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黑酸枝木条案,条案旁又设了一张鸡翅木方桌,用来临时摆放藏品,以供观众鉴赏。
那些现场的观众一进到hua园里,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古朴之气,虽然摆设和装饰全都是新造的,但依然头1ù出一股古sè古香的韵味。各人依次坐好之后,有些懂行的观众已经现了,这里座椅、条案,以及不远处摆着的茶台、躺椅这些东西全都是真家伙,最次的也是鸡翅木,看来这节目真有点意思。
尤其是有几位眼力还行的观众,已经看出来还虚席以待的嘉宾席上,那张巨大的条案,居然是黑酸枝木整板的,天呐,这可是难得的好物件儿啊,是这酒店的呢,还是节目组的啊,不管是谁的那都了不起啊。
九点半,现场观众全部入场后,节目录制正式开始。主持人正是那位孔雀台的一哥粱斌,此刻正带着耳麦面对摄像机,伴随着欢畅轻灵的开场音乐,做着他的工作:“博古藏谈,谈古论今,欢迎大家走近综合类古玩鉴定赏评节目《博古藏谈》。大家好,我是粱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文明,薪火相传浩如烟海。从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就有了各葬各样的文明传诸于世,人类几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璀璨光辉的文明……,而这些人类文明的载体得以流传到今天,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载体来谈一谈。”
现场观众热烈鼓掌之后,粱斌继续道:“接下来,我们有请这期节目的嘉宾入场。他们分别是,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第一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席鉴定专家,著名历史学、文学教授,陈志远老先生。陈老不但是一个收藏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和师者,先后培养出了无数的学科专业人才:也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爱国学者,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表态,要把自己毕生的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现在已经捐献了一千多件。”
观众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老人是值得任何人尊敬的,每一声鼓掌都经得起考验。
陈老出场坐在条案后左手第二把圈椅上,国人以左为上,又是长者居中,这个位置非陈老莫属。
粱斌接着介绍:“著名收藏家、书法家,收藏协会名誉会长、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京城博物馆席鉴定专家,石住山老先生。”
观众鼓掌,石老坐在了陈老的下位子上。
“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理事,故宫博物院玉器杂项鉴定专家,田乃男先生。”
掌声比之前稍弱,国人对于专家之称,还是比较看好年高者,田乃男坐在陈老身边。
“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理事,珠宝玉石协会理卒、唐韵古文化研中心董事长,张辰先生。我们欢迎他们。”
掌声再弱一些,毕竟张辰太年轻了,完全没有专家该有的年龄,而且也没有介绍他是什么专家。可有些观众还是看出来了,这个最后出场的年轻人,就是那个刚才在门口扶着陈老进来的,估计是陈老的晚辈,带出来历练一下的吧。
四人坐稳之后,粱斌就要尽到他的责任了,这个节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宣传唐韵。职业xìng的规范式微笑1ù出来,道:“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唐韵古文化研中心这个机构。唐韵是国内最大的,也是家个人出资建立的古文化研机构,致力于研究人类古文化精髓,将其扬光大。张辰先生作为一名收藏家,斥巨资三十多亿,致力打造最好的古文化研究机构,这种为传扬古代文明的付出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这回观众的掌声热烈起来了。
粱斌待观掌声稍平之后,接着道:“另外,我们还要感谢本节目的最大支持者之一,汉府大酒店,我们的摄制现场以及所有的道具,都由汉府大酒店提供。”
张辰心里就开始念叨了:快停吧,再说下去广告就太明显了。
也许是粱斌听到了张辰的心声,也许是节目组就是这么策划的,总之,粱斌是感谢完了。
“好了,该感谢的我们都已经表达了心意。闲话少絮,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鉴宝、赏宝的,接下来就有请第一位藏友带着他的藏品登场。”a。
第一九七章十足的赝品
第一位藏友从hua园的入口处进来,手上抱着一个长条形的盒子,装的应该是画轴一类的东西。
等这位藏友走近了,粱斌上前问道:,“这位藏友您好,先恭喜成为参与博古藏谈的第一位藏友,今天带来的是什么藏品呢?”
