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春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思转过,她便又站起来行了礼,笑道:“元娘。”

谢葭忙道:“表姐快坐下,我们亲戚之间,论年纪你又长我几岁,哪有让你给我行礼的道理?可折煞我了!”

王知华听了她那句“表姐”,只觉得通体舒服得不行,便又笑吟吟地道:“元娘这说的是哪里的话,知华日后还要在府里打扰,这礼可不能废。说起来真是羞愧,自我母亲嫁了出去,便一直随父亲在外,甚少回来走动,母亲也常常念起娘家的亲戚。知华初来乍到,比不得元娘常年在京里,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以后若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请元娘多多海涵。”

倒是生了一张巧嘴,在一个*岁的小姑娘面前也能一点也不别扭地奉承。

谢葭笑道:“表姐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本就是一家人,不需要这样客气的。”

王知华又让人舀了礼物来给谢葭,她父亲做官的地方有个水精需,是贡需,流出市面的东西都是高价。送给谢葭是和谢雪同一色的水精手链,对于谢葭这种在现代见惯了水晶的人来说也只是平常。但是看得出来,她的家族为了让她在京里站稳脚,是下了血本的。

谢葭努力赞叹了几声,但王知华还是从她面上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不以为然。

她不由得暗自思量,这京里的公爵府果然和外面不同,嫡女必定是千般娇惯着养的,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不过母亲说过这水精到底是贡品,她先前得了先帝赏赐给文远侯的水精帘子,所以才不觉得稀奇。但应该也不至于失礼才是。

她又想着,嫡女这种眼高于顶的性子,只怕是难以亲近了。

这么想着,目光不由得转向了一脸笑容的刘氏和谢雪。

谢葭坐了一会儿,推说还有功课要做,便回去了。

“这表小姐倒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谢葭边脱袄子,便笑道。

墨痕道:“一个外来的表小姐,又要嫁入萧府,在侯爷面前是说不上话的。刘氏谨守本分,对她客气一些也是有的,却断然不敢和她太过亲近。”

谢葭想到前些日子刘氏挨批的事情,便笑了起来,道:“也是。住过这三年,她就应该要好好嫁出去了,也算是称心如意。”

如墨痕和谢葭所说,不管王知华本身是多么的温柔贤淑知书达礼,但是她既然是来和萧府联姻的,便注定了让谢嵩不喜。就是谢雪也不敢与她太过接近,更不用说是刘氏了。其他人,如谢葭,也没有闲工夫陪她打磨。珍姬一向独来独往。因此她的到来,倒是没有给公爵府的势力造成什么新的变化或趋势。

整几个月过去了,进入酷暑,王知华用行动证明了她就是来学掌家和女工的,每日起早去刘氏那里晨定昏醒。刘氏碍于情面自是不可能赶了她走,便由着她厚着脸皮留下来跟谢雪一起,看刘氏打发府里的婆子丫鬟。或是就留在刘氏那里做针线活计。

谢嵩是一代文豪,府里舞文弄墨成风,连个丫鬟也有能吟上几句的。王知华却拒绝了这种熏陶,本本分分地学着做针线女红,以及执掌家务,打算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宗旨彻底贯彻下去。

刘氏拖了这么大一个油瓶,还是个谢嵩不喜的油瓶,似乎哭笑不得,每日在那王知华面前都不咸不淡的。日子久了,便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来。毕竟本就是没什么根基的外来客,丫头婆子很容易就踩低了。

谢葭冷眼旁观了几日,但看那王知华倒也沉得住气,每日还是到刘氏那里去晨定昏醒,做针线女工。听说刘氏已经开始会委婉地赶人了,让她走,她也就乖乖地走了。

五月份谢葭生辰的时候,她又送了一个水精簪子来,这可算是非常别致的了。但是谢葭只淡淡地谢了一声。然后七月份王知华过生辰时,她让人送了个足三金重的赤金镯子过去算是回礼,财大气粗一下子让人自惭形秽。

王知华在府里就成了这么一个姐姐不亲妹妹不爱的存在。

中秋的前一天,谢葭去了一趟将军府,说是给卫太夫人请安。

雎阳馆的假多,简直就象是没事也要找假放。中秋是大节,前后就放了三天假。当天下午,谢葭特地着装打扮妥当,谢嵩亲自交代了刘氏给牌子,拨了辆马车让她往将军府去。

卫清风的事之后,卫府一直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之前谢葭也有到将军府请安的想法,但都因为这个按捺了下来。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前后走动的人都少,只会在白天差人去给亲戚送点胡饼什么的。像谢葭这样大下午快吃晚饭赶去,,却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幸好谢嵩把墨痕拨到了她身边――若是换做别人,谁也不会放心让过完生辰刚满九岁的嫡女单独出门的。不过为了避免上次的情况,这次不但带了三个武婢,还带了好几个身强体壮的护院。

这次,当然没有卫清风亲自迎在大门口。

谢府的马车一到,人家的门房就殷勤地端了小马扎过来给谢家元娘踏脚。马车帘子被掀开,先伸出一张绝色的面容来。那女子梳着妇人样式的流云髻,身穿暗青色绣纹精致的长裙,那举止气度,绝不比任何大家闺秀逊色。新上的门房,也认得这是闻名遐迩的上京第一文婢。她面上含笑,先下了马,然后再亲自抬身揭了帘子。

一双小儿巴掌大的鹅黄色绣鞋伸了出来,谢葭探头盯着那个马扎,皱了皱眉,道:“小哥儿,你们府里平日里用马凳么?”

