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实话,不是赵治勋说出来,李小强还真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原来是这么暴力。在职业比赛中,刻意想屠别人大龙的棋局少之又少。李小强自然也是这样,他在比赛的时候,只是觉得棋该怎么下就怎么下,从来不会刻意以屠龙为乐趣。

严格来说,职业比赛大多数的屠龙局,往往都不是屠龙者主动出击,而是他的对手在“赌大龙”或者说“耍大龙”。那是基于一种判断,认为自己即便做活了大龙,从全局上看也要输棋,由此产生的一种特殊下法。

李小强的大多屠龙局,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因此也难怪他自己糊里糊涂,从他的本心来说,从来不认为这样也算自己的屠龙局。当然,李小强自己心里怎么想别人不知道。别人只看表面,大家只是觉得:目前的李小强招法是越来越犀利,越来越杀气腾腾。。。

“你们两个,目前一个是屠龙上瘾,一个是擅长极端治孤。治勋赢光二那几盘,同样让我大开眼界。嘿嘿,我目前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一场好戏了,想看看你们两个到底是矛坚还是盾利。”

李小强翻翻白眼,好像自己和赵治勋下棋,就一定会形成曹燕子说的那种格局似的。

“赵先生的大龙,那是一般人能惦记的吗?所以曹老师您也别忽悠,我是不会上当的,如果我真听您的话,********想屠赵先生的大龙,那我明天一定死得很惨。不过话说回来,赵先生在“本因坊战”中的那几盘下得真漂亮。。。”

李小强不愿意把话题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于是转移话题,谈论起赵治勋刚刚完成的壮举。说起刚刚结束的“本因坊战”,大家同样兴致满满。李小强听得出来,从曹燕子的语气中,还能听出他对赵治勋的一丝羡慕。

从年龄上说,曹燕子还要比赵治勋大上几岁。同为韩国人,同为世界棋坛的天皇巨星,他们两位却走过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曹燕子早年也在日本留过学,因为服兵役,他回到国内发展,几乎是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把韩国围棋带到和日本比肩的高度。没有人清楚,曹燕子自己内心有没有想过:假如他也留在日本发展的话,他能在“六超”手上瓜分多少头衔?他现在的成就又会如何?

其他不好说,李小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曹燕子当年留在日本,他的“钱途”肯定要比留在韩国更加光明。就拿赵治勋刚刚卫冕的“本因坊”头衔来说,他赢得这一个冠军,曹燕子至少要在国内获得5到7个头衔,奖金数才能与之相当。李小强私下揣测,曹燕子刚才那一丝羡慕的神色,更多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3连败后4连胜,治勋还是强啊!这是你第几次完成这种壮举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对于曹燕子的这句话,李小强还是表示同意。的确,在一个竞技项目中,像这样的大逆转绝对是非常难能可贵。

举个简单例子,NBA的季后赛,同样是采用7场4胜制。一个球队在3连胜的情况下,有被人家连胜4场最终翻盘的例子吗?印象中一次都没有吧。

在围棋界,这样的大逆转倒是有,但是次数也不多,到目前为止只有5次,不仅如此,完成过这种壮举的,好像还只有林海峰和赵治勋两个人。

从次数上看,赵治勋完成过3次,林先生只完成过2次。不过林先生也有骄傲的地方,他完成的两次壮举,一次是逆转石田芳夫,另外一次呢?恰好就是逆转赵治勋。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倒也算是势均力敌。

这种大逆转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在双方战成3比3之后,能够赢下第7盘的,全部都是后来居上者。要目前为止,还没有先赢者可以守住第7盘。

当然,就像那句俗话说的那样:“所谓记录,都是用来打破的”。有趣的是,在真实历史中,打破这个规则居然首先发生在中国棋坛。

事情应该发生在几年以后,“围棋”杂志改版,为了纪念这个改版,“围棋”杂志特意举办了一次“聂马七番棋特别棋战”。在这个比赛中,聂旋风先赢3盘,然后马小飞连扳3盘。在最后一盘中,马小飞在胜利在望的情况下乱来,最终以半目的差距输掉最后一盘比赛。从而创造了世界棋坛一个稍显另类的记录。

也许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一个“规则”被打破以后,同样的事情就不再变得难办了,自从聂旋风打破了“后来居上者必胜”的魔咒后,类似的事情就不再变得神奇。又过了几年,到了“平成4天王”时代,这样的事情好像又发生过。

在赵治勋完成的3次大逆转中,最有名的其实不是这次。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应该要属他逆转藤泽秀行那次。

那是日本第7届“棋圣战”中,已经6连霸的藤泽秀行迎来新的挑战者。那个时候的秀行先生很奇怪,他在其他比赛中的成绩一塌糊涂,只要到了“棋圣战”,他又显得强大无比。这就是“一年只赢4盘棋的好汉”的来由。要说那个时候的赵治勋也正处在他职业生涯的第1个高峰期。是当时的日本最强。手握好几个头衔,不过遇到“棋圣战”中的藤泽秀行,看好赵治勋的还真不多。

