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鉴定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次见了文老以后,他的心更是受到了很大的感触,以文老现在的产业,大可以坐在家里享福,可是这位身残志坚的老爷子,却依然在奋斗着,维持着这个由他一手恢复的瓷器事业。

文老这一生的经历,让他非常的佩服,不但重新让自己的事业站了起来,还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华夏瓷器修复界第一人,景德镇那么多身体完好的人,都没有做到,而文老却是做到了。

现在有了高级修复术,陈逸最想做的就是让文老这一个巨人像正常人一样的站立走路。

只不过这样的修复,并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做到的,同样,这也是为了他的安全,他也只能通过不断的按摩,在一两年内,让文老成为一个正常人。

花神杯得到了,下面的任务,便是继续学习瓷器,制作出一件能够得到更多奖励的瓷器,并且为文老不断的按摩。

随后,陈逸在酒店中休息了一会,便驱车来到了文老的品瓷斋。

“陈小友,你来了,走,我们去瓷窑,把前几天画出来的瓷器烧出来,多经历几次这样的过程,你就对烧瓷有些把握了。”看到陈逸来到了店里,文老放下手中的事情,然后对陈逸说道。

陈逸不由一笑,文老却是不提花神杯的事情了,仿佛不存在一样,“文老,多谢您了,花神杯我已经拿到了。”

“你小子就是罗嗦,不就是一件花神杯吗,还没完没了了,要想谢我,就努力学习,把你身上所拥有的东西发扬光大,到时候我也能沾沾光,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谢意了。”听到陈逸的话,文老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文老,我知道了,走,我带您去瓷窑。”陈逸笑了笑,文老就是这种性格,其实在他这种火爆脾气下,隐藏的是一颗柔软的内心。

与文老一块走到店铺外面,陈逸在后面慢慢的跟着,碰到台阶之类的,并没有去扶。

之前与文老一块出去的时候,要是去扶他,绝对是一番训斥,他的腿虽然用不上力,但还没到废了的程度。

来到景德镇市郊处,这里是一片瓷窑集中区域,看起来到处都是长长的烟囱。

除了在这里有着两个瓷窑之外,在景德镇有名的陶瓷工业园中,文老也是有着窑厂和工作室的存在,只不过这里是生产精品订制瓷器的地方,可以说是文老瓷器事业的大本营。

至于那一个陶瓷工业园,陈逸也去过,比之樊家井更加让人震撼,或许在樊家井,震撼的是无数瓷器作坊,但是在那个工业园中,见到了却是数不尽的窑厂。

那一个工业园是由铁利坚一家公司与景德镇政府合作开发的陶瓷园,占地约四百余亩,其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是华夏首座大规模陶瓷生产基地,集陶瓷生产,直销,名人作坊,外贸出口,旅游观光于一体。

里面大大小小有着两百家陶瓷企业,还有许多陶瓷名家,只不过在这个工业园中,有很多都是生产线化的陶瓷企业,像生产一些传统柴窑瓷器的企业只是少数。

而且这里面的修建好的瓷窑,都是由工业园向各个陶瓷企业出租的,并不是归企业所有,当然,像文老这种瓷器大师级别的人物,估计已然是景德镇陶瓷界的国宝,不说要钱,就算倒贴钱,只要这些陶瓷大师能进驻工业园,就是一种成功。

一般文老也只是空闲时候会去这个工业园走走,当然大部分都会呆在樊家井,那里更加有传统瓷器的气息,陈逸开着汽车,一路直奔瓷窑而来。

将汽车停在瓷窑门前,陈逸和文老下车后,旁边一些相熟之人纷纷一笑,向着文老打着招呼。

第六百六十八章烧制瓷器

文老也是一一向着众人问好,然后带着陈逸走进了瓷窑,这一个瓷窑并不是只烧制瓷器,而是集生产,烧制于一体的作坊,瓷窑的类型也是柴烧窑。

在这段时间以来,文老可以说向他说了很多关于古代瓷窑的事情,让他对古瓷窑有了一个很大的了解。

现在景德镇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柴烧窑便就是在那一个陶瓷工业园之中,这一个柴烧窑是蛋形的,由于形状独特,为景德镇独创,所以将它称之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从乾隆年间开始,镇窑一直使用了二百多年,直到一九九五年才熄火停烧,在零九年的时候,一些古物工作人员重新修复了镇窑窑炉,并在当年十月份点火复烧成功,一举荣获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柴烧窑现在在景德镇可以说是非常稀少,这就是因为柴烧窑的烧瓷难度很大,不可控的因素非常多,每一窑柴烧的瓷器成品率非常低,而且每次所消耗的木材也是以吨计算,需要二十四小时有专门的师傅照看,不断加柴,监控温度。

而因此,柴烧窑也是被称之为烧钱的游戏,一些小作坊和小企业所无法承担的,它的魅力正在于色彩浑然天成,在烧陶时温度往往能达到一千二百摄氏度以上,完全燃烧的灰烬随热气流飘散,木灰会与陶瓷中的铁元素相互作用,形成自然落灰釉,十分经得住品味。

