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身素衣的于梦荷仙子一般走过来,听到这话冷笑道:“整日不是青楼就是教坊,认识的小姐数都数不清,真不知道阿姊怎么就信了你是个有长性的。”《



郑小桥道:“梦荷!”《



李想有点尴尬,李三娘倒是不以为意,扭脸对李想说:“哦,梦荷台上台下都不画浓妆的,你下回过来再带几套清淡的,那套“春日”就很不错。”《



于梦荷跺脚道:“阿姊!”《



李三娘笑眯眯地说:“再生个气给我看看呀,才二十出头就一幅看破红尘的模样,这怎么行,我还替你存着赎身钱,巴望你找个好夫婿呢!”《



于梦荷道:“男人就没有好东西!”说罢头也不回的跑走了。《



李想挠头:“我就这么不招人喜欢啊。”《



李三娘摇头:“在这里呆久了,有几个会喜欢男人?”《



李想贱笑:“三娘喜欢就行……”《



李师师“……找个锉,把你脸皮蹭薄点儿!”《



郑小桥在一边嘻嘻的笑:“我也喜欢我也喜欢,反正婆婆说过,我真想出去,是肯放我的……我就是愁没人嫁,不然早就出去了。哎呀哪里能找个跟我情投意合的好夫婿啊”《



李三娘道:“滚回去练曲子去,你的脸皮应该再贴一层!哪有你这样的,整日把夫婿挂嘴边……”《



郑小桥撒娇道:“三娘姐,让我也歇歇吧!这戏实在是无趣的很,谁不知道红拂夜奔是怎么回事儿啊……”《



李三娘道:“要不然你去演花木兰?或者还去演西施?”《



郑小桥苦着脸:“快别提西施,去年过年排了几个月那个东西,弄得我整日皱眉,生生瘦了一大圈儿。”《



李三娘怒道:“皱眉跟你瘦有什么关系,胡说八道,快去练习!”《



李想挠头道:“确实很没意思啊,全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李三娘瞪了他一眼:“能编成曲目的,自然都是极好的故事,这才能常演不衰,我也想过编点儿新的,可没有好故事,便是唱词再好也不禁琢磨……喂,李大郎,你有什么新鲜故事么?”《



李想哭着一张脸:“我也不知道啊,说起能在台子上演的,我最熟悉的也是你们说的这些花木兰啊,红拂女啊,西施,墙头马上啊,王宝钏啊……”《



“等等,墙头马上是什么,王宝钏又是什么?”《



李想一愣:“咦,你们没听说过!对,你们当然没听说过……算了你们演你们的,这种破故事不听也罢!”《



李三娘怒道:“你特特的提出来,又说是破故事!成心逗人玩呢?”《



李想苦着脸道:“真的是破故事,就是个穷光蛋勾搭上个叫做王宝钏的千金,王宝钏为了他断绝了跟父亲的关系,陪着他去过苦日子。然后这个穷光蛋跑去从军,一走就是十八年,千金住在个破窑洞里苦等了他十八年,这家伙也不知道怎么着就成了什么王,娶了个公主还是啥的,有一天忽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个新妇呢,就跑回去了……回到家里看到王宝钏过的穷兮兮的,十分怀疑她这些年怎么能忍得住没跑掉,于是装作陌生人去勾引勾引,发现王宝钏这个傻蛋居然不被他这个穿绸裹缎的阔佬勾引,一定要等那个穷当兵的自己,觉得还比较满意,就接了王宝钏回他的王宫,王宝钏享受了十八天王宫里当小老婆的日子,给憋屈死了……故事完了。”《



李三娘目瞪口呆:“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种东西你也好意思跟我讲!”《



李想十分郁闷:“早说了是破故事了!”《



李三娘怒道:“你给我讲个新鲜点儿的!讲不出新的不许走人。”《



李想道:“正好我还不想走呢……”《



李三娘道:“滚去睡柴房!”《



李想泪奔:“我讲还不成么?”李想真的很愁,他不是文科生,对古典剧目的了解就历史书上那么几个,元以后的剧目许多都变态的很,跟大宋相对开明人性的道德观压根就不匹配……《



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个合适的。《



“从前啊,西湖底下住着一群妖精……”《



“最厉害的,一个是乌龟精,一个是蛇精。他们都有五百年的道行,整天领了一群小弟在西湖底下火拼。”《



“有一天,吕洞宾闲着没事儿到西湖玩儿,变成个卖汤圆的,挑着担子喊:‘大汤圆一文钱三只,小汤圆三文钱一只!’”《



大家一看,哪里来的二货,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于是纷纷跑去买他的大汤圆……只有最后来的小男孩儿比较倒霉,大汤圆卖完了只剩下小汤圆,他爷爷没办法只好花三文钱买个小汤圆儿给他吃。”《



