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撒切尔夫人与赫鲁晓夫在回忆起那段历史时,都对午餐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又如远东的韩国,当美国大兵把午餐肉运来时,韩国人在一夜之间就丢掉吃了三十多年的日本寿司,同样的在中国,午餐肉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一种从未接触过的肉香从罐子里飘了出来。左宗棠等人都不由伸长鼻子嗅了嗅,他们从上午出门,行军三十公里,肚皮早已打起了鼓。
“王司令,这是。。。。”左宗棠不由问道。
王枫微微笑道:“这是我们军中的标准食品,专用于远征时给战士们食用,你们别看他闻着香,实际上没什么营养价值,口感也不好。唯一的好处,便是能保持战士们的体力,呵呵~~条件简陋,大家都担待下吧。”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考虑什么口感营养,那香味就足以让人动手了,每个人都是大吃特吃起来。很快的,几个铁皮罐子见了底。
虽然王枫早已申明了午餐肉的口感不好。不过吃到嘴里,都觉得爽滑异常。味道还挺不错的,咂了咂嘴,陶桄不由问道:“王司令,民盟军天天都吃这个?”
王枫摇摇头道:“也不是天天吃,吃多了战士们会闹意见,平时都是由各连自己掌握伙食供应,午餐肉只有在出征的时候才配备给作战部队,因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后勤部门很难保证供应足够的肉食,而光吃米面干粮的话,不仅体积大难以携带,吃到肚里也不管饱,你们别小看这午餐肉,每罐净重两百克,足以保障战士们半天的饮食需要。
况且他的保质期在炎热条件下可以达到半年,寒冷的环境里则可以更久,极大的缓解了长途行军时后勤供应的巨大压力,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午餐肉的面世,是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左宗棠深有同感,感慨道:“王司令说的是,小小的一罐肉,看起来不起眼,实则意义却无比非凡,左某领兵多年,自然清楚在战场上让战士们吃饱喝足的重要性,也深知其中的难处。
就拿湘军来说,长途行军如果沿途得不到补给,又没有条件生火做饭的话,那只能靠自带的炒干面与肉干果腹,呵呵~~这玩意儿王司令应该知道,不但运输困难,只能由士兵自己背着,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也难以保存太长的时间,唉,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而王司令弄的这个午餐肉罐头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确实是能改变战局啊!”
王枫摆摆手道:“这可不是我弄的,是江南地界的一些酒楼老板与家庭小作坊捣鼓出来的产品,我最多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方向,其实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很强大的,多多鼓励,不要限制,必然会从长远推动国家向着建康的方向发展。”
王枫话中有话,左宗棠与陶桄其实都明白,也认同这个道理,可这套放在大清不行,大清以异族入主中原,少数统治多数,如果放任甚至鼓励民众创新求变,恐怕江山连康熙朝都坐不完就给推翻了,他只能愚民惑民,为一家一姓之利,不惜为祸天下。
而王枫本身就是汉人血统,只要不行暴政,民众只会拥护而不可能去推翻他,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的搞创新,推行新思想。
暗暗摇了摇头,陶桄问道:“王司令,这罐头的数量很大吧,一次出征大约要消耗多少?”
王枫盘算道:“全军五万人,按每人每天食用两只计算,一天就是十万只,但实际上还不止,今次为了围剿俄军,全军共配备各类罐头三百万只。”
“这么多?”左宗棠的一名随从张大了嘴巴。
王枫点点头道:“目前我们的生产能力是足够的,大小十几家罐头工厂,去年的总产量大约是一亿五千万只,以后随着规模化的深入与原材料的日益丰富,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陶桄晃了晃脑袋,不敢置信道:“那每年得用掉多少肉料?你们有充足的肉供应吗?”
王枫古怪的笑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午餐肉看起来象肉,其实不全是肉,是用猪的边角料与鸡肉连带架子骨研成肉糜混和再加足量淀粉制成,对了,还有吃不完的马肉也是午餐肉的原料,所以我说他没什么营养,只能在战场上为士兵提供足够的能量。
来,这里还有竹笋罐头和水果罐头,用料都是货真价实,打开来尝尝吧。”
王枫又热情递了一大堆罐头过去,在吃吃喝喝中,几个人天南地北随便攀谈,左宗棠他们的尴尬渐渐消去,也能和王枫有说有笑了,到这一顿别开生面的晚餐被一扫而空之时,与王枫之间就象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竟没有一丝生份的感觉,这让人不得不啧啧称奇。
只不过,左宗棠似乎还有些心事,微微叹了口气。
王枫也能理解他的心情,毕竟左宗棠还是清朝官员,彼此之间又没有把话挑明,这个时候来投,总显得突兀了些,而且就算强行投奔,此时大战未启,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给清庭带来崩溃性的后果呢,站在王枫的立场上,自然是希望这样,而站在左宗棠的立场上,很可能会愧疚难安。
可是继续回到襄阳吧,民盟军明明有攻取襄阳的能力,却不取,又很容易让人生出一种寄人篱下,或许是被施舍的感觉,这确实挺不舒服的。
略一沉吟,王枫问道:“左先生可是对前路迷茫?”
