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没有去过中国,对中**队的一切都来源于情报,请容许我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叙述我掌握到的第一手情报。
中国的枪械,从后面装子弹,可以连发,每分钟的射速在十五到二十发之间,子弹通体用纯铜制造,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米尼枪使用的铅弹。
而中国的火炮,口径普遍很小,最大的仅相当于我们引以为豪的十二英寸炮的一半多一步,但射程与我们相当,这意味着中国的火炮更加灵活,更加轻便,装填也更加快捷,中国所谓的大口径舰炮,每分钟可以发射六到七发炮弹!
先生们,很震惊吧,事实还不仅止于此,中国制造的炮弹在落地爆炸后,弥漫的黑烟比英国制造要少很多,火光却更加明亮,威力也更加庞大,这说明中国的火药纯度很高,甚至我们私底下都在怀疑,中国人发明出了新型配方的火药,毕竟我们英国的火药,纯度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除了这些,中国还拥有在夜里发出强光,于近距离把人眼睛灼瞎的炮弹,驻天津联军舰队全军覆没,与这种被称为上帝的圣光的炮弹脱不开干系,先生们,你们可以想象,当黑夜里,你的面前突然爆出一团刺眼的白光时,你会是怎样的反应?
除此之外,中国拥有在扔出去之后,可以使方圆数十英尺的范围内燃烧起熊熊大火的手雷,并且中**舰的速度,竟然也比我们的军舰要快一些。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人民不再封闭蒙昧,而是积极向上,他们疯狂的学习科学知识,并能很快的转化成生产力,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铁路,现代化的矿山与工厂,先进的金属冶炼企业与制造业,中国的矿山正在被大规模的开发。
而更让人崩溃的是,中国皇帝竟然乘着世界上首辆具有实用意义的汽车出席了他的加冕典礼,总之,整个中国大地都充满着活力。
这种种的一切,都表明了中国的科学技术,至少在军事方面超越了英国,而中国相对于亚太与印度,比英国更加具有地缘优势,中国有四亿多人口,有超过八百万平方英里的国土面积,有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有数十艘巡洋舰以上的战舰,我们仅凭着分布在远东地区的有限军事力量,拿什么去与中国作战?
澳大利亚的白人惨遭屠戮,刽子手还曾是被我们欧洲列国看不上眼的清国,中国方面只是提供了装备和协助而己,一旦我们在远东与中国的战争全面爆发,我国侨民又能活下来几人?
我们虽然明知投降是个令人屈辱的决定,但我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了,因为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同胞去送死,我们要为数以万计的英国侨民负责!”
兰伯特的发言很震憾,回顾这几年中国创造出的一个个奇迹,包括执政党都陷入了沉默当中,其实欧洲列强之所以能殖民亚太与印度,不是他强大,欧洲派往东方的军事力量有限的可怜,究其根源还在于远东太落后。
一两万人就能把大清打的落花流水,几千人就可以征服印度,更别提西班牙人曾创造的奇迹,几百人征服了南美洲!
可如今,远东爆发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再想征服远东,已经不是一两万,甚至几十万士兵可以达成的目标了,那么,欧洲有能力组织起百万以上的军队进攻中国吗?
就算是有,也没有谁会如此丧心病狂,当然了,俄国除外,俄国与中国接壤,可以从陆地上发起进攻,但纵是如此,以俄国的国力也没法单独支撑百万人的远征军。
而英国,更不可能派出陆军,随同俄军远征上万公里之外的中国。
高踞在宝座上的女王,眼神有些空洞,她已经四十四岁了,虽然肥胖能给皮肤补充水份,但她的面容不再年轻,眼角有了几抹浅浅的鱼尾纹,自二十四年前登基以来,她亲眼看到了英国一步步走向辉煌,摘下了日不落帝国的桂冠,进而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英国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颠峰。
她以为这份荣耀可以天长地久,坍塌却于不经意间到来,就好象英国的强大只是徒具其表,可是仔细想想,一个小岛上的国家,几千万的人口,又凭什么去统治全世界?
“哎~~”维多利亚女王深深叹了口气,脸面现出了一抹悲哀,这一刻,她的雄心壮志烟消云散,她似乎预见到了自己的下半生,将目睹英国被一步步打回原形,直至永世不得翻身!(未完待续。)
第七七九章谁的责任?
“女王陛下,先生们!”在全场一片静默之时,潘尔却站起来,补充道:“如果国会认为我们有罪,我们愿意接受审判,但我认为,作为制定并指导对外政策的首相阁下,也有着不可推却的责任,包括这一届的政府,我要求首相阁下引疚辞职,我提议女王陛下解散下议院,提前大选。”
轰的一声,议会大厅里炸开了锅!
