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乔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后照样子再做上它几个。”李天工喜滋滋地捧在手里,拖长了声道:“得——令!”张广陵忙拉着慧元的手,挤上前去,道:“师父,这一位是少林寺的慧元,在琴技上造诣非凡。”又贴着慧元的耳朵说,“我师父的名讳是……”却听那人道:“原来是少林高僧,在下黄月山,人送外号百晓先生。”慧元赶忙施礼道:“贫僧慧元,见过黄前辈。”月光下,见这位“黄前辈”面目清秀,也不过是三十四、五岁的年纪。黄月山道:“不敢,我们师徒正想去贵寺走上一走,结交贵派的高手!”慧元听他这一说,心道:“看来,本寺的武功秘籍他是非借不可了!”便听那郎读问道:“师父,师祖爷他老人家不是也要一起来吗?如何到这辰光了还没看见鹤驾?”黄月山道:“你师祖刚才明明就跟我坐同一个风筝飞上来的,现在说不定已经到了摘星台。怎么,你们没瞧见?”众人一起摇头,慧元听了却是一惊,欲知这摘星台距离这儿少说也有十数里的路程,且山路险陡,极其难走。他们口里的师祖居然能从众人的眼皮底下跳下风筝,又一点声不出地奔那摘星台而去,这份轻功当真够惊世骇俗了。
  便在这时,他们听到南边的高峰上传来了洞箫的呜咽声,黄月山道:“好了,你师祖他在招呼咱们了,来啊,兵发摘星台去也!”众人一声答应,都拿好了各自的东西,向南边走去。黄月山冲着慧元一稽首,道:“慧元师父也一同去那摘星台随喜吧?”慧元心下其实很想去见识见识他们口里的师租是何许人也,但口里还是谦辞道:“只是小僧身份低微,怕骚扰了诸位的雅兴。”黄月山道:“这话从何说起,既然都有雅好,便是同道中人,又分什么高低贵贱?”张广陵凑过来道:“慧元啊慧元,你尽管在这里罗嗦什么,叫你来不就是想让你开开眼吗?我师祖他老人家的鹤驾可是难得一见的。”不由分说,拉了慧元的手就走,见他除了身后背一把琴外,手里还拎着一个黑袋子,也不知道里边鼓囔囔地装些什么。从“小有天”去南边大峰的路着实难走,全部是沿着石脊直直地往上攀爬,两侧则是高达万仞的陡岩。别的人倒还罢了,只有年龄最小的石箐露和刘易容的轻功底子差,行动迟缓,幸得黄月山一手一个,拉着他们向上攀越,居然毫不费力地跟上了。这样子走了约有七里多路,才登上了大峰。大峰的地势宽阔平坦,刚才还是陡直的岩石,现在却又都是黄土了。
  从荆棘丛里胡乱向南又走了五里路,终于登上南寨顶。南寨其实是少室山的北顶,对少林寺而言它才是南寨。
  原来,这少室山的山顶却是从中部裂开的,横断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顶像屏风一样伸展,南顶如同利刃一样排列耸立。而就在两峰所夹的底部,却奇特地耸起了一座山峰,反而较其他的山头还高,正好处在少室山的中央,这便是有名的摘星台了。当下,众人很是费了番气力,才攀上了摘星台。饶得是慧元的轻功不错,也累出了一身大汗,再看那黄月山,手里抓着两个人,犹自举足若轻,这份内力和轻功着实了得。这就无怪他的师父能在片刻间便飞去摘星台了。他们这一道上攀越不停,那箫声也是一直在耳边萦绕着,呜呜咽咽地,甚是悲凉,好像在跟人倾叙着什么。山间看星月,分外地明亮清晰,好像爬上这摘星台之后,星星便真的可以随手掬摘似的。慧元一攀上了摘星台,立时就被站在东角那人吸引住了。见他背手而立,仰目向天,一袭白色的缎袍被山风抚展,在星光下闪闪放辉。那人只是在这山巅上随便一站,四下的翠峦叠嶂、头顶上的半轮月亮却好像都成了陪衬他的饰物。黄月山向前拜倒,道:“师父,孩儿们都应召来到了。”张广陵等六人马上也跪倒了一大片,一起磕头:“徒孙们拜见祖师爷。”只听那人叹道:“疏导而心明,澡雪而精神,冰清而玉洁,秀外而慧中,倾流霞于花峰,下碧空而婵娟,其奈何,爱而不见,搔首空山……”黄月山听他的话里,像是在说《庄子》”知北游”里的句子,却又似是而非,又像是在向神女表达满腔的爱慕之情,总之玄机重重,难以揣测。那人说完,转过身子,一摆手,道:“都起来吧!”语气甚是温和。点苍六仙起身道:“多谢祖师爷!”慧元这才看清了那人的面容,竟然比黄月山看上去还年轻,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用手轻轻一捋尺半的黑须,风度娴雅,神采飞扬,让人瞧了便心生亲近之意。那人看到慧元,笑道:“原来少林也有人来了!”黄月山道:“禀明师父,这僧人虽身入佛门,可颇识琴艺。弟子想,明日我们便要去那少林寺走一遭,若有什么想知道的,尽可先问他。”慧元听到这儿,心想,原来那张广陵引我来此,还是别有用心的。那人看着慧元,道:“请问僧家,南少林的志坚禅师可好?”慧元听他这一问,忙道:“我那师叔祖已于十年前圆寂了。”