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时呼吁用谈判代替对抗。3月勃 

列日涅夫提出通过东西方对话实现欧洲缓和。两年后苏共二十四大提出 

以缓和为中心的和平纲领。从1969年11月起,美苏开始进行由于苏联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延迟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此后,美苏以及东西方 

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旨在缓和关系的谈判。 



      (2)70年代前期的缓和 

     缓和最先取得进展的是德国问题。 

     1969年10月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1913—1992)出任联邦德国总 

理。这是战后社会民主党首次成为西德主要执政党。此前不久,勃兰特 

任外交部长的大联合政府已修改哈尔斯坦主义,仍认为第三国承认东德 

是对西德不友好的行动,但是否与之断交将视情况决定。勃兰特执政后 

提出“新东方政策”,谋求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开始进行一 

系列谈判。1970年8月勃兰特访苏,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保证不使 

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无条件尊重欧洲所有国家现有边界的不可侵犯性。 

12月勃兰特赴波兰,两国签订关系正常化基础协定,西德正式确认波茨 

坦会议确定的波兰西部边界。这两项条约被统称为“东方条约”,使德 

国问题向着进一步正式承认现状的方向前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苏联提议四大国就西柏林地位问题交换意见。1971年9 

月四大国签订协定,确认西柏林的地位不变,即它不是西德的一部分, 

但西德可以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代表西柏林的利益。这意味着苏联 

不再坚持结束西柏林占领制度的要求,但西德仍不拥有对西柏林的正式 

管辖权。 

     1972年11月8日两个德国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确认各国主权平 

等的原则,强调现存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对方领土的完整性,决定发展 

正常的睦邻关系并互设常驻代表机构。这表明西德正式放弃哈尔斯坦主 


… Page 57…

义,承认东德是独立的、拥有主权的“第二个德意志国家”。此后,东 

西方国家相继交叉承认两个德国。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进入联合国。 

     德国问题的新进展并未解决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它的意义在于有 

关各方都正式承认现状,承诺不以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改变现状。这就 

为欧洲局势的缓和清除了重要障碍。两德关系改善后,东德修改宪法, 

删去有关德意志民族和德国统一的字句。苏联与东德缔结新的友好合作 

互助条约,也对原条约作了相应修改。西德则表示,谋求在欧洲和平状 

况下通过自决重新实现德国统一,仍然是西德的政治目标。 

     美苏关系对东西方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美苏之间的缓和主要表现 

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经过长期的多轮谈判,双方在若干问题上取得进展。 

1972年5月尼克松作为访问苏联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在莫斯科同勃列日 

涅夫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一系列文件,最重要的有三项。一是《关于限 

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规定双方均可部署两个反弹道导弹系统。事 

实上双方的有关技术都远未成熟。二是《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 

些措施的临时协定》,规定冻结双方的陆地洲际导弹及其发射器、弹道 

导弹潜艇和潜艇导弹发射器等的数量,双方均可使用合法技术手段对对 

方进行核查。苏联在多数冻结项目上拥有数量优势。对于弹道导弹携带 

的弹头数量、当量和质量,可运载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和中程导弹,以 

及正在研制的有关新技术,协定都未加限制,双方仍可在这些领域展开 

竞赛。该协定后来未能发展为长期条约。上述文件及其补充议定书统称 

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三是 《苏美相互关系原则》,规定双方在 

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互利合作关系,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 

用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这次美苏首脑会谈是缓和的重要标志。此后几年,首脑会谈成为推 

