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异特质”呢?”

“老赵在日本的成绩虽然非常好,但是他的那种棋风,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认为他的棋过于贪婪了,是一种极端的实利主义。这从他的两个外号就看得出来,他那个难听一点的外号叫“钻地鼢鼠”,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大家对他那种棋风瞧不上眼。他还有一个好听一点的外号叫“斗魂”,这又说明什么呢?这要按照我的理解啊,其实还是看他的棋不顺眼,或者说,还是没有完全看懂他的棋。因此哪怕就是欣赏他的人,想“表扬”他的人,也会把他的成功,归结到“意志品格”之类的范畴,认为他意志顽强,所以才赢了那么多棋。在我看来,这显然是没有说到点子上。或者说,很多人并不清楚赵治勋先生到底强在哪里。”

“好了好了,小强你就别买关子了。你快说说,你又认为赵治勋的独到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面对大家的追问,李小强没有马上回答。他突然把目光转向聂旋风的这边:

“聂老师,您对围棋中的“厚”和“薄”,应该是有非常深刻理解的,您也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赵治勋先生曾经说过:围棋这种东西,并不是说你的棋下在外面就算“厚”。那么什么棋“最厚”呢?只有活棋才是“最厚”的!您同意他的这个围棋理念吗?”

听了李小强的话以后,聂旋风没有马上回答,他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当然,对于聂旋风这样的顶尖高手来说,他并不是被李小强的问题难住了。他现在这副模样,只是在心里印证一下,然后琢磨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而举一反三。

“不错,小强说得不错,我和赵治勋也交手很多次了。我现在发现,要说赵治勋只是一个财迷。那应该是很片面的,他真正的棋风,应该是很好战的。他真正的围棋理念,应该是。。应该是。。。”

“对,他真正的围棋理念,应该是强调围棋中的“根”和“头”!他对围棋的“根”看得很重,非常重!他像“钻地鼢鼠”一样喜欢往下面钻,他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真的是为了那点目数吗?不是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只是为了扎根而已。他是为了扎好根基,随时准备迎接战斗。聂老师,您认为我这样的理解对吗?”

“哈哈哈哈!”

听了李小强的话以后,聂旋风突然开怀大笑。他笑着对其他人说道:

“和大家说实话吧,哪怕是来日本以前,我对小强的信心都不是很足。在我的内心,我也不认为小强的胜算能够达到5成。不过听了小强的分析后,现在虽然不能说小强一定能赢,但是我现在的信心起码是提升了不少。别的先不说,仅在“知彼”这一点,小强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不错不错,真不错。。。”

一旁的陈超越也笑着接口道:

“现在“知彼”做好了,那么“知己”呢?小强你准备好了吗?”

听了陈超越的话以后,聂旋风笑着打断他:

“我说你啊,你枉称研究了那么久的中国古棋。对于围棋中“根”和“头”的诠释,还有谁能超过我们老祖宗的水准吗?我认为,在座子制度下,他们一直就是在下一种“无根围棋”。大家研究围棋中的“根”和“头”,都研究上千年了。我看你就放心吧,小强的鬼点子本来就多,他既然琢磨了这么久,他既然敢说出来给我们听。那么我相信,他一定做好了心理准备的。这点我对小强有信心。”

听到大家的夸奖,李小强赶紧谦虚:

“哪里哪里,棋盘上的事千变万化,准备是准备不过来的。比赛中会出现什么情况,现在谁都搞不清楚。我认为一切都要看临场发挥。”

听到李小强和聂旋风他们的聊天,张大记者再次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

“这。。这是什么情况?这也太扯了吧?好好一场现代的围棋比赛,难道这也能和中古棋扯上关系吗。。。”

在这一刻,张大记者对李小强如此奇葩的想象力,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对张大记者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心里暗笑,不过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李小强并没有说什么。

李小强对于赵治勋围棋理念的诠释,其实并不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他今天说的这一切,其实都是赵治勋先生自己说的。只不过,赵治勋自己写的那篇文章,现在还没有面世而已。

不过话要说回来,在日本围棋的100年历史中,战绩最好的就算是吴清源先生和赵治勋先生。而他们的围棋理念中,应该都有很多中古棋的元素。或者说,他们的某些围棋理念,都和中古棋的部分思想是相通的。

这样一种情况,不正好说明了日本围棋理论的很多缺陷吗?

融合!只有把这两种思想融合才是王道!这是李小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由于第2天就是决赛的日子,所以大家的聊天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当天晚上的“前夜祭”中,在罗教练等人的“保护”下,李小强也没有受到什么干扰。他早早就回到酒店养精蓄锐。

决赛的日子终于到了。和往常一样,陪同李小强走向赛场的,只有张大记者一个人。

“小强,我记得一个月以前,我问你那场比赛算不算高考。你牛皮哄哄的说不是,那么今天这场比赛呢?今天这场比赛应该算是高考了吧?”

