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机扭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让这鱼符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完全没有丝毫的缝隙和连合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才使得它一直躺在一堆小玩意儿当中,没有被人发现。亲手打开一个机扭,让历史得以重现,对任何一个搞收藏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而老者要他自己打开,也走出于对他的尊重。
张辰不禁暗赞一声,这老者倒是独具慧眼,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鱼符是内有玄机的。
当下也不含糊,道一声“老先好眼力。”
把那鱼符拿在手里,轻轻地抹去上面的泥土杂质,又让宁琳琅拿出一块消毒的布巾擦过之后,又用一块软布,在鱼身上来回擦着。不一会儿,鱼身尘埃尽去,一条黑亮的铁鱼出在眼前。整条鱼虽然造型比较死板,鱼眼也比一般的鱼要大一些,好像是有点生气的样子,但是鱼身上的鳞片和鱼头上的纹饰却是很漂亮,丝毫毕现的,和方才那个沾满泥土和污渍的小玩意儿完全不同了。
这时候,周围已经围了十几个人,都走路过的藏友和最近的摊主。
那个卖给张辰鱼符的摊主也在其中,看着张辰擦拭过后的“铁鱼”心里莫名的升起意思悔意,难不成这玩意儿真是什么“鱼符”?
但是马上就又把这个想法压了下去,不会的,这东西在自己手里有一年多了,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擦拭过,这黑亮的颜sè见过好多遍了,可是除了颜sè比较好之外,这东西并没有其他的特别之处。倒是那鱼头上的玟饰还不错,可也不能单靠着那点玟饰就说明什么,说来说去也就是一个不错的铁鱼,否则的话,自己怎么可能贱卖呢。再说那材质,说铁不像铁,说钢不是钢,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但肯定不是兵符。那兵符都是两半的,这铁鱼完全没有缝隙,怎么可能是兵符呢。
谁知道这小子和这老头儿是不是骗子,专门来这里搭伙儿骗钱的。
这伎俩也不怎么高明嘛,先买下一件普通玩意儿,然后再由老头儿出来说法,最后就是借着短时间的炒作把东西高价卖出去,当我是傻子吗?
我先冷眼旁观,等到真要有人出手的时候,再站出来揭穿他们的诡计、骗局,也在这潘家园天棚区立一立自己的名号。这时候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刚才他还暗夸自己眼力好,想把张辰当凯子骗,结果被对方揭穿呢。
张辰将鱼身擦拭干净之后,心里也忍不住赞了一声,这鱼的做工还真是精细,每一片鱼鳞都排列有序,一片压着一片,且又大小适宜,如果假以颜sè,怕是和真鱼毫无二致了。鱼头上的神兽纹也是活灵活现的,极为精致,就是这点儿工艺也值个千把块的啊。真是想不明白,那个摊主敢把那么假的过分的麋品虎符买到一万,可这么漂亮的一条鱼,却只卖了一百块,真怀疑那家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张辰早已经通过意念力观察过这物件的内部构造,对于机括的设置已经完全了然于xiōng,打开这枚鱼符上的机关简直就是手到擒来。把软布交给宁琳琅装进专门的袋子,就把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捏在两只鱼眼上,开始一正一反地转圈。等听到轻微的一声“啪”之后,右手捏住鱼尾,左右动了动,接着又把鱼尾旋转了一圈。
又是轻微的一声“啪”张辰放开鱼尾,左手依旧捏着两只鱼眼,拇指前推食指后拉。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那“铁鱼”居然真的分成了两片,和表面颜sè不同,里边是金灿灿的一片。
左边那片的鱼头部分有一处微微凸起的浮雕状,鱼尾部分则是有一处微微凹陷,右边那片则反之;鱼头到鱼尾之间的腹部,分别排列着两行铭文。
围观的众人都惊呆了,这么神奇的事情可是从来都没见过呢。别说那些个路人甲乙丙丁,就连见惯了张辰手里神奇场面的宁琳琅和张沐,还有那一直表现得十分沉稳的老者,都有些微微的惊讶。@。
第一五二章七子八婿满床笏(下)
那位收了张辰三百块的摊主,现在更是恨不得抽自己百八十个大耳片子,好能够让自己长长记性。又看走眼了,这……,这怎么可能啊,我这不是一双慧眼的吗,怎么和瞎子也差不了太多啊,难道说我尼玛的天生就是受穷的命吗?
