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的人俱往)。” 
多藏货币和有车马的富人居然做了官,正所谓“深谷为陵”了。旧贵族
感到“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正所谓“高岸为谷”了。
土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所有形态,在周初是“国有”的,但大雅瞻卬
却提出这样严重的问题: 
“人有土田,女(汝)反有之。人有民人,女(汝)复夺之。此宜无罪, 
汝反收之,彼宜有罪,女复说(脱)之。” 
土地和劳动力都可以私有、可以掠夺了。这虽然是部分的现象,但问题
是严重的。因此,富贵贫贱的关系也有了变动: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
(悦)斯引。”(召旻) 
疏为粝,粺为精,二者是大有区别的,而今贫富之判别并不是如从前那
样以血缘关系来做自明的标准了。在这样阶级关系变化之下,贵族君子也要
与民争利了。所以说: 
“如贾三倍,君子是识。”(瞻卬) 
在周初,土地与劳动力都是国有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财富的绝对权力是和神的绝对权力相适应,现在居然由
于财富权力的变动,第一次的阶级分野便被败坏了。一方面新兴的富人,显
得“威仪不类”,另一方面旧氏族贵族感到了“人之云亡”。诗句是: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
瘁。”(瞻卬) 
同时,佌佌簌簌的社会贱人,居然有屋有谷,“富人”就更显得威风了。
小雅正月说: 
“佌佌(小)彼有屋,簌簌(陋)方有谷。。。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从这些诗句所讲的财富和富人看来,已经暗示着从氏族单位到地域单位
的转变倾向。在希腊社会,“货币的凯旋行军”,把氏族送到坟墓,因而产
生了古典社会的国民之富(国民指古代的);中国古代社会既然走着维新路
径,私有财富便是在氏族制度的破坏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不完全典型的
私有财富,毕竟在厉王失国与宣王中兴之交发生出来。问题之没有解决,另
当别论,但社会矛盾的增加是明显的。

在厉王以后的西周社会,是所谓王道衰微时代。变风、变雅暴露了奴隶
制时代的矛盾。氏族贵族的剥削阶级的反动,显明地成了历史发展的桎梏: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汝)。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小雅小明) 
这已经看出了氏族君子的没落。更严重的是,诗句从“王事”(生产与
战争)方面道出了贵贱的鸿沟和阶级的对立,一方面统治阶级是怎样的享乐, 
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是怎样困于劳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小雅北山) 
小雅大东曾说出了这个秘密,即西方(周人谓之西土)以姬姓为盟主的
氏族贵族与东方(殷、奄诸族)亡国的诸氏族集团生产者,形成了对抗阶级。
诗中所谓“私人”,当即前面所讲之“富人”,后来称为国人,相似于自由
民,在悲剧的夹缝里可以“百僚是试”。诗章如下: 
“小东大东(大小东国过去氏族),杼柚其空。纠纠葛履,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在西土的贵族),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慰惠);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
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贵族阶级就是野人所养的君子或国中人或都
人士,他们是这样的豪贵: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尹氏、姞氏)。。。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匪伊垂之,带则有馀,匪伊卷之,发则有旟。。。”(小雅都人士) 
“国风中的材料更露骨,明白非难氏族贵族的坐食。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兀狻1司
兮,不素餐兮!”(魏风、伐檀) 
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是城市支配着农村、而农村复对抗着城市的历史。
西周社会,从厉王以至平王东迁,就在这个逐渐展开的阶级斗争中,引导入
灭亡之途,所谓“不可救药”。

第二节 悲剧诗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希腊古代有史诗,这种史诗的产生是和氏族制度相联接的,在新社会降
临的时候,史诗是一个先行的形式。史诗后来让位于悲剧艺术,它是适应着
奴隶大生产制与显族土地所有制的矛盾而出现的,但同时也是雅典民主制度
的产物,没有雅典市民,那伟大的悲剧艺术是难于出现的。
西周是维新的社会,文化被贵族所垄断。最初的史诗是周颂和大雅的文
王与生民,这史诗具有特别的形式,其中没有国民阶级的活动史料,仅有先
王创业的史料。我们认为它是非常朴实逼真的,因为它是以“先王”代表了
“生民”。
中国古代思想的花果,以诸子百家为代表。但它的先驱,不能说不是变
风、变雅的诗篇。在厉王失国与宣王“中兴”的阶级斗争中,社会出现了变
革运动,虽然“中兴”使这一运动流产,但问题的悲剧性却更加深了。
所谓悲剧,并不是个别人物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在真正不能解决的矛
盾中使旧的衰亡的一面导入灭亡之路的问题。悲剧思想常有歧路,它表现在
这样的矛盾中,即一方面对于旧制度采取一定的保守态度,另一方面又对于
民众的力量具有着一定的同情心。这是因为新阶级还没有典型地出现,而旧
传统压住了历史的发展。
悲剧尽管有各种形式,其共同特点,在于具有社会的矛盾根源;而悲剧
思想却主观上企图从命运中解救自己。从这意义讲来,变风、变雅无疑是先
驱的悲剧诗歌。虽然思想为官府之学所独占,然而作歌者却离心于官府之学, 
不管他们是没落的贵族也好,新兴的“私人”和“国人”也好,都暴露了周
初“王道”思想的矛盾,特别是天人的矛盾,因此,东迁前后开放出思想之
花。到了春秋,西周文物丧失,但维持传统的霸者,“以力服人”,在“兴
灭国继绝祀”的张公室政策之下,妨碍了社会的迅速发展,因而春秋时代既
有摚鹣壬诘牧账枷耄钟斜┞督准睹艿谋缢枷搿K健笆
然后春秋作”,应该是说“诗亡然后诸子出”。
中国古代社会的真实矛盾,产生了周代的悲剧思想,这是问题的中心。
(一)暴露现实的悲剧思想
东迁前后的变风、变雅无所顾忌地痛斥了腐朽的社会现实,这是这些诗
篇的特点。关于暴露贵族生活的,已如上引,今再分别详述于下: 
(甲)暴露社会的危机: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大雅瞻卬)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召旻)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汝)虽湛乐从, 
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抑) 
“天生烝民,其命匪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荡) 
“无罪无辜,乱如此幠(大)。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
无辜。”(小雅巧言)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 
无沦胥以败!”(小旻)

这显然是周初思想的反对物。诗句中不但很多命题是新的,而且很多批
判是大胆的。它指出社会的危机只有导向没落或颠覆。
(乙)讽刺氏族贵族的没落: 
“相彼投■,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瑾之。君子秉心,维其忍之! 
心之忧矣,涕即陨之!”(小雅小弁)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十月之交)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城),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节南山) 
“君子屡盟(告神),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巧言)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 
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
退。”(雨无正) 
这些诗句暴露了氏族贵族统治阶级的一切行为都和人民的利益相反。这
些贵族君子被形容为统治人民的凶恶人物!他们既然把人民剥削得不能生
存,那么上帝也就不会救他们了。这就是说,地下的阶级矛盾,在意识上反
映做上帝和统治者的矛盾了。
(丙)暴露战争中人民的痛苦: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忧心悄悄,仆夫况
瘁。。。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出车)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何
草不黄) 
“王事靡监,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唐风
鸨羽)
西周社会劳动力的来源,主要依靠了对外战争的俘获,宣王“中兴”对
东西南北的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