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永盛对熊立军点点头,道:“小熊,你辞职这个事情,实在是胆子太大了。不过呢,年轻人,敢想敢干,也是好事。说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熊立军道:“苏科长,你也知道,我现在辞职手续已经办下来了,待业证也领了,我想自己开一个小商店,这就需要办一个个体营业执照。可是我今天去工商局问了,人家说手续很麻烦,办下来得好几个月的时间。我听说苏科长和县里各个局的关系都很好,所以我想请苏科长给帮个忙。”
“是这样……”苏永盛点点头,然后就不再吭声了,既不说能帮忙,也不说不能帮忙。
汉华厂作为一家省属企业,是县团级单位,汉华厂的一个科长,与县里的各委办局领导是平级的。从权力和利益方面来说,汉华厂的科长比县里的局长还要略胜一筹,因为企业掌握的资源更多。在物资紧张的年代里,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协作关系,搞到一些紧俏商品,而县里的这些部门,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苏永盛是汉华厂的保卫科长,平时经常与县里的公安局、工商局之类的部门走动,多少也混了个脸熟。有些时候,公安局、工商局之类的部门还要托苏永盛的关系帮忙搞点商品,所以苏永盛在县里还是比较吃得开的。
熊立军说的这件事情,对于苏永盛来说,属于举手之劳。毕竟办个体营业执照并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工商局卡熊立军,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习惯性地办事拖拉而已。如果苏永盛去过问一下,办下一个证应当是很快的。苏永盛在这件事情上不吭声,是在等着看熊立军是否还有其他的话要讲。
果然,熊立军微微笑了一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放在桌上,然后推到苏永盛的面前,说道:“苏科长,我办这个执照,其实也是帮一个老板做事。我的老板希望我早点把证办下来,这样就可以开始营业了。他说,办这种事情,可能各个方面都要打点,我也不太懂行,所以,这些打点的事情,可能就要麻烦苏科长去办了。这里有50块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苏科长先拿去,帮我买些合适的东西,送给各个环节上的人。如果钱不够,还请苏科长再跟我说。”
苏永盛的脸上泛起了一片光芒,他用眼睛瞟了一下那个信封,然后说道:“这个事情,还是比较麻烦的,我也得去找找人。不过,小熊你放心,不管怎么说,你也曾经是厂里的职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会尽力给你去办。至于这些钱嘛,我先收下来,你也知道,现在这个社会风气不好,办什么事都要用钱。我会尽量给你节省,到时候,多余的钱我再还给你。”
“好的,好的,那就麻烦苏科长了。”熊立军呵呵笑着,与林振华一道起身告辞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熊立军送出50块钱,苏永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帮他搞到了个体营业执照,同时还告诉熊立军,工商那边他已经打好招呼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为难熊立军的。
“想不到啊,我老熊现在也是个小老板了。”
在兰武峰租下的一处门面里,熊立军看着钉在墙上的营业执照,感慨万千地说道。
“老熊,别搞错了,林哥才是老板呢,你和我一样,都是打工的。”兰武峰在一旁不客气地提醒道。在过去的几天里,他们俩已经混得很熟了,兰武峰对于熊立军吊儿郎当的作派很是看不惯,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熊立军的商业头脑,比他要强得多。
“知道了。”熊立军不满地应道,“我就是自己陶醉一下,不行吗?我说峰子,你不能成天像林老板的跟班一样,你要有点独立精神,懂吗?”
“我挣的是林哥的钱,林哥让我干嘛,我就干嘛。”兰武峰道,“老熊,我记得你也这样说过的。”
熊立军道:“没错没错,我是说过。不过,我好歹也是跟林老板当过同事的,你不能让我成天对他点头哈腰吧?”
两个人正有惊无险地绊着嘴,林振华进来了。熊立军一个箭步蹿上前去,点头哈腰地问候道:“呵呵,林老板来了,你吃饭没有,要不要喝点水?”
