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21-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基本原理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实践是人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相互联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在实践中认识主体才能与事物相联系,从而形成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促进认识的发展。实践不断提供认识的新的手段、方法、素材。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1)相互区别    
    ①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外部联系、片面的反映。具有直接性、具体性。表现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②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的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表现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2)相互联系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坚持了认识中的唯物论。    
    ②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坚持了认识论中辩证法。    
    (3)相互渗透    
    ①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指导;感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来表达。    
    ②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理性以感性为基础;理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感性认识的形式——语言来表达。    
    (4)割裂两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理论上称之为经验论,包括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两者的区别在于对象上的不同),在实践上称之为经验主义。只强调理性认识而否认感性认识称之为唯理论,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理论,在实践中称之为教条主义。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绝对真理(绝对性、无条件性):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无限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相对性、有条件性):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相互联系:    
    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总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总是由无数个相对真理所构成)    
    (3)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地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    
    (4)割裂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的称为绝对主义;反之,只承认相对真理否认绝对真理的称为相对主义。    
    1(2005年试题单选题第2题)“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的真理性。真理是关于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所以说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故选项D正确。    
    2(2005年试题单选题第3题)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否能正确地认识和预测未来最终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加以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直接地作用于对象,有效地改造和创造物质对象,故选项C正确。    
    1994年至2005年本章命题分值分布表    
    分值年份内容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合合合认识〖4〗10    
    分〖7〗11    
    分7    
    分2    
    分14    
    分〖15〗2    
    分7    
    分8    
    分认识的辩证    
    过程及其    
    规律5    
    分2    
    分3    
    分〖13〗1    
    分2    
    分〖18〗5    
    分〖20〗10分10分'22'1    
    分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惟一    
    标准2    
    分1    
    分10    
    分〖14〗10    
    分1    
    分〖18〗10    
    分10    
    分10    
    分10    
    分'22'1    
    分    
    从上述分值分布表可以看出,本章命题规律有如下:    
    (一)命题形式:从1994年到2005年为止,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命制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章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体如下:    
    主要是:    
    (1)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尤其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尤其是真理的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6)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理论联系实际命题的概率大。    
    2以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方式考察各种知识点。    
    (一)哲学考试出题较多地集中在“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章,目前的考试在考考生知识把握的同时,又要考核考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正是在这两章中,提供着对事物辩证运动和认识的辩证运动的方法和各种基本点,它具有直接分析事物及其运动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这两章理所当然地成为考点最多的两章。    
    (二)本章历来年年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章,多数命制主观题。    
    本章2003年考思维方法分析题,2004年考理性与非理性分析题,2005年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辨析题(具体试题分析见第七章),近三年每年都有重点题。2006年仍应注意本章内容,重点注意认识论、真理论和辩证思维方法,价值观至少仍要作为选择题知识点予以重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人类社会的物质    
    基础和本质基础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经    
    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历史性    
    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    
    生产关系本质    
    内在结构    
    社会政    
    治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定义    
    构成要素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社会观    
    念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含义    
    构成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阶级性    
    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文化本质    
    功能    
    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明和文明形态    
    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2生产力的特性    
    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4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    
    5文明和文明形态    
    1“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修订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修订为:社会的实践本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