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849-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罢此言,她开怀大笑起来,结果谈话不知不觉中便由貌似谦恭有礼、实则不无讽刺转化为开诚布公、兴致勃勃了。    
    用罢午餐,继之以正式会谈。扎米亚京和雅科夫列夫也前来参加,谈的是裁军问题。一开始大家都手中不离事先准备好的笔记,但随即我便将其搁置一旁,撒切尔夫人也把她的稿子塞进了手提包。我在这位英国首相面前摊开一幅大地图,图上以千作等份标出了世界全部核武器贮存量。我说这些小方格中的任何一格,都足以灭绝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也就是说,用现有的核储备可以将全部有生物毁灭1000次!    
    她的反应十分富于表情,情绪激动,而且我觉得确乎是真诚的。无论如何,从这次会谈起出现了一个转折,开始了我们两国之间的高层政治对话。    
    根据记录,在正式会谈时赖莎·马克西莫夫娜并未出席。她被安排听任三四位英国部长的“ 摆布”。而让这些部长大吃一惊的是,她竟然同他们纵论开了英国的文学和哲学。对这两方面她一向就深感兴趣。趁与撒切尔的会谈还在进行之机,他们一直聊了整整三个小时。向来对“克里姆林宫夫人”明显抱有成见的英国报刊,却相当详尽和赞许地向读者报道了这段插曲。    
    12月18日我在议会的演讲很成功。的确,即便在这种场合一开始也有人企图以敌对的态度同我对话。但我当即加以阻止,说:    
    “如果您想以这种方式交谈,那么,我就搬来我所带的资料和文件,动手算个总账,看看英国方面都做了什么反对苏联、反对建立正常关系的事情。这样做对谁有好处呢?”    
    经我这么一讲,对话终于进入了建设性的完全友好的轨道。    
    随后又同许多部长、各党派领导人、实业界代表多次会晤。我们还访问了奥斯汀-罗弗汽车制造厂、约翰·布朗公司总部、杰洛茨·希尔综合研究所、工商协会、不列颠博物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    
    代表团部分成员去拜谒了马克思墓,而由于偶然的原因我却未能前往。后来有人就此事做了多少凭空的臆测啊!其情形与改革年代我国“自由派报刊”炮制的关于“金卡”的“新闻” 如出一辙:据说我作为政治局委员在国外拥有信用卡!实在不屑于去读这类东西,也替那些杜撰这整套无稽之谈的“知识分子”感到羞耻。而当我在叶利钦的回忆录中读到这则流言蜚语的时候,就更觉无耻之尤。看来,还是一句谚语说得对:“谁哪儿痛,谁就说哪儿”。    
    1984年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要求有所不同:尽量对议会代表团访英之行的结果保持缄默。    
    1962年以来一直担任我国驻美大使的多勃雷宁曾向我介绍过,美国公众和政界对我访问伦敦的反响十分强烈。他为此给外交部连发两次电报,详细评述了美国各大报刊对此事发表的言论。平时这类情报都分送给全体领导成员,但这次却没有这样做。而当多勃雷宁本人回到莫斯科时,葛罗米柯给了他一顿严厉申斥:    
    “你是个经验那么丰富的政治家,老练的外交人员,一个成熟的人……竟然连发两封电报大谈什么议会代表团的访问!这究竟能有多大意义?”    
    在伦敦时我获悉一个不幸的消息:乌斯季诺夫逝世。我中断访问,立即返回莫斯科。乌斯季诺夫的去世是一个沉重的损失,在那个混乱时期这种感觉尤其明显。此时正当1984年底,而整个这一年没有别的,只不过是这个体制的垂死挣扎而已。    
    总而言之,迫切需要一种生机勃勃、积极主动的政策,可是国家领导层却处于一种可悲的境况。契尔年科无论就个人才具抑或健康状况而言,都与总书记一角极不相称。连政治局的日常会议都大成问题。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会期已定,但契尔年科无力出席,直至开会前15 ~30分钟才来电话委托我代为主持。    
    政治局委员们对此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些人出奇地平静,亦即将其视作理所当然之事。另一些人或则困惑不解,或则拙劣地掩饰内心的窃喜。吉洪诺夫就曾不止一次毫无分寸地打探:    
    “是他让您主持政治局会议的吗?”    
