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安伏在地上痛哭流涕,“韩忠远说是海匪所为,但臣仔细查探,并无海匪上岸痕迹……幸存下来的村民躲入臣家中,臣才知是韩忠远所为,所为不过是一珍珠……最为臣所不齿的是,他,他竟然还将村民首级算作海匪首级邀功,畜生也不过如此了,”马安脸色涨的通红,“不,他是连畜生都不如,那些孩子,那些老人,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最老的足有七十六了……”
大殿之中一时间只能听到马安的控诉。
马安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是真的难受,想到那天进村看到的情景,马安只恨不能手刃了韩忠远。
马安在惠州永县做了五年的县令,他家中殷实,信封的是道家,因此对仕途没多大的野心。
他在永县虽然没多大的作为,但清正廉明,加上也算尽到了扶助指导百姓之责,朝廷要求的都中规中矩的完成了,剩下的,他大多喜欢交给治下的百姓自己治理。
也因此,他治下的百姓很自由,也很喜欢他,与这个县太爷相处得不错。
而马安和韩忠远不陌生,但也不熟悉。
一个是地方长官,一个是驻守的兵部长官,韩忠远的官职又比他高,平时都是去结识知府大人的,所以马安和韩忠远只能说是认识对方的脸。
永县靠海,十二个村里更是有三个村直接连着海,除了打渔,就是靠下海捞珠为生。
而每次出海都是九死一生,也因此,大家出海的时候都是几十上百个青壮一起,那次出海也一样。
但不一样的是那次是属于年轻人们的一次打闹,二十多个玩得好的伙伴一起出海扑鱼,因为年轻,也因为人少,他们并没有走远,只在浅海里玩耍似的比赛打捞鱼。
后来是大家玩闹的时候船晃了一下,有一人不小心跌进海里,顺手又抓了一人下去。
在渔村里长大的人都会泅水,也因为人多,大家也都不担心,扔绳子的扔绳子,扔桶的扔桶,再不济也能下水拉人……
但意外总会发生,其中一人感觉脚被东西咬住,差点沉水,另一人忙将人顶上船,咬着人的那只巨蚌也就浮现出来。
大家费了不少力气将人弄出来,顺便将蚌也给弄死了,里面硕大的一颗珍珠就露出了真容……
之后的故事很简单,二十多个少年兴冲冲的要拿了珍珠回去邀功,三个村的长辈们聚在一起,最后决定将珍珠卖钱后将钱给那二十多个孩子分了,但须得拿出一部分来给三个村平分,那些钱放在村里的公款里,那被蚌咬住的少年和托着少年上船的小伙伴多分一些。
珍珠交给长辈们拿到惠州城中交易,但他们在半途中就遇上了韩忠远……
去惠州城的长辈共有六人,但只有一人活了回来,也只说了一句“快逃!”就死了……
☆、426。第426章 之怒(中)
韩忠远遇上那六人是意外,得到那颗珍珠也是意外,但就是这意外,让八百多人丧命。
韩忠远在惠州干了十年,因为没有人脉及财力,年近四十依然是一个五品的小参将,底下带着一千二百官兵,惠州又穷,他不敢太过得罪那些势大的乡绅,就只能从底下的老百姓那里搜刮一些东西。
他的行为无疑就和马安冲突,所以他们虽然不熟识,但关系一直不好。
当时正入冬,他带着几十个手下到附近转转,就遇上了一群赶集的百姓,他们手上的东西不多,但归拢归拢也够他们买酒喝,所以韩忠远没有阻止手下的人。
六个老人带着三个青壮,他们的珍珠就藏在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的裤兜里,贴身藏着。
知道那些兵不过是想要他们手中的货物,六个老人拦着青壮,让那些兵将用作掩饰的货物和背篓拿走了,本来这样也就过去了。
但韩忠远的一个手下见其中两位老人穿的是棉布衣物,有八成新,想到家中老头子要置办过冬的衣服,就勒令他们把衣服脱了……
他们是为了谈判时多一些筹码才翻出了最好的衣服穿上的,却没想到闯了大祸。
这是奇耻大辱,跟着的三个年轻人都有些冲动,撕扯间,老人觉得让那些兵上前扒衣服只怕要把珍珠给搜出来,就忍辱把衣服给脱了。
事情若是到这儿完了也就算了,偏偏其他兵看那人得了两件好的棉衣,纷纷也把目光对准了其他赶集的人。
因为赶集多是同一天日子,所以大家都习惯相约一起上路,路上碰见了,也会叫着一起走,加上赶去集市都是这个时辰,所以聚在一起的足有百人,里面男女老幼都有。
惠州民风彪悍,两边又多是高山深林,土匪可不少。
那些人给抢了货物本来就已经生了怨气,此时见好一些的衣物也抢,有几个血气大的哪里忍得?
