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骂无好口,一对骂起来,双方家人、女性以及十八代祖宗都纷纷表示躺着也中枪,误伤一大片。
大太太口齿本就不如二太太伶俐,一急了,还想动手。不过两人身边都跟了一大群丫鬟婆子,要打起来是不可能的。老太太也把徐妈妈打发来了。
徐妈妈资历老,又是代表老太太来的,足够镇住这一对妯娌。
二太太还一肚子气呢,回了屋摔了好几样东西。
她马上要娶儿媳妇,嫁女儿。偏偏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要换个时候,她肯定拍手称快。可是这会儿要真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晦气冲了喜气,不是好兆头。
再说,她这又要做丈母娘,又要做婆婆,要是这事儿传出去了,外人不知道根底,说不定会议论纷纷,说她这人品行有亏,心狠手辣!
虽然二太太的确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是这一次的确不是她!只因为往日有点儿影儿,这次竟然也一时说不清楚了。那些下人看她的目光里,明明白白是带着点疑窦和惧意的。
二太太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能替别人背这个黑锅!
在她看来,这事儿八成就是大房那个有孕的贱蹄子自己所为。现在她也受了惊,这受惊可大可小,肯定是苦肉计,瞒人耳目的。要是良哥儿受惊她一点儿事没有,那钟氏只怕能活吃了她,长辈也不可能护着她,她再怀十七八个孩子都抵不上一个嫡长孙的份量。
二太太吩吩身边的人也去查这件事儿,她是什么都吃得下,唯独不吃亏的!这口气她无论如何咽不下去。
“那么大一只猫,难道是凭空从天下掉下来的?那也太巧了,正好掉进她院子里。查!我就不信了,我不过这两年不问事儿,就把我当成病猫了!尤其是那个贱蹄子的事,就这点儿心眼子,都是我当年玩剩下的!她熟悉的人,她家里人,这些天都干什么了,去了哪儿,给我一五一十的查。”
朱家请医问药,第二天良哥儿的高烧还是没退下去。钟氏都急了,要让人请和尚道士来作法。不都说孩子小魂不全么?这么一吓,真惊走了魂,那郎中当然治不了,可不得请高人么?
朱正铭一向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可是现在钟氏都要发疯了,他也关心儿子,还打发人去请了,和尚道士都有。这会儿也管不了要同时请了两家神仙,神仙会不会先打起来的事儿了。总之不论哪个,能让孩子好起来,钟氏都愿意信,都舍得掏大钱。
院子里又是煎药,又是烧香烧纸钱的,弄得乌烟瘴气。
又林也诚心盼着良哥儿这孩子能好起来。
不管大人做了什么,孩子却没有过错,他们还不知世事,象张白纸一样干净。但是他们太脆弱,无力保护自己,所以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总是他们。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林也随众人一起去探望过一次。
这不过是走过过场,以示关心。其实钟氏现在心焦如焚,哪有应酬她们的功夫。良哥儿更是高烧不退,人事不醒。无论是主还是客其实都觉得这样很无益,不但于病人无助,倒给人家添麻烦。可是这又是非走不可的过场。
又林坐了一坐就回来了,实在也坐不住。进屋里只觉得眼前一暗,一时间什么东西都看不见。钟氏那屋子本就不算很敞亮,因为怕风吹进来帘子还都放下来了,更显得暗。屋里又是烧香的味儿又是煎药的味儿,呛得要命。就算没病的人在那屋里待一会儿也觉得难受,有病的人什么体会就更不用说了。
又林并没有进屋,她不是郎中,哪怕为了表示关心到屋里去看了良哥儿,良哥儿也不会因此好转,钟氏显然也不欢迎她们进去。
下手的人大概就看准了良哥儿胆子小,象下人的孩子们,别说怕猫了,猫得倒过来怕他们。可是良哥儿这样养尊处优的孩子,连鹦鹉都怕,更不要说那样凶悍的一只发狂的猫了。
这事儿也真奇怪,好几个人逮,都没能把那猫逮住,被它给跑了。
可是也许令有些人失望了,良哥儿这么个胆小而体弱的孩子,竟然撑过了这一劫,又林睡得迷迷糊糊的,听着窗外头有人说话,她要坐起来,朱慕贤先披衣起来了,轻声说:“你再睡会儿,昨晚原哥儿也闹了你半天,我瞧瞧去。”
又林微微欠起身,窗子上才微微有些发白,朱慕贤好容易今儿休沐,结果还是没能多睡一小会儿。
其实天气已经渐渐暖起来了,寒冬腊月天不亮就得起身,一掀门帘的时候,那寒气都能一直透到骨子里去。
朱慕贤没少为这个笑话她,晚上小夫妻钻了被窝儿,她的手脚常常是凉的,朱慕贤就把她的手脚一起捂在自己身上,并取笑她:“要是没了我你可怎么办?还不得冻成冰棍儿啊。”
又林瞥他一眼。
要是没他,她哪会儿离家千里跑到北方来啊?会到这儿来受冻还不是因为嫁了他不得已么?只能嫁鸡随鸡了呗。
朱慕贤从外间进来,就这么一出一进的功夫,身上就觉得凉嗖嗖的,不过倒是一脸笑容。他赶紧的又钻回被窝里头:“良哥儿好了,烧退了,人也醒了,刚才还吃了半碗汤。郎中也说了,这已经算是好了,只是还体弱,需要精心的调养。”
又林也跟着高兴:“是么?那就好。”
虽然良哥儿素来体弱,不是这病就是那病的,可是遇到这种事儿,他却能挺了过来。也许在背后谋算这事儿的人要失望了。
“有没有说起,那个锦珠怎么样了?”