    我总是回答: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莫非您以为我可以擅自跑来就这么召开会议?你把我看歪了。 ”    
    这个问题到年底已发展到了极为紧张的地步,因为契尔年科彻底失去了工作能力。政治局是至关紧要的政治领导机构,理应正常运转,可是却没有做出任何决议委任一个人(戈尔巴乔夫也好,吉洪诺夫也好,或者另外什么人也好)固定主持会议。    
    


第二部分:权力的考验安德罗波夫(15)

    我确确实实知道,有些同志在同契尔年科谈话时曾就此向他提出建议:授权戈尔巴乔夫“临时”主持政治局会议。当时总书记贴身圈子里的人却要他保留目前的做法。因此每次我都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不过此事倒并非关乎我个人,而是影响了党中央机关政治局的工作。在这种环境里,各色阴谋家感到如鱼得水,而对事业、对工作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灾难。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心遵循几条准则。第一: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有问题坚决指出,对那帮“仆从”寸步不让,哪怕他们所捞到的官衔很高。第二:对总书记要忠诚,重要问题上要和他保持一致。第三:在政治局执行团结的方针,不允许瓦解中央的权力。还有,第四:重大事件要让各共和国党的中央委员会、州委、边疆区委及时了解。他们应当看清局势的严重性,明白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中工作。    
    我认为这一方针大体上是行之有效的。至于具体工作方面,我力求与同事们紧密配合,掌握日常工作进程,作出业务方面的以及不仅仅是业务性质的决定。接下来,尽管很不容易,又进行了干部的更替工作,主持召开了两次扩大的中央全会:春天的一次,讨论中学改革问题,10月的一次讨论土壤改良的长期规划,由吉洪诺夫作报告。    
    冬天一到又出现了空前严峻的问题。各地求援的电报雪片般纷纷飞向中央。乌拉尔峡谷暴雪封山,交通中断。何止数十数百列火车被抛弃在那里,车上满载的是货物,是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各种物资。国民经济面临瘫痪的威胁。    
    政府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工作。当时各种具体的问题由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盖达尔·阿利耶夫负责解决。叶戈尔·利加乔夫也参与其事,他是我指派的,正好符合他的意愿,与他的工作作风也较适合。利加乔夫对各共和国、各地区解决问题的情况很不满意,他便想证明怎样才能完成这类任务。而且在总书记处于如此状态的情况下,必须表明党中央仍在正常活动。利加乔夫和其他人一道完成了这一使命。    
    契尔年科住院之后,工作就变得更加艰巨了。每个人都力求援引与契尔年科的谈话来证明自己的意见言之有据。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同样一个问题,这个人这样说,另一个人所说的话却几乎完全相反,但两个人引用的都是总书记的话。领导层和机关中开始分化。有些人试图使我的工作复杂化,想把人搅糊涂。另一些人(而且越来越多)则公开表态支持我。    
    我不得不采取一些策略性步骤,例如对于历经曲折召开讨论科技进步问题的中央全会(会上应由我作报告)的计划,便是如此。为了筹备这次会议,建立了一个专门班子。工作很快就开展了起来。    
    我看到了两份不同的报告稿——伊诺泽姆采夫的和中央委员会机械制造部的,其中列举了一大堆从档案中抄来的对长达10年的有关情况的详尽分析。当时是继勃列日涅夫关于科技作用的著名讲话之后,又一次在党内准备召开中央全会。我一想:我的天,损失了多少时间呀,而在此期间许多国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确保了日后许多年里强劲有力的发展。    
    然而距全会会期越近,我越强烈地感觉到契尔年科、吉洪诺夫、格里申、葛罗米柯等人拖延其召开的企图——他们都认为这会增强我的地位。总之,他们反对这次全会,而且并不隐讳。怎么办呢?我决定同契尔年科谈谈,亲自向他提出不宜召开全会的建议。于是我带了利加乔夫一道去医院看他。    
    “康士坦丁·乌斯季诺维奇,我们正忙于草拟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恐怕已经没有时间再召开讨论科技进步的中央全会了吧?”    
    这位总书记的意见我很清楚,所以获得同意并不困难。    
    第二天政治局开会。我一开始便故意若无其事地说:“我同叶戈尔·库兹米奇①去看康士坦丁·乌斯季诺维奇了,他的身体很不好。我们进行了交谈,向他汇报了工作情况。”    
    说罢全场鸦雀无声,此时可能许多人都在琢磨:这么说来,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到契尔年科那儿去啦!他们两人单独去见他,这本身已经有名堂,要是两个人一块儿去呢?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凝神谛听下文。    
    “告诉大家,我同康士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商量过了,我们一致同意从议事日程上取消讨论科技进步的中央全会。”    
    大家异口同声地,甚至可说是兴高采烈地支持这一建议。于是,召开讨论一个最为迫切问题的全会的设想,第二次被葬送了。后来总算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补救:1985年6月,我们在苏共中央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专门讨论加速科技进步的各种问题,我作了题为《党的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的报告。这都是后话了。    
    契尔年科之死    
    寿终正寝之日飞速地无可避免地日益临近。再也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但需要想方设法哪怕维持一种假象,以表明那位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在政治生活中依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