他们又不像这九人有所顾忌,所以就与韩忠远的人冲撞起来。
那些兵士也是横惯了,能跟在韩忠远身边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人,见有人反抗,大鞭子就抽了下去。
若是在江浙一带或是关中,百姓们说不定就忍了,但西南东南一带民风彪悍,他们被激起了血性,就与那几个兵士打起来了,拉扯间,将几个老人也给牵扯上了。
韩忠远早觉得这几人有古怪,见三个年轻人努力的要将几个老人护在中间,而其中五个老人又隐隐的将一人护在中间,韩忠远眼睛一眯,手中的鞭子一甩,就将中间的老人卷出来,手中甩了几下,老人的衣服就尽碎了,那珍珠也就避无可避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韩忠远只觉得血气上涌,心里眼里就只有这一颗珍珠,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周围全是血,他手握着珍珠,手中的刀已经杀了五人……
周围都安静下来,全都恐惧的看着韩忠远。
韩忠远冷漠的看着四周,沉声吩咐他的手下,“一个不留,全杀了!”
村庄出来的六个老人三个年轻人,只剩下两个年轻人和三个老人了……
三个老人推着两个青壮,吼道:“快跑,快回去报信!”
两个年轻人却护着三个老人往外跑,而其他赶集的人自然也不会站在原地等人杀,全都奋力朝两边的山林跑去,他们知道,只有跑到里面去,才能得到一线生机……
赶集的,男女老幼都有,幸存下来的,不过才十几人。
而那三个村庄也只跑出去一个老人,他是被其他人拼死护着跑出来的,但也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话就死了。
三个村庄隔得不远,消息如风一般散出去,不少人都开始收拾东西往外跑,也有人连东西都不要往外冲的,但更多的是舍不得,舍不得离开这里,抱着观望的态度留了下来。
但他们心中微弱的希望在夕阳落下后就破灭了。
三个村子留下的八百三十二人全都死了!
马安得到消息后就带着衙役赶过去了,他一开始并没有怀疑韩忠远,而韩忠远也咬死了说是海匪突袭……
马安几乎都要相信了,他悲痛之余带着人赶往海边,希望能得到多一些海匪的消息,可他到了海边才发现不对,这里并无海匪登陆的痕迹。
可以在那么快的时间内杀光三个村子的海匪,数量应当不少,怎么会一点痕迹都不漏?
有了第一个疑点,随后的疑点也接连出现了,海匪上岸无非就是劫掠,但刚才他们进村,渔民家中的财务似乎并没有多少损失,最关键的是,韩忠远及他的属下身上都带了血迹,但一具海匪的尸体都没见,就算对方努力争抢尸体,韩忠远也不可能一具都没留下吧?
一个疑问连着一个疑问,一个最不可能的答案涌上心头,但找不到动机,马安不愿意相信那个猜测。
马安带着人重新回到村子,却在韩忠远的眼里看到了杀意。
一直有些书呆子本性的马安在危机之下激发了最大的潜能,他悲愤欲绝的讨伐了一下海匪,决定回去后向朝廷上折,无论如何要剿杀海匪……
韩忠远见马安没有怀疑,眼里的杀意才稍减,马安带了所有的衙役来,甚至还有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韩忠远没有把握可以将所有人留下来。
杀朝廷命官和杀老百姓是不一样的。
杀老百姓也许可以遮掩得过去,但杀朝廷命官却很难,何况,当时韩忠远根本没时间思考这些,他是被逼着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
他也后悔过的,他不知当时怎么就动手杀人了,他一直在想,当时他若是只将珍珠抢过来,回头再甩他们几两银子就是了,落的不过是强买的罪名。
这样的事多少官吏做过?
只要不出人命,上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他偏偏杀了人。
当时他回过神来时,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让别人知道。
所以他才要灭口。
他将珍珠带回了家,藏好后就立马前去军营点兵,他给出的手续理由是,有人回报说有海匪在沿岸登陆。
海匪京城登岸扰民,其他人并没有怀疑,韩忠远就带了三百多个直系属下直奔那那个村庄。
那时他也没细想后果,只是想着不能叫他们把消息传出去……
可现在他屠村后冷静了些,冷静下来就是后怕,而马安赶的时间很巧,正是他的勇气消退,正惶惶不安的时候。
所以他就放马安离开了。
马安回到县衙,第一件事就是将实情及自己的猜测写了密信叫人送去知府大人府上,又写了密折叫人送进京城,然后就是安排将家人送出去……
马安做完这些,就在后院里看到了几个血人,他们是从韩忠远的屠杀中逃出来的,还有两个是恰巧不在村里逃过一名的。
三个村庄,活下来的不过百余人。
血海深仇,他们只能找马安为他们做主,在来之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若是马安不帮他们,他们就只能进京告御状了。
幸运的是,马安愿意帮助他们,而马安也知道了韩忠远的“动机”。
马安有些焦躁,更多的是担忧,他在屋里转了好几圈,最后道:“我要亲自上京,你们可愿意护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