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智度论 之作者及其翻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處所生,五種名為阿毗曇藏。」(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
    
    (裕5) 有關「阿毗曇」之古型論書『舍利弗阿毗曇論』之組織,
          從發展到成立的過程,以及其形式與內容,參閱拙著『說
          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章第二節「阿毗
          達磨的成立」(頁六四─九0)。
    
    (裕6) 參閱拙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七章
          第一節「西方系的阿毗達磨論師」(頁三0五─三一三)。
    
    (裕7) 『大智度論』卷二七(大正二五.二五九下)。
    
    (裕8)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五─一0 (大正二六.七一一中
          ─七三五上)。
    
    (裕9) 『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五上)。
    
    (裕10)『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五,「有色法無色法,有見法無
          見法,。。。。。。有相續法無相續法。」 (大正二六.七一一
          中─下) 。是皆攝「二法」,以下攝「三法」及至「十一
          法」。
    
    (裕11)『大智度論』卷一九(大正二五.二0二上)。
    
    (裕12)同上,卷二八(大正二五.二六八中)。


                                35頁

    
    (裕13)『阿毗達磨品類足論』「辯千問品」中,卷一一 (大正二
          六.七三八中─七三九中) 分別「四拢N」,卷一一─一
          二 (大正二六.七三九中─七四三下) 分別「四念住」。
    
    (裕14)『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七:「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得二十六處身隨心轉戒,謂欲界九、色界十七。迦濕彌羅
          國諸論師言:得二十五處身隨心轉戒,以大梵天無別處故
          。」(大正二七.八五中)卷九八:「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初靜懀У靥巹e有三:一梵眾天處,二梵輔天處,三大梵天
          處。此處即是靜懀е虚g。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初靜懀У匚
          有二處,即梵輔天中有高勝靜處,如近聚落有勝園林,是
          大梵王常所居處。此處即是靜懀е虚g。」 (大正二七.五
          0九上) 由此可知:迦濕彌羅師只立色界十六處,把大梵
          天歸於梵輔天中,不另立之:西方師則立十七處,大梵天
          另立一處。另外有關「十八處」 (即通稱色界十八天) 說
          ,則出自外國師。它在十七處外再立「無想天」為一處。
          如卷一五四:「問:無想天在何處攝?外國師說:第四靜
          懀巹e有九,此是一處。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
          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大正二七.七八四中)
    
    (裕15)參閱拙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 (頁一四
          0─一四三)。
    
    (裕16)參閱『內學』第二輯(頁一七五─一七六)。
    
    (裕17)『大智度論』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四下)。
    
    (裕18)Lamotte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郭忠生譯,
          『諦觀』第六二期頁一二七)。
    
    (裕19)『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七下─一四八上)。
    
    (裕20)Lamotte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郭忠生譯,
         『諦觀』第六二期頁一一二)。


2。『大智度論』與犢子部

    犢子部(Vatsiputriya)從說一切有(Sarvastivadin) 系分出,犢
子部又分出正量部 (Sammatiya) 、法上部(Dharmottariya)、賢冑部
(Bhadrayaniya)、密林山部(Sanngarika)等四部。後來正量部弘傳極
盛,取得了犢子系中的主流地位,而且成為四大根本派 (大眾、上座
、說一切有、正量)之一。


                                36頁

    犢子部的阿毗曇,提到其「不可說我」(Anabhilapyapudgala)的
見解。『智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提到這個見解:

      「犢子阿毗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人是第
      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

    卷二(大正二五.七0上)提到「阿毗曇」的根源:

      「有人言: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毗曇。後犢子道人等
      讀誦,乃至今名為舍利弗阿毗曇。」

    卷七(大正二五.一一0中)談到「煩惱」:

      「結有九結,使有七。。。。。。。犢子兒阿毗曇中,結、使亦同,
      纏有五百。」

    結、使數目同於說一切有部,但有部說十纏,犢子部卻說五百纏
。其實犢子部與說一切有部,「雖多分同而有少異」,「若六若七與
此不同,餘多相似。」(裕1) 其中主要的是犢子部立「不可說我一不
可說補特伽羅」,而有部是有「法」而無「我」的。
    『智論』卷一所說,是敘述外計,此是唯一破犢子部之處。卷六
二 (大正二五.四九七中)說:

