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脑医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件来。

其实,清华班最重要的是生源,能不能进这个班,主要还是要看学习成绩。魏光然是“慌不择路”以这个来作为弥补道歉的道具,至于林晓楠的学习成绩如何,他也顾不上了。

沈临对所谓的一中的清华班没有了解,而就是了解,他也不会动心。林晓楠在乡下的学习成绩是非常优秀,但进了城,未必能排在前列,勉强进了这种尖子班,对她来说不是好事——简单一点说,跟不上呀,反过来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再者说,他已经决定送林晓楠去二中,都跟孙春兰谈妥了,不可能出尔反尔。

一念及此,他挥挥手:“不用了,我们已经决定去二中。对了,孙校长,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的帮忙,为了表达我们的谢意,也是为了支持市里的教育事业发展,我们翰宇商贸公司决定捐资500万设立助学基金——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同时资助所有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

沈临财大气粗一张口就是五百万。

孙春兰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魏光然则难堪到了极致。

他开出一百多万的条件,沈临都没有答应,而这番,他却主动要掏出五百万来,这岂不是当面打他的脸?

他脸色铁青,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却不知,在沈临眼里,他的脸根本不值钱,打他的脸都不屑一顾。

孙春兰连连道谢,她自然不会傻到拒绝沈临的善意。有500万的助学资金,她可以办很多事了。而二中之所以比一中略逊一筹,主要原因就是市里的财政投入向一中倾斜,若是有大量资金的注入,二中迎头赶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魏光然嘴角哆嗦着,最终还是灰头灰脸地低头离开了包厢。从始至终,无论是孙春兰,沈临,还是黄婉玲,都不曾正视他一眼。

沈临在酒局上给二中许诺了五百万的助学基金,孙春兰不敢怠慢,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局汇报。而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涉及市属重点中学,教育局的人也不敢怠慢,直接向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汇报,从而一层层最终到了市长郑建国和市委书记黄南那里。

其实,黄南早就知道这事了,因为他的女儿黄婉玲当时就在场。

不到半天的时间,孙春兰就得到了上头的指示和答复。

第一,同意接受翰宇商贸公司的捐资助学,对企业家的这种无私义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肯定,要求二中专款专用,设立沈临教育基金,派一个专职团队来管理资金。

第二,即刻组织捐资助学和沈临教育基金启动仪式,市里两位主要领导要全部出席仪式。

沈临捐的钱,冠名基金也属于正常。组织仪式,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层次的仪式,有教育局的领导乃至分管教育的市领导出席就算是撑死了,怎么惊动了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位党政主官?

后来孙春兰想起沈临的身份,也就释然了。

市委书记和市长这明着是支持和高度重视教育,实则是对沈临的善意予以热烈回应。

第221章沈临教育基金?

孙秀兰毕恭毕敬地汇报完天北市方面的答复,沈临皱了皱眉道:“没有必要冠我的名,再说,晓楠在二中上学,这么大张旗鼓对她不好,秀兰,你跟孙校长说说,以后要对晓楠一视同仁,不要给她什么特殊待遇,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不利。”

孙秀兰苦笑:“董事长,学校、教育局的态度很坚决,说这是市里主要领导的要求,还请董事长通融一二。”

沈临不可能冠名一个助学基金,更不会出席什么仪式,他本来就隐居天北不愿意公开抛头露面,怎么可能如此哗众取宠?

沈临果断地摇摇头:“你去跟他们说,就说我不同意。没有必要冠名,如果非要冠名,那就冠公司的名称吧,就叫翰宇教育基金或者翰宇助学基金,冠我的名肯定不行。至于出席仪式,你或者老马出面就可以了,我不会参与。”

孙秀兰知道沈临是说一不二的人,见他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劝,就离开去跟堂姐孙春兰联系。

市里那头听说沈临不愿意冠名更不肯出席仪式,黄南和郑建国两位党政主官自然也就不肯再出席,只委派了市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出面参加。

下周一早上,沈临亲自开车送林晓楠入学。

尽管沈临再三表示不要学校方面太“关照”林晓楠,但孙春兰还是亲自迎候在了学校门口。

沈临无奈地带着林晓楠走过去,周遭进入校门的很多学生都好奇地打量着怯怯地跟随在沈临身后身材瘦削背着一个新书包的林晓楠,心里猜测着能让校长亲自出面迎接的转学过来的学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孙校长,您真是太客气了,怎么好意思让您亲自出来。”沈临无奈地耸耸肩,微笑着拍拍林晓楠的肩膀,柔声道:“晓楠,这就是孙校长。”

林晓楠飞快地扫了孙春兰一眼,向孙春兰鞠躬小声道:“您好,孙校长!”

