作战中,最终转向刘秀集团的人才。如班彪、杜林、郑兴、郭伋、桓谭、冯衍、申屠刚、鲍永等人。
三是平定各地之后新发现的各种人才。如:卓茂、伏湛、侯霸、郭伋、董宣、恚ъ热恕F渲校冉现挠校悍俊⒑畎浴啾搿⒍帕帧⒅P恕⒐鶃场⒒柑贰⒎胙堋⑿⒄耪俊⑼醯ぁ⒍帕帧⒐ぁ⑸晖栏铡⒈馈③ゃⅰ⒍攀⒖追堋⒄趴啊⒅旄 ⒎膂小⒂菅印⒎省⒍㈨'飒、茨充、任延等人。
这些人,都是难得的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都是社会的精英。如果在太平岁月,他们本来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生于乱世之中,才能无用武之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们选择了刘秀,刘秀也接纳了他们。双向选择的结果,使得他们君臣双方的人生价值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大戴。礼记》中说的好:“君虽不量于臣,臣不可以不量于君,是故君择臣而使之,臣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君,无道横命;晏平仲之行也。”古人也说过:“当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受命之主,不独创业难,守成亦不易。”君臣互择,彼此挑选,形成交集,最终走到同一条道路上来。
在持续多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之后,工作重心必将转移到恢复秩序、经济建设方面来,老百姓渴望政府医治战争创伤,全国需要稳定,需要和平。
几千万在纷飞的战火幸存下来的黎民,就要靠这些人才来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各得其所。就像唐宣宗李忱与黄檗禅师联合创作的《咏瀑布》诗中说的那样: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