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记不清家在哪儿?开什么玩笑!她心事重重地模样也绝对不该是一个连家在哪里都记不清的不懂事的孩子的表现。李想不擅与人交流,但与之对应的是他极为细密的心思,稍微一推断,他就已经有了结论:记不清家乡在哪里父母是何人,这个说法,显然是何怜怜在撒谎。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结论,但是李想并不准备去追问何怜怜,她不想说,那肯定有她的缘故。能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宁可面对全然未知的将来也不肯回去原本应该是亲情的港湾的家,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那个家,有问题。

联想到另外几个小娘子的家人明明家境不差,可家人宁可把她们丢在外面也不愿领她们回家,而这些小娘子在显然并不被家人重视的情况下一开始还是抱了希望说出了自己家在何处……相比之下,何怜怜连家在哪里都不肯说,可见她在家里的情况怕是十分糟糕了,又或者,不是她在家的情况糟糕,而是,她有了这个经历后,回家会面对很糟糕的局面。

这阵子李想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越发深入,他对于人们行为的了推论把握的越发准确:何怜怜的家教极好,不提她的文化水平,她日常的站立行走就跟其他小娘子不一样,而那些小娘子家里基本都是中等以上的家庭。可就是据说家里做得万贯生意的欧温仪,举止也比不上她娴雅。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欧温仪,这小娘子真不好说她是幸运还是倒霉。她家挺有钱的,阿爹是做绸缎生意的,很重视女儿们的教育,从小给她们几个姐妹专门请了先生学习琴棋书画,温酒煮茶……好吧,其实他重视的不是女儿,而是女儿的身价,显然这些教育可以提高女儿的身价,所以这方面欧老爹不惜工本的力图把几个女儿都打造成身价极高的淑女。

“我阿爹原本想把我嫁与并州的龚老头做续弦儿,我是不乐意的,那老头儿都五十多了……如今我被拐了,就是龚老头儿怕是也嫁不得了。我阿爹那个脾气,定会说亏本了,说不准真会把我卖个几千贯与人做妾去呢!”欧温仪细声慢语的说“吴知州真是好人,我求他不要直接派衙役到我家,他就真的让那衙差哥哥装成我阿娘的同乡去见了我阿娘。我阿娘吓死了,说幸好没让阿爹知道……”

欧温仪的娘是欧老爷的妾,她一辈子受够了做妾的苦,死活都不肯女儿落到她的地步,让人捎了十两金子跟一封信给欧温仪“这是阿娘一辈子的积蓄,拿这些体己做嫁妆,找个好人嫁了吧!”欧温仪拿到金子大哭了一场,等哭够了,才把这些事情慢慢的说与大家。

好人家哪里是那么好找的!这一点小娘子们都很清楚,她们被人拐过,名声算是没了。更糟糕的是还有户籍问题,没有户籍怎么堂堂正正能嫁人?这一点李想倒不是很担心,这世界上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算问题,这些小娘子的爹妈不过是觉得这闺女接回去不好处理罢了,那么等以后有了合适对象,当然可以派人回去把户籍迁过来,只说在当地把婚事解决了,除了欧温仪的爹那样儿的,一般当父母的还能在这事儿上多为难么?毕竟是自己的亲闺女呢。只是这事儿不急,反正宋朝人结婚晚,目前来说这几个小娘子也不着急找人家,自己银钱丰厚一些,能给这些姑娘准备更多的嫁妆,事情定下来以后再去弄户籍也来得及。

这些事情都是以后的事儿,现在的任务是准备过年的东西。李想纠结的看看手里的纸,边上花纹皱了,算了算了,还是叫十一娘过来帮忙吧,送给阿兄阿姐的礼物,做得越精致越好。

十一娘一进抄纸间就笑了“阿郎是冻得手发颤所以才弄不好的吧?”李想越发郁闷,要他一次次被提醒他比女孩子怕冷,还不如让他认为自己笨手笨脚呢!不过事实就是这样,虽然一般情况下确实是女孩子手法细腻适合做精细活。可是粗手笨脚这样的词儿绝对用不到李想身上,他纯粹就是被冻得手指不灵活了。

于是李想再次哀叹自己当初造房子的疏漏,正想着房子的事儿,却听见冯暖暖唤他“阿郎阿郎,那几位造窑洞的师傅过来了,在前头等你呢!”

李想出去一看,果然是给他造房子的几位并州窑工,他们看起来脸色不错,穿着也比前阵子整齐多了,案子上摆了两个篮子,上面的布已经揭下来了,一个篮子里头是干枣,另一个篮子里则是鸡蛋跟一条猪肉。

“几位大哥这是做什么?”李想十分诧异,几位窑工都是逃荒出来的,背井离乡还拖家带口的挺不容易,怎么倒给他送起东西来了?