这些程序在之前应该已经有工作人员讲解过了,藏友对粱斌的问题并不陌生,答道:,“我今天带来的是一幅古画,这东西在我们家搁了有好几十年了,之前有过收古玩的上家里边去看过,给了个价钱六万块,当时家里也不急着用钱,又觉得这是个老人留下来的东西,就没张口答应。这两年不是收藏热了吗,我也想学习学习,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可也没真懂了多少,听到这节目之后,我就想拿来让专家给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东西。”
这位还真话多啊,连别人给他的开价都要说说,估计对这幅立轴的期望不小。粱斌也很顺着他的心意,道:,“看来这收藏热已经到了一个温度了,那就预祝您这收藏的第一步旗开得胜吧。”
藏友说句,“谢谢”继续向着凉棚下的鉴定嘉宾处走去。
人来到张辰等人所在的条案前,恭敬地鞠了一躬,道一句,“各位鉴定专家好”把那盒子放在条案上打开来,拿出里边的画轴,说道:,“请专家给看看,这是不是真东西。”
立仙展开,绢本设sè,宽五十多公分,纵近九十公分,hua梨木画轴配缠枝莲纹青hua轴头。画面的内容是一个老人坐在石头上,手里拿着烟袋子装烟丝,脸上是满足的笑意:一边的小童正抓着老人的辫子,用辫尾在自己脸上来回刷着。画面右上有,“山南老人含怕像,乙丑年六月,山yīn任颐”等字样。
四人今天虽然专司不同,但对于字画也都不是生手,看过之后相互对视点点头,以做肯定。
石老是今天的字画类鉴定嘉宾,对于这方面的藏品,都是以他为主的,笑着对带来这幅画的藏友问道:,“你这画画是有些年头了,你说的开价六万,那应该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吧?”
,“是啊,您怎么知道?”这位藏友对石老能够说出准确的时间很不解。
,“呵呵,这个咱们待会儿再说,先请现场的观众来鉴赏一下吧。”
现场观众都是自愿报名的古玩爱好者,来参加节目的目的就是想多接触一些玩意儿,多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这些对自己的收藏都很有帮助。
观众一一看过之后,主持人随机采访了其中的几位,问他们对这幅画的看法,这些都是要作为节目内容剪辑播放的。观众毕竟不是专家,而专家也不大可能混在观众里边来参加节目,观众的回答自然也就是有真有假。
对观众的采访结束之后,粱斌再次面对镜头”“我们的节目不只是鉴定,还要在鉴定的同时做出点评,普及一些古玩的知识,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下面就请今天的鉴定嘉宾石老先生对这位藏友的藏品做点评。”
石老看着这位藏友,笑眯眯地道:,“你刚才问我怎么知道那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是因为你这昏画是任颐的真迹,而任颐的真迹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差不多都是给那么一个价钱。当然,对方的开价略低了一些,十万左右还是能接受的。
任颐是清朝末年的画家,是清末“海上画派”中的重要人物,在人物、hua鸟等传统绘画方面前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他的人物画,以写真肖像画别具一格,也让他成为了“四任,之一,没有他,这“四任,在书画历史上的名头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响亮。画家中以人物画擅长的很少,能够有成就的就更少了,这也是任颐能够受后世追捧的原因。
,“你这昏画啊,sè墨交溶,风格明快,画面内容温馨活泼,极富创造xìng,是任颐画作中的精品,很有收藏价值,好好留着吧。”
,“那您的意思是,这幅画最好别卖吧,那您能不能给我说说,这幅画到底值多少钱呢?”这位心里还有不甘啊。
石老也笑了,道:,“我呢,只能负责帮你鉴定一下真伪,价钱我没法给你估算,如果这幅画是我的,我一定不会卖。”
,“我理解您的意思,这画是我爷爷那时候分家分给我父亲的,我但凡有三分奈何,肯定不会卖的,我就是想知道一下这东西的价格,以后我入行也好有个参考。”条案后的四人都笑了,这还没能入行呢,就想着捣鼓这个级别的玩意儿,这样的心态是要吃大亏的。
田乃男也不等石老说什么了,对这个藏友道:,“收藏呢,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了璀璨的历史文化,一件藏品对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喜欢的hua两倍三倍的价钱也有可能,不喜欢的打对折也不一定有人要。你非要有个估价的话,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来说,就在九十年代初的价格上加个零吧,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了。”
这位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忙鞠了个躬,嘴里不停说着,“谢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出去了。
第二位藏友出场,这位是抱着一个一尺多高的大盒子来的,看他的样子,里边的东西份量还不轻呢。
与主持人的交谈中已经知道,这位带来的是一尊观音菩萨像,来到案前一样是问各位鉴宝喜宾好,接着就把盒子放在条案上,
取出里边的菩萨像。
看着这位就要把东西放在案上,田乃男忙出声把他拦住,道:,“慢,这东西不能这么放,这条案可是难得的精品,刮一下就可惜了,放在这边的垫子上吧。”
这位拿出来的是一尊近四十厘米高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立像,这东西份量很不轻,而且底座上难免有一些不平整,是会损坏桌面的。
这么重的东西,陈老和石老都不适合拿起来观看,四人只好是起身围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