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久天长(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一封信就送到了敏彦的手上。
  帝王的悲哀,就是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国务。每天,大量等待裁决的事情只增不减地堆积在案头,好似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幸而那些不计其数的小事全分派到了六部,让他们酌情处理去了。否则,大安朝第一个累死的人一定就是皇帝。
  “既然他自己能稳定住局面,那孙歆也就不用再回漠南了。”
  敏彦接了信,当着温颜的面拆开,浏览了一遍就放下了。
  “吏部侍郎空缺,陛下正好可以将孙歆安插进去。”
  “……温颜,你究竟在想什么呢?”敏彦好笑地盯着温颜那双冷淡无波的眼睛,“咱们下个月就要成亲,怎么说也不该再和无关的人较量了吧?”
  “微臣没有。”
  敏彦失笑:“还敢说没有,你这个样子,明明就是吃醋了又不愿意讲出来,憋在心里憋得难受,所以才摆这种脸色给我看。”
  温颜平平板板地说道:“微臣不敢。”
  “居然还来劲儿了。”
  敏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拾起御案上那份工部刚刚呈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她得承认,她就是想故意晾晾温颜。
  “嗯哼。”
  没人理他。
  “嗯咳。”
  还是没人理他。
  “敏彦。”
  这回有人理他了。
  “怎么?”
  敏彦一脸“茫然”地抬头。
  “你头上的钗子歪了。”温颜微笑,明着是为敏彦扶正钗子,暗地里却伸手拨乱了她的头发, “这样就好多了。”
  “是吗?”敏彦怀疑地摸了摸头发。
  结果……
  “温、颜!瞧你干的好事!”
  某女帝发怒了。
  “不要仗着我不敢把你怎么样,你就得寸进尺!小心我、我……你小心我把你赶到皇兄的桓泰殿去住一辈子!”
  “桓泰殿?”温颜微笑再微笑,“桓泰殿其实是个好地方呢!住一辈子也不是不可以啊。”
  “……!”
  面对此人的“厚颜无耻”,敏彦终于无语了。
  ——与温颜斗,倒霉在后头。

  悔不当初

  工部尚书李大人是位尽职尽责的好大人。
  乐平笑着心想。
  他在吏部耐心地等了大半个时辰,才听说李则从主殿那边退了出来。又等了有小半盏茶的时间,敏彦终于召见了他。
  乐平从外廷一路朝着熙政殿走,沿途巧遇正从工部那边往外赶的李尚书。但见他脚不点地,步履匆匆,两人只简单地互相点了个头,就擦肩而过了。
  乐平看他这般模样,像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测有多准确似的,于是面上带了一丝笑容。
  工部尚书李则挺开明,在年纪稍长的朝中大员中,少有能支持女帝当政的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再想想吏部的左右侍郎……
  乐平叹息了:为什么这两位老大人都被太上皇陛下安插进吏部了呢?又是为什么,他们能顺利凭借自己的本事,通通升到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了呢?
  “乐大人,几天不见,气色不错了。”敏彦边研究着李则刚才呈上的第二份关于引水问题的奏折,边抬头瞧了乐平一眼,“前段时间连续阴天,朕总觉得你心情不太好。”
  乐平道:“谢陛下关心。薛御医开的镇痛药很有效,微臣现在已经没事了。”
  他静静地站了一小会儿,沉浸于奏折内容的敏彦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挥挥手,让人为乐平搬来了椅子。
  他又枯坐了一大会儿,敏彦这才从引水这件事上拔了出来。起先她还有些茫然,不晓得眼前什么时候多了个乐平。
  当敏彦那被搅晕了的头脑稍微恢复了些往日的伶俐后,她下达了一道旨意:“啊对,刑部的那位舒侍郎也该挪挪地方了……不如这样吧,你随便找个时间,把他调到礼部去——朕感觉礼部最适合他。”
  乐平暗记于心。
  敏彦顺手拿起吏部的奏折,翻了几翻,然后就听她说道:“朕怎么听说,最近吏部的两位侍郎大人,又在琢磨着要告老还乡啊?真是难为你了。”
  吏部的两位侍郎,说是“老大人”,其实那只是恭维他们罢了。才五十多岁的人,怎看怎么都正当官场壮年,不该三天两头就寻思着告老的问题。然而他们从翔成在位的时候,就心怀不满了。
  他们的不满总体上说,只有两点。
  一不满翔成、敏彦两代帝王皆重用年轻人;二不满敏彦一介女流竟被定为继承大统的皇太女,甚至还在一年前登了基,成为大安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帝。
  但他们还是很看得清形势的,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示反对女子称帝,只在私下牢骚几句。所以,一旦翔成退位,这两位自诩男子汉大丈夫的侍郎,就急不可耐地开始想摆脱女帝的控制,借告老来发泄情绪了。
  最辛苦的人当然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乐平。底下有两个不服管的懒散侍郎,能干尚书就算长了八只手,也抵挡不住排山倒海而来的众多公务。
