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奇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质疑和诟病。

解决九里湖大桥拥堵的呼声一直都有,去年的人大政协会上,不少的代表委员也就此提出过多项议案,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把解决九里湖大桥的拥堵问题列为了本届政府向市民公开承诺的十件大事之一。

只不过,在“精华教授”冯天佑的讲课之前,荷花区和城建局等相关部门不敢就具体方案提出意见,直到中心组学习讨论上认可了冯天佑提出的拆除意见,荷花区才正式向市里提交了拆除九里湖大桥的请示报告。

如此看来,拆除九里湖大桥倒有点迫在眉睫的意味。

温纯回到办公室,不动声色地继续看文件。

荷花区请求拆桥的请示报告,骆建川在上面的批示是“请城建局尽快拿出具体实施方案”,这暗含的意思基本上等同于“同意”。

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重点办都成立了,谁再提反对意见,岂不是明着和领导对着干吗?

从精华教授冯天佑,到城建局长宋飞龙,再到常务副市长骆建川,再到市长谭政荣和市委书记林亦雄,自下而上众口一词,拆桥的意见已经是很明确的了,几乎到了众口铄金的程度。

但是,既然意见这么统一,为什么要压这么长时间呢?为什么等到自己上任之后又突然逼着要赶紧签署意见呢?

按照常理,特大型桥梁的设计寿命一般应该是五十年,学建筑的温纯不可能不明白这个常识,九里湖大桥刚通车了才几年,却迫不及待地要拆除重建,这从经济上来讲是极不正常的,怪不得财政方面的专家要持不同意见。

这样换个角度来思考,温纯就明白了,九里湖大桥通车的第二年,拥堵问题早已暴露无遗,为什么没有人敢旗帜鲜明地提出拆除的建议呢?因为谁也不愿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第543章一团和气的虚心请教

现在,拆与不拆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但是,最终却要城建局来向市里提出建议方案,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要温纯这个重点办的常务副主任最先签署意见。

搞清了问题的实质,温纯陡然感觉责任重大。

沉思了一会儿,温纯把以城建局名义草拟的《九里湖大桥拆除重建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拿出来仔细阅读。

这份文件实在写得过于粗放,仅仅只介绍了整体拆除重建和局部拆除扩建两个方案,列举了评审专家的人数,多数的专家赞成整体拆除重建,然后是城建局的结论性意见。

为什么没有技术经济性比较的数据呢?

水蜜桃一样的女人(7)

是范建伟疏忽了还是根本就没有进行过技术经济论证?

温纯从中意识到九里湖大桥的拆除重建有点扑朔迷离,而且越想感觉越别扭,这会不会一个刻意的回避?

正琢磨不透的时候,高琼敲门进来了,她说,范局长已经回来了。

温纯偷笑了一下,他非常清楚,范建伟心存芥蒂了。

按官场不成文的规矩,同级别领导之间要讨论工作,排名靠后的应该主动到排名靠前的办公室去,范建伟回来了,明知道温纯在找他,却并没有到温纯的办公室来,而是让高琼来通知温纯,这其中的用意是,你温纯如果主动到我办公室来,算是你自认低了一头,如果你摆架子不过来,我范建伟作为你的师兄就可以借机发飙了。

对于范建伟的这点小伎俩,温纯自是心知肚明,不由得哑然失笑。他拿起桌上的文件夹,去敲范建伟办公室的门。

范建伟的办公室在二楼最里面,相对安静一些。

温纯走过去的时候,还和在前面办公室里坐着的马洪敏和程祥斌热情地打招呼。

范建伟已经听出了温纯的声声,却没有起身去开门,而是故意坐在椅子上没动,假装着在接电话,等到温纯又重重地敲了几下,才大大咧咧地喊了一声:“谁呀,进来吧。”

范建伟的目的是想让隔壁办公室的马洪敏和程祥斌听见,别看温纯势头猛,在城建局他还得让我几分。

温纯推开门,大声说:“呵呵,师兄,你可是忙得很啊,我向宋局长汇报工作都好几次了,就是你忙得不见人影呢。”

温纯这话像是调侃,也是绵里藏针:宋飞龙我还能见着几回,你范建伟未必比局长还忙吗?

范建伟装着才看见温纯的样子,连忙站起身来,捂着电话对温纯说:“哎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还以为是办公室的高主任呢。”

范建伟伸手示意温纯坐在桌前的椅子上,自己还在继续接打电话,云山雾罩地对着话筒说了几句,然后不耐烦地说:“这事不归我管了,以后别再给我打电话。”说完,气呼呼地把话筒撂下了。

范建伟先不看温纯,而是用一只手掐着额头,沉默了那么半分钟,然后猛然抬起头来,说:“这些个鸟人太烦人了,太烦人了。”

温纯问:“怎么了?谁呀?”

范建伟作苦恼状,说:“还能有谁?大通公司的廖国凡。对了,这人上回在‘清远名胜’你见过的,他说这次九里湖大桥拆除重建,想参与一下,每天没完没了地打电话,你说烦不烦?”

