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文水他们都愣住了,他们本想段泽涛发完脾气就该离开了,至于事情能不能解决,他们多的是办法应付,拖一拖,拖着拖着或许段泽涛就没那么要紧了也不一定呢,官场的事不都是这样吗?!没想段泽涛居然留下不走了,一定要他们给出肯定的答复,他们的缓兵之计也就泡汤了。
段泽涛也不管官员们的脸色有多难看,转头对一旁的武战辉微笑道:“战辉同志,长山市是你的地头,你帮我在煤矿招待所安排一间房住一下,另外关于长山市下一步煤矿安全整顿的工作我有些想法想和你探讨一下……”。
通过短短时间的相处,武战辉已经完全被段泽涛身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格魅力和一往无前的魄力所感染,深深为能遇到这样一位正直睿智的上级而庆幸,而段泽涛对他毫不掩饰的支持和力挺更让他倍感感激,暗暗决定要紧跟段泽涛,绝不辜负他对自己的期许!
“段省长,请跟我来,您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武战辉毫不理会董文水死死盯着自己那能杀人的目光,对段泽涛做了个请的手势,快步离开了。
谢家坳煤矿的招待所主要是提供给那些来运煤的司机和买煤的小老板住的,条件自然十分简陋,墙上的白色墙漆都已经起皮了,天花板和墙角落里还有大片发黄的水渍,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和臭脚丫的味道。
“段省长,真是不好意思,这里条件实在太简陋了,委屈您了……”,武战辉有些惭愧地道。
段泽涛摆摆手,呵呵笑道:“不要紧,这样的房间我不是没住过,我在江南省当副乡长的时候,去省城办事,住的就是这种小招待所,常住住这样的房间更能提醒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我们不少老百姓住的条件比这还不如呢……”。
武战辉心情激荡地点了点头,张罗着准备给段泽涛泡茶,段泽涛却叫住了他,指了指一旁的沙发道:“战辉同志,你别忙活了,我不渴,你长期在基层工作,熟悉情况,长山市的煤矿又比较多,你说说看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要严抓煤矿生产安全,又有这么多惨痛的教训,可为什么这些煤老板还是如此忽视煤矿安全,屡禁不止,矿难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呢?!……”。
武战辉就知道段泽涛这是在考校自己了,也是自己是否能真正得到段泽涛的认同,成为他着力培养的班底的重要机会,一定要抓住了,就平复了一下心情,小心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略一思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您提的这个问题,我也曾认真思考过,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利益!煤矿开采企业如果要完全达到国家安监总局要求的安全标准,需要投入的不是一点点,他们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利润被大大的摊薄,这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显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再加上人的侥幸心理,他们会铤而走险,置国家法令于不顾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发展不受影响,为了维护地方利益,往往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难真正监管到位,而更有部分政府官员与煤矿企业之间存在幕后交易,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暗中为这些煤矿企业充当保护伞,所以上级下达的法令就很难真正贯彻下去!……”。
段泽涛眼中精光一闪,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个武战辉思维清晰,目光敏锐,为人也比较刚正,确实是个可造之才,而自己要掌控住西山省的局面,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核心帮底,这个武战辉倒是个可以培养的对象!