那人听了哦了一声,神色似乎有些黯淡。慧元道:“敢问前辈,可是跟我师叔祖相熟吗?”那人道:“倒是有过一面之缘。”想是不愿意再提及,却又看着黄月山道:“今晚聚到这摘星台,只为了消遣,那些俗事还是先搁上一搁吧!”黄月山道:“是!弟子这就让徒孙们先着手整治。”便见那点苍六仙一起动手,琴痴张广陵从随身带的口袋里取出生火煮茶的风炉、六棱铁做成的炭挝、烧火用的火筷子;棋迷冯问机则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煮水烹茶用的铁釜、安放茶具的交床;书生郎读掏出来的是钳茶饼用的小青竹夹子,储放茶饼的纸囊,装茶叶用的竹筐、碾茶叶用的梨木碾子;木匠李天工拿的是煮茶时扫汤用的竹荚,贮放盐花的小陶罐,贮放熟水的瓷盂;戏子刘易容从口袋里拎出两个用白蒲草编成的畚萁,每个里边装着十枚青色的越洲瓷茶碗。红裙少女石箐露则拿出三条长约二尺的茶巾和收集渣滓用的滓方、洗刷茶具用的札笔。慧元见他们各干各个,一会儿火炉就是生起了,水也打来了,便开始煮水烹茶,烤茶饼的烤茶饼,捣茶芽的捣茶芽,装纸囊的装纸囊的,点冷水的点冷水的,拂汤的拂汤的,干得不亦乐乎。过没多时,浓郁的茶香便透了出来,闻起来醺醺然有醉酒感。而那祖师爷和黄月山却并不朝这里望一眼,显然对此情景习以为常了。只听那黄月山问:“师父,也不知那位贵客什么时候来?”那人道:“算着时辰,也该到了。”慧元听了,心想,原来今晚还有什么贵客到临,这黄月山一门既然如此神秘了得,想那来者自然更非等闲之辈了。
  那祖师爷本来一直面带微笑,听着黄月山说话,突然一皱眉,道:“有人来了,奇怪,听步法之声,似乎是他那一门派,可这内力……”微微摇头。慧元和黄月山听说又有人来,都四下寻望,但别说人影了,连点儿声响也没有听到。又过了一会儿,那黄月山也听到了,转头看向正东,道:“听这人的内功修为也不是太高,但步法却是极为轻灵,这确实有些奇怪了。”慧元知道两人的内功一个比一个了得,所以才能事先听到有人来到,而自己的行为相差过远,是以只能再等等看了。又待了片刻,他终于看到南顶上出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朝这边奔来。又听那祖师爷道:“果真是他的门人,难道说几年不见,他又新收了徒弟不成?”张广陵和冯问机此时也听到有人来到,都跑去崖边上查看,突然都叫了起来,显然很是惊诧。那人终于上到了摘星台,却是红乎乎的一个小团儿,像阵旋风似的刮了过来。慧元这才看清,来者居然是个红衣童子。他攀上山顶后,便径直奔向那祖师爷,伏身叩拜,脆生生地道:“小青见过逍遥子老前辈,我家先生和林姑娘即可便到,先遣我前来告知一声。”,说完了这番话,微微有些气喘,慧元见他也不过是五六岁的年纪,居然便能施展轻功攀上这摘星台,若不是亲眼所见,哪里敢相信。却见逍遥子笑吟吟地双手扶起他来,道:“柴兄收到的好徒儿,月山啊,先领他到一边歇息去。”黄月山知道那贵客跟自己师父是平辈论交,可这叫小青的童子只够做他的徒孙的年纪,却偏偏被那贵客收入了门墙,真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才好。只得说:“请,先到这边来喝一杯茶。”那点苍六仙见这小孩童长得唇红齿白,眉目如画,都是啧啧称奇,石箐露柔声道:“小兄弟,这一道儿跑来,很累了吧,这里有果子,先吃两颗。”取了一把枣子枇杷和桂圆给他。小青手小,便用双手捧了,道:“谢谢姊姊!”
  却并不吃,而是装入了贴身的口袋里。那刘易容瞪着一对大眼儿上上下下瞅着小童,突然啪啪地,伸手就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叫道:“比下去了,比下去了!”众人惊奇地问:“六弟,你这是做啥?”刘易容道:“我是看这小青长得俊俏,心想若是由他来唱戏,扮相定是要胜过我十分的。”大家见他眨眼工夫又把心思转到了唱戏上去了,都不禁哑然失笑,不过,这小青也确实长得俊秀,真不知道他的父母当初是怎么把他给生养出来的。刘易容今年年方十五,本来也自诩生得秀美,今见这小青的容貌,竟然大惭形秽起来,在身上摸索了半天,又跑到带来的戏箱里一阵翻捣,才找出一个黄金面具来。他忙颠颠地把它塞进了小青的手里,道:“小兄弟,你这副好模样可不能随便显露出来,会遭鬼神忌的,做哥哥的这里有副面具,你戴上看看可好?”那面具原是黄月山当日赏给他的,薄如蝉翼,实是当成了心肝宝贝一般,谁知一见这小童,便动了送他的念头。
  那小青倒也落落大方地接过去,并不推让,口里甜甜地道:“多谢大哥哥。”把面具往脸上一戴,却是大了许多,甚是滑稽可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