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 有利于良好作风、习惯的养成。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作风、习惯。在一个企业内部如果树立几个典型,那么就可以带动身边一部分人,如果这群人都这么干,那就会使另一部分人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带动全部人去积极工作。
当然,任何事物都像双刃剑一样,有积极的一面,就有消极的一面,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从众心理倾向一致的压力,容易窒息成员的独创精神。如有的人有新的办法或独特的见解,但怕人说“好出风头”,为避免“枪打出头鸟”的风险,从而不敢说心理话。有的由于深受“一致”的约束,从而使一些有益的独创的见解埋没了。例如某公司员工张某颇有创新精神,但每次有了新的想法、见解,都被同事“保持一致性”的说法给扼杀掉了,结果,有好几次他的想法本来可以使公司大受其利,但其后都被其他公司给抢先了。每次事后小张都后悔不迭,但每次都因从众心理而失去了机会。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墙头芦苇随风倒,常有理L遇到事深于世故表现圆滑,不说好,不说坏,谁人也不见怪,任其自然,什么责任都不承担,久而久之消磨腐蚀了主动性、创造性,逐渐使群体失去活力。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是很多的,这种心理的消极作用危害是很大的。对待这种情况,应多加教育,要把这种人这种事逐渐引导到好的积极的一面,减少其负面影响。
有些群体对持不同看法的人,不能容忍,致使有的成员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沉默寡言,不参与讨论,不发表看法建议,对团队的事件均漠然视之,直接影响了群体的内聚力与战斗力。许多人因为不得志而走向了一个负面的极端,一下子由热情关心转向漠不关心,这种人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态度去干工作,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扩大其负面影响,引起团队内其他人的不满。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应当疏而导之,化解其不得志的抑郁心理,对其多加鼓励、任用,提高其积极性,这样反而会使其走向好的极端,成为楷模与典范。
概而言之,领导者应当注意运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消除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一定会使团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
七 为什么说群体成员对领导人的服从是完全必要的
服从,通俗地说就是按别人的命令去做事。它是指个人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
俗话说“雁行千里靠头雁”,作为一个企业来说,领导者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企业没有领导,那么许多重要决策就无法做出,就会错失良机,使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一个领导者发号施令,下属的众多成员是否应该服从呢?
事实上,服从行为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群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社会规范的意义。社会生活中,个人总是隶属于某个群体中的一员,而任何社会群体都有与其相应的规范和纪律,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如果群体成员都遵守群体的规章制度,群体就会对他加以肯定、赞赏,倘若违反规章制度,就会受到批评指责。一般说来,服从群体规范,对许多人来说都是自觉自愿的,有时某些方面也可能是被迫的,但当被迫服从成为习惯以后,就会变成自觉服从。例如上班不能迟到,班不得早退等人事企业管理制度,许多人都是从被迫服从到自觉服从。
(2) 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很重要的意义。任何一群体,由接受任务、确立目标开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联系方式,作用于客观环境,最后实现目标。在领导与被领导客观环境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领导与被领导的对立统一,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矛盾。群体的成员对该群体领导人的服从,是完全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步调一致,提高群体效力。对领导人的服从,可以使群体在其统一指挥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全体成员方向明确、步调一致、齐心合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反之,如不服从领导的安排、调节、指挥,群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群龙无首,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就无法达到目标。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群体成员无条件地服从领导人的统一命令和指挥,就显得特别重要,有些事,瞬息变化,如不及时行动,就会错失良机,造成损失。只有抓住时机,迅速果敢地行动,才能取得圆满的确效果。
因此,群体成员应该服从上级领导,而且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日本典型的上层工商业者像信奉宗教一样,始终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在经营和发展中,公司应该像一个大家庭,总裁好似雇员的衣食父母,雇员应像孝顺的孩子。特别是一些地位显赫的大领导往往将自己视为仁慈的家长,认为他们的指导原则应当受到“孩子”的尊重。日本的工商业都是根据这种逻辑经营管理企业的。毫无疑问,日本所有出色的大公司都是典型的家长式企业,但它的基本哲学绝对不仅仅是所谓的家长式独裁,而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母子”关系,它体现的是“子应服从母的关系”。
服从分为绝对服从和相对服从。绝对服从强调的原则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但在行动上不准有任何异样表现,只能坚决服从。
相对服从是出于相互模仿、暗示、顺从的心理使认识接近或趋同形成的服从。
由于领导者行使权力和发挥领导活动的方式不同,会使团体产生不同的气氛,从而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以及群体的生产效率。
在领导者专制型群体中,各成员攻击性言行显著,而且表现出对领导者服从或引人注目的行为多,在遇到挫折时,则彼此推卸责任,或互相进行人身攻击。而且在平时工作中的工作动机大大降低。从而使成员对群体的满足感降低。在领导民主型群体中,则恰恰相反,该种群众成员以工作为中心,内部彼此比较友好。
当然,一个领导该如何让群体成员服从呢?
领导者要使职工服从,必须具有领导权威。领导权威的核心是威望。一个领导有权不等于有权威。权威是领导以自己的德才行动赢得的。那么如何建立领导权威呢?①以德取威。德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建立权威的基础。德的范围较大,基本有两方面构成:一是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社会、单位或家庭,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思想作风好,为人正派,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平等待人,不搞拉拉扯扯、团团伙伙,作风民主,平易近人,谦虚谨慎,不盛气凌人,不夸夸其谈、自高自大等等。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体现在领导的一言一行之中的,下属正是通过你的一言一行来观察你的。②以才取威。才是指才干、实践经验、知识状况、完成任务的能力等。领导的威信是与领导本人的德和才分不开的。一般地说,要管理别人,必须胜过别人,这样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为人所服气。③以信取威。信即信用,即古人讲的言必信,行必果。④以情理取威。情是领导与职员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同志式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在长期人事和生活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领导与职工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体贴的表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种感情,职员就能与领导同甘共苦,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甚至生死与共,这样,领导就能做到以情动人。
领导者必须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只有这样,群体成员才会拥护你,服从你。你也可以引领你的团队战胜困难,获取胜利。
八 怎样有效应用有益暗示,减少消极暗示
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一个人在社交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也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别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相对而言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暗示的信息来自本人,称为自我暗示。自我 暗示对自身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其作用。一个人的自信心其实质就是自我暗示。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性的新任务时,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力量,正确地估量自己,并且有足够的勇气来承担这一任务,那么他就会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去奋斗,其结果也会是很好地完成任务,犹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敢于下水,这是勇气的第一步,在游泳中呛了几口水也是常有的,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学会游泳,就一定会在风口浪尖上从此岸游到彼岸。如果缺乏自信心,呛了几口水之后,就产生畏难退缩情绪,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游泳者,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往往搞不好。因此,自我暗示往往是一个人信心、意志、毅力的自我表现。
自我暗示,对个人的心理和重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严重的消极的自我暗示下,会场使个人的心理产生剧烈波动,生理有关部门严重受损。反之,一个能正确认识主观条件的人,即使遇到某种挫折,甚至是悲惨的逆境,在坚强意志的自我暗示下,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那么什么是暗示呢?暗示是批发影响者对被影响者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向传达给他人,并能引起他人反应的社会行为,它能使被影响者接受一定的思想、意见,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
暗示有这么几种表现形式:
(1) 语言暗示。语言暗示在管理工作中是最常见的。例如,在职人才应聘面试时,有些符合条件的应聘者会提出或询问其所得薪水,一般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