这个摊主和其他围观的摊主,都同时做下了一个决定,回头把自己手里的东西全部仔细研究一遍,任何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就像这条铁鱼一样,看着它不起眼,可说不准就是宝贝啊。
看着张辰手里的鱼符一分为二,老者也有些激动,情不自禁地站近了一点,和张辰一起去看那左右两片上边的铭文。右边一片上面是“兵甲之符,敕汾阳王,事涉江山,如朕亲临”,左边一片是“大唐代宗皇帝,宝应元年八月”。
意思大概就是说,这玩意儿是指挥天下兵马的信物,现在把它交给汾阳王,如果有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拿出这玩意儿来,就相当于皇帝自己的旨意了;从唐代宗宝应元年八月开始,这个事,就这么定下了。
汾阳王是谁?郭子仪啊,据说是全天下古往今来最会当官的一个人,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叛乱,年近八旬依然披甲挂帅,击败吐蕃大军。一辈子伺候了四个皇帝,从武状元开始,官至宰相,封郡王;也是惟一一位由武状元出身当了宰相的;被唐德宗尊为“尚父”。
史上曾说他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可不是吹的。老郭家一家子都是大官,好些个子孙也都是娶了公主的,算得上最大的皇亲国戚团体了,皇帝对他家的疑心自认会少一点,又说郭令公此人,带兵打仗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是这武人若是多了一颗好脑瓜子,那就更了不得了;传说郭子仪最爱看《史记》,从中也学了不少本事,皇帝信任他让他去打仗,可是他以打完仗就主动请皇帝把兵权收回去,说的是一套一套的,皇帝自然是更加信任他了。
这兵符可就是三军指挥权啊,有了辖制天下兵马的权利,想干个啥偷鸡摸狗,气吞天下的**工作,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了。
自古以来,兵符都是两块的,一半在将帅手里,一半在皇帝手里,没有啥大不了的事情,是不会使用的,甚至有些平安官员,干了一辈子工作,也没有把两片兵符合在一起的时候。而且,为了防止掌兵的将帅有什么不和谐的举动,朝廷对于兵符的使用也很是严格。说严重点,看着是掌管着万千兵马,可是你想要调动五十个当兵的,大概就是比现如今一个排左右的编制稍微多一点吧,如果没有两片兵符合并,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一般来说,兵符上的文字是没有这样的,都会写上一句“右在皇帝,左在某某地方”,存世的兵符并不太多见,但是结合古代帝王的权术,能够发下这样的兵符,绝对是少之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这鱼符上明明写着,这两片都是给郭子仪的,并且遇到危及江山社稷的时候,可以代表皇帝,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啊。
那么皇帝对他有多信任呢?有一出戏,叫做《打金枝》的,就是说这个呢。他儿子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和公主吵架着了急把公主给扇了,公主就说我老子是皇帝你还敢打我啊,你也太无法无天了。他儿子就说,皇帝算个吊啊,有啥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我老子不想做皇帝罢了。
公主被赶出家门,去到皇宫娘家,和他老子说了这事。郭子仪也不是摆着看的,当下就去跟皇帝请罪,皇帝却反过来安慰他,说什么“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小两口关起门来吵架拌嘴是很正常的事,咱们是亲家,做为他们的长辈,要是把这事情当真了,那可就闹笑话了。
“小伙子,借一片给老朽看看如何?”老者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激动了。
张辰见老者一脸急切,期待,还有些懊悔的表情,估计这位很有可能就是奔着这玩意儿来的,只不过自己抢先一步了而已。刚刚已经答应给他看看了,倒也不怕他耍什么花招,就把其中的一片递给那老者。
老者接过那片鱼符之后,仔细地端详着,眼睛里满是欣喜的神色,嘴巴里嘟嘟囔囔地念叨着一些好像是地方性的语言。张辰听不懂他念叨什么,也懒得管他念叨的到底是什么,只顾着看自己手里的那片,意念力却释放出去,笼罩在老者和他的几个保镖周围,只要他们有所异动,就逃不出张辰的布控。
老者念叨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又开始说普通话了;“这鱼符做工当真是精细啊,以陨铁为外壳,采用包嵌的技术把黄金裹在里边,竟然看不到一点衔接的痕迹,外表奇特而内里华贵,实在是难得啊。而这机括的设计和制造也是十份的精巧,以鱼眼和鱼尾同时作为机关,端得是巧夺天工。”
“郭子仪戎马一生,直至八十四岁高龄方才卸甲,对大唐王朝鞠躬尽瘁,保得大唐江山安宁二十余年。历玄、肃、代、德四帝,两度入相,屡建奇功,满门富贵,后代多为皇亲国戚,爵至公侯者众多,却安于天命。史传郭子仪大寿,子女皆往拜贺,七子八婿满床笏,帝恩之盛古今罕有,也只有他能够当得起皇帝如此的信任了。”
“天下兵符万千,能够不分而持之的却是仅有这一枚,说他是古今天下第一兵符,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这鱼符上并不见‘合同’二字,背脊处也没有骑缝的铭文,又有如此精巧的机关锁合,果然与古籍所记载的一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它在泥土破烂之中混杂了千年,从来没有被人发现或者找到,小伙子,你真是好运啊。”
张沐毕竟不是打小就开始入行的,虽然一直以来学习都很努力,但是她从学习收藏开始,到现在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的典故还不甚了解。
听了老者的话,就问张辰:“小辰,什么叫‘七子八婿满床笏’啊?”
她这一问,了许多在场的人也是竖起了耳朵,想要听一听。全民收藏归全民收藏,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爱好收藏的人都是行家,甚至连那些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