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号首长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说。

赵德良问,你为什么觉得难说?有证据吗?

杨泰丰说,目前还没有证据,我们审讯过毛天华,他不肯说。我们分析过,这件案子,做得并不高明。余丹鸿是个什么人,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也是一个极有城府的人,虽然没有搞过公安,可他当过县委副书记,当时分管的就是公安,也当过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和公安的关系应该很大,对于公安的工作方法,他应该是有相当了解的。如果此案真是余丹鸿策划,应该更加缜密一些。所以,我们有一种推理,余丹鸿和池仁纲校长之间,可能出现了某种麻烦,甚至可能是很大的麻烦。他作为省委秘书长,不好直接出面,只好借助他人。可是,这件事很可能极其隐私,也极其棘手,他不便将事情交给外人,只好交给内弟毛天华。毛天华显然不是一个解决麻烦的最佳人选,他的头脑简单,办事毛糙,缺乏政治智慧。他很可能没将这件事处理好,让余丹鸿极为不满,毛天华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池仁纲处理了。

唐小舟暗想,看来,所有线索都连上了,根源还在那些官员日记。那些日记出现时,唐小舟的第一感觉,是池仁纲为报复余丹鸿弄出来的。池仁纲也多次表示,他绝对不会放过余丹鸿,他的行动,大概也就是那些日记。唐小舟曾受赵德良之命,暗示池仁纲,不要再弄那些日记了。当时,唐小舟认为,赵德良是出于大局考虑,毕竟一个省委常委出事,对赵德良本人和整个江南省的大局,都有潜在影响,故此,他希望池仁纲不要再发那些所谓的日记。现在看来,赵德良还有一种哲学上的考虑,官场之中,斗永远不是最佳选择,和才能彼此受益。

其实,余丹鸿比其他人更清廷这些日记是谁写的。毕竟,其中有很多事极其隐秘,能够知晓内情的,大概只有几个人。因此,要找出是谁写了那些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余丹鸿拿到那些日记的时候,曾和唐小舟进行过一次交换,唐小舟帮余丹鸿处理了那个麻烦,而余丹鸿则帮唐小舟档了唐小枚的四处告状。显然,如同余丹鸿档了唐小枚,而唐小枚事件并没有完结一样,唐小舟将那份材料退了回去,日记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余丹鸿清廷,这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将会异常惨烈。他不得不出面处理此事。

正如杨泰丰所分析的,余丹鸿将此事交给毛天华去处理。或许,余丹鸿手里确实没有能够妥当处理此事的人选,也或许,余丹鸿并不认为这是多大一件事,毛天华应该可以处理好。

事实上,毛天华不仅未能处理好此事,反而把事情搞糟了。

换个角度想想,作为省委秘书长,省委的大管家,属于全省最会来事也最会处理棘手事务的人,他的手下,肯定也集中了一批理事的高手。余丹鸿并没有将此事交给其他任何一个人,却交给了一身匪气的内弟毛天华,这是否说明,余开鸿其实很清廷,用正常的办法,根本无法处理好此事,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将池仁纲做掉?这话,他恐怕不会对毛天华说,同时,他心里也清廷毛天华会怎样干。这叫心照不宣,同时又能令自己置身事外。他唯一没有算准的,大概是毛天华做事如此不周密,导致案件被侦破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余丹鸿对于池仁纲之死,是既明白又不明白。最后,他采取自杀的方法,只不过要给整个事件,一个恰当的了局。

有关这些内幕,唐小舟拿不准是否该说出来。他拿眼去看赵德良,希望赵德良给自己一些暗示,赵德良却没有看他,而是对大家说,既然基本案情,大家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这件事,暂时就放在一边吧。今晚大家都辛苦了,恐怕还得辛苦下去。事发后,我们向中央办公厅提供了一个初步报告,明天一早,还得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报告。这个报告怎么写?大家讨论一下吧。

他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位省委常委自杀了,是一起重大政治事故,对于这样的事故,省委的相关人员,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这个责任,自然就由主要负责人来承担,与其他常委,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显然有人担心惹火烧身,比如陈运达,当初余丹鸿进入省委常委班子。他有推荐之功。后来也一直和余丹鸿过从甚密。赵德良想借机整他,把余丹鸿之死的相关责任往他身上推,既可以借机开脱自己,又能够打击别人,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至于赵德良,他或许会想,自己努力了几年,总算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自己将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推给陈运达是容易的,他却一定要考虑,这样做,对自己对江南省的政治局面,是利大于并还是并大于利。他此时如果猛珠陈运达一脚,此后,陈运达在政治上,恐怕是再也难有作为了。同时,陈运达也就会彻底地恨上赵德良,再一次站到赵德良的反面。目前江南省的政治局面,就会再一次出现失衡。他和陈运达甚至加上马昭武共同承担相关责任,是选择之一。但这种选择,恐怕三个人都会损失部分利益,没有人会乐意。

