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李小强他们今天下出来的“定式”。如果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的话,那么单就这个局部,因为是“局部两分”嘛,那么就可以简单判断为“等价”。

假如说白棋的实空有20目,那黑棋的那道外势呢?也就可以算他有20目。

当然,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常见的比较判断方法。对于普通业余爱好者来说,能够知道这个原理就可以了。但是在这种职业围棋顶级大赛中,仅仅知道这个是不够的。

在目前的局面下,对于白棋的“实空”判断,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大家不仅不会算错,其实这些实空也比较确定,在整盘棋中,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李小强的“外势”呢?这不仅要依靠“等价原则”才能确定它的价值。其实随着局势的变化,这道外势的价值也会变的。

围棋中还有一个棋理:“外势形成得越早越好”。这句话应该很有道理。这样一条“棋理”,也普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真要有人较真的话:什么叫“越早越好”呢?这就比较模糊了,恐怕就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吧?

必须承认,即便是围棋中的超一流高手,其实也说不清楚!实话说,这就是围棋的魅力,这就是围棋和其他游戏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平时能够看到高手的分歧,所谓“实地型”“均衡型”,“厚势型”的棋风。不就是在这种地方产生的吗。

例如武宫和藤泽老神棍,他们认为“黑棋好”,那完全就是因为个人喜好,是他们的棋风所致。在一个大致“两分”的选择上,想比较而言,他们当然更喜欢外势。所以他们会为李小强叫好。

以聂旋风为首的那些中国棋手呢?他们认为“黑棋好下”,那是因为他们认为现在还“比较早”。既然说“外势形成得越早越好”嘛。他们就是认为现在才序盘阶段,目前棋盘上只有30多手棋。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们认为算早的。因此他们认为黑棋这道外势的价值,在目前阶段可能要大于20目。所以他们判断“黑棋好下”。

同样的道理,为小林先生叫好的。一种人是棋风所致,他们无条件的喜欢实空。所以判断“白好”。而客观一点的“均衡型”棋手,如果他们判断“白棋不错”,那就是他们认为 “不算早”了。认为黑棋在这个时候形成“外势”,这道外势未必价值20目。

当然,对于这样的分歧,其实说好说坏都没有什么关系,也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李小强如何利用好那道“外势”。才是所以问题的关键!

李小强之所以选择这个变化,他的判断当然是和聂旋风一样。他也认为“现在还早”,所以他才会选择这个下法。

而小林先生呢?他又是怎么想的呢?不管他到底是怎么判断的。不过当他选择了这个变化以后,当他选择了“实利主义”后,那么任何人都不敢小看!

是的,因为他是小林光二,他是“地铁流”小林光二先生!

在围棋界就有那么一种人,只要是他在比赛,那么他选择的下法,是可以影响到其他人“价值观”的。例如后世的李石佛,例如现在的小林光二先生。

哪怕是心直口快的聂旋风,哪怕他也认为目前“黑棋优势”。但是他在前面也要加上一个前提:

“如果对手不是小林先生的话。。。”

说实话,小林先生的棋不好看。他下出来的围棋,就像是在地底下穿梭的地铁一样。好像永远是一成不变,好像永远是相同的轨迹。可是他永远都在前进,永远都在奔向终点。只要是地铁所经之处,只要他还在自己的轨道上,你就永远无法阻挡!

他下的棋,你看不到什么叫华丽。他每一手棋都实实在在,他永远都不会给你来虚的。而他最擅长做的事情,往往就是“以实破虚”!

“以实击虚地铁流”!

在比赛的刚刚开始不久,目前还在比赛的上午时间。棋盘上好像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

表面上看来,李小强的形势不错,因为“黑棋的外势形成得比较早”。作为白棋的一方呢?因为他是小林先生,因此无法用“常规”来判断!

因此很有可能:这已经走进了“他擅长的轨道”。

李小强如何保住这道“外势”的价值。也成了目前局面的焦点。

很有可能,这也是决定整盘棋胜负的关键!

棋局一步一步在继续,李小强会怎么做呢?他会有什么方法对付“地铁流”呢?

