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可以这样说:“拿下手”的能力,其实也是一位优秀棋手的必备素质。

李小强现在回味的,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体验。要知道,当李小强成长到这个阶段以后,他虽然还是是很多的“上手”需要冲击。但势均力敌的比赛肯定也少不了了吧?偶尔接受“下手”的挑战,这种情况同样也少不了。

更按照李小强的“美好愿望”:如果自己的水平还在继续提高的话,那么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应付“下手”的冲击,那恐怕也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吧?

“你李石佛是出了名的“怕生”,你只要碰到不熟悉的“下手”,那么第1次交手的时候,往往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杀熟”才是你的强项。而古大力就更惨了,他是当了好几年的“古一轮”,才渐渐克服这个问题的。想我堂堂“李大天才”,你们的长处我要借鉴,至于你们的这些缺点嘛,那最好还是离我远点。。。”

当李小强回味这盘胜利的时候,他突然又在那里莫名其妙的沾沾自喜。

说实话,当李小强在那浮想联翩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的沾沾自喜确实有点莫名其妙。因为他今天的“拿下手”,其实并不具备典型意义。他和麦克雷蒙先生是第1次交手没错。但是这并非是典型意义的“遭遇战”。

因为当这个对手确定的时候,已经有将近2个月的时间了。考虑到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对局双方肯定都会进行精心的准备。不过还好,通过今天这场比赛的结果。李小强认为自己的准备奏效了。反观对手,他比赛时候运用的策略,好像正好落入自己的计算中。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麦克雷蒙先生的“速败”。

李小强认为:麦克雷蒙先生的失败,其实就败在围棋中的“算路”上面!

围棋中的“算路”其实很有意思。特别是关于“高手具体能算多少步?”的问题。相信有更多的普通棋迷很感兴趣。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职业棋手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特别是提到了具体数字的答案。围棋界好像更是不多。

在这其中,坂田先生曾经有一个“看一眼算30步”的说法,好像在职业围棋界比较有名。这应该也算是职业围棋界普遍认可的说法吧。

所谓的“看一眼算30步”,这只是指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包括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或者说这大概就是一个平均数。因为在一盘围棋比赛中,需要算30步以上的棋当然有,但也有一些“必然之着”。对于这样一些棋,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就如同条件反射一般,你是一步都不需要算的。

必须指出的是,“算得比较深”当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更不能作为评判围棋水平高低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算路的精确度和正确性。一般来说,很多人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其实“精确度”和“正确性”还是有所区别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精确度”往往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让人产生比较具体的感受。这样一来,计算“既深又准”,好像就成了“算路好”的代名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真正更关键的,应该还是在计算的“正确性”上面。要想做到“正确计算”,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有很多顶尖高手都无法保证做到这点。这里涉及到的,其实就是围棋中的很多“模糊判断”。或者说是“虚算路”。这些才是真正让顶尖高手头疼的地方。

例如吴清源先生,他在回答“算多少步”的时候,他就说自己一般只算10多步,连20步以上的都不多。但是没人会认为他比“算30步”的坂田先生差吧?

那吴先生强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就强在他的“模糊判断”上,强在他的“正确性”上。他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他的思路就更合理,他的判断就更正确。这样他的对手哪怕算得再深。那么在他看来,对手可能在刚出发的时候,就搞错了方向,或者说没有找到最正确的方向。这样算得再深也没有用。

比如今天这盘棋。麦克雷蒙先生在面对李小强的时候。他肯定是想发挥自己的“强项”,想和李小强比拼“算路”。可惜他有点急于求成了。他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急于和李小强“对攻”。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能说他的计算不准确,你也不能说他“算路不深”。比如他算了50步,如果棋局是按照他的设想来进行的话,那么他的判断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只是当他刚起步的时候,他没有找到最正确的道路。

打个比方说,李小强的前10步棋,可能和他的预想是一样的。不过从第11步棋开始,李小强走上了另外一条分岔道路。在这一条道路中,李小强可能并不需要算那么深,他只需要再算10步棋,就知道自己能够获得明显优势。那么这样一来,李小强计算的这10步棋,就能够废了麦克雷蒙先生算的那40步棋。可以让他的那些计算,变成所谓的“无效算路”。

这样一来,往往就是算得越深,死得越快了。今天这盘棋能够这么早结束,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对手急于求成,他在下了10步棋以后,他才发现这个问题。而前面的这10步棋,对他来说就是坏棋了。他下了这么多的坏棋,已经完全将自己的棋下重,想转身都没有机会了。那么在这种级别的比赛中,他的落败在所难免。

“恭喜您进入世界大赛的4强!真是佩服!我总算是领教了什么叫“棋盘上的巫师”了。我可以向您请教一下吗?您认为我需要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模糊判断”能力呢?”

