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因此学院从一开始就直接面对工商实际,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务实性较强。
学院发展到今天,招生规模大致是每年招MBA 新学员200 名,高级经理
培训100 名,博士班30 名。外国留学生的比例也比较大。申请者一般要求有
3 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大学学历,而且要持有GMAT 分数。在世界所有的招
生工作中,该学院恐怕是最热衷于搞面试的。为了通过面试(Interview)发
现有潜能的优秀人才,杜绝所谓高分低能现象,该学院不时降低录取分数而
多招些申请者进行面试,面试中采取残酷的淘汰制刷去不少申请者。为了提
高非英语国家学生英语交际水平,该学院还专为初来者设了英语培训中心。
在教学方式上,曼彻斯特管理学院也有自己的特色。它把从美国引进的
案例教学加以改造创造了项目教学法,即直接把学生分成小组,面对某一固
定的实际的企业,边对这个企业进行观察和分析,边进行理论学习,同时对
该企业进行某些方面的诊断。这是一种活生生的案例,学生在广泛的实际接
触中,迅速学会了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这种项目教学法,已经得
到普遍认可,并在不少学院得到采用。
(二)伦敦高级管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1,University
Of London)
该学院和曼彻斯特管理学院同时建立,也是欧洲比较出名的一个管理人
才培训基地,其前身是英国帝国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个分院。和曼彻斯特学院
所处的“工业区”不同的是,它处在伦敦的“金融中心区”。多年来,两所
学院一直在竞争英国第一的地位,促进了双方的发展。
伦敦高级管理学院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沿用美国哈佛的案例教学法,此
外,它也采用同行老对手曼彻斯特管理学院的项目教学法。来伦敦管理学院
的外国学生比较多,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学生问的交流,学生
们在案例讨论和项目教学的活动中,不光从教授那儿得到知识,更从相互之
间吸取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伦敦管理学院的强项在于金融领域,其金融方向的师资力量有很大优
势,正因如此,该院的毕业生有40%进入了金融业。
该院每年招约120 名全日制MBA,学制为两年,此外,还专为商业和金
融界培养半日制的MBA,学制为三年。申请入伦敦管理学院的求学者,要求
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要持有大学以上毕业文凭,要有GMAT 考试成绩,
预审通过后,还要经凶巴过面试一关才能最后获得踏进其大门的资格。
伦敦高级管理学院近年来已基本稳固了它在高等学府中的地位,其发展
日益壮大,连大洋彼岸的美国青年,也有不少申请入学的钟情者。
( 三)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The European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是欧洲最大的一个管理学院,坐落在法国巴黎市郊风
景幽雅的国家森林公园边上。它成立于1958 年,由当时的“巴黎商会”和欧
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某些大企业支持办学。该院每年提供给入学申请者的席
位是420 名。该院的宗旨是:“对欧洲各国的经理和未来的经理进行现代化
管理教育,促进欧洲的工商管理和经济一体化研究工作。”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最突出的特点,是“国际化教育”。该院不管是教授,
还是学生,来源都比较复杂,分布于二十几个国家,正是这一复杂的国籍、
种族和文化背景,促成了该院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其核心就是把这些来
自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学生混合编班,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不同行为互相
影响、渗透,使学生学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了解并熟悉多国文化,为
将来的国际化经营提供锻炼的机会。具体操作主要是分小组,每6 人为一组,
每组成员的国籍和职业背景都不一样。学生上课采用小组讨论,课上全班讨
论的形式。由于学生部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所以讨论问题的深度、广度都
具有一定层次,加上全班上课时有教授的指导和解答,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
了有关专业知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方法。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另一特点
是其修业期短,总共只有10 个月时间,每年9 月开学,次年6 月毕业,不分
学期,中间也没有假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拿下研究生学位,其学习压力是
相当大的。学院对入学者的要求是:年龄在35 岁以下,这样才能有高压力学
习的健康和精力保证;要拿到过学士学位,有较强的迅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有两到三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入学时须考英语和法语,并应特有GMAT
分数。10 个月的修业期,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上必修课,后两个阶段