所有人都密切的关注着。

320。第320章 钝刀破地铁

日本大阪,在第4届“富士通杯”半决赛的赛场。李小强还在和小林光二先生展开艰苦的争夺。由于来到赛场的棋手并不算很多,所以当中午封盘的时候,整个赛场也和那盘棋局一样,表面上看上去比较平静。

的确,虽然在上午的时候,由于李小强的一步“新手”,好像给这盘棋带来了很多话题,不过在棋局后面的进行中,棋盘上其实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类似于这种“地势对抗”的格局,在围棋中其实非常常见。说实话,上午之所以能够引发大家的议论。恐怕不是因为“棋”,而是因为“棋手”。

只是因为一方是李小强,而另外一方是小林光二先生。才能引发那么多的议论。

等到那个局部的冲拆结束后,等到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各种声音也渐渐平复下来。无论是在中国国家围棋队的研究室,还是在东京的日本棋院。默默关注比赛的棋手很多,但是发表意见的棋手很少。大家好像都在默默的观看对局双方的表演。

这样一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钟左右。在这个时候,整个比赛的用时是3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双方的固定用时已经正好用去一半。

就在这个时候,棋盘上刚刚下了还不到80手棋。小林先生刚刚落下一个白子,他在棋盘中腹的地方刚刚下了一步“小尖”。

等这步棋传到中日双方的研究室后,研究室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观战棋手也再次纷纷发表评论。

“嗯,这步棋很有韵味。想要下出这样一步棋,那需要相当深厚的功力才行啊。真不亏是日本的顶尖超一流,真不亏是小林先生。。。”

“不错,这步棋真不错。说实在的,当我看到整个棋局前面的进行,我本来是认为黑棋好下的。虽然不能说是黑棋明显优势,但李桑的先行效率应该是保持得很充分吧?不过看到这步棋以后,我的判断可以要稍微调整一下了。。。”

“所谓平淡中见功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小林还真不是盖的,这一手棋就足见他的功力。小强想要对付这步棋,估计没有那么容易。他现在需要好好的想想办法了吧。。。”

在一片的议论声中,听到的好像都是对小林先生的赞扬。看得出来,就在这个时候,小林先生应该是下出“好手”了。棋盘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还是梳理一下这一段的棋局进程吧。

当那个“定式”完成以后。小林先生的白棋获得实地,而李小强的黑棋获得一道外势。先不管这道外势的价值怎么样,但至少看上去不错。它让白棋外围的一颗白子和自己的其他子力割裂,成了一枚“孤子”。当然,作为交换,小林先生获得一个先手。

就在那个时候,小林先生的选择机会是必然的,他必须马上处理那枚“孤子”。否则的话,由于黑棋右上角还守了一个“无忧角”。如果让黑棋的那道“外势”和“无忧角”连成一片,那白棋的麻烦就大了。因为如果下成那样的话,黑棋的效率太高,这里的“成空效率”,那可比刚才白棋获得的那个角部大多了。因此小林先生别无选择,他必须马上活动那枚“孤子”。

这里唯一的区别,是小林先生采用什么手法处理这枚孤子而已。棋局进行到那里的时候,白棋其实有很多种下法。其中大部分的处理方法,也说不上谁好谁坏。只是看各人的棋风和喜好了。

小林先生选择的,是一种最扎实的处理方法,他选择了就地“拆二”,想在这个地方扎根。这其实也是符合他的棋风,是他最喜欢的处理方法。

当然,小林先生想“就地扎根”,那李小强肯定是不能让他如意的,否则的话,自己刚才形成的那道“外势”,还真就有可以变成一串“单官”,这样的话就效率太低了。

在当时的局面下,李小强其实也没有多少选择。他当时唯一能够做的,其实就是“攻击”,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一种下法,其实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子效”。

当然,围棋中的攻击也有很多种,例如“急攻”,“缓攻”,“迂回攻”等等。但由于才是序盘阶段,棋盘上的棋子并不多。这样一来,其实就不具备什么“迂回攻”的条件。同样是因为棋盘上棋子较少,白棋也只有这一块孤棋,因此“急攻”也是不合适的。仅仅是处理一块孤棋的话,往往攻击的一方占不到多少便宜。

这样看来,黑棋只有“缓攻”这一条路了。在这样的局面中,确实是只有“缓攻”最合适。事实上,李小强当时也就是这样做的。他选择了围棋中最常用的一种攻击方法。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由于双方的选择都很正常,对局者的思路也没有出乎大家意料。大家都觉得什么什么好研究的,所以在前面一段时间的时候,研究室的气氛才会略显沉闷,因为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

双方的思路是没有什么好说,现在就看具体的手法。从总体上说,从30多手到70多手,从这一段的攻防战中。不少人都认为李小强下得不错,最最起码,都认为他始终保持着“先行效率”。

直到这个时候,直到小林先生下出了一步“小尖”!说实话,这步棋可能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可是当大家细细品味一下这步棋后,才觉得这步棋很有内涵,觉得这步棋应该算是一步好棋。所以大家才会再次议论纷纷。

围棋中有一句俗话,叫做“棋逢绝处小尖尖”。当棋局进行到现在,虽然小林先生的白棋在受到攻击,但是远远不到“棋逢绝处“的地步。在这个时候,白棋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