当这盘比赛结束以后,由于比赛大厅中还有其他3盘棋在下。因此两人只是进行了简短的复盘。当麦克雷蒙先生对李小强表示祝贺后,他甚至谦虚的向李小强请教起这样一个问题。

“您这个问题真是为难我了。因为对于这样的模糊判断,我自己都有很大的欠缺。因此并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不过对于您来说,估计可以找到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吧。”

“哦?什么办法?”

“你可以试着寻找一位中国太太。。。”

李小强微笑着对麦克雷蒙先生说道:

“你可以找一位中国太太,在平时多习惯一下我们的东方思维。那么我想,您对围棋的认识,应该能够理解得更深刻一点吧。”

“哈哈哈,您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李小强和麦克雷蒙先生开过玩笑后,他就和对方礼貌的告辞。他回到研究室和国家围棋队的成员汇合。李小强走在路上的时候,他一副愉快的表情。也不知道他是因为赢棋?还是因为刚才的玩笑话。因为李小强自己是知道的,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麦克雷蒙先生还真的就找了一位中国太太。她是一位中国的专业三段女棋手。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麦克雷蒙先生也算是一位“中国女婿”。

当李小强来到研究室以后,他自然再次受到了来自队友的衷心祝贺。尤其是罗教练,他更是激动得不知道想干什么。只见他满脸通红的一把拽住李小强的手,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由于其他三场比赛都还没有最后结束,因此大家并没有庆祝多久。李小强和其他队友一样,开始密切的关注着其他3盘比赛的进程。特别是马小飞VS赵治勋那盘棋。更是成了中国棋手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马小飞的那盘对局中,他可能是太在乎赵治勋“钻地鼢鼠”的威力了。于是在开局后不久,他就捞取了大量的实地。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很多招法不够自然。

例如他们在开局的时候,就操练了一个“大斜千变”的定式。在这个定式的选择上,马小飞宁愿选择一个“稍亏”的变化,也要率先拼抢实地。而且在其他的局部上,马小飞也以捞取实地为主,而忽视了全局的配置。当棋局进行到这个时候,马小飞的策略并不算成功。他明显已经进入到苦战中。

从这盘棋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马小飞,他在面对日本六超的时候,好像还是缺乏一点自信。他这种专门针对对手棋风的策略,不能说他的选择不够聪明,但往往也丢失了他自己的特点。

在现在这个阶段,马小飞依然还是没有找到,捅开那层“窗户纸”的办法!

眼看着他“打入一块”,然后“做活一块”。他拼命捞取实地,可是实空却始终无法占优。反而到处陷入苦战。当棋局进行到下午4点半的时候。马小飞的棋已经很难下了,他明显处于劣势。

看到这种情况,研究室的气氛显得有点沉闷。大家都默默无语,然后在棋盘上摆棋,看看能不能帮马小飞找到办法。

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的目光,都会有意无意的瞄上李小强一眼。因为大家意识到:等到下一轮4强赛的时候,很可能就剩下李小强一位中国棋手了!

到了下午5点钟的时候,本次8强赛结束了第2盘比赛。在日本棋手之间的内战中。更年轻的王立诚先生战胜了石田芳夫九段。这标志着王立诚先生也正走上了他的成熟期。

5点半不到一点,马小飞终于无奈的投子认负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不仅实空没有领先,而且赵治勋的棋奇厚无比,棋盘上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的翻盘机会。

等马小飞的这盘比赛结束后。赛场上的焦点,终于都集中到小林光二VS徐奉洙的那盘棋。这一盘棋的结果,也将决定韩国棋手能不能在4强中占据一个席位。

有趣的是,这盘棋虽然将是最后结束的一盘。不过棋盘上的手数并不多。到下午五点半的时候,双方已经都进入了读秒,棋盘上还只有200手棋不到。因为棋盘上出人意料的出现了你死我活的场面。小林先生的白棋正在追杀黑棋的一条超级大龙。场面刺激无比。而这条大龙的生死,也将决定整盘棋的胜负。

在接下来的进行中。虽然有读秒声音的催促,不过小林先生的计算精准无比,他硬生生的屠龙成功。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这样一来,在本届“富士通杯”职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