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道宗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临行前,周扬找到爷爷镜若山人,提起了那本《太素脉法》,问问爷爷对其有多少了解。

镜若山人告诉周扬说,中国的术门中人自古以来就相当地保守,好一点儿的是只传弟子门人,再保守一点儿则是只传骨肉嫡系,而且传男不传女。

所以很多奇门秘术只闻民间口耳相传或者是野史只言片语的记载,根本没有办法窥知全面。而且又有很多好事者喜欢托名作伪,更是让后人对那些奇书秘术真假难辨。

但是,通过把脉深层次地了解于人,确实可以知其吉凶祸福、过去未来。如果运用得法,甚至比相术还要神奇准确无论是相面、相手、摸骨、望气等等。

只可惜异书难得一见,又多散失不全,实乃传统国学的一大损失。

好在中国古代与邻近各邦来往甚密,很多在中国本土佚失失传的古籍,在周边邻国中倒是有部份还能流传至今。。。。。。

所以镜若山人非常支持周扬前往,看看那种不但民间有名而且正史亦有记载的《太素脉法》是不是在越南还有流传。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弄个手抄本回来,也算是让中华的古老秘术认祖归宗。

周扬点头答应,抱着欣喜和希冀登上了北去的飞机。

卢鹤亭派助理将周扬接到他家,一番寒暄客套以后,二人就聊起了越南学者的话题。

“卢老,这次越南来了多少人,都是干哪行的啊?”周扬问道。

“呵呵,他们这次来的人倒并不多,一共才八个人,但无论资历名望还是实际功底,都是相当厉害,”卢鹤亭笑容可掬地说,“他们那些人对易经的了解应用,确实并不比国人差多少,至少比那些学院派们,还是要强上一些的。”

“听卢老说,他们当中竟然有人了解《太素脉法》?”周扬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门见山。

“不是了解,而是精通!”卢鹤亭一本正经地说,“老夫我亲自试探了一下那个阮少水,发现他对把脉推测果然是非常地厉害,确实并不虚传。”

“卢老您是名人,他不用把脉也会知道您过去的情况;至于将来的情况又无法进行验证,卢老您是如何试探的啊?”周扬谨慎地问道,因为他并不十分相信一个越南人会有此等惊人之技。

“呵呵,我当然不能让他以我为对象来试了,”卢鹤亭说,“别说我自己,就连时常在我身边的弟子、助理他们都没用,而是找来一些从未出过国的朋友们来试探验证的,确实是十分精准。”

“哈哈,这真是太好了!我知道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易经与中医都传到越南了,没有想到他们还真是把《太素脉法》给传了下来,”周扬高兴地说,“卢老,您给那个姓阮的说说,让他给我们弄个《太素脉法》的手抄本,这也算是将我们的传统国学认祖归宗了呗!”

“诶,要是那个阮少水这么好说话,我就不会麻烦小周你跑这么远来了,”卢鹤亭说,“小周你别忘了,中医传到韩国,他们改称韩医;中医传到越南,他们改称东医。就连易经他们越南人都声称是发源于越南呢!”

“卢老的意思是,他们根本不承认易经与中医那一套,特别是《太素脉法》原本是中国的?”周扬问道。

“是啊,他们认为那是他们越南人祖上所传下来的瑰宝,怎么肯答应给我们什么手抄本啊!”卢鹤亭叹息道。

“这真是太那个了!明明是我们的,他们竟然如此数典忘祖,连一个手抄本都不肯给我们!”周扬皱着眉头,感到有些无奈人家不愿给,总不能去硬抢吧?

但是,周扬此次前来就是为了那本《太素脉法》,而且答应给爷爷弄个手抄本的,他自然是不肯轻易放手。。。。。。。。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0356章弄巧成拙笑翻天

新时间:2012…10…321:30:44本章字数:4487

请牢记本站域名。27kk。;或者在百度搜索:爱去看看

感谢大少的评价,谢谢!诚祝大少有钱有闲、幸福无边!

“算了,小周,其实这事儿也是可以理解的,”卢鹤亭见周扬眉头紧锁、深感不平,于是就开口劝道,“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中国人认为天下功夫出少林,但也有一些传闻,说是少林功夫是由天竺人达摩所授。不管传闻是真是假,至少那个达摩应该是对少林功夫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帮助。但是,如果现在天竺也就是印度人据此来要求少林将其秘笈回传,估计我们也不会有人答应的嘛!”

