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商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也许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姜万勐失去了一次极好的统领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中国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失去了本应占有主动权的半壁江山。当事隔多年后的今天,记者问他是否对此感到后悔时,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这笑中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愧疚,更带着他永久的遗憾。

姜万勐创办万燕树起了中国VCD机的旗帜,他也应该为此得到国人的赞许。但从万燕最终的结局上看,万燕的兴衰多少又有些悲怆。如果说,当姜万勐开发出第一台VCD机时就立刻申请了专利;如果说,当时国家投资2.4亿元,将安徽作为中国VCD机的生产开发基地的计划成为现实;如果说……中国,乃至世界的VCD机发展史,也许应该是另外一种写法——一部由中国人唱响主旋律的史诗!?

由此,有人把姜万勐比作中国数字光盘技术开发道路上的“革命先烈”。

提到VCD机,必然要说到它的创始人姜万勐。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产自中国,时

世界第一台VCD

间是1月,由姜万勐研制。

姜万勐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电视技术工作。他看到我国电视设备的核心技术大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企业每年都要为此花大把的银子,他感到心痛。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催人奋进。身为安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的姜万勐,和中国千千万万立志创业的知识分子一样,要“走出去看看”。

1992年4月,美国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技术博览会。时为安徽现在集团总经理的姜万勐带着自己的同事赴美观展。

展会上,一个2平米的展台前,美国C-CUBE公司员工正介绍他们研发的PEG(图像解压缩)芯片,引起了姜万勐极大关注。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和探索追求的天性,姜万勐一连三天像着了魔似的围着这个展台转来转去。对这项不起眼的技术他浮想联翩,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用PEG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VidepactDisc)。广播电视业由此可结束磁带录像机一统天下的历史,而开创光盘记录的全新时代。

这一开创性的构想,激励着姜万勐上下求索。

展会上,姜万勐与C-CUBE公司董事长孙燕生相见。说来也巧,孙燕生是美籍华人,两人一见如故。姜万勐道出自己的构想和兴趣,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力打造应用PEG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

回国后,姜万勐抓紧立题。为此他认真地做了市场调研,预测视听产品VCD机年销量可达200万台。在该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姜万勐阐明:这是本世纪消费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唯一机会。

1993年3月18日,姜万勐与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意在用美国PEG技术研制视听新品。

任何一项技术用于新品研发都不会一帆风顺。为实现研制中的技术突破,姜万勐一路走来,激情难眠。他发挥极大的聪明才智,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于9月4日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这是消费电子产品有史以来我国唯一领先世界的成果,吸引着世人眼球。

在安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展览室里,人们可以看到世界第一台VCD机真品。它令人欣喜,也让人心里沉甸甸的。它的命运竟是昙花一现。

1月,万燕第一批1000台VCD机下线。它完全符合此前国际上正式颁布的图像压缩标准(PEG1)。万燕要大展宏图了。1994年一年中,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此时的姜万勐一手向市场推销产品,大打广告,一手收购11家音像出版社的版权,推出97种卡拉OK碟片,让消费者尽情享用VCD提供的丰盛的视听大餐。由于不懈的努力,万燕VCD机迅速占领市场100%的份额。万燕VCD机初战成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姜万勐“失”的可太多太大了。想到用PEG技术研制音像视听产品这一点,以及成功研制出的VCD机都是他的自主知识产权,理应申请专利保护,但他认为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收取专利费是不可能的而放弃。当他看到万燕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家电公司买去解剖做样机时,他只能痛心和无奈。

随后的1995年,各路仿制的VCD机大举进军市场,广告也铺天盖地,仅砸向央视的就年近10亿元。价格战持续升温,竞争成疯狂厮杀态势。

到了1996年,全国VCD机销量超过600万台,而万燕VCD机市场占有率不足3%,已失去了统领市场的地位。仅三年,万燕VCD机从绚丽辉煌就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VCD,影音光碟(VidepactDisc;VCD),是一种在光碟(pactDisk)上存储视频信息的标准。VCD可以在个人电脑或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

VCD光盘

VCD即VidepactDisc的缩写:视频压缩盘片。

技术规范

VCD是一种全动态、全屏播放的视频标准。它的格式可分为:

分辨率为352x240像素,每秒29。97幅画面(适合NTSC制式电视播放)

分辨率为352x240像素,每秒23。976幅画面

分辨率为352x288像素,每秒25幅画面(适合PAL制式电视播放)