上选修课。必修课有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财经管理、国际经营与
国际竞争等11 门类。选修课有公司政策、国际环境中的财务情报、跨国公司
的结构与战略、技术转让等25 门,学生从中选不少于6 门的课。
该院除了上述MBA 学位培训外,还举办另一种较长期的“综合讲习班”,
其学员绝大部分是各国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这类讲习
班的教学重点放在综合性的管理知识和问题上。让学员能清楚分析、了解世
界商务的形势,能在世界政治经济的新变化、新趋势中管理好自己的企业,
扬长避短,取得长远的经营成效。
(四)瑞士的管理学院
瑞士是欧洲一个小国,也是一个富国,在20 世纪50~60 年代,随着管
理教育在法国、英国的兴起,瑞士办起了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学院,而且具有
较大的国际影响,吸引了许多国家的求学者。
瑞士比较出名的管理学院有两个, 一是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stitute),另一个是国际管
理学院(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Institute)。这两所学院,坐落在风
景秀丽、世界闻名的日内瓦湖畔,隔湖相望,确实令人神往。国际管理发展
学院(简称IMDI)成立于1957 年,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I)成立于1964
年。
两个学院的相同点很多,其中一点是“小巧精致”。有人以瑞士表比喻
两校的精小完善。首先是两校招生规模小。IMDI 每年入学新生只有七八十
名,招生量只有哈佛的1/10。IMI 更少,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学者加起来
只有五十几人。其次,两校的学制都很短。IMDI 只有11 个月,要在如此短
的时间内把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成“值得骄做的管理人才”,没有一
定的实力和方法是难以办到的,IMI 的学制更短,只有9 个月,它主要是为
工业企业培养经理,而不是像同行IMDI 那样主要为金融业和咨询业提供人
才。
两校类似的另一点,体现在“国际化”方面。瑞士本来就是一个“国际
化”的国家,这儿每年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不光有旅游者,
还有政府官员、报社记者、商人、学者等人物。两所学校的学生,也是成分
复杂,一个班的同学往往来自十到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正是这样,两校顺
理成章地推广“国际化教育”模式,把这些具有不同民族、种族和不同文化
背景的学生重新编组。让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达到学生在
本国难以获得的一种效果。
在教学中,两校还十分注意让学员与实际的紧密接触。IMDI 从来不问断
加强学生、校方和校外著名公司的沟通与联系。IMI 则进行一种“实地旅行”
的教育活动,即安排学生外出“旅行”,在旅程中集体向当地企业界人士进
行调研、分析、尝试解决问题并提出咨询意见。IMI 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
相当管理经验的人,它主张灵活施教,因人授课,这一点正是其在短短9 个
月内能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招生上,两校的要求相差不大,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成绩、GMAT 分数、
以及工作经历,职业志向,掌握外语的能力和管理潜能等,此外,还要求学
生能适应高压力下的密集型学习。两所学校的毕业生,普遍得到欢迎和好评,
与别的毕业研究生比较,他们突出的特点有三点:一是具有极高的国际交往
的技能和技巧;二是处理良好人际关系技能都较突出;三是具有比较完整的
经营管理知识结构。
三、亚洲的管理学院
亚洲在20 世纪60—70 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
区的崛起,高等管理教育也应时代的呼唤开始在这片东方文化的土地上发
芽、生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不少管理学院在亚洲也正崭露头角。设在
上海交通大学的、由中国和欧共体合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虽然成立才两年多(1994 年11 月奠基),
但已公开宣称要通过五年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亚洲最好的工商学院。本书在其
他部分将简要介绍这所新兴学院。在此向读者朋友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
管理学院。
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迅
速。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是目前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管理学院(教
学人员超过200 名)。因为与国际交流合作十分密切,教师的水平相对较高,
在国际管理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其企管学院现任院长黄昭虎教授,是较知
名的行销学者,对于中国文化也有较多的研究,曾数次在某些国际性会议上
演讲“孙子兵法与经营策略”一类讲题。他也较关心华人管理学术的发展,
希望促进与大陆、台湾和香港的院校交流。
该企业管理学院已有26 年历史,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八个学院之一。其组
织机构包括院长办公室,五个系,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单位以及三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