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样的想法,心里也就放松下来,把这里逛完了就回去休息,采买采买就该抓紧时间回京城了,这次出来了一个月还要多,有不少事情都已经落下了,印尼的那三百万吨燃油还得想办法弄到李天平指定的地方去呢,可没时间耗着了。
本来是谋着良渚玉来的,但是却收了不少其他的玩意儿,心里不着急是假的。可是好不容易劝说自己放松了心情,不再去想他了,这东西却是自己冒出来了。
就在还有三四间店就要逛完的时候,张辰却看到了希望,这间店里摆放着一琮一璧,造型、玟饰和雕刻工艺都完全符合良渚玉的特点,释放出意念力观察之后,七层紫金sè的光芒流动其上,绝对是如假包换的良渚玉了。
这几天在古玩市场里看了无数的新仿良渚玉,现在可算是找到真家伙了,张辰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拉着宁琳琅就冲那一琮一璧走过去。
可接下来,张辰的〖兴〗奋劲儿就又被打击了,这玩意几人家不卖,别说想捡漏了,就是huā大价钱都不成。店老板也是一个爱玉之人,难得收到这么两件宝贝,哪里舍得出让呢,只是说,看看其他东西有没有喜欢的。
不过张辰也没有灰心,既然在这间店能够找到,那在别的地方一样也能有,迟早会让他碰上的,这回弄不到不是还有以后呢吗。
要说良渚玉,李天平手里就有,李天平虽然投身商海,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意人,可他的鉴赏底子打的好,这些年来功夫也没有放下,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琢磨。他在玉器上的成就,仅次于褚铁眼在瓷器上的成就,是绝对的大师级别。
只要张辰想要,李天平手里没有太多,十件八件还是能拿出来的,这些张辰都是见过的,早些年李天平也给过张辰一块良渚玉,现在还在他家里放着呢。要说稀罕程度,张辰还真不至于没良渚玉不可,他就是想自己收两件而已。
就像红山玉极难在南方遇到一样,良渚玉是长江流域的古文化在北方也是极难遇到的,但凡能在市面上看见的,一千件里边最少有九百九十九件是假的,剩下那件还很有可能是破损了的。而张辰又比较年轻虽然十来岁就入行了,可那时候他出手的几机会几乎等于零,早些年有人在南北之间来回倒贩的时候,还轮不上他去收东西。
这些年来,张辰收了不少的红山玉,怎么也有十大几块,可这良渚玉的收藏却是一直空白着。这回来了苏杭,可是良渚文化的主要地域眼看着唐韵也要正式运营了,这么重要的文物不能没有啊,所以他才动了想要收两块的念头。
其实还真不至于哪怕是最大最全的博物馆院,也没能把天下所有种类的古物全都占上的,少那么一两样不算什么,而且李天平和董老手里都有,到时候自然不用他发愁。
想到这里,心情也就好转起来,张辰和店老板聊了几句之后,还真就在这店里看起来了这间店经营的东西比较杂,玉器、瓷器、字画、家俱什么的都有,也算是品种繁多了吧。
不过,除了那两件老板不肯出让的良渚玉之外,也就只有几件小玩意儿还有些年头一对茶碗是同治年间的民窑五彩,但却是有了冲的(冲,瓷器上的裂),价值就低了不少,剩下的大多是宣统和民国的,也没有什么大师之作。
看过一圈之后张辰正要离开,却见店门口进来一个小伙子,把手里抱着的长盒子往罗汉榻上一放对老板道:“二舅,我二舅妈让我把你这东西烧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给你拿来了,你看这怎么办啊?”
店老板看了看榻上的盒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唉,这个老婆子啊,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这有什么啊,这也是艺术嘛,烧了多可惜啊。你二舅妈没说什么吧?”
“倒是没有发脾气,就是,就是说您是老不正经。”年轻人犹犹豫豫地说了这么一句。
张辰听着两人的对话,眼睛就看向那个盒子,心想这里边装的是春宫画吧。这老板估计是看过不少回,说不准还是偷偷看的,结果被老婆发现了,看来他这老婆还ting厉害的。
那只盒子有两尺多长,一柞多宽十多公分高,这样尺寸的盒子都是用来装大轴子的,一般的小幅面画作不会放在这种盒子里。这么大幅面的春宫画可是少见啊,历史上倒是有几个善画春宫的名家,唐伯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这话肯定不是唐伯虎的,否则这老板怎么能藏起来呢,也不知道这盒子里边装的是什么人的大作。
虽说张辰不是什么饥渴过渡的单身汉,也不是什么yin棍,但是对古人的春宫画倒也愿意多见识一下,走到那张罗汉榻前,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这盒子里边的东西能看看吗?”
