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氏春秋成于众人之手,必然不免有所抵牾,有所重复。重复之明显者,
除了吴起去西河事两见于长见观表两篇外,还有节表与安死,去尤与去宥,
应同与召类等,都是一意而分成两篇。现在拿其最明显的应同与召类为例来
讲。这两篇原来连篇名都相同,一样地名为召类(吕氏春秋孙校本总目应同
下注说:“旧本俱作名类,注云:‘一作应同’,今案名类乃召类之讹,然
与卷二十内名复,今故即以应同题篇。”),其作名类或应同,都是后人嫌
其重复而改的。今应同篇,开首“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详乎下民。。。
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一段,保留了邹衍的五德终始之说,言天人
之相应,似与下文言物理人事者殊科。末尾“解在乎史、墨来而辍不袭卫,
赵简子可谓知动静矣”,其故事(所谓“解”)即在召类篇末。而中间“类
固(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以下,文字与召类篇大同小异,而显
见其杂凑的痕迹,这或者是召类的初稿,为了篇数整齐的关系,故加上开首
那样一段,连篇名都来不及改了。可见艺文志把吕氏春秋著录于杂家,一点
也没有冤枉了它。
上面我们说过,吕氏春秋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最值得注意的,
其中关于农业技术的记载是宝贵的文献。但这种文献载在书里,对于尽地力
的秦国来说,也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