作为执政党,是肯定要为战败承担责任的,而且还是丧失了远东所有殖民地的惨败,执政党议员均是面色灰暗,这个责任没法推卸,而作为反对党,这是他们上台执政的一个良机。
渐渐地,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首相判麦斯吞,包括女王。
判麦斯吞心里连声喊冤,决策是他做的不错,可是情报与参考意见都是由分布在远东地区的总督、专员、公使与领事们提供,责任不能由他一个人承担。
对于久掌大权的人来说,骤然放弃权力是难以接受的,不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判麦斯吞绝对不愿意递交辞呈,这不仅仅关乎他自己,还关乎着他代表的党派与背后站着的利益集团。
判麦斯吞站起来道:“发动两次对中国南部战争的决策的确是出自于我,但我也是参考了各方意见与情报才下的命令,潘尔先生,加文纳先生,还有很多很多人,难道你们当初没有怂恿我向中国动武?我记得各位提供的理由非常充分,我相信无论是谁当首相,都会据此批准对华动武的决议。尤其是前驻北京公使宝灵,咦?”
正说着。判麦斯吞突然讶道:“宝灵阁下呢?他怎么不在?清庭被赶出了中国大陆,他应该回外交部述职待命。”
坎宁等人相互看了看。宝灵的事情他们多多少少清楚一些,巨额贷款难以落实,他哪敢回国啊,回了国就算不被逮捕,恐怕也会被暗中监视,还不如在远东来的逍遥自在呢。
听说宝灵已经秘密把家人和财产分批分次向日本转移了,这显然是为叛逃留下了余地。
在与中国的往来中,宝灵有没有私心?肯定有,作为英国驻海外全权使节。谁没有利用职权为自己谋过利?包括下面的人,哪怕是普通士兵,也没几个手上干净的。
1757年,殖民头子克莱武率军抢劫孟加拉国库,共抢走了价值五千八百万英镑的财富,上交给英国政府的却只有三千万英镑,其余的全部被瓜分了,甚至克菜武在议会上还放言:富庶的城市就在我的脚下,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银珠宝的宝库。我统共取了二十三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样客气呢!
瞧?利用职权在海外为自己谋利。这是合法行为,宝灵自然不会免俗,但他更多的。还是站在英国政府的立场谋划。
宝灵作为前香港总督与驻北京公使,非常尽心尽职。这点王枫可以作证,他的不幸只是在于碰上了一个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对手。可这能怪他吗?不能!天意如此,如之奈何?他却因此成了巨额债务的第一责任人,这样的遭遇让人唏嘘,同为驻外使节,对宝灵只会是同情,而不是去揭发。
加文纳接过来道:“想必首相阁下应该清楚,如今的远东,除了日本,已经尽属于中国所有,日本对我大英帝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宝灵阁下这段时间一直在日本,力争把日本打造为扼制中国的最后一座桥头堡,因此难以抽身回国。”
“嗯~~”判麦斯吞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宝灵这个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宝灵回国,银行家必然会揪着宝灵追讨贷款,宝灵哪来的钱还?结果只能是象疯狗一样的乱咬,给英国金融界和政界带来一场巨震。
毕竟当初的对华贷款,是经议会批准,涉及的人太多了,其中就有他判麦斯吞的身影,他的亲戚也收取了数额不菲的经手费,指不定把事情闹大,最后连他自己都保不住。
所以宝灵不回国,这个盖子就暂时不会揭开,这对于除了银行家之外的各方,都是个乐见其成的结果,甚至宝灵秘密转移财产和家人,秘密警察也曾向判麦斯吞反应过,但他没有任何措施,而是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也正是出个这个心理。
如果宝灵能和金国续订起归还贷款的协议,自然是再好不过,可是因着眼下的亚太局势,金国执意不还,英国也无可奈何,那还是永远别回来了。
略一沉吟,判麦斯吞又道:“在对华作战方面,我与我的内阁、海军部门与许多人都有责任,但英国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当中,所以我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无谓的把时间浪费在选举上,而是朝野间团结一致,争分夺秒,以求早日摆脱危机,这样罢,我愿意拿出三个部长级名额与反对党分享。”
反对党中议论起来。
在当时的英国,解散国会,重新大选有两个途径,首先是由首相宣布,首相有权解散国会,报请国王批准,其次是首相有重大过失,由国王推动议会对首相进行不信任投票,而判麦斯吞号称政坛不倒翁,人脉异常深厚,执政党又是多数党,即使强推对首相的不信任表决,在表决上也未必能通得过,因此判麦斯吞的妥协立时使得一部分反对党议员心生动摇。
女王观察着反对党议员的表现,她其实也不愿意判麦斯吞下野,毕竟在英国的一系对外战争中,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追究判麦斯吞的责任,那么她自己的责任需不需要追究呢?逞论判麦斯吞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即使反对党上了台,也未必能力挽狂澜。
“咳咳~~”看着差不多了,女王轻咳两声:“我个人同意首相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