“这个?咳,我是这样想的,卢老,至少中医是从中国传到他们越南的,这一点儿无可置疑,再者说易经更是不用多说,绝对也是中国的,”周扬笑了笑说,“所以我认为他们应该把那《太素脉法》给我们弄个手抄本。”

“呵呵,如果那样的话,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其实这也是我请小周你前来的原因。只不过那个阮少水的民族狭隘性太强,而且眼高于顶,自认为那《太素脉法》是他们越南的、是他家祖先独创的,所以根本不愿意进行分享啊!”卢鹤亭说。

“不行,既然他来到了中国,而且又在炫耀了出来,就一定要想办法让他留下个手抄本!”周扬一脸霸气地说。

“那小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呢?可不能撕破脸面来硬的,那样的话就算他答应给你。也没有办法保证是真的。”卢鹤亭知道周扬手段不少,只怕他采用什么法术威逼于人家,那样的话就不好了。

“哈哈,那当然不会的。如果那样做的话,就算是逼他留下个手抄本,也会丢人丢到国际上,影响国家形象的。”周扬笑道摇了摇头说。

“那么小周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呢?”卢鹤亭对周扬还是充满信心的。

“收人先收心,必须让他心悦诚服,才有可能让那家伙心甘情愿地按我说的去做。对了,最好把他收为徒弟,什么事儿都好解决。”周扬认真地说道,“卢老您说这世上哪里会有徒弟对师父隐瞒情况的呢,是这个道理吧?”

“呵呵,那是肯定的。如果小周你能够让他阮少水心悦诚服地拜你为师的话。《太素脉法》认祖归宗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卢鹤亭提醒道,“不过有一点儿我可要说在前面,那个阮少水确实是很有一套,而且极为自负。要想让他低头肯定很难。更别说让他拜你为师了!”

“放心吧,这事儿可不是我周扬一个人的小事,而且涉及到散失国外的奇书古籍。我一定会想办法收伏于他的。”周扬郑重地表态说。

为了下午与那些越南学者见面时保持头脑清醒,周扬中午拒绝了卢鹤亭的热情相劝。而是滴酒未沾,只等下午想方设法让那个阮少水俯首称徒。

饭后周扬稍事休息。考虑了一下对策,于是就随卢鹤亭去见那些越南学者们。

不用卢鹤亭对半途出现的周扬多做介绍。那几个越南客人对周扬均是并不陌生,一个个报以热烈的掌声对周扬表示欢迎。。。。。。

不过,周扬从他们眼神中看了出来,他们这几个越来人虽然知道自己的名声,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但他们并非是充满敬服的样子,反而有种遇到了对手的那种兴奋感。

特别是坐在中间的那位脸色黝黑的胖子,虽然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意,但他那深邃的目光中却有一丝丝见猎心喜的意思。

不用说,中间那位黑黑胖胖的中年男子,就是深谙太素之法的阮少水!

自从周扬一出现,阮少水虽然表面上鼓掌欢迎,但两眼始终聚焦在周扬身上,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

周扬自然也没有闲着,看似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是非常认真细致地将对方那八个人的五官长相默默地记在心上,而且尽量将其五官长相与他们自身的气场结合到一块。。。。。。

中方这边除了卢鹤亭及他的几位高足弟子们,也有几位是在国内颇负盛名的易学专家,双方通过翻译非常愉快地交流着各自在易学领域的心得成果。

席间,在探讨到易经的起源问题时,阮少水一脸认真地说,虽然目前对易经一书的起源问题我们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也不得不佩服你们中国易学界对易经的研究还是非常不错的,历代以来也出了不少易经大师;不过,鉴于一些易学精髓并没有传到贵国,所以很多东西你们确实是无法研究的。。。。。。

那个阮少水看似说得一脸的真诚,似乎对中国的易学同行们表示赞许,但绕了一大圈子,最后仍是拐弯抹角地暗示,易经确实是来源于他们越南!

周扬当然明白那个阮少水话中的暗含之义,于是就笑眯眯地表示说,抛开易经的来源问题不说,不过自己还真是不曾听说过,有什么易学精髓贵国有而中国没有。。。。。。

周扬这番话正好挠到了阮少水的痒处,自然是顺口说道,他们越南曾有一本通过把脉而能知人吉凶祸福、往昔未来的古书,只是由于一直未有流传到中国,所以中国的易道中人也就只能够通过把脉来推测人的病情而已,却是不能更深一步地推测其他情况。。。。。。

不用说,阮少水所说的那本古书,就是中国正史上曾经提到过的《太素脉法》!

虽然中方易学高手对阮少水的这个说法深感不屑一顾,认为他这纯粹是信口开河,却也只能将不屑埋于心底,而无法据理力争。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由于那本《太素脉法》早已失传,现存残本根本无法达到那种深度,就是勉强进行辩驳,那也是非常苍白无力的。

更何况要想通过太素脉法进行把脉知命的话,确实远比四柱八字那一套更为复杂它不但要求研习者精通医门中的把脉之术,而且还得在那个基础上更进一步。。。。。。

所以说当周扬故意引出这个中方无力辩驳的话题时,自然有人暗暗叹息,觉得这个周扬虽然在易术方面确实造诣非浅,但今天怎么会如此不小心地引出于己不利的话题呢?!

阮少水等翻译将自己的话完整地翻译了一遍后,就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内心窃喜地观望着中方的同行们。

因为阮少水非常清楚,中方的易学研究者们并没有人精通太素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