“呵呵。”

“呵呵是什么意思?”

就快走进赛场之前,李小强停下了脚步,他转头笑着对张大记者说道:

“既然你认为这场比赛算高考,那就当它算吧。不过你想听听我的真心话吗。。”

这次李小强没等张大记者开口反问,他继续说道:

“张大记者,不管你信不信,在我的心目中,今天这场比赛,还真的不算是高考。我李小强的高考,应该是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小强定定出了一会神,然后他头也不回,他大步走向了今天决赛的赛场。

“你以后就会懂的。。。”

第4届“富士通杯”决赛,由李小强VS赵治勋。

今天这场比赛,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28。第328章 谁的正解

1991年8月的第1个周末,第4届“富士通杯”职业围棋锦标赛在日本东京正式打响。

上午10点差一点的时间,李小强提前走进了对局室。当他做完了一切准备工作后,由于赵治勋先生还没有出现,李小强甚至有空观察一下今天的对局室。

李小强注意到:对局室的壁龛里摆着芒草类的插花,门槛的正对面架着电视摄像机。这一切的一切,和那种常见的舞台装置非常相像。看到这些,李小强心中涌起一股很奇妙的感觉。

“6年了,我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努力了6年。现在,我终于走到了这个舞台。在今天这个舞台中,到底谁会是主角呢。。。”

就在李小强努力调整自己情绪的时候,10点差5分,加藤正夫先生走进了对局室。他是本次比赛的裁判长。10点差2分,赵治勋先生走进了对局室。10点整,加藤先生宣布比赛开始。

当比赛开始后,首先开始工作的是报社和杂志社的摄影记者,中国的日本的都有。一时间,照相机的快门咔嗒咔嗒,仿佛就像雨珠落地一样。

自从走进对局室以后,赵治勋先生一句话都没有说。他的动作甚至显得机械和僵硬。他从棋盒里抓起一把棋子,把手伸向了棋盘。

李小强同样默默无言地在棋盘上摆下一枚棋子,意思是猜单。

赵治勋先生开始默默的数棋子,他抓起的白子是单数,这样一来,李小强幸运的猜到了黑棋。

在开赛的前5分钟,为了配合记者的拍照,李小强很快就在棋盘右上角的“星位”落下第一颗子。

但是在此时此刻,只见赵治勋先生抱肘端坐,脸皮绷得紧紧的。眼睛死盯盯地看着那空荡荡的棋盘。三分钟过去了,他终于投下了第一颗白子。李小强看得出来,为了这场事关重大的决战,他同样也在竭力稳定自己的情绪。

赵治勋先生强大的根源,正在于他面对棋盘的那副专注一念的神情,这一点是人都有公论,曾经有人对他那副神情给以下列诠释:“休说是参加职业棋战,即使是打麻将牌,赵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虽然这条诠释好像流传甚广,但是赵却依然故我,他那对局时的神情基本上没有改变。

当5分钟的拍照时间结束后,摄影记者都退场。而日本“棋道”杂志的山田履面子记者却留在了对局室。他是主办方特意邀请的现场观战记者。因此他有权力在对局室里出没。当然,这也是重大比赛才有的待遇。像一般的比赛,他们肯定也没有兴趣“全程跟踪”的。

作为一名资深的首席观战记者,山田记者这样的场合见过多了。例如今天决赛席上坐着的赵治勋先生,他就现场观看过赵治勋先生的很多头衔战的决赛。因此在今天这场比赛中,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李小强身上。

看着李小强年轻的脸庞,以及他那份和他年龄不相称的气度。山田记者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山田记者相信,无论李小强表现的多么的成熟,但是和其他的大棋士相比,他都还是个未知数,一个颇有魅力的未知数!随着李小强登上了这个决赛的舞台场,一股新风吹进了整个世界棋坛。

在这个舞台上,李小强更像是一个年少气盛,勇于进取的挑战者。在别人的眼中,他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却又像是如此的稳定成熟。他的出现,可能正在改变整个世界棋坛的格局。

上午的比赛进程很慢,非常慢!1个半小时过去了,棋盘上只有区区不到20手棋。也许都是受到决赛气氛的感染,对局双方都落子谨慎。但李小强也就只比平常的速度慢了一点点。真正慢的还是赵治勋。他是出了名的喜欢开局长考。

不过有趣的是:赵治勋喜欢长考,但他真正厉害的是他的读秒功夫。“读秒无误”基本算是他的招牌。而李小强呢,他其实在对局中长考的次数并不多,但现在“李小强的长考”好像也变得赫赫有名。

本局的第8手,也就是从白棋的第4手棋开始,本来是一个很普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