孙春兰笑着拉起林晓楠的手来,热情道:“沈董,这样,孩子就交给我了,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喏,她的班主任老师过来了。”

一个身材修长留着一头披肩发穿着时尚的年轻女教师快步走过来,刚要笑着打招呼,突然目光一凝,望着沈临讶然道:“沈临?是你?”

竟然是“过去沈临”的大学同学何玲玲。

“过去沈临”在大学期间是那种出了名的老实孩子,甚至说是有点懦弱,虽然学业成绩不错,但在大学同学中口碑一般,没有几个人瞧得起他,愿意跟他来往。

因此,大学毕业后这还是何玲玲第一次见到沈临。

上学时,两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谈不上熟悉,当然同班同学也谈不上陌生。

沈临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过去沈临”的大学同学,而且她还是林晓楠的班主任老师。

沈临的记忆翻卷而过,他微微一笑,向何玲玲伸出手去:“你好,何玲玲,这么巧,你在二中当老师啊。”

何玲玲有些诧异地跟沈临握着手,却暗暗扫了旁边的孙春兰一眼。

她大学毕业后被家里安排进了二中当老师,因为业务出色,已经成长为初中重点班的班主任。而这两天,她先后几次被校长亲自找谈话,说是有一个大人物家的小孩要来她的班上插班,要求她加倍关照。

何玲玲万万没想到,所谓大人物竟然是大学同学沈临。

在她的印象中,沈临哪里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大学四年,她没见到沈临家里有人过来探望他,而从沈临捉襟见肘的消费能力来判断,不可能出身富贵之家。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什么大人物?

何玲玲奇怪地跟沈临握着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

孙春兰也很意外,自己学校的老师竟然是沈临的相识?

她扫了何玲玲一眼,何玲玲赶紧解释道:“孙校长,我和沈临是大学同学,同班同学呢——对了,沈临,我记得你是京城人吧?什么时候来天北的,怎么也不跟老同学打个招呼?”

沈临轻笑一声:“我来天北时间不短了,我真不知你在二中当老师,否则的话,我就直接找你了——这是我——我妹妹晓楠,以后跟你上学,就拜托你了。”

对外解释起来,沈临只能说林晓楠是自己的妹妹,他虽然收养了林晓楠姐弟,但他的年纪毕竟不大,说林晓楠是养女也忒滑稽了一些。

因此,林晓楠虽然口口声声喊他沈叔叔,但却喊唐曼秋叫“曼秋姐姐”,而沈临对外则跟林晓楠以兄妹相称。

林晓楠微微红了红脸。

在她本心里,是想喊沈大哥的,但考虑到沈临对自己姐弟恩深义重,为了尊重他,才勉强喊他沈叔叔的。

何玲玲拉起林晓楠的手,微笑着:“老同学,交给我就行了,走,晓楠,跟我去班里跟同学们见个面吧。”

何玲玲心里有满腹的疑惑。

她不相信沈临是什么大人物,但从校长殷切的态度来判断,沈临现在似乎真的飞黄腾达了。好在她也不急,有沈临的妹妹在她班上,她日后对沈临的了解是迟早的。

何玲玲拉起林晓楠的手来,正要走向教学楼,突然之间,一个推着自行车穿着宽大校服的女生刚向孙春兰问候一声,就莫名其妙地一头栽倒在地,引起旁边不少学生的惊声尖叫。

孙春兰和何玲玲也大吃一惊,立即围拢了上来——这女生是何玲玲班上的学生。

“先不要动她!”沈临也凑过来,飞快查看了一下突然晕厥过去的女生的脸色,向孙春兰急急道:“孙校长,你先叫救护车,我来看看她的情况!”

孙春兰立即掏出手机来报120急救电话,却也顾不上考虑沈临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沈临试了试昏迷女生的脉搏和脉息,暗暗皱了皱眉。

这女生脉象微弱,气血两虚明显,以她的年纪显然有些奇怪了。他微微闭上眼睛,半蹲在地上,又切住女生的脉略一品,才恍然大悟,这女生十四五岁的年纪,正在青春期,却患上了罕见的妇科病——非周期性子宫出血。

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很明显,女生正处在生理期内,因为崩落之疾,失血过多,加上学业紧张,诱发了突然性晕厥,倒也没有生命危险。

沈临上大学期间,业余兼修中医,有时还给同学针灸,何玲玲是知道的,见他如此动作,倒也不奇怪。

沈临挥挥手:“把她抬到室内吧,孙校长,没有必要叫救护车了,她的问题不大,我可以治。”

孙春兰讶然,心说龙腾的大老板竟然还懂医术?却也依言命几个学生帮忙,把晕厥的女生抬到了旁边的传达室里,同时让看热闹的学生散去上课。

就连林晓楠都很吃惊,她默默跟随在何玲玲和孙春兰的身后进了传达室,静静站在一边。

孙春兰向何玲玲投过闻讯的一瞥。

何玲玲勉强一笑:“孙校长,沈临似乎懂中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