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回去的车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着对边上的王浩军说道:“这新姑父上门的感觉,果然不是一般的紧张,哎!”
“呵呵,李利,没想到你在台上面对那么多观众都不紧张,到这儿却紧张了,不过刚才我可没看出来啊。你表现的不挺好的吗?”王浩军笑道。
“好什么呀,心里都紧张死了,呵呵。”我说着,按下了车窗,闻着公路两侧带着淡淡槐花香的空气,一脸享受的神情。
车子驶到了沿海公路上,看着边上辽阔的海滩,我心里一动,对王浩军说道:“对了,反正天还早,回去也没什么事,你教教我开车吧。这么宽的沙滩,正好是天然的练车场。
“行啊,没问题。”王浩军说着,将车子缓缓地开到了沙滩上。
将车子停稳,王浩军将驾驶坐让了出来,自己则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这是离合器、这是刹车、最右边是油门。我先教你起步……”王浩军耐心地一步步指点着。
打火、松手刹、打转向、踩下离合器、给油、松离合,按着王浩军的指点,我一步步做着,眼看车子慢慢地走了起来,心里涌上一股激动的感觉。没想到一激动,换档的时候油门收得太大,熄火了。
“没关系,再来一次,换档的时候速度要够,换档要快,另外油门要稳……”王浩军耐心地指导着,在特种部队里号称“司机”,王浩军的驾驶水平当然不是一般的高,对于车的理解,王浩军已经到了庖丁解牛的境界,每一个操作下去,车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的心里都有一个明晰的感觉。在教导我的过程中,他也不断将自己这种感觉加进去。
被一个如此高明的车手指导着,再加上我本身又不笨,经过处世决改造过后的身材,更是十分协调,因此开了几回,陆维已经迅速找到了感觉。起步、换档也越来越流畅自然。
王浩军这个驾驶高手当然不会满足于教这些基本的东西,看看我已经基本掌握了驾驶的方法,王浩军又将自己开车的一些绝活教给了我。
此刻还是五月份,海水还比较凉,因此海滩上并没有什么人,一辆黑色的宝马轿车时而在沙滩上飞驰,时而一个漂亮的甩尾,扬起一片沙尘。我这个初碰方向盘的新手,如同得到了一个好玩的玩具般,越开越是兴奋。
“怎么样,王浩军,我开得还可以吧。”又是一个漂亮的漂移,我将车子稳稳地停在了王浩军在沙滩上画出的车位上,随即下了车,对着在一边看着的王浩军说道。
虽然开车并不是什么技术活儿,但看到我如此恐怖的学习速度,王浩军也无语了,要知道,就是在部队里被称作“司机”的自己,达到这样的程度,也足足用了两个多星期,而现在,我这样的学习速度,实在是……
“我看我这个司机的称号就要换人了。”王浩军笑着坐到了车上,说道。
“呵呵,这开车还真是过瘾,回去我开吧,你在边上看着点儿就行了。”我说着,将车子稳稳地开了出去。
“好吧。”王浩军笑着说道。他知道,虽然我是第一次摸车,但此刻上路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那纯粹是一个老车手的感觉。开车有时候也得看天份的,找到了感觉,开车其实比骑自行车还要简单。
车流穿梭的公路上,我熟练地开着车,虽然已经找到了感觉,但毕竟是第一次学车就上路,并没有开得太快,然而过了一段路之后,我自己也没有察觉,已经将速度慢慢地提了上来。
看着边上犹如多年的开车老手一般的我,王浩军十分放心地不再去看我,而是靠在了座位上养起了神。
回到学校的时候,看看时间,才五点不到。让王浩军将车子开到新超级看书网络后,我慢慢地走进了校园。
一路上,不时有同学笑着和我打着招呼,虽然大部分我都不认识,但他还是笑着一一点头,他可不想被别人说出了点儿小名就装大腕儿。
快到教学楼的时候,我却发现很多同学正朝小礼堂拥去,像是有什么活动一般。心下好奇的我,也随着三三两两的人流走了过去。
第二百七十六章相通
在老师和同学们好奇的目光注视下,庞钟华来到讲台一角,从随身带来的黑色箱子里拿出了一架手风琴。
看到这位著名的书法家居然一开始不讲书法,而是拿着手风琴走到了台前,同学们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听到台下的嗡嗡声,刘主任微微皱了皱眉头,拿过话筒说道:“同学们请保持安静。”
听到李主任的话,下面的声音倒是登时少了许多,但大家的眼里好奇的神色却更浓了,都注视着摆开演奏架式的庞钟华。
摆好了琴,庞钟华笑着说了一句:“下面我给大家拉一首曲子,希望同学们要好好听,好好地感觉。”
富有动感的琴声响起,赫然是一首《西班牙斗牛士》,这首由比才的著名歌剧《卡门》改编而成的手风琴曲,节奏热情泼辣、自由奔放,同时技巧性也行强,是学校的手风琴小组那帮人们最喜欢练的一首曲子。但很显然,庞钟华拉的要比那帮小组的所为“专业”的人们拉得好听多了,不但技巧娴熟,而且节奏十分有张力,每一段乐句都如同装了弹簧一般,听上去十分扣人心弦。
下面的同学们静静地听着,很多人脸上露出了吃惊和赞叹的神色。原来只知道庞钟华的书法水平很高,但却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一手,这堪称精彩的手风琴演奏,听得大家很是过瘾。
此时坐在观众席中的我看着庞钟华的演奏,虽然他的姿势称不上标准,但我一眼就可以看出庞钟华演奏得十分舒服。特别是在键盘上地右手。在演奏快速的连音时,如果按照标准的手风琴教程来说,那手型可以说走型走得太厉害了,但偏偏这样糟糕的手型,却将谱子上标记的要求很舒服地表现了出来。
庞钟华的演奏,让我想起了前世在一本关于钢琴技法的论坛上经常看到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手型是正确的手型?”