————————
应一位读者的建议,改了一处细节,只是几个字,不影响剧情,主要是与当时的时代相适应。
061欣欣商店
熊立军辞职的事情,在汉华厂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随后很快就平息了。时代已经不同了,人们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就有了更多的宽容。没过多长时间,许多人已经想不起熊立军这个人了,似乎他从来也不曾在汉华厂存在过一般。
对于林振华来说,熊立军的加盟算是一场及时雨。熊立军与兰武峰有着高度的互补性,一个滑头,一个耿直,最为难得的是,两个人对于林振华都有极高的忠诚。
为了让熊立军安心,林振华一次性地拿出了2000块钱,分给熊立军,作为他的安家费。熊立军一反常态地没有拿着这笔钱去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把钱全部交给了在乡下的父母,告诉他们说自己要去闯荡社会了,如果有个什么闪失,这笔钱就作为他们的养老费用。
熊立军是因为一包万宝路香烟而下海的,但他下海之后,抽的烟反而比过去还要差了。其实,林振华付给他的工资是非常高的,相当于他在工厂时候的两倍还多,但熊立军却似乎失去了高消费的欲望,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
以熊立军的名义办下的这个执照,对应的是一家叫作“欣欣”的商店。以林振华的解释,这个名字意味着商店的生意将会欣欣向荣的意思。不过,熊立军偷偷地告诉兰武峰道:“欣欣”其实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这个小姑娘大名叫作杨欣,是老板娘的候选人。
经营一个商店的事情也是非常繁琐的,熊立军和兰武峰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忙活,白天要卖货,晚上要盘点、结账、收拾店面。林振华说了好几次,让他们再雇一个帮工来,他们死活不同意,觉得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这两个人都是穷怕了的,一点钱都要死死地攥在手上。
电子表热卖了一阵之后,就开始慢慢冷却下来了,毕竟一个县城里的购买力是非常有限的,当那些想买而且买得起的人们都买完了之后,原来的火爆场面就不复存在了。幸好,这时候麦克镜的销售又开始红火起来。
这是1980年的5月份,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央视播出,总戴着一副大墨镜的超人麦克的形象风靡神州,直接激发了一种被称为“麦克镜”的商品的市场。林振华未卜先知,提前准备了两大箱麦克镜,结果一投入市场就被抢购一空。丰华县的小年轻几乎人脸一副麦克镜,全都出自于欣欣商店。
棋先一招带来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等到其他的个体户回过味来,跑到广州批来大量的麦克镜时,这股热潮已经过去了,市面上的麦克镜价格大跌,已经挣不到什么钱了。
欣欣商店还推出了一样畅销商品,那就是计算器,这在当年也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了。计算器的用户主要是各家单位,其购买方式与普通消费者不同。兰武峰不敢直接到各单位去推销,而熊立军则觉得无所谓,他背上兰武峰的那个大帆布包,装上一包的计算器和电子表,开始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敲门兜售。
熊立军巧舌如簧,能够把死的东西都说成活的,一块小小的计算器到了他的手里,就能够被演绎成四个现代化的必要装备,似乎哪个单位不配上几个计算器,就会被时代抛弃一般。
此外,他还带着一些价格低廉,但精巧可爱的小礼品,搭配在计算器里,搞“买一送一”这样的促销活动。这些小礼品价值虽低,但对于各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买计算器的钱是由单位掏的,而这些“赠品”则不需要入账,是可以归个人所有的。
在第一批采购的商品销售得差不多之后,林振华派出熊立军再赴广州,采办新的商品。出门之前,林振华交代熊立军,到广州之后,可以去找一个叫作“中意集团广州办事处”的机构,那个机构会给他提供必要的帮助。
原来,在林振华的欣欣商店欣欣向荣地发展之时,祁仲谋在重庆开的中意商店发展得更为迅速。凭着林振华赊销给他的五千元货物,祁仲谋挣到了沉甸甸的第一桶金。这位商业天才在拥有了这笔几万元的启动资金之后,就如困龙入海,开始尽情地施展手脚了。
重庆的市场远比丰华县要大得多,而祁仲谋的经营能力也远在林振华、熊立军等人之上,所以,当林振华等人刚刚挣到十几万块钱的时候,祁仲谋已经有了百万身家,他在广州建了一个办事处,专门负责与走私贩子们联络,采购各种廉价商品,然后再发往重庆销售。
祁仲谋是一个念旧的人,他深知,自己能够如此迅速地起家,主要原因在于林振华的帮忙。他在挣到钱之后,迅速地归还了林振华赊给他的商品的货款,同时还告诉林振华,自己在广州拥有这样一个机构,林振华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在广州办,可以随时找这个机构帮忙。
在祁仲谋的帮助下,熊立军摸清了广州的各处商品批发渠道,同时还攀上了公安、铁路等各方面的关系。熊立军在与人打交道方面明显比兰武峰要强得多,他能够放得下架子,对每个人都陪着笑脸,所以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够吃得开。
成箱成箱的走私商品从广州运往丰华,把欣欣商店的货架撑得满满当当的。除了传统的电子表等商品外,熊立军还根据丰华居民的需求,采购了诸如喇叭裤、尼龙袜、尼龙衬衣、气体打火机、塑料文具盒等五花八门的时尚货。这些商品,在国营的百货商店里是绝对看不到的,而又是刚刚有点闲钱的人们所热衷于购买的。
欣欣商店的名气很快就做大了,在丰华县博得了一个“小香港”的美誉,意思是说香港有的商品,在欣欣商店就能够买到。熊立军对于这个传言十分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