在赛前,藤泽秀行洋洋得意的说了这样一句话:“赵君不懂哲学,所以他不是我的对手。。。”体现出强大的自信心。

比赛打响以后,前面的进程还真的和藤泽秀行说的那样。老先生很快就以3比0领先,让人以为他的卫冕已成定局。不仅如此,从棋局内容来看,“华丽秀行”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懂哲学”的赵治勋看上去完全不会下棋。

只是很可惜,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秀行先生的棋圣六连霸到此为止。。。

想起这些围棋界著名的典故哦,李小强悠然神往:

“嘿嘿,秀行先生和大竹差不多,都是著名的“感觉派”大师,假如当年是我和他下棋的话,我应该也会得到一个“不懂哲学”的评价吧。不过还好,明天和我对阵的,也是一个“不懂哲学”的赵治勋。就不知道我们明天能够下出什么样的棋局了。。。”

第2天,李小强走进了对局室。

426。第426章 小林流

韩国,汉城,第2届“应氏杯”8强赛在这里打响。

和往常一样,李小强提前几分钟走进对局室,做好比赛前的一切准备。虽说已经贵为世界冠军,但这么多年来,李小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和比自己年长的棋手比赛。作为一种基本礼仪,提前进入对局室几乎成了李小强的一种习惯。

开赛前2分钟,赵治勋踩着点走进对局室。和昨天的谈笑风生不同,今天的赵治勋表情略显严肃,点头和李小强打过招呼后,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静静等待比赛的到来。,

裁判一声令下,宣布比赛开始。赵治勋抓起一把棋子让李小强猜先。李小强没有猜对,赵治勋获得选择权。

在“应氏杯”的比赛中,猜先规则有所不同。在其他比赛中,谁猜对就谁执黑,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应氏杯”不一样,由于应氏规则是最先提倡大贴目的,与其说是“猜先”,不如说是“猜选择权”。猜对的一方,有权利选择自己是执黑还是执白。

比赛还没开始,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获得选择权的赵治勋一脸纠结表情,嘴里还嘀嘀咕咕说着什么,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好像这个选择权很烫手一样。

李小强想了想,他很快就弄明白赵治勋为什么纠结,于是他冲赵治勋微微一笑。

在这个还是习惯贴5目半的年代,不要以为谁都愿意选择白棋。事实上在“应氏杯”的比赛中,照样选择黑棋的大有人在。目前的世界棋坛,其实正在从小贴目到大贴目过渡。越来越多的棋手认为,多贴2目对胜负的影响并不大,最多的可能还只是影响比赛心理。

在大贴目的情况下,选择执黑还是执白,代表了不同的比赛策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你选择执黑,就代表你需要积极主动,需要努力贯彻自己的意图。选择白棋呢?只要以不变应万变就行。

不要小看这点细微的差距,不同的选择,可能就代表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这盘棋。

李小强清楚,在赛前,赵治勋肯定准备好对付自己的策略。拥有这个选择权,反而可能提前透露自己的意图。李小强认为,这应该就是赵治勋纠结的地方。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不要这个选择权。

当然,对于一盘比赛来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赵治勋也不可能纠结太久,稍微犹豫一下后,赵治勋选择了执白,把大贴目的负担留给了李小强。

等赵治勋做出自己选择后,比赛正式开始。李小强定了定神,沉稳的落下本局第1步棋。

李小强落子速度很快,看上去他早有准备,前面几步棋根本没有花费什么时间。本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开局,不过棋局刚进行到第7手,也就是李小强刚落下自己第4手棋的时候。赵治勋又顿了顿,一副很意外的样子,并抬头看了看李小强。见到赵治勋这幅模样,李小强再次冲他一笑。

是的,李小强运用的开局非常常见,最起码在这个年代非常常见。在目前这个年代,流行程度能和这个布局相媲美的,可能也只有武宫先生最喜欢的“三连星”或者“二连星”了。

李小强今天运用的开局,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林流”。

严格来说,所谓的“小林流”布局有2种。一种和“星,无忧角”布局相似,。比较这两个布局,只不过是“无忧角”旋转了一个方向而已。从布局类型来说,和“星,无忧角”一样,这个“小林流”也是一种相对均衡的下法,容易形成比拼功力的局面。

第2种“小林流”就和“变相中国流”类似,只是在边路上棋子的搭配不一样。同样的道理,这个“小林流”的性质和“变相中国流”类似,应该也算是一种快步调的布局。

李小强今天选择的,就是这种快步调的“小林流”。

“小林流”的得名很简单,因为目前称霸日本棋坛的小林光二先生非常喜欢运用这2个布局。小林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