朱慕贤摇头。
嗯,她不能这么快好起来。她要是好得忒快了,别说钟氏,别人也得疑心啊。
不论真假的,她总得多病些日子才行。
钟氏和大太太无不喜出望外,郎中固然得了重谢,连请来的和尚和道士都一人得了一份儿不薄的谢礼。钟氏于银钱上向来看得紧,可是再重要也没有儿子的命要紧。有儿子才有一切,没了儿子,光要银子有什么用?
二太太果然不是吃素的,虽然沉寂了这么几年,可是过去的本事、人脉可都没扔下。良哥儿这边好起来,她就打发人给钟氏送了。信儿。至于是什么口信儿,只有钟氏和周嫂子两个人听见了。
和良哥儿的逢凶化吉不一样,锦珠的命就不怎么好了。她这一惊也不小,她自己吓成那样,郎中也说得很严重,所以朱正铭对妻子的怀疑才觉得特别荒唐无稽。
良哥儿好了,锦珠没好,她的孩子到底是小产了。
大家都觉得不算怎么意外。反正先前已经听说她受惊过度,动了胎气,且下红不止。郎中也说情况不怎么乐观。所以许多人事先都已经猜着她这一回大概是不好。
锦珠这是有苦说不出。
她暗示了郎中把她的情况往重里说,以便逃脱在这次事情中的责任,还能博得大爷的同情。可是真情情形她自己心里有数啊!
明明她胎像稳固,到了晚上却突然腹痛不止,没半个时辰就小产了。
她能断定这是钟氏对她下了手,一定是她不会是别人。
可是她这回是哑巴吃黄连。
就象钟氏没拿到她的把柄一样,钟氏的报复她也一样没有证据。谁让她这么卖力装得这样虚弱?谁让郎中把她的情形说得这么危急?那她小产是很自然的,和钟氏扯不上干系。这会儿她能说她先前的危急根本是装的吗?她突然小产是钟氏害的?
她不能说。
她没有钟氏对她下手的证据,药里肯定查不出任何问题来的。里里外外都是钟氏的人,平时和她走得近的几个人都不在,钟氏有正当的理由支使打发这些人做事。
她更不暴露先前她一直在装假的事。
钟氏的报复来得太快了。
其实就算没有这次的事儿,钟氏早晚也会对她下手。
朱正铭一喜一悲。
儿子好了当然他也欢喜。毕竟是长子,而且是他现在唯一的儿子,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他当然心痛不舍,在长辈那里也交代不过去。但是通房肚子里那个孩子却掉了——他本来以为会再添一个儿子的,现在成了泡影。
朱正铭安慰了锦珠一番,还许诺她,这一个没了不打紧,锦珠年轻着,养好身子,一定会再有好消息的。
但是锦珠的视线越过他的肩膀,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人。
那是钟氏身边得用的人,她们目光冷冷的打量着她。
锦珠打了个寒噤。
她已经来不及为失去的那个孩子哀痛了。
她自己的命能不能保住还是个大问题。如果继续留在这院子里,由钟氏安排的人手“精心”照顾她,她只怕自己会小产后体虚难愈,最后一命呜呼。
就算钟氏不趁现在弄死她,以后也绝不会再给她怀胎的机会。
这一次机会她寻了很久了,钟氏吃了这一回亏,不会再给她第二次机会。费了多少心思才怀上,又策划这次意外那么久……现在孩子没了,她对未为的期许全都成了泡影。
曾经她觉得锦云太蠢,想走和她一样的路,却没能粘上四少爷,只能被打发出去。可是现在她真说不好她和锦云谁更傻——锦云嫁的丈夫老实巴交,现在锦云听说也已经怀上了,婆家的人把她当宝贝般供着……
这其中关窍,又林猜着了几分。除了她,其他明白内情的人应该还有不少。比如老太太、二太太、钟氏自己,还肯定会有其他人也心里有数。没几日锦珠就求了大太太挪到庄子上养病去了。
她这一去,只怕很难再回来了。纵然躲了出去,也不代表钟氏就会放过她了。本来这妻妾间还能维持个表面上的平和,可是现在已经不死不休了。钟氏如果不顾忌大太太,连躲到庄子上的机会也不会给锦珠。
张玉馨的吉期就在这几日,按着两家的关系,朱家的人肯定要过去道贺。这不光是亲戚间的情分,更是去给女方撑场面。男方来迎亲,倘若娘家场面热闹,人多势众,那喜事办得热闹是一方面,将来婆家未必敢对媳妇多不客气。可要是娘家没人,小猫两三只冷冷清清的,婆家心里会先看低三分。
张家远在阳陵,在京城最要紧的一门亲戚就是朱家。大太太是亲姑母,朱家兄弟是她的表兄,身上又有官职,这婆家人当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