以文老现在的柴烧窑一次柴烧能容纳一百多件瓷器。而且文老所生产的大多为精品瓷器。不是经他手中制作。就是经过一些瓷器老师傅制作出来的,这些瓷器的制作,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瓷器并不是每天都会进行烧制,基本上一个月也只烧两三窑而已。

一切都要看瓷器的制作情况,如果瓷器制作的快,自然烧窑的间隔就短,文老绘画瓷器的速度。陈逸是深有体会,其手法熟练至极,在瓷器上绘出精美的图画,就像是喝水一般的简单。

当然,除了绘画的速度,便是文大师烧窑的技术,在现今景德镇大师中,文大师柴烧瓷器的成品率是最高的,其原因也就是他对于瓷器烧制的极大了解。

在之前的介绍中,陈逸听文老说过。说他之前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研究,对于烧成后的每一件瓷器。在窑炉中的位置,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才有了现在的成功率,当然,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除此之外,在文老的介绍中,他还知道了华夏五大名窑中的钧窑,也是在进行着烧制。

只不过地点是在中原省的禹州,也是钧瓷文化的发源地,几乎每年都进行几次烧制,而一切都会按照大宋官窑的烧制传统来进行。

在开窑仪式上,工作人员全部身穿宋代服饰,让人犹如穿越一般,而开窑之后,窑工会将一件件烫手的钧窑瓷器拿出来,在这过程中,一旁的瓷器专家便会品头论足,偶尔有一件好的瓷器,就会用丝带系在上面,以做标志。

根据文老说,他有一次应邀前去参观开窑仪式,一窑一百三十多件钧瓷,其中完全没有瑕疵的合格品仅有十六件,这些合格品随便一件至少要十万以上。

除了合格品,其余的都会按照大宋官窑的习俗,全部砸掉,这种非常残忍的举动,使得很多人无法接受,有人抱着自己喜欢的瓷器迟迟不肯下手,可是工作人员却没有丝毫手下留情的意思,将身旁不合格的钧瓷拿起砸向钧魂池。

这是为了保证钧窑的品质,一些工作人员如此解释道,这种事情,也让许多人感到大涨见识,就算是有些瑕疵,这些瓷器也是美丽的艺术品,有着一定的价值,只可惜,在其他窑中,这些瓷器可以保留,但是在钧窑中,不合格的就要被打碎。

钧窑的烧制极难,人能做的也只是在进窑炉前的制坯,施釉,出炉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由来。

在这钧窑中,也是可以被包窑的,不少公司或者单位为定制礼品,通常会花上十余万元进行包窑,不过这钧窑的制作,如同赌石一下,十窑九不成。

有人花了十几万包了一窑,结果可能一件未成,也有可能其中成了一件,便价值百万,那就赚发了,这也就是传统瓷器的烧制难度。

所以每一次烧窑,对于陈逸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仅只是在文老自己的瓷窑学习,其他的柴烧窑一旦要烧的时候,文老也会带着他前去进行学习,有时候还会拿两三件瓷器插队。

这些瓷窑有的是文老多年的朋友,更有一些负责人,对于文老能够来到他们瓷窑进行参观,这简直就是一种荣幸,在华夏瓷器修复界,文老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大师,其地位就像是当年紫砂七老中的顾景舟一样。

陈逸和文老一块进入瓷窑厂房里,在窑炉口的两旁,放了很多等待入窑的瓷器,这一个瓷窑是专门烧制釉下彩包括一些釉上釉下混合彩瓷器的地方。

而如果是烧制釉上彩,就必须要先在这里烧制成白釉瓷,然后再于瓷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去往瓷窑红炉进行低温烘烤,这种炉子一般也只能烧制一些低温釉瓷。

文老亲自进入窑炉之中,带着陈逸,拿着他们亲手制作的瓷器,为陈逸讲解窑炉各个位置的一些好处,以及会出现哪些变化。

在烧制高温瓷器时,都需要将瓷器放入匣钵中烧造,这是一种瓷器陪烧时的置放器具,并会对瓷器坯件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封闭性好,会提高瓷器的质量。

景德镇窑工有一句俗语,叫做一满二烧三熄火,这可是说概括了柴烧窑技艺的三个方面,即码匣满窑,投柴烧炼,适时熄火,在长达一天的时间中,窑工需要不间断的加柴烧炼,而且要用一双火眼金睛来观测窑膛的温度,凭借经验掌握火候。

在文老的教导下,陈逸再次将一件件瓷器装入匣钵,等到体验了一会,完全熟练后,文老继续指挥着陈逸将装好匣钵的一些瓷器,放入指定的位置。

等到整个瓷窑装满之后,文老带着陈逸和所有窑工走出了窑炉,然后用砖块封堵窑口,只留下一个送柴的观察口。

文老这个瓷窑厂中,有着一位他亲自培养出来的把桩师傅,也就是烧窑总指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名叫葛大山。

他从十多岁便开始在文老的瓷窑中当学徒工,到将近二十四五才被文老看中,开始学习烧柴窑,最后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