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要请老太太的示下。”柳三太太接过话茬来,就笑着对柳老太太道。
柳三太太这次回京城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儿女们都到了年纪,除了要给柳若姗找合适的人家,她还在为柳玉湘寻亲事。柳三太太就告诉柳老太太,如今已经有了人选,只等过完了年,忙完了柳若姒的亲事,就要请柳老太太做主,将柳玉湘的亲事定下来。
柳老太太连连点头说好,已经完全高兴起来。柳老太太虽然高兴,但是因为上了年纪,很快就困倦下来,众人就都纷纷从屋子里退了出来。柳二老爷、柳二太太带着柳若姒和柳玉汶往自己的院子里来,经过柳大太太的院子旁边,远远地又听见了哭声。
哭的,正是柳若媛。
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不由得都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日子,不该如此,也晦气了。”柳二老爷就跟柳二太太说,让她打发人去劝劝,“要是让老太太听见,刚才高兴起来的,又该伤心了。”
柳二太太就点头,就吩咐了身边一个极会说话的婆子过去。那婆子去了一会就回来,果然就听不见柳若媛的哭声了。
“只要好好养好了伤势,心态能平和下来,不眼高于顶,大丫头今后虽……却也不是就没了出路了。”柳二太太小声道。毕竟是柳家的女儿,而家是翰林传家、世代清贵,如今还有上升的势头。
四人回到柳二太太屋中,柳若姒早就吩咐人准备了火锅,还烫了一壶好酒。四人围炉而坐,慢慢吃酒说话。今年是柳玉汶过继后,大家一起过的第一个春节。同时也是柳若姒在娘家与家人一起过的最后的一个春节。因此,大家谁都不提散,就这样一直谈谈说说,直到天亮。
“娘,我以后会常回来的。”柳若姒知道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的心思,因此低声对柳二太太道。
“好。”柳二太太点头。
看着一家爱人围炉而坐的笑脸,柳若姒心中无比的欣慰。能够成功地赢得今天这番团圆温暖的画面,她的一切努力就都有了报偿。柳若姒下定决心,这个画面,她一定会好好地保护,再没有人能够伤害她的家人,再没有人能够剥夺她此刻的幸福。
除夕之夜,京城中处处灯火通明,永靖王府内自然不会例外。老王爷因为身体有些不适,一家子散的比较早。荣成翰跟荣成翊和荣成翔又吃了一回酒,回到云水居的时候,已经接近黎明。这个时候的荣成翰也没了睡意,只随便脱了大衣裳就仰面躺在chuang上。再过些天,他在这个王府里头就不再是一个人了。荣成翰希望,日子能过的快一些。
整个正月里,柳府上下都极为忙碌。这回,连着柳若姒也忙了起来,光是试衣服和首饰就要花去她很多的时间。柳二太太还送了许多的产业在柳若姒的名下,这些天都将管事的门叫上来给柳若姒请安,好方便以后柳若姒接手。就是荣成翰,也减少了到柳府来的次数和时间。倒不是临近婚期他突然想起来要避嫌了,而是临近婚期,作为新郎官的荣成翰也有许多事情要安排。
出了正月,风中寒意日减暖意渐浓,柳若姒的婚期到了。
第二五一章十里红妆
柳若姒出嫁这天,正是春和景明。抬嫁妆的队伍刚出了门,就引得无数人围观。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只有柳若姒这么一个女儿,嫁妆自然准备的丰厚无比。这边第一抬嫁妆已经进了永靖王府的大门,最后一抬嫁妆却还没出柳府的大门。柳若姒的十里红妆,不仅震动了竟成上下,就是在多年之后,也依旧被人所津津乐道。
柳家为柳若姒准备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走在最前面的九枱嫁妆,俱都是彩纸包裹的大块土坯,紧跟其后的九枱,则都是贴着大红双喜字的屋瓦。就是这十八抬嫁妆,已经让围观的人目瞪口呆。土坯代表的是陪嫁的田产,屋瓦则是代表了陪嫁的房产。不同尺寸的土坯,还代表了不同数目的田产。就有懂得规矩的人盯着这几抬嫁妆,掰着手指头数数。
柳若姒嫁妆里用的土坯,一块代表有一百倾的田地,九枱嫁妆,一共抬了十八块土坯,这就是良田一千八百顷。这个时候,一顷地等于十垧,一垧等于十亩,柳若姒的嫁妆里光是良田就有十八万亩。柳二太太几乎将她嫁妆里田地最为肥沃的庄子都给了柳若姒。
至于房产,田庄所附带的庄院,自然也都给了柳若姒,另外,柳二太太还将京城中两处别院,一座小园子都给了柳若姒。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的铺面。林林总总也有几千间房舍了,抬出来给人看的嫁妆里头,不过只到了一半之数而已。
田产和房产之后,则是一应的木器家具。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早就被柳若姒准备下的黄花梨千工chuang,这一抬由数个壮汉抬着,如有抬了座精致的房舍一般。除了这架千工chuang,后面还有罗汉chuang、贵妃榻、螺钿chuang,以及包括几案、琴桌、琴凳、箱柜、立柜、多宝格、衣架、盆架、炕桌等整套的黄花梨和紫檀木器家具。