“我们来是谢李官人的。”打头的是武三郎“这阵子天气越发的冷,便有人看中了我们为官人家修的火炕跟火墙,若不是腊月里不是动土的好时间,早有人叫我们去造四明头窑(注1)了,这阵子到处与人修火炕火墙,自己有活干,家里的婆姨也能给打个下手,除去吃喝还能结余不少,全是托了官人的福。”

作者有话要说:注1:石炭,就是煤炭。

注2:四明头窑,也就是独立式窑洞,不能直接利用天生的地势挖进去做窑,而是人工搭出窑洞,四面都是空的没有挨着山,所以叫做四明头窑。

==不要因为忙着看后面的两章就不留言啊……

28第二十八章

原来李想的纸坊里雇了不少村里人;李想虽然对制作流程管理的很严,可日常对他们并不严苛。工作间比较冷;每天中午的时候李想就会召集所有人到后面的厅里坐坐;喝茶休息会儿。这年月不像后世时兴午休;毕竟下午收工的时间比较早,但是李想还是坚持中午让大家稍微歇歇,吃点茶点放松一下,继续干活效率也会高些。

后宅的厅里虽然没有火炕;可却溜边儿砌了一拉溜的火墙,整个屋子十分的暖和;村民们自然好奇;再一问;烧石炭的,一两个时辰才添一次炭,省事的很。若是家里不宽裕,烧麦秆柴火都可以,只是麻烦些。小娘子们跟村里的女人们混熟了,索性把她们带到卧室又看了房里的火炕,整个房子的优点被村里人看的清清楚楚。

其实在目前大部分人密封保暖条件都不好的情况下,弄火墙也暖和不到哪里去。相比之下火炕就更吸引人了,火炕这东西这东西是女真人发明的,在北方诸族中很是流行,其实这几年山东人也逐渐开始用火炕了,只是普及的不算广。这东西倒并不是那几个窑工的原本就会的,而是李想想起火炕这码子事,招呼着窑工门实验着造出来的,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毕竟这东西设计的不好了要么热度不合适要么会跑烟。至于独立式窑洞的优点更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们这个院子,十多间仿窑洞的房子花了不到八十贯,比草房子贵一半儿,可比砖房便宜多了,虽外面看着难看,里面说却被小娘子们收拾的整齐极了。至于采光,老百姓谁在乎这个啊!

这一下子这批并州的灾民算是有了营生!逃荒的人大多都是乡亲们成群结队的出来,这几个窑工也不例外,他们那个村儿出来了一大半儿人,其中有好几十号都在这片儿讨生活,火墙火炕不大会,可他们村儿是专门出窑工的啊!会垒窑的人学个这玩意还不容易?一时间这群人纷纷在周边的村镇找到了活儿干,武三郎是个实在人,眼瞅着马上过年,觉得应该过来感谢一下李想才对,于是与老乡们商量,凑了些东西给李想送来。

这些人的东西李想哪里能收啊!推来推去的好阵子推辞,最后还是小桃劝了李想收下东西,扭头让郑九背出来一袋子米让这些人拿回去,武三郎等人推拒不过,只得依了,才算是皆大欢喜了。

送走这波客人,李想的心情十分的好。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李想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他很想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也能帮得到别人的事情,可是到目前为止,他觉得他付出的与得到的相比,太微不足道了。李清照,赵明诚二人为他做的,他报答不了;原本他觉得收留这群被拐的小娘子算是做善事,可几个月下来他觉得反倒是这群小娘子给他的帮助更多……这会儿忽然发现自己无意中的举动竟然帮了这么多人,心情实在是好极了。

“瞧把阿郎乐的,就这么馋肉么?上回我谈定了来年三百贯的生意,也没见你这么高兴。”欧温仪过来帮小桃提篮子,笑嘻嘻的打趣李想。李想的脸皮早被这些小娘子磨厚了,也不解释别的,直接就回了一句“你倒是不馋肉,上回在徐家老店一个人吃完了一整条的蒸鱼……”

欧温仪红了脸,回了一句“阿郎小心眼儿,这点事情都记这么久!”说罢拎着篮子跑开了。李想在后头哈哈一笑,对小桃说“马上过年了,你可要回家看看?”

小桃呆了呆,慢慢摇了摇头“工钱上个月就捎回去了,我还回去干什么呢?”李想暗暗叹了口气,小桃跟着他到莲湖村三四个月,她爹娘也没来看一次,上个月村里的货郎正好准备去小桃家的村子,小桃就把这几个月的攒的零钱让他捎过去了,结果带回来的只有她父母让她弟弟随手写的一个条子,说了钱收到,让她好好做工,连一句起码的关心都没有。他们写这个条子,似乎只是因为货郎要求他们一定要捎点东西证明他把钱送到了,至于小桃想要听到什么,看到条子是不是还得请别人来念这些,压根没有考虑。她这情况,比那几个被他收留的小娘子能好哪里去呢?

虽然李想这个宅子里现在住了八个小娘子,可论亲近,没人能比得上小桃,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近距离接触的第一个人,也是他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在李清照之后,最先向他伸出手的人。那时候,他只是个被李清照收留的,连话都说不清的来历不明的人,小桃对他的关心,没有掺杂任何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小桃在李想心里重要的程度,仅次于李清照,甚至比赵明诚都要高一些,李想是真心希望她能过好。

看小桃兴致不好,李想决定带她回赵家串门,上回去看望李清照还是半个月前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