温纯笑着说:“烦,当然烦。那你怎么跟他解释呢?”

“我能怎么解释?我跟他说,这事不归我管了,以后别再来烦我。”范建伟说到这,突然坏坏地一笑,又说:“对了,我应该告诉他,这事归你管了,让他天天来烦你。”

水蜜桃一样的女人(8)

温纯笑道:“哈哈,师兄,你饶了我吧。”

范建伟也笑了,他问:“不说他了。师弟,有事啊?”

“哈哈,”温纯笑呵呵地在范建伟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了:“这是宋局长让我看的两份文件,前期是你老兄经办的,有些背景和数据我还不是很清楚,特来向师兄请教。”

“哦。”范建伟看都没看文件夹,而是往椅子背上一靠,不冷不热地说:“师弟,局长交给你办的事,我怕是不好说三道四吧。”

温纯笑笑,把文件夹推到了范建伟的跟前,说:“师兄,你不要保守嘛,我初来乍到,不懂的地方多着呢,你就是再忙,我也是要经常来打扰的,再说了,我这也是奉局长之命而来。”

官场斗争的原则是,暗地里可以下刀子,但表面上还应该保持一团和气,谁要是不遵守这个原则,那就是故意给领导难堪了。

温纯的话不软不硬,范建伟的姿态也拿足了,便拿起文件夹看了一下。

“呵呵,你说的是九里湖大桥方案的事啊。你什么意见呢?”范建伟欲擒故纵。

温纯故意含含糊糊地说:“我刚刚来,对局里的业务不熟,情况也了解得不够,我想还是以你们的意见为准吧。”

温纯的示弱,让范建伟很有点成就感,至少可以自豪地说,在城建局的业务上,他还是很精通,很熟悉的。

范建伟摆出一副老资格的架势,以教训的口气说:“师弟此言差矣,你是重点办的常务副主任,你不拿意见,别人怎么好替你拿意见呢?”

温纯心头一喜,说:“这事我确实把握不准,还请师兄多多指点。”

范建伟看了温纯一眼,把文件夹推还给温纯,说:“既然势在必行,我看你还是顺其自然吧。”

“那是,那是。”温纯作谦虚状。“多亏局里还有师兄在,否则,我就是想向人请教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师兄,这九里湖大桥修建的时候,你刚到城建局,这里面的情况我估计你可能也不太清楚吧?”

范建伟摆手,洋洋得意地说:“我会不清楚?笑话!不瞒你说,我来城建局管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九里湖大桥。”

“这就对了,看来以前听到的都是些不实的传闻。现在清楚了,师兄在城建局一路高升,也是靠业绩支撑的。”温纯这句话,点在了范建伟的穴上,外界都在传,范建伟能这么快升任城建局的副局长,靠的只是老岳父的提携和吹牛拍马而已。

第544章局长身边的红人

对此,范建伟一直耿耿于怀的,现在被温纯一点,立即劲头十足,开始夸夸其谈:“那是,没点业绩和能力,想在城建局混出个样儿来,门都没有。”

温纯不断地点头。

水蜜桃一样的女人(9)

范建伟继续说:“我刚一进城建局,就赶上了九里湖大桥的建设,可行性报告,方案论证,走招标程序,现场安全质量管理等等,哪一件事我没参与?当初修桥也是顶着很大的阻力上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议论,但是,当时的关书记,现在的谭市长,对大桥建设非常关心和支持。实际效果怎么样呢?九里湖大桥的建成通车,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几年之间,临江市的GDP上升几个百分点,九里湖大桥功不可没啊。我才从工程技术处的一名工程师到政策法规处的处长再到城建局副局长,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干出来的。”

别看范建伟说的带劲,但是,正儿八经的具体工作还真没说上来多少。

温纯作洗耳恭听状,听范建伟说完,又试探着问:“那,为什么又要拆除呢?”

范建伟说:“现在形势发展了,拆除重建九里湖大桥,可能给全市经济建设带来更大的推动效应。我个人觉得就像当初修建大桥那样,要有超前意识,要顶得住压力,你来之前,我就组织了方案的论证,意见也很清楚了,你就别拖着了,签个字就上报得了。”

温纯又说:“师兄说的太对了。不过,这个意见没有拿出拆除重建的技术经济对比具体数据,我担心到了市领导那里过不了关呢。”

范建伟连连摇头,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他没好气地说:“温纯,到了市里会怎么样,那是局长协调汇报的事,不是你要操心的事。”

“嘿嘿,我这不就是跟师兄说说心里真实的想法嘛。”温纯陪着笑脸说:“之前,我就听到过一些传闻,有人说拆除重建九里湖大桥实在浪费国家钱财,拿纳税人的钱打水漂儿玩,还有更难听一点的,是某些人为了做政绩,甚至谋取个人私利……”

“打住,打住。你现在是城建局的副局长,这些话能到处乱传啊。”范建伟没有让温纯继续说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