左宗棠点点头道:“不错,请问王司令可有什么建议?”
王枫寻思道:“左先生之所以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都是因为帮助我们围歼俄军之故。。。。”
“诶~~”左宗棠立时打断道:“左某也是中国人,断不容俄人凌虐我中原百姓,我之所为,即使对不住朝庭,却问心无愧,请王司令莫要多说了。”
“好,好一个问心无愧!”王枫拍腿叫好道:“既然如此,左先生何不跳出旋涡,坐看时局变化?”
左宗棠不由与陶桄相视一眼,随即问道:“请王司令明言。”
王枫向西北方向一指:“陕甘宁乃我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帝、伏羲都出生在这一带,可是自宋元以来,在白白教不断散播侵蚀之下,陕甘宁的教徒已达到数百万之巨,逞现出绿化的趁势,令人惋惜不己,也膛目结舌。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同样的道理,非我教类,其心也异,白白林素来教大于国,大于民族,趁着中原战乱,清庭衰败之际,以赫明堂、马生彦、马振和与白彦虎等人为首,以信教为名,秘密结社,压迫欺凌汉族百姓,暗中积蓄力量,妄图以教门分裂中国西北,此事绝不能姑息!不过。。。。”
正说着,王枫现出了为难之色,看了眼左宗棠,又道:“不过我军暂时分身乏术,暂时抽不出人手去西北平乱,若是左先生有暇,不妨进军西北,扑灭叛乱于萌芽当中,既为国家,为西北百姓尽一份心力,也可走出现今的两难之境,不知左先生意下如何?”
第六三五章你没有资格和我决斗
“嗯?”左宗棠眼睛一眯,其实他不是不清楚,去了西北就等于放弃襄阳,南阳、荆州也将随即不保,民盟军会很快占据荆襄全境,对下游的淮军湘军形成钳制之势,令其不能放手攻打淮北诸镇,甚至由荆襄出兵,配合淮北民盟军发起反攻都不是不可能。
这在实质上等同于自己授荆襄予民盟军,从背后捅了朝庭一刀,但问题是,王枫从来都没保证过不会兴兵攻打荆襄。
杨昌濬曾明言,这一次绝不会顺势取了荆襄,以后即使来攻,也是堂堂正正的进攻,这已经透露出了对荆襄的势在必得之意,只是这一次不来进攻而己。
如果自己不同意王枫的提议,民盟军在歼灭俄军之后,可以先返回汉阳,然后再来兴兵攻打,无非是损失了半个月的时间,可是结果会有改变吗?以荆襄的微薄兵力,能挡得住民盟军吗?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跳出棋局,冷眼旁观,这对于自己确实是一条出路,如果朝庭大破民盟军,自己则可以用俄人被全歼,不得不远走西北保存实力作为搪塞,料想朝庭也不会因此治自己丢失荆襄之罪。
更何况,左宗棠是个民族主义份子,理学大家,最正统的汉人,早就对西北白白林的背祖数典看不顺眼了。
“多谢王司令指点,左某争取于月内整兵进军西北。”左宗棠拱了拱手称谢。
王枫微微笑道:“左先生不必那么着急,西北形势错综复杂,说不定还会有俄国势力与中亚胡人搅风搅雨。我给你秘密弄些武器装备和罐头过来,俄军的破烂货就不给你了。”
“哦?”左宗棠心中大喜。他对民盟军的武器装备无比眼红,有先进的。谁还用俄国人的落后武器?尽管他原本是存有向王枫讨要一部分俄军武器的心思。
左宗棠也不推辞:“那左某就却之不恭了。”
“来,让我们以水代酒,预祝左先生平灭西北动乱,为国家立下盖世奇功!”王枫高高举起水壶,向众人示意。
“干!”几人举起水壶,与王枫重重一碰之后,一饮而尽,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
虽然周围不停的有零星的枪炮声传来,可这一夜。左宗棠睡的异常踏实,因为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而对俄军的围堵整夜都在持续,毕竟黑夜里最是适合逃窜,如果夜里都逃不掉,白天就更没指望了,因为俄军对地形不熟悉,根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即使带着黄俄也没用,这些黄俄都是中俄边境的原住民。中原大地对于他们同样陌生。
果然,天亮之后,开始陆陆续续有俄军举枪投降,时间越往后。投降的就越多,到中午时,连抓获的俘虏带主动投降。竟有近万人。
凡是伤兵,一律枪毙。能走能跳,则五人一组。以绳子捆住,战士们都在忙碌着,左宗棠几个则被王枫引领着介绍武器装备,每当看到那一串串的俄军俘虏从身边走过,心里别提多解气了!
“报告总司令!”这个时候,约一个排的士兵押着几名单独五花大绑的俄国人走了过来,排长敬礼道:“弟兄们经过盘查,发现了几条大鱼,这个是俄国东西伯亚总督穆拉约维夫,这个是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