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位学生报名。见招生工作成效明显,王宇晗决定趁热打铁:将学校简介刻制成VCD,让十几位老师拿到营口各地人员聚集的地方播放……
学生队伍逐渐庞大了起来,但王宇晗时刻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他们长期留下来?为此,他又想出了一个绝招:学一科赠三科。就是学生每选择一门学科,学校都会免费赠送其三门课程。这样既给学生和家长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学校的综合教育。“学一科赠三科”的举措推出后,不仅受到了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而且校外的学生也蜂拥而至,截至6月底,在校学生已增至230名!
良好的举措,必然会带来可观的收益。2006年7月底,王宇晗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王宇晗创业成功了!一直开不出工资的学校终于赢利了!不仅如此,他还决定用这笔钱添置桌椅板凳,继续招聘老师,继续扩大教学规模……
正文 创业奇迹!在校大学生创办两所学校(4)
手机电子书·福哇网 更新时间:2010…7…20 9:45:00 本章字数:1335
再接再厉,21岁学生担任两所学校校长
学校步入正规后,赢利也节节攀升。截至2006年10月底,王宇晗就有了6万多元的收入。他不仅用这笔钱还清了家里的外债,还着实扩大了教学规模,从而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再上一个台阶。
11月,王宇晗在一次市场调查中,偶然得知营口市有一所外语学校因为经营不善而处于瘫痪状态。于是,他立即对其进行了一番考察,通过与该校负责人进行磋商,他决定拿出3万元收购该校。
此时,王宇晗手里只剩下了3万元钱。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收购,那么20多位老师的工资又将成为泡影。当他和父母协商此事时,又遭到父亲的一通责备。他认为儿子做事情太过于冒险,缺乏周详的考虑,因此必定要吃亏。然而,王宇晗却看准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冲破父亲的阻挠,毅然决然地收购了那所外语学校,并将其命名为“宇晗朗维外语学校”。
宇晗朗维外语学校成立之后,王宇晗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地招生宣传,而是靠宇晗文化艺术学校230名学生的成绩来擦亮招牌。不仅如此,他还举债将宇晗朗维外语学校布置一新,并对学科进行了合理地规划设置。工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寒假期间,宇晗朗维外语学校就招生200余名。这下,老师的工资不仅有了保障,学校还有了可观的赢利。至此,王宇晗创办的两所学校已有40名老师和400多名学生了。出入两所学校,师生们都亲切地叫他“王校长”,每当此时,王宇晗的脸上都洋溢着创业成功的喜悦之情。
王宇晗奔走于大连工业大学与自己创办的两所学校之间,却并未荒废学业。在学校,王宇晗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每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都排在全系前五名。不仅如此,他还在大二期间开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废画三千”。“废画三千”一经展出,立即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王宇晗也被大连青年书画协会、营口市美术协会吸纳为正式会员。
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自从办起了学校之后,王宇晗就先后辞去了班长和学生会主席等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处理好学业与事业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处理好了这种关系,所以王宇晗的教学事业越做越大。然而,王宇晗却不满足于现状。因此他又于2007年4月在营口老边区商业街开设了一家代理品牌女装的专营店。专营店开业几个月来,生意异常火爆。王宇晗成功创业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于是他被大连市有关部门评为“2006年在校大学生创业十佳青年”。
2007年9月,王宇晗升入大三。入学前夕,他就把宇晗文化艺术学校隔壁的房子买了下来,将其扩建成高中部的教室。对此,不少人说他急于求成,但王宇晗却认为这是再接再厉。
2008年7月,王宇晗迎来了新的暑假。尽管王宇晗还将每个星期坐火车往返于大连和营口之间,但较以前相比他却轻松多了,因为他已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制定两个目标:一是毕业之后考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二是继续扩大两所学校的规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宇晗感慨地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胆量去创业,而且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这样创业才会成功!”但愿王宇晗的创业模式和成功感言,能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带来一些启示。
正文 创意飘香,我将瓜果、蔬菜当成花来卖(1)
手机电子书·福哇网 更新时间:2010…7…20 9:45:02 本章字数:1080
现在鲜花市场竞争激烈,于是我陆续开发出了橘黄色的“迷你南瓜”“袖珍番茄”“彩色甜椒”等等数十种瓜果、蔬菜盆景。如今,不论是什么季节,你在我的店里都买得到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盆景。我的盆景不光能观赏还能亲口品尝,让你的生活其乐无穷。
创意飘香,我将瓜果、蔬菜当成花来卖
口述/李婉莉文/程醉
2007年春天,我顺利拿到了成都大学的毕业证,虽然在毕业前我就开始四处张罗工作的事,但临到毕业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的老家在川西高原的一个偏僻的小县城,那里的经济、交通甚至于观念都还比较落后。而经过4年的都市生活,我早已经习惯了成都的生活节奏,于是我决定留在成都发展。
然而,刚刚离开象牙塔的我突然就面临衣食住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真的很头痛。眼看口袋里的积蓄在一天天减少,每天又不得不为了找工作四处奔走,一丝丝的失落和惆怅总充盈在我心口。晚上回到出租屋里,我经常对着镜子发呆。偌大个成都,难道就没有一个让我立足的地方吗?
