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袖毛泽东 (1893—1976)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纲领,要求废止 

国民党一党专政,组成联合政府,在“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 

基础上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他认为这是符合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状 

况的。 

     国共两党分歧的焦点是抗战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在美苏从合 

作走向冷战的背景下,两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和谈与内战。 

     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对华政策都是为了落实雅尔塔体系的有关内 

容。日本投降后,美国支持国民政府垄断受降,迅速恢复对沦陷地区的 

控制;同时敦促国民党在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前提下组成容纳共产 

党人的政府,以便建立统一的、有效的统治。美国试图以此确保它在中 

国和东亚的地位。美国的政策得到苏联的赞同。在美国推动国民政府按 

照雅尔塔会议的安排同苏联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和有关协定后,苏联 


… Page 19…

    再次确认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蒋介石的“领袖地位”, 

    并要求中共随着美苏妥协在国内同国民党妥协。中苏协定包含雅尔塔会 

    议规定的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特殊权益的内容。国民政府认为这有 

    损中国主权。它签署这些协定,是由于美国的压力,也是为了确保苏联 

    的承认和换取苏联在国内问题上的某种支持。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在蒋介石邀请下、在美国驻华大使陪同下前 

    往重庆。蒋介石和毛泽东以及国共两党代表经过商谈和谈判于10月10 

     日达成“双十协定”。双方确认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决定结束国民党“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保障民主自由权利,党派 

    平等,实行普选和自治。但在谈判期间和以后,国民政府加紧在全国部 

    署军队,向中共在抗战时从日军手中夺得的战略要地和交通线推进。双 

    方不断发生军事冲突。此外,双方都力图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东北 

    地区。 

         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到中国“调处”国共争端,杜鲁门发表 

    声明要求中国实现民主和统一,苏、美、英外长会议也要求中国在国民 

    政府领导下实现团结和民主化。  1946年1月国共两党宣布停战,并在 

    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上达成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协 

    议。协议规定:组成国民党和国民党以外人士各拥有一半名额的临时联 

    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制订宪法;实行议会制,立法院由直接选举产生; 

    实行地方自治;实行军党分立、军民分治、以政治军。2月国共两党在马 

    歇尔参与下达成“整军方案”,规定陆军由国共军队按5∶1的比例混合 

    编成,复员编余人员。但在东北问题上未达成协议,那里的冲突也未停 

    止。蒋介石对政协协议并不满意。3月国民党推翻了政协会议通过的宪法 

    草案。政协协议还未落实就被废弃,国内和平前景暗淡。美国虽然不满 

    意蒋介石的做法,但为维持亲美政权,仍向国民党提供用于准备内战的 

    军事援助。中共在争取和平的同时,也开始为进行自卫战争做准备。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再起。在此之 

    前不久,毛泽东针对冷战开始后国内外流行的对国际形势的悲观估计指 

    出,美苏关系不会破裂,它们迟早要妥协;这种妥协不要求各国人民“随 

                                                                             ① 

    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 

    这表明,在内战发生时,中共将不理会雅尔塔体系对中国国内政治所作 

    的安排,而要根据对中国情况的独立判断制订对策。1946年底国民党单 

    方面召开“国民大会”,1947年初马歇尔离华,国共谈判随即完全破裂。 

    此后,中共将以迫使国民党继续和谈为目的的自卫战争转变为以推翻国 

    民党的统治为目的的解放战争。 

         1947年中共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发起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 

    国民党统治区域。国民党坚持内战反对和谈的政策及其造成的严重经济 

    后果,遭到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1948年国内形势发 

    生根本转变。在军事上,共产党的力量超过国民党。在政治上,中共获 

    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国民党彻底孤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等 

    战役的战略决战,中共在1949年初控制了长江以北主要地区。4月解放 

    军渡过长江,迅速解放全国。国民党在大陆的各级政权均被摧毁,残余 



① 《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184—1185 页。 


… Page 20…

势力败退台湾。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战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冲破了雅尔塔体系 

的约束,改变了东亚的政治力量对比,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2)国内变革与对外政策 

     1949年9月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参 

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起临 

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 

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权力机 

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全国人大召开前由政协全 

体会议代行职权;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国营经济发挥领导作用。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长期的战乱使中国的财政经济状况非常严峻,生产大幅度下降,通 

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在农村占主导地位。 

人民政府成立后迅速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在财经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 

行统一财政收支、统一贸易和物资调动、统一现金管理,建立正常的经 

济秩序,恢复市场稳定;在工商业方面,合理调整工商业,对各种经济 

成份统筹兼顾、一视同仁,使它们分工合作,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恢复和 

发展生产;在农村,实行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 

农具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并适当发展农村互助合作组织。 

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主要产品产量达到或超过 

日本全面入侵以前的水平。 

     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这一年起,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帮助下 

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整个经济开始纳入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轨 

道。这在当时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从事大型基础工业和基础设 

施的建设。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逐 

步发展,私营工商企业开始被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在 

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速度逐渐加快。 

     人民政府成立初期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方针。即:对前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 

不予承认,对以前历届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 

理;不急于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承认问题;在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情况下,倒向社 

会主义一边。这些方针是考虑到当时总的国际形势和两个阵营对待中国 

革命的不同态度而制定的。 

     人民政府成立后迅速得到苏联以及东欧和东亚社会主义国家的承 

认,并与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印度等亚洲国家和丹麦、英国等西欧 

国家也与中国建立不同程度的外交关系。美国等多数西方国家拒绝承认 

新政府,与台湾国民党当局保持外交关系,支持台湾当局占据联合国等 

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席位。朝鲜战争发生后,美国海军进入台湾海峡,将 


… Page 21…

台湾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下。从解放战争后期起,西方国家过去取得的 

在华特权被逐步取消。外国兵营被收回或征用,政府接管被外国控制的 

海关并重新确定关税政策,外国船舶被禁止在内河自由航行。中国军队 

进入朝鲜参战后,美中两国先后管制或冻结对方在本国的财产。英、法 

两国的部分在华财产也被征用或代管。由于1950年12月美国开始对中 

国实行禁运和中国后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他外资企业逐渐收缩和转 

让。外国在中国兴办的文教事业也先后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接办。 

     1949年底到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经过谈判签订“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权益的协定。  1945年8 

月苏联同原国民政府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失效。中苏同盟条约规定,两国 

共同制止日本及其盟国的侵略行为,并在一方受到这种侵略时另一方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