      「諸法實相中無戲論垢濁故,名畢竟清淨。畢竟清淨故,能遍
      照一切五種法藏──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
      」

    這是肯定以五法藏攝一切法的。般若法門的容攝五法藏,是『十
萬頌般若』。如唐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分)卷五四 (大正五.
一二0六中)說:

      「住此六波羅蜜多,佛及二乘能度五種所知海岸。何等為五?
      一者過去,二者未來,三者現在,四者無為,五者不可說。」

    卷四一六(大下七.八六上)及卷四九0(大正七.四九四上),也
都說到「五種所知海岸」、「五種所知彼岸」。但古譯的『放光般若
經』、『光讚般若經』,以及羅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都是洠
有的。可見『智論』論主是見到了『十萬頌般若』的,所以說「遍照
一切五種法藏」。而且『智論』卷二(大正二五.七四下)說到:「一
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已
攝一切法。」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三中)也這樣說,都是說到「一
切智人」時提到的。此中「有為法」即三世法,所以三種法其實就是
五法藏。可見『智論』是容攝五法藏為正義的。
    這樣理解之後,我們看平川彰所作的『關於十住毗婆沙論的著者
』,以為『十住毗婆沙論』和『大智度論』之間在教理上有許多相摺
,故二書之作者或非同一人(裕2) 。其相


                                37頁

摺c之一,即是有關「五法藏」說的看法。在『十住毗婆沙論』中,
提到「五法藏」者凡五次,例如卷一0(大正二六.七五中)在說明佛
是一切智人」時,也談到「五法藏」:

      「凡一切法有五法藏,所謂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出三世
      法、不可說法,唯佛如實遍知是法。」

    平川彰認為:論主的立場是採取五法藏說的,而『智論』卻採取
批判的立場,因而兩論立場相摺_@未免是铡畷褐钦摗涣恕纳蟻
的引述可以看出,『智論』以五法藏攝一切法門,立場是與『十住毗
婆沙論』一致的。

    『智論』所依經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 (大正八.二三一
上)說: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
      ,如是應當學。」

    其他經本缺「受假」。『智論』卷四一(大正二五.三五八中)解
說「受假」:

      「五眾因緣和合故名眾生,諸骨和合故名為頭骨,如根、莖、
      枝、葉和合故名為樹,是名受波羅聶提。」

    受波羅聶提,即受假或受假施設(upadaya…prajnati)。我在『說
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中論到:犢子部的『三法度論』
和正量部的『三彌底部論』以「不可說我」為「受施設」、「依說」
,這正是「受假施設」(裕3) 。此「受假施設」(upadaya…prajnapti)
,正是龍樹『中論』「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裕4)  的假名
(Prajnapti…upadaya) ,蓋 upadaya  有依、因、取、受之義。我在
『空之探究』中分析道:依『般若經』三假來說,緣起是法假,空 (
性) 應該是名假,為什麼『中論』與『般若經』不同,特別使用這『
受假』一詞呢?這應是從犢子部系來的(裕5)  。而『智論』所依經本
,多一「受假施設」,這正是『中論』所重視的「假名」 (一切假施
設的通稱),而這應是犢子部系來的。
    「不可說」或「受假」,在犢子部系,本是約「我」我,而『智
論』則通約「我、法」說。說一切有部認為「我」是假有無實的,古
稱「假無體家」;而犢子部的「不可說我」,依五蘊立,而不即是蘊
,古稱「假有體家」,所以也可說有「人」的。在『中論』中,特多
說到「者」(說一切有部是很少說「者」的)。如第二「觀去來品」,
說「去與去者」;第三「觀六情品」,說「見與見者」;第六「觀染
染者品」;第八「觀作作者品」;第九「觀本住品」,「本住」是「
神我」的異名。第十「觀然可然品」談到「作作者」;第十二「觀苦
品」,說「此人彼人」;第十四「觀合品」,說「見、可



                                38頁


見、見者」,「染、可染、染者」;第十七「觀業品」,說「作者」
與「業」;第二十「觀因果品」,說「生者」與「可生」;第二十二
「觀如來品」,說「受受者」;第二十三「觀顛倒品」,說「可著、
著者、著」;第二十四「觀四諦品」,說「作、作者、作法」。以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