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棋规则很简单,先简单说明围棋的基本下法,(像某电影一样把棋子落在空格里这样的笑话当然不能犯),然后是比胜负的规则,先行贴子李小强也说了,(还好两人算是高材生,理解贴子的规则没有困难)

李小强是按当时的中国规则教的。李小强决定过段时间再说“子”和“目”的区别和联系。再摆两个诸如“扭羊头”,“枷吃”,“倒脱靴”,等等最基本的吃子手段,再简单说说“打劫”,“打二还一”等等的基本规则后就很不负责说教完了,所幸家里还有个李小刚。两人懂了基本规则后都迸发出难以想象的热情。

开始时赵芹芹也凑了一下热闹,第二次就不肯来。问她什么原因?赵芹芹就两字“眼花”。

两人毫不客气的把李小强的纽扣围棋霸占,到了晚上吃过饭,就大呼小叫的开练。李小强暗自庆幸,还好是同时教两人下,自己能落个轻松,如果只是教会一个的话,那么自己肯定要上去陪练,陪一个初学者下棋。。。。李小强想想都可怕。

两人来到“工人俱乐部”。李小强发现“工人俱乐部”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窗台也被清洗一净,整个棋室好像明亮了很多。房间里比上次多了两张桌子,一字排开,围棋都是普通的玻璃围棋,棋盘倒是看上去很不错,不是普通玻璃围棋里副带的塑料棋盘。而是三块木板棋盘。

李小强仔细一看,三块木板是普通木板,上面贴一张“牛皮纸”,“牛皮纸”上的棋盘也是人工画上去的。画得很不错,以李小强后世专业建筑师的眼光来看,画得比自己画的只好不差。除了上次的5人,还多了两位。李小强知道,这里大概是当时县里几乎所有的爱好者。

鲁帆云在围棋爱好者里明显是灵魂人物。看见李小强和赵大宝进来,先盯着赵大宝看半天。李小强连忙介绍:“我同学,中学英语林老师的小孩,一个星期前刚开始学棋。”赵铁柱刚转业半年,在当时的县里,明显没有翠微中学林老师名气大,所有才这样介绍。只有李小强知道,赵铁柱将在一个月后声名远扬。

“呵呵,我还以为除了你,我们县还出了一个小妖怪。”

鲁帆云爽朗的笑着,又把上次没见过的两位棋友介绍了一下。

“方达明;县林业局的老方,这几个棋盘都是他做的,不过棋就不如他的木匠手艺,哈哈。这位是陈勇强,小陈在城关镇镇政府上班,学棋不久,进步却很快”

李小强礼貌的和两人打过招呼。其实两人李小强在前世也认识,当然现在也算是提前认识了。方达明高高瘦瘦,身体一直不算很好,在后来一直是县棋协的秘书长。水平一直不是很高,是县里著名的“老三级”棋瘾却很大。不过方达明组织围棋比赛的水平很高,组织协调能力相当不错。

陈永强现在才20出头,李小强对他更熟悉。李小强第一次参加县围棋比赛8胜1负获亚军,输的一盘就是输给陈勇强。那次比赛陈勇强也是8胜1负,输给的是廖琼他爸那个研究所的一位同事,叫刘玉强。三人合称围棋界的“翠微三强”,是县里面的第一集团。陈勇强后来还和李小强的舅舅胡毅成了同事,两人关系非常不错。有趣的是陈勇强过了25岁围棋水平却停滞不前,官倒是越当越大,李小强重生时陈永强已经是虔城市的副市长。李小强回老家探亲时两人有过交往,偶尔也下一两盘,那时陈勇强摆两子已经抗不住了。

。。。。。。

“小胖教练,你说我们今天怎么弄?”

鲁帆云开口询问。

李小强当时开口说来当教练可不是说着玩的,他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在李小强看来,就整个虔城的围棋水平来说,翠微县有3个业余有段水平以上的选手,在当时来说当然算强队。

虔城下辖18个县市,能组队参加团体赛的,当时也就一半的县市,加上一两个国有大厂单独组队。参赛的队伍也就10到12个,每队出3人。除了本队的选手回避,完全混编。三名选手的个人积分相加就是团体总分。也就是说不会有两个队对冲,一台对一台,二台对二台,三台对三台,这样的局面除非碰巧,不然不会出现。这样的赛制对实力平均的队伍来说是有利的。在那个年代,因为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赛制是合理的。如果像后世围甲那样的赛制。那么说是说三个人参加的团体赛,很多组队完全可以就找两高手,第三台打酱油都完全没关系。

围棋水平提高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围棋不仅要天份,还要努力。围棋水平提高难吗?,也不是很难。只要你身边有个水平比你高一点点的棋手,你天天和他下,很快就能达到和他差不多的水平。所以要涨棋很简单,找高手下,也不要太高的高手,高一点点最好。这样涨棋最快。