老板到不觉得什么,答道:“可以啊,1卜伙子你看吧,不过女娃娃要是害羞的话,就到别家先转转吧。”
宁琳琅早就猜出这里边是春宫画,这时候已经到另一边回避了,邵茗听了店老板的话也有些明白过来,跟着宁琳琅走了。剩下的几个空乘要么是没有进店里,要么就是在别处的,离得都不算近。
张辰看了一下身边没有异xing了,就把那盒子打开来,里边果然有两幅大轴,另外还有几本叠在一起,像是册页一样,但是却要略小一些的册子。
拿起一本小册子,册首上写的是“**九式”翻开一看,里边果然是春宫图,按照《**经》记载的行房姿势,以仕女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旁的崔正男也凑上来,看了一眼,就不禁出声道:“师兄,这是春宫画啊,比你家里藏的那些那些〖日〗本春宫好看。”@。
第二零八章回家再说
崔正男的话本来没有什么其它的意思,上次张辰在加勒比海得到的那批宝崭里,有不少的〖日〗本春宫画,安镇忠和崔正男几个也都看过一部分,这时候见了古代的春宫图,不免要比较一番。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跟着进来店里的几个空乘,还有其它的两个女顾客,现在都是用一种很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们,有一点鄙视,有一点厌嫌,还有一点愤愤不平。也难怪人家有这样的反映,他们俩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而春又宫这种东西又是被很多人明面上所不齿的,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讨论春宫,能让人家对他们笑得出来吗。
张辰也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化了,尤其是邵茗的双眼,这时候正瞪着崔正男呢,说不来待会儿就要对这个小师弟大发雌威了。嗯想也是他活该,悄悄看看就走了,谁叫他这么口无遮拦呢,也不看看是什么环境。
可是还得保持住自己的尊严啊,张辰不疾不缓,情绪没有任何变化,正声道:“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我给你讲啊,之前你看的那是〖日〗本的皇室春一宫,代表的是扶桑绘画技艺的精粹。而这个呢,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脉,这东西叫做素女九式,出自《素女经》,是古代流传最广的科普书籍,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而且这个不是春一宫画,它有一个名字叫“嫁妆画”意思就说这是,这是在女儿出嫁前,父母买来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到夫家去的。旧社会的人们对于两xìng的知识无从学习,只能是靠着这些来做xìng启méng教育,新婚之夜的时候,就照着这嫁妆画上的样子,依葫芦画飘完成两个人之间的人生第一次”它的意义和作用很深的。
我们不能戴着有sè眼镜去看它,要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理解,《素女经》指导人类进行正常且和谐的两xìng生活,最早提出了“优生优育,这个观点,并且总结出了很多科学的范例,例如怎样能使女xìng更容易怀孕,如何通过正常且有效的两xìng生活来融洽夫妻关系,这些都是很伟大的论著,怎么能和春一宫相提并论呢。”
说完放下手中的《素女九式》,又拿起另外一本册子,边看边说:“要知道,春一宫是春一宫”科学是科学,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的,哪怕是一幅春一宫画”也不是一无可取之处。明代的大才子唐寅,诗、
书、画三者皆精,留下了多少的千古佳作,还有和他同时期的仇英,那也是极高明的书画大家,他们和文徵明、沈周二人并称吴门四家,在〖中〗国书画历史上有相当高的评价和的地位,可这两个人的春一宫画却也画的极好,这些春一宫画也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画风和当时的社会现象的题材。还有一位叫做赵子昂的,就是那位元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号称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幅,此人也作了很多春一宫画,你能说他们都很下流吗?
我给你讲个故事,说有一天苏轼和他的和尚朋友佛印聊天,说到了相互看对方像什么,苏轼开玩笑说佛印像一坨屎,佛印却说苏轼像一尊佛,苏轼问他为什么,佛印说:你心中有屎眼中就是屎”我心中有佛眼里就是佛。所以说啊,这春一宫画呢,你心里想它是yín秽之物,自然就觉得它难以入眼:如果你心中想它是一件艺术品,必定会认为它璀璨光华。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他所著的《路史》一书中,说:“有士人藏书甚多,每柜必置春画一册”这可不是瞎说,古代的大学者们都会收藏春一宫画,难倒他们也是如饥似渴的流氓吗?”
其实这话张辰自己都不信,说出来只不过是冠冕堂皇,拿来壮壮声势,调和一下周围众人的不屑而已。《路史》中是有那么一句话,可是后来有人问徐渭那句话是为什么,徐渭回答说:“聚书多惹火,此物可厌火灾也”虽说民间一直有那么一个讲究,可这里边的味道就值得推敲了,古代文人们的huāhuā肠子多着呢。
张辰看这本春一宫画册是倒着看的,一边说一边看,说完那些话也差不多看到了头,画册首页上出现几个字,让张辰略微有些jī动了。
忙翻到后边一页一页看过来,每一页的春一宫上都有名称,“怀中抱月”“后园赏春”
,等等等等的,还有简单的诗句,署名款为“十甫”。
这些个字和首页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