我在大学实习时,被学校安排在成都一家四星级宾馆采购部。主要是配合工作人员联系、协调宾馆每天需要物品的供应商。大到中央空调的零配件,小到客房里的牙签、火柴。由于宾馆客房和大厅里的鲜花每天都需要更换,所以我每天联系最多的还是鲜花供应商。渐渐熟悉了之后,我才明白这些鲜花供应商其实不过是到成都郊区各花农手里收购鲜花,再经过包装销售到宾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倒腾,中间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思熟虑”,我决定自己开一家花店来做这个“美丽事业”,一方面是实习时,我通过宾馆建立了供货资源;另一方面是经营鲜花生意投资少,并且资金回笼很快,可以赚快钱。当时我天真地认为,花店的零售利润可以维持基本的经营开销,而类似宾馆的大客户则是我纯利润的来源。
梦想归梦想,现实中我仍然做了比较详细的市场调查。最终,我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旁边专门卖水果的巷子里租下了一间8个多平方米的门面。之所以选择这里,我主要是考虑前来医院看望病人的一般都会来这里买水果,这个地方人气很旺,我的鲜花生意可以自然而然地红火起来。另外,小巷子里的房租也相对便宜,适合资金不足的我。
经过一番简单的装修,又花了几天时间到成都郊区的鲜花种植基地联系好货源之后,2008年6月中旬,我的小花店正式开门营业了。我给自己的小店取名叫“花仙子”,这是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的名字。莫非在那一刻,我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卖花的仙子?
正文 创意飘香,我将瓜果、蔬菜当成花来卖(2)
手机电子书·福哇网 更新时间:2010…7…20 9:45:04 本章字数:1141
花店开业之后,我开始没日没夜地忙碌起来。由于城市交通的限制,我每天早上5点钟就得准时赶到花店打开门等着花农用三轮摩托车送来鲜花,然后我就开始对鲜花进行摘选、包装、摆放等等。待一切准备工作忙完之后,天色早已经大亮。
接下来便开始一天中最期待也是最难熬的等待顾客上门的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经营我渐渐发现一切并没有像我预料中那样好。总的来说,目前到医院看望病人的,有购买鲜花意识的估计仅占20%左右。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购买水果比较实际。我就亲耳听到过一个女孩子说:“买鲜花干什么,又不能吃,过不了多久就凋谢了,浪费钱。”所以,我的生意一直都是温吞水,平均每天还达不到200块的营业额。
更让人恼火的是,我原本想将鲜花销售到宾馆的计划也成了泡影,我一次次地被对方婉拒,哪怕我的鲜花报价比他们采购的价格低很多,宾馆方面也用和对方合作很久、老关系等等借口拒绝我。其中的猫腻恐怕只有天知道。
我的花店就这样以每月略亏的方式经营着,而我也用痛并快乐着的心情支撑着自己的梦想。
7月,为了参加表姐的婚礼,我破例关了两天门赶回老家。在送亲的路上,我们路过了一片西瓜地。这里是高原地区,由于气温和海拔的关系,当外地西瓜已经陆续上市时这里的西瓜还是鸽子蛋大小的疙瘩。不过,正是因为小的关系,圆圆的、绿油油的看上去非常惹人喜爱。于是,我就开始盘算起来。能不能把这样的“袖珍西瓜”用花盆装起来销售出去呢?
虽然只是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念头,但临走时我还是特意从地里挖了10多棵带着西瓜苗用塑料袋将根部包好后带回了成都。回到成都之后,我随便买了几个小花盆把西瓜苗种了进去。由于西瓜苗没花钱,所以我仅仅在花盆的价格上翻了一番就定价15元一盆。随后,便直接摆上了柜台出售。
一天,一个在私立学校当老师的同学来看我,在发现小西瓜之后甚是喜爱,于是我便随手送了她一盆。一个星期之后,剩余的9盆西瓜苗陆续卖出。顾客大多都是第一眼便被其可爱的外表所吸引。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