当时,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支持传统派的(也可以说是学院派或手指派)给出地答案如同教科书上一般标准,要求每个手指关节包括掌关节向外屈起,第一节手指要完全垂直于琴键,手心中空。要“能够握住一个鸡蛋”,恐怕这也是华夏国学习钢琴的琴童听到的最多的一个比喻了。而支持现代派的(也可以说是师范派或力量派)的,则对这一说法不屑一顾,他们提出手型要保持较小的弯曲度,同时指肚要尽量贴键。以获得温暖和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更奇怪地说法的,当时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曾经一度成为论坛上最热门地贴子。
而在那时,有一个不知名的网友说的一句话,却让陆维感触颇深。那位网友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最舒服的手型就是最正确的手型。”
当时,不知有多少网友嘲笑过这个答案,说这个回贴的是“钢琴白痴”的有之,说其“脑袋进水”的也有之,但这个说法,却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前世的我,没有受过专业的钢琴训练。只是凭着李德老师带入了音乐的门槛。随后主要就是凭着自己自学,对于手型,一向是陆维十分苦恼的一个问题,看的资料越多,就越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直到看了这个答案后,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学生,心里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我尝试着在练习时抛开脑子里那些关于演奏技法的要求,只是按照自己认为最舒服的方式来弹奏,结果一段时间下来,竟然是琴技大涨,很多原来没有弹过去的难点,竟然一一解决了,同时对那些书上要求的技法,也多了一层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这一收获让我喜出望外,同时也对这个说法彻底信服了起来。
如今,看到庞钟华的演奏,我再次有了这样的感觉,尽管他的演奏有着手型上的、姿式上的这样那样的不规范,但看到他的演奏,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不协调和别扭,而从他自己那享受的神情中,也可以看到这演奏带给了他很大的快乐,不然,从他指尖流出的音乐,也不会带有那么轻快流畅的感觉。
庞钟华拉完一曲《西班牙斗牛士》之后,全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虽然他的演奏比不上那些专业的手风琴演奏家,但不要忘了,庞钟华毕竟是一个书法家,能够奉献出这样水平的曲子,足以让大家为之鼓掌喝彩。
庞钟华拉完后,仔细地将手风琴放回琴箱里,随后回到了座位上,笑着对正在鼓掌的同学们做了一个“请安静”的手势。
待到下面的掌声渐渐平息时,庞钟华才笑着继续说道:“感谢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坦诚说,我的演奏并不专业,相信很多同学们心里也都有着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我一个搞书法的,却拉起了手风琴。”
庞钟华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下面大家的表情,果然很多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他这才继续说道:“之所以让大家先欣赏一段我这个半吊子的演奏,是因为我想通过这段演奏告诉大家,其实书法和音乐,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我们学习写字的时候都知道,书法虽然从技法上来讲,有着许许多多的流派和种类,但万变不离其宗,书法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间架结构,二是布局谋篇。当然,对于基本笔画的运笔,属于基本功,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必须掌握的。”
庞钟华说出的这番话,让每个同学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两点也是他们的书法老师经常说的。
“再说说刚才那段音乐,大家仔细想一想,其实一首乐曲里面,同样体现着这两点要素。每一个乐句,就像是单独的一个字,它里面有强音,有弱音,有缓、有急,这就像我们写一个字,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要注意主次、争让、俯仰等等。”庞钟华说得很慢,一边说,同时还配合着手势,力图让每个人都清楚他的意思。
“那么整段的、一首完整的乐曲,就如同一幅已经完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