除此之外,能不能有别的路可走?唐小舟觉得,肯定是有的。讨论第一次向上报告的基调时,陈运达的那番话,其实就是一种暗示。赵德良最终同意了陈运达的提议,同样是一种暗示,说明在这件事情上面,两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两人有一句共同没有说出的话,希望将此次事件说成是一次事故。比如说,余丹鸿误将安眠药当成其他药吃下去了。

余丹鸿是误食过量安眠药而死,省委的责任,就要轻得多。尤其关键一点,江南省不会处于典论的风口浪尖,绝对有利于全省政治局面的稳定。可是,这个话谁能说?中央一旦对此认真起来,首先说这话的人,就麻烦了。这样的话不好说,别的话不能说。党政两位一号首长都有这个意思,你突然提出个别的意思,这不是和他们唱反调吗?往后在班子里,你还能有影响力?

唐小舟一边思考着,一边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赵德良见大家不发言,转向唐小舟,说,小舟,这个暂时不要记了。

这话虽然是对唐小舟说的,其实是在暗示其他常委。既然不记录,你们完全可以想什么就说什么,反正说过的话泼过的水,不会留下痕迹,完全不必有任何担心。

温瑞隆的省委常委身份,常委会已经讨论通过,报告也打上去了,只等上面一纸批复。但这个批复一直没有下来,温瑞隆需要赵德良去上面替他斡旋,自然就在各方面与赵德良保持高度默契。起初讨论第一次上报时,就是他开头,意思算是完全把握了,只是考虑细节的时候,还差那么一点点。现在,他完全明白了几位主官的意思,便再一次抢先发言。

他说,刚才我听了公安厅方面的报告,我有一个疑问,仅凭现在的证据,认定余丹鸿同志是自杀,会不会有点早了?还会不会有别的可能?比如说,有没有误服安眠药的可能?我和丹鸿同志接触不多,对他不是太了解。但我听说,他好像身体不是太好,三高,好像还有其他病,每天需要吃一堆药。既然如此,会不会有一种可能,他确实心情不好,经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吃药的时候,把药拿错了。

第071章

温瑞隆的这次说话,颇有意味。在此之前,常委会谈及余丹鸿的时候,称呼已经改变,既不称他秘书长,也不称他同志。更多的时候,直呼其名,称他余开鸿。就算在办公厅,几位副秘书长称呼余丹鸿的时候,也只是说余秘书长,不叫丹鸿同志或者丹鸿秘书长。唐小舟的感觉是,在大家的心目中,余丹鸿已经走向了反面。现在,温瑞隆又将这种称呼变了回来,说,我和丹鸿同志接触不多,对他不是太了解。一句话,又将余丹鸿拉回到了同志层面。这一变化虽小,却显示了巨大的心态变化。

至于温瑞隆这段谈话的表面意思,那是很容易理解的,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这个疑问,甚至是对公安刊侦工作的否定。听了温瑞隆的话,杨泰丰当然有点挂不住,要解释。夏春和却抢过了话头,说,这也应该是可能之一吧。自从抢尸事件和网上灵堂事件之后,丹鸿同志的状态一直是存在问题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误服药物的可能,恐怕难以排除。我建议泰丰同志要就这种可能好好地查一查。这件事,一定要慎重。

显然,夏春和也不愿意接受自杀结论。夏春和是纪委书记,余丹鸿作为省委常委,虽然不在省纪委的纪律检查范围,可省纪委事前没有发现任何迹象,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你连眼皮底下的职务犯罪都看不到,还能说不是失职?

有了这两个开头,其他常委,似乎都知道怎么说话了。所说的话,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附合两人的意思,认为就目前的证据来看,确实无法排除误服的可能,公安部门,应该更进一步查证落实。只有一点,充分显现了这些人的政治敏感性。在所有人口里,余丹鸿又回到了同志队伍。

因为大家的意见一致,最终决定,明天的报告,肯定余丹鸿是服用过量安眠药死亡,至于是主动服食还是误服,目前仍在调查中,没有明确结论。

闹了一个晚上,早过了午夜。常委会决定先休会,明天上午继续临时常委会,研究办公厅相关工作安排。所谓办公厅相关工作安排,也就是人事安排了。

唐小舟去向办公厅转达常委会的意见。办公厅的笔杆子,看来这个晚上又没法睡觉了。唐小舟也没法同情他们,大家都在这个场中,每个人就是这个场中的一粒砂,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

没法回家了,只好住在赵德良家里。

第二天要开临时常委会,唐小舟没时间顾上邱丽佳,便给她打电话。邱丽佳说,昨晚没有睡在迎宾馆,因为客满,她只好找了另一家。考虑到唐小舟事多,又那么晚,就没有打扰。唐小舟说,真是对不起,昨晚你那么照顾我,我却没有给你最简单的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