门房一怔,随即略谄媚地点头哈腰,笑道:“自然是用的。”

墨痕掩袖而笑,道:“哪里有人不用马凳的?”

谢葭却还是不死心,又问道:“真的?你们小侯爷,平时也用马凳吗?”

门房觉得奇怪,但还是老老实实地道:“小侯爷,自然也是用的……”

顿时谢葭就变了脸。

先前还不敢确定――这卫清风,看起来正正经经的,原来竟真的是故意戏弄她的!她还以为是他武功高强,上车习惯不用小马凳马扎的!结果……武功高强个p!

她深呼吸了一下,在墨痕的扶持下下了马车,然后面色淡淡地打赏了门房。

NO。042做生意

卫太夫人是突然听说她要来的也没有递帖子。但是卫太夫人好像跟谢葭特别投缘,一点也没觉得她失礼,反而高兴得很。她早在莲院的琵琶亭摆了一桌子的水果和各色糕点,笑吟吟地只等着谢葭来。

院子里的菊花开得正好,金灿灿的一片,谢葭看了一眼便觉得喜欢极了。可惜她还小,不然在这种地方,煮酒吃蟹,岂不乐哉。

侍女引了她上琵琶亭。刺挽她们几个就跟着谢葭笑着向太夫人行礼。

卫太夫人大喜,连连道:“快起来!元娘,来坐!”。

赶紧让人拿了软垫垫着石凳给她坐。

谢葭看了一桌子的东西,便是心中一暖。想到卫氏就剩下孤儿寡母,卫清风那个小王八羔子又跑去了边关,剩下老母在家,不但孤苦伶竹,还要为这个儿子提心吊胆。所以才为自己的到来这样高兴吧!

她突然心生愧疚,以往嘴上老是说着要多去向太夫人请安的,却好像都没有实践。两家明明住得又不远。

卫太夫人兴致勃勃地道:“刚听说你要来,时间仓促,也没有什么准备。各家倒是送了不少胡饼来,我让人拿来切了端上来。横竖,我们将军府人丁稀薄,也吃不完这许多。”。

谢葭面上浮起一个笑容,道:“呀,可我也带了胡饼来呢!太夫人,您这么说,我是不是带错礼物了呢!”。

卫太夫人忙道:“快拿上来我瞧瞧!你父亲最多花花肠子,我看你拿来的胡饼,一定也是别致的!”。

谢葭愈发笑得灿烂,嘴里嗔道:“太夫人这么说,我倒不敢拿出来了!”。

确实是别致的。胡饼就是这个世代的月饼,其实就是大烙饼,没有印花模子,当然也就没有后世的月饼那样精致。谢葭见了便让人去做了几个印花模子来,试验了几次,才成功做出一批比较精致的月饼。

卫太夫人看了十分喜欢,尝了尝味道,尤其喜欢红豆泥的那一款。谢葭便让人把红豆泥的都挑了出来给卫太夫人留下。另外送了几套印花模子给太夫人。

“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糕点!。”她笑道。

卫太夫人笑呵呵地收下了。坐了一坐便带谢葭去吃晚饭。月亮升上来,已经很圆了。谢葭成功地找到卫太夫人感兴趣的话题,说了大半日的卫氏光荣史以及当年她随老将军征战时走南闯北的事情。

但是明日就是中秋,她不能留下来过夜,否则于礼不合。临走时,她留了一盒月饼,是送给在卫氏陵园守灵的谢家四姑奶奶的。并且给丧子的卫长的家人送去了不少东西卫长的父亲也早就战死了,母亲从前是武婢还有一个兄弟,一个妹妹。

卫太夫人自然少不得有东西让她带回去。最重要的是给了她一个人。

她的本意就是要来向卫太夫人要个人的…………也是为了以后做打算,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没想到卫太夫人竟然主动提了起来,看她身边服侍的人不多,又细细问了几句她在公爵府的事情。大手一挥就决定把阮师父也给了她。

阮师父是个四十左右的妇人是卫府排名第七的高手,本来是负责教导年轻武婢的。当时把刺槐她们送了过去卫府只是本着保证武婢质量的态度,让阮师父也跟了过去。待刺挽她们十六岁以后,她是要回卫府的。

谢葭一开始极吃惊,有些不敢要,她本来只是想要个小丫鬟而已:“这,这,阮师父她…………”。

卫太夫人以为她是有所顾忌,道:“你放心阮姑年轻的时候也是在我身边服侍的,端茶倒水的活计,还是能做的。在你身边做个妈妈,也是能上得了台面的!”。

让这么一个高手在身边做端茶倒水的妈妈!还怕她会上不得台面!

谢葭苦笑道:“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阮师父这样的高手,我是实在,实在…………纵然太夫人舍得,我也………”。

太夫人却十分利落,凤眼一瞪,道:“这有什么的,我可是你婶婶!再说了,到卫府去和到谢府去,又有什么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