动缓和的重要方式。1973年勃列日涅夫访美和1974年尼克松访苏时,双 

方都签署大量合作协定,但军备控制谈判无实质性进展。1974年11月美 

国新总统福特同勃列日涅夫在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双方达成口头 

协议,规定了未来10年双方拥有的洲际导弹发射器、潜艇导弹发射器和 

重型轰炸机的最高限额,其中包括先进的分导式多弹头导弹的限额。事 

实上苏联还没有这种导弹,美国的拥有量也远低于限额。这在一定程度 

上预示了以后核军备竞赛的方向。但随后双方在美国的机载巡航导弹和 

苏联的新型轰炸机应如何计算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后续谈判进展缓慢。 

     1972年美苏首脑会谈期间,双方同意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和中 

欧裁军会议,分别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推动欧洲局势进一步缓和。 

     欧安会是多年前苏联首倡的。1972年11月开始举行筹备会议,后来 

先后举行外长会议和专家会议,1975年7月底到8月初在赫尔辛基举行 

首脑会议,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共35国与 

会。首脑会议通过最后文件,内容包括欧洲国家间关系指导原则、建立 

信任措施、人员交流、经济与文化合作等。苏联关心的首要问题,是通 

过确认欧洲各国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进一步巩固在战后获得的势力范围。 

最后文件包含了有关内容,但在西方坚持下规定可以通过和平手段改变 

边界。西方更关心建立信任措施、人权和人员交流。最后文件规定:双 

方在一定范围内举行一定规模的军事演习应预先通知对方,邀请对方派 

观察员观看;各国应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促进人员更自由地往来。西 


… Page 58…

方希望这些能成为向苏联和东欧施加影响和压力的手段。在经济合作方 

面,会议希望各国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赫尔辛基首脑会议是东西方关 

系缓和的高潮。但后来召开的欧安会续会并不顺利,未取得显著成果。 

     中欧裁军会议1973年10月起在维也纳举行,北约和华约19个国家 

参加。双方提出了不同的裁军原则,都希望借机削弱对方。北约认为华 

约在中欧拥有优势,主张均衡裁军,最终使双方保持同等数量的地面部 

队。华约认为双方在中欧处于均势,谈判不应破坏既有力量对比,主张 

对等裁军,即双方按相同数量或相同比例裁军。谈判绵延十余年而无结 

果。 

     缓和使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往来增多。西欧国家同苏联、东欧 

之间开始进行经常性的高层政治对话乃至首脑互访,贸易额显著增加, 

经济和技术合作有所发展。戴高乐是最早倡导缓和的西方领导人。他1966 

年访苏,建立了法苏特殊关系,他的继任者蓬皮杜(1911—1974)保持 

和发展了这种关系。这是法国的独立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西德由于其 

地理位置和独特处境,自70年代初起长期注重发展与苏联、东欧的关系, 

希望缓和进程能持续下去。芬兰是唯一同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48年)的西方国家。70年代苏芬关系更加密切。苏联与日本的经济 

关系也有所发展,但北方四岛问题长期妨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3)缓和的停顿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世界人民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愿望。美国和苏 

联推进缓和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但主要是出于各自国 

家利益的需要。它们希望降低对抗的程度,减少核战争的危险,而从未 

打算放弃既得利益和既定目标,也从未幻想对方会这样做。它们希望停 

止在已无多大实际意义的领域 (如核武器数量)和无法不冒风险就改变 

现状的地区(如欧洲)的竞争与争夺,而把注意力转向其他领域和地区。 

这表明对峙和争夺都将继续下去,也决定了缓和的限度。 

     尼克松在50年代以坚决主张反共而闻名,由他倡导和推行缓和曾得 

到美国政界的普遍支持。1972年尼克松访苏后,欧洲局势有所缓和,战 

略武器数量得到初步限制。东西方之间迫切需要解决又较容易解决的问 

题已大体解决。尼克松下台前后美国国内发生关于缓和的争论。一些人 

更关注美国的军事地位,对军备控制持怀疑态度,主张不惜代价地谋求 

军事优势;一些人担心缓和会使西方丧失斗志,影响西方联盟的团结, 

从而可能在苏联的讹诈面前退缩;一些人更注重人权,要求政府公开支 

持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一些人以为缓和会使苏联减少与美国的争夺, 

当发现事与愿违时便认定缓和没有达到预期结果。这些争论首先影响美 

苏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美国制订贸易改革法案时,参议员杰克逊等提出 

修正案,反对给予限制其公民移居国外的非市场经济国家以贸易最惠国 

待遇。1974年底美国国会通过包含该修正案的贸易法案。苏联认为这是 

对其内政的干涉,拒绝改变移民政策,并于1975年初宣布不再执行1972 

年签订的美苏贸易协定。两国政府通过加强经贸关系促进缓和的努力遭 

到重大挫折。 

     1976年缓和的趋势明显削弱。1977年民主党人卡特(1924—)就任 

美国总统后,美苏关系更趋冷淡,缓和走向终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 Page 59…

个方面: 

     苏联积极介入非洲事务。苏联长期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支持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