想到这里,段泽涛的嘴角就翘起来了,微微一笑道:“战辉同志,看来这煤矿安全监管问题的症结你是抓到了,不过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找到解决这个症结的方法,要怎样才能将煤矿安全监管落到实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又不会影响西山经济发展呢?!你把完脉,就再给开个药方吧!……”。
第八百二十九章煤四条
武战辉此时也没有开始那么紧张了,胸有成竹地答道:“西山省以煤炭闻名世界,但也可以说是成也煤炭,败也煤炭,煤炭对于西山而言,就像是一种“毒品”,吸起来可以暂解经济之痛,长期吸食却会导致肌体衰竭和死亡,可以说正是因为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才影响了西山省的经济发展!……”。
“这些年来全国都在大干快上,对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早些年对煤炭的开采几乎是掠夺式的,不仅事故频发,对西山省的生态环境也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虽然早几年国家痛下决心,对西山省的煤矿生产企业进行了整合,关闭了一大批小煤矿,现在能留下来的都是规模比较大的煤企……”。
“但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资源开采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创新!因为资源总有一天是会开采完的,只有通过创新推动资源开采型企业转型,才能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煤炭开采企业的路就会越走窄,西山省的经济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西山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突破,就必须跳出煤炭这个圈子,打造新的经济产业链,走出新的发展路子,当然这并不是说就要放弃煤炭这个传统支柱产业,而是要推动煤炭开采企业进行创新,变单一的资源开采为更高技术含量的能源输出,比如说煤电结合……”。
段泽涛的眼睛越来越亮,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他对西山省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想法,但还比较模糊,不是很系统,毕竟他对西山省的情况还不够了解,而武战辉的这一番话就彻底把他眼前的这扇门给打开了,让他豁然开朗了,就点了点头,赞赏地看了武战辉一眼,鼓励道:“战辉同志,你说得很好,继续说下去!……”。
武战辉得到段泽涛的鼓励,更加激情昂扬了,侃侃而谈道:“煤矿安全监管问题已经成为切肤之痛,成为了老大难问题,想一下子解决不太现实,只能逐步推进,而且阻力会很大,我的想法是从三方面着手……”。
“一、设立安全专项基金,对于煤矿安全监管,如果一味地采用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不仅会引起煤矿企业的抵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也不能将所有责任全部推到煤矿企业身上,我建议从煤矿企业上缴的利税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设立安全专项基金,一方面奖励那些安全管理做得好的煤矿开采企业,另一方面可以对煤矿安全设施改造提高一定的补贴,这样更容易得到煤矿开采企业的认同,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让他们真正地配合政府将安全监管落实到位!……”。
“二、建立矿工工会,煤矿老板和矿工们的地位不对等,矿工们的合理诉求反映不上来,才会导致煤矿老板漠视矿工人身安全,对上级下达的法令阳奉阴违,执行不彻底,而且煤矿老板们有煤炭开采企业协会,矿工们却没有这样的组织,不能团结起来,在和煤矿老板起纠纷的时候常常处于比较弱势的位置,有的企业虽然有工会,但形同虚设,并不能站在矿工的角度为矿工说话,我说的矿工工公,就是由矿工们自发推选代表,组成完全独立于煤企之外的公益性组织,与政府直接对接,这样就能将矿工们的合理诉求快速地反映上来!……”。
“三、严格执行安全事故上报制度,按照国家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一次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即为特大安全事故,必须在事发六小时内上报国家安监局,但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得到执行,据我所知,一般矿难发生后,煤矿老板就会直接提着现金去和死者家属谈判,选择私了,根本就不上报,而地方政府官员因为怕影响自己的政绩和仕途,也会选择默认这种处理方式……”。
“像上次那起特大矿难,上报到中央的时候已经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还是因为牵涉人数太多,无法私了才不得不上报的,如果连安全事故上报制度都不能坚决地执行,那安全监管就完全是一句空话!要坚决执行安全事故上报制度,除了要加大对瞒报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矿工工会的建立应该也能为之提供新的信息渠道……”。
段泽涛忍不住拍案叫好道:“好!太好了!战辉同志你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认识果然很深刻啊!你刚才提的这三点建议都很好,另外我再补充一点,就是煤矿矿长和煤矿主要管理人员轮班下井制度,为什么那些煤矿管理者如此漠视矿工安全?!就是因为他们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根本就不下井,才会把矿工的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上,如果让他们也尝尝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的滋味,他们还敢如此漠视矿井安全吗?!就算为了保命,他们也要加大在生产安全上的投入吧!……”。
武战辉也是眼睛一亮,兴奋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让煤矿管理者和矿工们一起下井,他们就是想不重视安全管理都不行了!太妙了!……”。
段泽涛和武战辉都没意识到,他们的这一次谈话,对西山省乃至全国的资源开采企业安全监管工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来段泽涛将这四条煤政新规推行下去,西山省煤矿矿难频发的状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新闻媒体称之为“煤四条”。
“煤四条”的推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众说纷纭,争论不断,有人说这是胡搞,乱弹琴,也有人说这是天才般的创举,就连中央高层对此意见也不统一,这些争论一直到段泽涛离开西山省都没有中止,这也使得外界对于段泽涛在西山省的这段执政经历毁誉参半,直到数年后,中央才肯定了“煤四条”对于煤矿开采安全监管的积极意义,并在全国大力推广,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八百三十章武战辉变强势了
花开一树,各表一枝,段泽涛他们离开以后,那些官员们就都议论纷纷起来,谢东风走到董文水身边小声问道:“老板,现在该怎么办啊?难道真要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