  偏偏,人家都是“老资格”,他这个“年轻人”无从置喙。
  乐平实在不愿意把叹息摆在明面上,所以只能卡着表情回答道:“还好。”
  敏彦惋惜地摇头,直替他遗憾,“可惜辛麦在年前就顶替了徐德厚的位置,要不然把他从户部调到吏部也不错。不过幸好还有个孙歆能应应急。”
  乐平没有明确表态,可从他的脸上就能看出,他并不十分赞同敏彦任命孙歆为吏部侍郎。
  就目前而言,孙歆洗清了扣在自己头上的罪名,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然而弹劾后被迫闲置半年的时间一到,依孙歆在漠南的功绩,哪怕不升职,至少也要给个不输礼部侍郎的官位。
  对于各部尚书大人均处于“安好无损”状态下的大安朝最高行政机关来说,能让孙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职位,似乎就只剩下吏部侍郎了。
  虽说同为侍郎,但吏部的左右侍郎比另外五部的左右侍郎品级要高,为正四品上。
  从这点看,敏彦的安排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乐平仍有顾虑:“孙家在兵部的势力不小,陛下何不顺水推舟,将孙歆调往兵部?经此次漠南之行,已经有不少朝臣对他大加赞赏了,且不论其间有多少是来自孙家的影响,单说他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让漠南恢复平静,这足以让他成为边境百姓心中的英雄。”
  而且这种崇拜,还会渐渐地从边境传到京城。届时,孙歆的美名将会越传越响,越传越广。
  敏彦冷笑:“孙歆这个英雄名号虽非浪得虚名,可也受之有愧。若不是有枚太妃这个暗王的私下疏通,仅凭孙歆一人之力,萧近怎么可能迅速控制漠南?这点,孙歆自己心里有数,不用朕多讲他也明白。擢他为吏部侍郎,他自会感恩戴德。”
  乐平无言以对。
  敏彦继续道:“原本朕也不打算把他安排到吏部,毕竟你们以后就是连襟了。但朕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该这么心胸狭窄。二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若连你们都怀疑的话,朕这个皇帝做得未免也太可悲了。”
  乐平敏锐地抓住了那一闪而过的“连襟”,不由得怔忪了一下。
  “陛下大可放心,微臣这辈子……恐怕确实无法与郡主喜结连理了。”
  敏彦拉长了脸,“乐平,别逼朕下旨命你从速完婚啊。”
  乐平叹:“陛下,别逼微臣离朝出走啊。”
  敏彦眯眼,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笑了起来:“既然这样,那就先让孙歆完婚吧,反正他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让孙老爷子安心抱抱曾孙了。”
  乐平冷汗。
  原来天底下的皇帝一般黑,个个都有为人做媒的习惯。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巩固政权,总之,这指婚一事,确实是帝王的优良传统。
  三月初,依照前朝惯例,礼部安排温颜向翔成和梧桐请安,然后再上书敏彦,请求回家拜别父亲。
  采贤过后,被选中留下的男子当日便要住在宫中,直到回家服侍父母。服侍父母的这三天,就当是为以后不能在家尽孝而做的一种补偿。
  ——实际上,这完全是于事无补的。
  待温颜在家中服侍父亲三天,才能心安理得地进宫。
  从此,他便等于是“嫁”进了天家,家中老父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个有亲密血缘关系的臣子了。即使温颜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那也不能按自家的姓氏辈分取名,而是由女帝亲自起名,且不得归入父族。
  像温颜这种独子,一般不作为皇夫候选归进采贤名单。
  但凡事总有例外。前朝很多女帝都纳过这家或那家的独子。
  不幸被选中了的,只能挥泪告别父母,入宫成为女帝的禁脔。先不提他们终身能否得到帝王的垂怜,只传宗接代这一点,这家就算是断了香火了。
  对于思想保守的人家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悲剧。如果儿子得宠的话,还算强了那么一点点,万一不得宠,才是真正的悲剧。有些固执又不懂谄媚的男人,进宫后就折损于此,连带着父母跟他一起遭殃。
  当然也有靠智慧与容貌夺得帝王心的人,他们往往会为家中带来巨大荣耀。
  温颜会是哪一种,答案显而易见。
  这天,正巧赶上休沐日,敏彦无需早朝,便陪着温颜先到了景泰殿。
  估计是梧桐的警告起了作用,反正翔成并没有明着对温颜表示出任何不欢迎的意思。
  辞别未来的岳父岳母,温颜回到了熙政殿,收拾包袱准备返家。
  “去年我也没放你回家过年。”敏彦坐在一旁,看着温颜打点行囊,心里不知怎的就产生了点儿小小的离愁,“有没有怨过我啊?”
  温颜百忙之中还能抽出空来与她计较:“说没有是假的。”
  他的父亲孤身一人,虽每年敏彦都会派人送去双份年礼和御膳房特别烧制的佳肴,可那毕竟还是比不上与儿子见上一面、共度新年来得亲切。
  逢年过节,温颜就难免要惆怅一番,却又不能直说自己想回去看望父亲,因为父亲会为此长篇累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