整体来说分辨率大约是对应电视制式分辨率的四分之一。VCD的视频采用PEG1压缩编码,音频采用PEG1/2Layer2(P2)编码。码率分别为视频1150kbit/s,音频224kbit/s。整个视频质量和VHS录像带相当。

由于VCD的比特率和普通音乐CD相当,因此,一张标准的74分钟的CD可以存放大约74分钟的VCD格式的视频。

VCD标准

VCD有三个正式标准:1。0、1。1和2。0:

1。0:原始版本。

1。1:修正版。

:增加了播放菜单功能(PBC)、清晰静止画面播放功能(704x480或704x576像素)和支援352x288/25fps格式。

3。0:有不少人传说有3。0版本,但未见有成品发表。

VCD应用

VCD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在香港,VCD和DVD在发行市场上已完全取代录像带和镭射影碟的地位。

VCD被认为会被DVD所取代,但是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还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市场。

VCD没有像DVD一样的区码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机器上观看。

有些节目因为成本问题,不会制作DVD或VHS录像带版本,购买者只能购买VCD版本。

VCD比DVD廉价,制作成本也较低。当然,VCD缺乏DVD提供的很多额外特性,如多语言、多字幕、多角度,菜单、超链接及大容量等。

SVCD

SVCD是VCD的改进标准,它采用PEG2压缩,采用可变压缩率来获得较好的视频质量。

它和普通CD一样大小,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上面储存的是影视节目,所以俗称“影碟”,又因为它比激光影碟机上使用的LD影碟小,因此又称“小影碟”。它的影音播放质量比录像带好,但比大影碟稍差。VCD光盘既可以在VCD机上直接播放,也可以在配置了光驱的电脑中播放。

VCD文件格式

VCD格式通常是PG或DAT

PG是电脑编辑后保存时使用的格式

是被刻录成光盘后的格式

VCD是什么?

也许还有许多人不了解VCD是什么。VCD其实是VidepactDisk的缩写,就是一种压缩过的图像格式。它是采用PEG1的压缩方法来压缩图像,解析度到达352*240﹙NTSC﹚或352*288﹙PAL﹚1。15b/sVideoBitRate,声音格式则采用44。1KHz取样频率,16Bit取样值,Stereo立体声,﹙在未压缩之前,这样的音频格式就是CD音质,也就是我们常常听的音乐CD的音质。﹚PEG1layer2,224Kb/sAudioBiteRate的压缩方式。用这样的压缩方式,在还原成音乐CD格式之后,即使是受过训练的专业试听师也无法分辨出与原来的CD片音质上的差别。也就是说,这种压缩方式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压缩。

DVD与CD、VCD光盘区别

除了从标识上区别外,还可从光盘颜色来区别。一般CD光盘的颜色是铝白色,或稍带一点盘基材料的淡

蓝色、淡绿色等。而DVD盘就是非常明显的深紫色。另外,从容量是也有区别,通用的CD盘的容量是700,DVD盘的容量是4。7G。两种盘是否刻录过(或有数据),可看光盘刻录面是否有颜色的差别。如果是刻录过的光盘,会有两种颜色,有数据的地方(内圈)要深一些。CD光盘不大明显,要斜对着光线仔细反复看,特别是刻得较满的光盘。DVD光盘是否有数据就很容易看出来的。

要明确DVD盘片和VCD盘片的区别。它们的盘片结构差异很大,导致容量有很大区别(CD:600~700B;DVD:4。3GB左右),存储的数据量也不同。VCD是VideoCD盘片,属于CD。所以如果是Video盘,DVD与CD的时间长度或者画面质量是不一样的。DVD优于CD盘片。

DVD是一种光盘格式,而VCD是VideoCD,表示存储视频内容,但依旧是套用CD白皮书范畴。工业标准中有DVD和CD两种存贮介质。实际上规定盘片的数据密度,激光波长,轨道间距,转速,盘体材质厚度等物理标准。

而VCD只是说明这个CD盘中存放的是视频,就类似P3CD一样。

再要明确一下,DVD播放机和VCD播放机的概念。顾名思义,DVD播放机是播放DVD盘片的设备;VCD是播放VCD盘片的设备。它们设备的硬件上的主要区别应该是激光发光管所发射的激光波长不同。

VCD的音频格式是不是就是P3?

P3的正确名称是PEG1layer3。而在VCD格式当中的音频部分,虽然它是压缩过后的音频格式,但是它并非我们所熟知的P3音乐格式,而是采用PEG1layer2的格式。因此,你是不能够利用它来转录成音乐CD格式的。﹙因为大部分的刻录软件仅支持AV档与P3档转烧CD的功能。﹚如果你真的需要将VCD当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