李小强的想法是:让当时翠微县水平最高的老鲁,老王,和老谢组成一组,和李小强下,下完后李小强复盘,研究得失。当然三人组队也有主次之分,一个人主下,另两个人参谋。李小强还定了个规矩,就是一盘内3人组可以悔棋2次,悔棋的步数在10步内。

李小强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李小强发现了一步很精妙的手筋。按老鲁他们的水平发现不了,那么手筋出手后棋就很快结束。也就是说两次悔棋机会保证棋不会下崩。最后,不能中盘认输。

当李小强把他的想法说出来时,鲁帆云他们很感兴趣。有趣的是第一盘李小强指定老王,(对,就是喜欢玩“飞刀”的那位)当主下,其他两人参谋。

一位围棋爱好者在业余1;2段水平时,想要提高什么最重要,那当然是中盘战斗力。在李小强看来,虽然目前来说,老鲁的水平好像在3个人里面最高,其实要涨棋的话还是老王最有希望。

老鲁的棋理不错,架子搭得很好,可惜到了业余2段左右水平,要提高的话必须学会斗力。像老鲁那样下意识的避战,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老谢喜欢点着空下,但是到了那个阶段,你想不通过战斗就围空,可能吗?倒是老王,喜欢飞刀说明老王喜欢战斗,老王的缺点就是喜欢光盯着局部看,换一句话说,是“大局观”不够。开玩笑,李小强认为:业5以前,不需要多好的大局观!

就这样,李小强当教练的生涯,开始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16。第16章 赵大宝的新师傅

当李小强他们开始下棋时,在里面的人中,赵大宝是最别扭的一个。本来也是,你说一个10岁的小孩子,来到一堆成年人中间,还一个都不认识。当然很难受。赵大宝平时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不过在这时,他非常羡慕李小强能和“大人们”平等对话的样子。李小强他们四个在下棋,老万和老林包括陈勇强都在边上兴致勃勃的观战。方达明一开始也兴致勃勃的观战,并且还帮着出了几个主意。不过显然他的主意是“馊主意”,受到县三大高手的集体鄙视。老王更是狠狠瞪他一眼,目露凶光。。。

方达明被棋友开玩笑的称为“老三级”。是因为他在棋友里流传了一句很著名的口头禅:“开玩笑,我是国家认证的围棋三级水平。。。”据鲁帆云说,他这句“名言”说了几十年。不过方达明的棋瘾很大,并且有个好习惯,来者不拒。翠微县下围棋的人本来就少,经常下的就那么几个。方达明基本属于垫底的位置,好不容易在圈子里来了个陈勇强,现在水平比自己还菜,自己还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赢棋的快感。不过以陈勇强的进步程度。。。。方达明估计自己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方达明扭扭脖子,如果熟悉他的棋友就知道,他的棋瘾来了。。。

方达明抬起头,看见了同样在那坐立不安的赵大宝。。。。

“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赵大宝”。

“会下围棋吗?”

“会”。

“伯伯和你下,好不好?”

“好”

赵大宝本来就是不怕生的人,再加是学会围棋后就和李小刚一人下过。刚学棋时兴趣正浓的时候,看到李小强能和大人下,自己当然也能下。于是欣然应战。

两人在另外一张桌子上摆开架势,操练起来。他们这盘棋比旁边那盘可快多了。李小强那盘还才下不到100手,那边就传来方达明得意的笑声:“哈,小朋友你输了,不过你刚学不能怪你,伯伯的这步是妙手知道吧,你看你一逃一逃一逃,还是逃不了。哈哈,伯伯早就准备了这步妙手,恩,是妙手。。。。”

刚接触围棋的赵大宝眼中充满了崇拜,直接把方达明归入围棋高手那个阵营。(李小强的围棋在赵大宝心里没有什么概念,因为李小强从来不和他下,在这以前赵大宝唯一的对手是李小刚)。赵大宝没有普通孩子刚学棋输得很惨那种沮丧,反而有“我再学两招,就能打败李小刚”的惊喜。方达明显然对赵大宝的目光很享受,于是他们的第2盘很快开始。。。。

“哈哈,有进步,比刚才少输了六个子,不错不错,再来再来,。。。。”

当李小强他们下完第1盘时,方达明和赵大宝开始了第4盘。”

“呵呵,你这步下错了,你叫伯伯一声师傅伯伯就告诉你应该怎么下。”

方达明满脸红光的引诱到。

“师傅!”

赵大宝的声音里饱含真诚。

没有想到的是,赵大宝这声“师傅”成了方达明一生的骄傲。。。

“你们牛什么,世界业余围棋冠军还是我徒弟。。。。”

据说,20年后方达明改了口头禅。

。。。。。。

和他们两个人就显得很热闹相比,那边6个大人和1个小孩就显得安静多了。李小强在复盘,说来很奇怪,平时李小强沉默寡言,一说的围棋却滔滔不绝。在那边就听到李小强一个人清脆的声音在回荡。李小强讲得很详细,从布局,到中盘还有官子都讲的很详细。

“第35手可能有点问题,是我的话就会下在第36手的位置,这步棋是大场没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