李想一边回忆,一边慢吞吞地讲着,一直讲到最后王八精法海被白娘子追的没地方跑,一头钻进螃蟹壳里,白娘子这才放过他……《



“虽然法海做妖怪很失败,不过做水产的话还是很生猛的,从此螃蟹就是横着走路了!”(注1)李想认真的总结道……《



一群人兴致勃勃的听完,郑小桥大笑:“这个故事好,极好!咱们请人编一下唱词,可以做成诸宫调(注2)”《



李三娘皱眉道:“时间有些紧……”《



郑小桥道:“曲调都是现成的,就是选取要精心些,无非是唱词儿麻烦些,只要花的起大价钱,总有人肯加急的作出来。我实在是不想演那个什么红拂夜奔了,好阿姊,便让我演个新鲜的吧!”《



李三娘点头:“好吧,我去找人配词儿!”《



李想在一边说:“诸宫调多没意思啊,加点武打戏怎么样?这玩意根本就应该是仙侠大片啊!”抬头抬头看看一群女孩子,嘴角抽抽:“算了,还是歌舞剧吧……”《



李三娘的行动力让人叹为观止,半个月后,崭新的一幕《白蛇传诸宫调》被她拿回了清乐坊,众人拿到谱子,热火朝天的排练开了。听了李想的馊主意,还加上了配舞之类的东西,清乐坊二百多个女伎,这一场剧目就上场了一百多个。《



李三娘照例不参演,她是编舞加艺术指导。这会儿清乐坊大厅的舞台上众人正在进行第一次带妆彩排,需要按照正式演出的要求走一遍,于是她这次没有站在一边作指导,而是干脆的跑到了观众席里看效果。《



李想跟着李三娘坐在二楼的包间里,舞台上一片歌舞喧嚣,虽然没有后世的科技做出的舞台效果,可是精致的装扮,华美的背景,还是让李想产生了一种在后世的大剧院里看表演的错觉——只是那会儿他是拿了单位的福利门票,坐在拥挤的普通座位上,身边也没有一个女朋友。《



李想扭头看看坐在一边认真看表演的李三娘,伸手拉住她的手,李三娘轻轻抽手,没抽出去,便由他拉着去了。李想有点后悔,他应该讲个妖魔鬼怪的故事让她们去演,这样三娘一害怕,说不定就扑到他怀里了呢?《



三娘的手柔软而温暖,李想轻轻的握着,有些失神,就这么拉着她的手,过一辈子,该多好。《



“三娘”李想轻轻地说:“在过一两年,我就辞官好不好,我去杭州,盖个大宅子,然后再来接你过去,好不好?”《



李想说完,甚至没有勇气去看李三娘的眼睛,低下头,默默的等着三娘的答案,好半天,才听见李三娘轻轻的说:“好。”《

作者有话要说:抽了,我从九点五十开始发,怎么也发不上……《



注1:关于白蛇传,李想讲的是南宋开始的民间传说的一种,而不是咱们看到的电视剧,嗯,以下资料是琥珀帮我找到的,省的我自己写了。《



不过,我在看《西湖民间故事》的时候发现,白娘子故事的更早流传版本其实已经把法海问题讲得非常清楚合理了。《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是1959年开始搜集整理,因为文革的阻挠,1978年才得以出版,其反映的故事应该还没受现代媒体流行文化的影响。我觉得这个版本的白娘子故事在很多细节问题上都非常严谨,情节环环相扣,比后来流行的版本好得多。《

这个版本的白娘子故事,概况起来是这样的:《

三月三,西湖边上非常热闹,游人多,摆摊的人也多。吕洞宾也来凑热闹,挑个担子卖汤圆。他喊:“大汤圆一文钱三只,小汤圆三文钱一只!”大家都笑他,以为他说反了,可是吕洞宾还是这样喊。大家都围过来买他的大汤圆,一会就卖完了。这时有个老头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也想吃汤圆,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老头就买了一个小汤圆。(小男孩吃小汤圆是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而大汤圆卖完了是因为大汤圆个子大反而比小汤圆便宜。每件事都有前因后果,丝丝入扣。)《

小男孩吃了汤圆之后,三天没吃饭。老头去找吕洞宾,吕洞宾说,我的汤圆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啊。他倒拎起小男孩,汤圆从小孩嘴里吐了出来,滚下西湖。断桥下面有一条白蛇和一条乌龟,白蛇脖子长,抢着吃到了汤圆。乌龟赖白蛇抢了汤圆,跟白蛇打。两人本来都是五百年道行,但白蛇吃了汤圆,这汤圆其实是仙丹,相当于五百年道行,乌龟打不过白蛇,跑了。(这乌龟就是后来的法海,他和白蛇的仇就是这时候结下的。乌龟和白蛇的本领本来差不多的,乌龟打不过白蛇是因为白蛇吞了汤圆,多了五百年道行,而白蛇能抢到汤圆是因为蛇比较长。每一步都必然而合理。)《

白蛇多了这五百年道行,才能变化成人。她后来遇到许仙,许仙自我介绍说:“因为我小时候遇到过神仙,所以取名许仙。”许仙就是当年吃汤圆的小男孩。(完美解释了许仙名字的由来。许仙的名字是因为当年的汤圆,白蛇能变成人也是因为当年的汤圆,两人的缘分更是因为当年的汤圆。)《

许仙、白娘子两人结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