家具后面。就是柳若姒日常起居所需之物,包括锦被、锦褥、各式chuang帐、珠帘、绣帘等,都将箱子堆的满满的。更有四季衣裳,还有各色的尺头。其中光是预备冬天穿的大毛衣裳就不下二十件。箱子里的尺头更是丰足,有绣五彩缎蟒袍料二十匹,绣五彩纱蟒袍料二十匹,蟒缎二十匹,大小卷闪缎各二十匹,洋绒二十匹,妆缎三十五匹,上用金寿字锻三十五匹,另外还有大卷纱、宫纱、绫、潞绸、大红焦布等各若干。
这些个东西,可算是柳若姒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其中有些她也用不到。但是今后礼上送人,或者打赏却是极用的到的。柳二太太为柳若姒设想的十分周到。
后来自然还有金银玉器、各色古董字画,柳若姒的首饰头面,直看的人眼花缭乱。不懂行的。只顾着瞧那些金光耀眼的,懂行的却知道,比起这些来,那些个样子古朴的摆件和字画,才是更加贵重,可遇不可求的宝贝。
这十里红妆看呆了众人,却是柳若姒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说起来。嫁妆的一应物件是早就定了下来的,但是在最后商定要安排多少抬的问题上,还曾经出现过一点儿小小的分歧。在给柳若姒安排嫁妆之前,柳二太太就仔细打听好了。柳若姒的婆婆苏氏在嫁给永靖王爷的时候,是一百抬的嫁妆。世子妃进门的时候则是一百二十八抬。永靖王府二爷荣成翔是庶出,但是永靖王。尤其是苏氏为他说亲也一点不肯马虎。二夫人劳氏进门的时候,是九十六抬的嫁妆。
现在柳若姒要嫁进永靖王府,在嫁妆的抬数上,就要参考这些数据。
柳二太太为柳若姒准备的东西不少,但是在抬数上面却想着要低调一些。
“不好越过了你婆婆去。”这是柳二太太的原话。据柳二太太打听得知。当时苏氏的嫁妆也很丰厚,足够一百二十八抬的,但是苏氏却自谦的紧,不肯僭了她的堂姐也就是永靖王爷的原配王妃,因此特意压缩了嫁妆,只抬了一百抬进门。
柳二太太为了柳若姒以后的婆媳关系考虑,就说柳若姒的嫁妆不好超过一百抬,也不能和苏氏平齐了。可是,柳若姒的嫁妆实在又多,想要压缩到一百抬以下,却是艰难的很。就算是满满的一百二十八抬,还是有许多东西不能摆到明面上去。
少于一百抬,那就跟劳氏的一样,只抬九十六抬?柳二太太却又不大愿意了。荣成翔是庶出,只承了永靖王的荫庇,在朝中任个闲职。荣成翰却是嫡出,且又封了侯爵,还官居高位。柳若姒的嫁妆跟劳氏一样,又显得过于谦逊了。
柳二太太为了这件事,可是发了愁。最后还是柳若姒发了话,一百二十八抬,一抬也不用减。柳家的资财,柳二老爷的官俸,自然都支撑不起这样的十里红妆,其中大部分,是柳二太太的陪嫁,也就是柳若姒的外祖父祁大学士一生,甚至祖辈几代人的积聚。柳若姒摆出这样的十里红妆,不仅不担心言官弹劾,也不惧怕人说闲话。
柳若姒需要的并不是低调,自打决定要答应荣成翰的求亲,柳若姒就想好了这一点儿。比如现在坐在花轿上,耳边听着外面的鼓乐夹杂着热闹的人声,柳若姒的心却是平静的。
她突然记起小时候柳二老爷教她念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柳若姒低声吟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中景色如此,世间的人情也是一样。就拿柳家,柳二太太和她自身的事情来说。在世人眼中,柳家的几个媳妇,柳大太太是最有贤名,被人们认为是最贤淑的媳妇。柳三太太的排名自然要在柳大太太之后,但却又在柳二太太之前。
柳二太太虽然与柳二老爷感情甚笃、伉俪情深,对待柳二太太也恭顺孝敬,但是在大众的眼睛里,她却是最不贤良的媳妇。
丰厚的嫁妆不仅没有给她加分,她反而因此在柳老太太跟前,在妯娌们跟前受了不少的排挤,被人冠上了清高自诩,目无下尘的罪名。而与柳二老爷成亲多年,只生下柳若姒这一个女儿,却并没有为柳二老爷纳妾,这更加坐定了柳二太太的不贤之名。
虽然,在柳若姒的眼睛里,柳二太太是这天下最温柔善良的女人,最好的母亲,最逆来顺受的媳妇,在柳二老爷心目中,柳二太太也是最完美的妻子。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柳二太太的不贤之名。
柳二太太的不贤之名已久,但是柳若姒认识到这一点,却还是最近的事情,所以……
“贤名!”柳若姒笑了,“贤名能代表什么那。谁知道贤名这面具背后的那张面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上轿之前,柳老太太、柳二太太都嘱咐了她许多,宗旨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柳若姒能做个贤惠人。柳若姒当时十分乖巧,都一一的答应了。但是真的要做个贤惠人吗,像柳大太太那样的贤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